夫君,我带球跑回来了 第189章

作者:七夕是大头喵 标签: 生子 情有独钟 甜文 轻松 穿越重生

冯公公焦虑,却也无奈,面上还是谁都不得罪,私下却试探了两次岑砚的口风。

岑砚自然只说且看,多的一句没有。

十日后,四皇子的兵马到了上京周边,战事一触即发。

半个月时间不到,仗打得有来有回,有输有赢。

但上京周边的流民增多,据说因着打仗,很多富人要么跑到京城内,要么直接举家迁徙,到外地找亲戚去了。

一月后,四皇子的兵马逼到了城门。

而岑砚,在这种乱局中,也终于拿到了谋算已久的丹药。

从宫里流出来的。

正是盛武帝服食的第二种。

不容易,若非趁乱,是万万拿不到的。

拿到便将丹药给了赵叔。

重金属中毒的知识在这个年代应当无人知晓,想着这点,庄冬卿主动也加入了研究。

赵叔管药材的部分,庄冬卿用还记得的反应,看看重金属有哪些。

忙活了一个多周,终于写出了一份解药单子,按药方服下,再加以针灸,盛武帝应当还是能醒过来的。

而忙完,外间局势又变了一变,四皇子已经落了下风。

再两天,得到线报,岑砚看过道:“李仁要输了。”

“看来老天都在帮李央。”

庄冬卿闻言没有说话,心里却想着,可不是么,男主啊,天命所归。

又三日,上京传来四皇子李仁被活捉的消息。

岑砚想都不用想,“肯定直接杀了。”

转头请了李央到府,不知道两个人聊了些什么,反正就庄冬卿的感受,两三句就谈妥了,再往后,郝三徐四开始日日操练亲兵,岑砚一日的大半时间也都在兵营里度过。

感觉到了气氛的紧张,庄冬卿哄着岑安安,觉着他们在杭州住不久了。

果然,李仁身亡,和八皇子被立为太子的消息是一道传来的。

当是时,已至金秋时节。

正好尝过了满是蟹黄的大闸蟹,府里开始收拾东西,他们要动身了。

“什么名头呢?”

庄冬卿问。

正在擦剑的岑砚道:“李仁不是已经说得很完善了吗?”

“豢养私兵,把持朝政,毒害陛下,样样都让人看不过去。”

庄冬卿:“……”

倒是没想到李仁还有这个用处。

确实,借口都是现成的。

岑砚放下帕子:“至于发兵理由,不是和我来上京的时候一样吗?”

长剑入鞘,寒光内敛。

岑砚朗声道:

“清君侧,除佞幸。”

第108章 挽弓

师出有名。

但还得有个值得信任的人发起。

李央是很好的人选, 但,还不够。

岑砚不出头。

那自然而然的,最后的人选, 没有比冯公公再好的。

他是内侍, 又是盛武帝跟前, 多年伺候的太监总管,经年来,几乎他透露出来的意思,便是盛武帝本人的意思。

“真是老天都在帮他。”

岑砚谋划的时候, 也不禁感慨一句。

庄冬卿在边上听着, 大部分的时候都听不懂, 行军布阵什么的, 从什么关隘入,停留几日, 兵马几何,粮草需要多少,柳七郝三徐四说得头头是道, 岑砚听着, 时不时抓几个要点,赵爷也会来说带的伤药药酒药丸如何,就他一个, 纯在边上当摆设,听天书。

但这句, 他倒是可以搭话。

庄冬卿:“或许,以后他会将朝堂打理得很好呢, 成为一个仁君……”

“仁君……”岑砚想了想, 摇头笑笑道, “或许吧,这样是最好的。”

不等庄冬卿问,将话说全道,“他不行的话,剩下的小皇子不少,宗族的人也多,总是会有合适的人上去。”

庄冬卿想了下,也是这个道理,点了点头。

岑砚确实没有全力帮李央,如他所说,两个人不过各取所需,自己的事,还是得靠自己,这条路李央还有一段要自己一个人走的,故而说服冯公公此事,岑砚全都交给了李央。

按照岑砚的原话,若是李央这点都办不好,也不必跟他一道上京了。

回去了日后定也保不住皇位。

还不若他们回去后,等盛武帝醒来抉择。

庄冬卿开始还有些担忧,但李央办得很好,成了的消息传回来很快,岑砚听了,首次肯定李央,点头道了句:“不错。”

有了冯公公的加入,在原本出师说辞的基础上,又加了好几条。

比如,盛武帝昏迷前,没有立太子的意思。

盛武帝一直属意的是四皇子。

三皇子一案正在调查中,并未完全肯定是四皇子所为,在盛武帝尚未苏醒前,八皇子哪怕成了太子,也并没有资格处死皇子,加之为盛武帝寻求毒丹,杀父弑兄,天理不容。

檄文写得慷慨激昂,庄冬卿看完都信了大半。

但书成,岑砚并没有第一时间昭告天下,而是等上京城内,召回冯公公的令旨,也就是当今太子李德的旨意到了,才公布,举兵回京。

中间这段时间统共就做了两件事,一是练兵,二是征用杭州苏州的兵马一齐清君侧。

杭州这边相对容易。

因为总督已经被拿下了,若是将领不想被扣上豢养私兵的名头问罪,便只有跟着王府一道,显然,他们也选择了这条路。

苏州原本就中立,岑砚和李央很是坐船来回跑了好几趟,才说动地方。

至此,手下能调动的兵马便有了十万数之巨。

加之背靠江南水乡,向来是富庶之地,查完了私盐问题,兵饷粮草让当地的巨贾将功补过,除去已经捉拿抄家了、与八皇子牵扯过深的几户,其余巨富皆是慷慨解囊,充沛了后方粮草药材。

本来岑砚想自己办,但这事李央出了头,岑砚便将筹粮的事交给了他,办得也格外好。

等太子令至,要强行召回冯公公。

岑砚带着人杀了宣旨内侍,以及其随行的若干禁卫。

李央与冯公公的檄文其后发布,清君侧的口号被正式喊出。

同时王府也收整完毕,阿嬷牵着岑安安,庄冬卿在门口最后看了一眼这个住了几个月的地方,转身一齐上了马车。

他们会随军。

若是不能随时见到,岑砚没办法把他们安心放在别处。

之前柳七也提过,先行将他与岑安送回封地一事,岑砚好似很纠结,也来问过庄冬卿。

庄冬卿瞧了出来岑砚的不愿意。

“一起吧。”

“成了自然最好。”

“若是有什么意外,一家人总是在一起的。”

庄冬卿当时这样道。

柳七听得有些动容,岑砚将手伸了过来,庄冬卿微笑握住,他知道,其实对方也是这样想的。

成了大家都好,不成,他和岑安也躲不到哪里去的。

清晨誓师后,兵马陆续上船,回京。

计划中,为了尽可能地节省时间,一大半的路程走水路,临近上京了,驻扎的兵马八皇子有能力调动了,那个时候走水路风险就太高,再行改走陆路。

前几日,如岑砚所料,他们没有遇到什么阻力。

一来他们公布得突然,几乎口号和檄文发出的同时,兵马就跟着上路了,上京城里来不及有所应对。

二来,地方官都知道是神仙打架,是皇子之间的争夺,局势未明之前,都不愿轻易站队,若是上京没有发出旨意,只装糊涂,不知道这支军队是干嘛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放行了,才不会引火烧身,更遑论拼死阻拦了。

“公公确定此人可靠?”

营帐内,岑砚问冯公公。

冯公公信誓旦旦,“我的人,自是信得过。”

他已经不为八皇子所容,宫里他明面上的势力肯定也已被清理了一波,尚在暗处积蓄蛰伏的那些,若是此时再不配合于他,等来日,也只有被八皇子清算的份儿。

岑砚点头,将赵爷和庄冬卿研究出来的解毒方子递了过去,“公公请过目。”

“这是?”

“解丹毒的方子。”

冯公公接过,手轻轻颤抖。

岑砚:“公公瞧一下,里面的药材,嘱托的人可否弄到手,可有不方便寻得的?现在还可以拿给赵爷,想办法替换药材,若是这单子送了出去,就再不能够改动了。”

冯公公激动问岑砚:“可有万全的解毒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