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攻的种田科举路 第21章

作者:十一行 标签: 穿越重生

那只白狐似乎真的通人性,没有挣扎,乖乖摊开身体,让屿哥儿抚摸自己柔顺的皮毛。

屿哥儿越摸越大胆,动作也越来越放肆,怎么摸着这么舒服?脸上露出开怀的笑容。

白狐由着他摸,甚至翻动身体露出了身体另一侧,好让两边都能被摸到。

黄娘子也注意到了这边,看白狐没有伤人的意思,便没有出声阻拦。

现在事情快要定下了,才站起身到了屿哥儿身边,将他又抱在了怀里。

屿哥儿被抱着,恋恋不舍地把手从白狐身上拿开了。

抱着屿哥儿坐回了凳子上,黄娘子问,“屿哥儿很喜欢喝奶粉吗?喜欢的话,我们就把方子买下来,以后我们屿哥儿什么时候想喝都行。”

谢景行心知,最后就看这小哥儿的意思了,要他点了头,这桩买卖就八九不离十了。

屿哥儿注意到谢景行看他,抬起脸冲他抿出个笑容,对黄娘子说:“我喜欢喝奶粉的。”

谢景行松了口气,脸上也露出了个笑。

“既然这样,你这方子我便出钱买下了。”

“不过,你也说了方子简单,那我出一百二十两银子可成?”别说一百二十两银子,就是一千二百两,黄娘子也看不上,但在商言商,她也不能随随便便就给出太多银子。

就这么一个方子居然能卖一百二十两,一直坐着的谢定安心中惊讶,紧接着就想到,说不定今日就能把欠吴老大夫的银子全给还上,沉默如他这时心中也不免开始感到高兴。

“好。”没有多犹豫,谢景行直接同意了,他心里清楚,奶粉的价值绝对不止一百二十两,但在这古代,这已经是他能卖出的最高价格了。

黄娘子诧异的看了他一眼,这小子倒干脆,心里不免高看了他些,解释说:“你也不要嫌一百二十两少,虽然用处确实不小,但你刚才说了方子简单,我到时候做出来卖出去,其他做生意的见了,不定过不了多长时间就能仿出来。”

谢景行也清楚这个道理,做完决定他就不会后悔,“那我现在就把方子给你写下来。”

找药童借了纸笔,拿过笔就开始写方子,写完后递给了黄娘子。

黄娘子接过后看了看,嘴角的笑容一直挂着,看方子居然真的无比简单,也没变色,而是将方子折好塞进怀里,语带笑意地对谢景行说:“这一百二十两银子,跟空手套白狼也差不多了,小郎以后前途不可限量啊。”

谢景行谦虚到,“黄娘子说笑了,我就是有点小聪明,可谈不上有啥大前途。”

屿哥儿坐在黄娘子腿上,眼睛却还一直看着地上的白狐,黄娘子怎么会不懂他的心思,“既然这桩生意已经谈好了,我们再谈桩生意如何?”

“再谈桩生意?”谢景行疑惑道。

黄娘子冲地上的白狐扬了扬下巴。

谢景行跟着看过去,刚只顾着把奶粉方子卖出去,都忘记地上还有只白狐了。

明白了黄娘子的意思,反正卖谁不是卖,这黄娘子可是个大方的主儿,说不定得的银子还更多些。

第028章

看在谢景行见好就收的份上,黄娘子花四十两银子买下了白狐。

事情顺利得不可思议,谢景行觉得说不定他还真有那么点儿运气在身。

谢定安和陈孝珍也被事情的走向弄得有点回不过神,他们就在这儿坐着,这么一会儿就得了一百六十两白花花的银子,那可是多少人一辈子都挣不到的钱。

陈孝珍一只手逗弄着谢景君和谢若,另一只手死死地掐着自己的大腿,不然她能乐地叫出声来,她家宁哥儿真的是命好,儿子卖个方子就得了一百二十两,夫君随随便便上趟山也得了大几十两,这下家里的债是不用愁了,连养身体的钱都有着落了。

从护卫的手上接过银票,刚才还一副维持着淡定模样的谢景行也经不住冒出了些激动,拿在眼前看了两眼,才递给了谢定安。

谢定安想也没想到从银票里拿出十两,剩下的全递给了吴老大夫,这么大一笔钱,不是谁都能拿出来借给旁人的,对吴老大夫关键时刻出力又出钱的举动,谢定安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吴老,要不是您帮忙,早在我从县城赶回来的那天,我的家就散了,两个孩子能不能保住也不一定,我知道您不在意这些钱,但最起码我得先把钱还了,再说其他。”

吴老大夫早清楚谢定安的为人,见他对手里的银票一点儿不留恋,直接还给了自己,心里早有预料,也不多推迟,直接接了过来,“那我们之间欠的账就一笔勾销了,也别再说其他,以后你进山找到的药材全卖给我就成。”

谢定安脸上多了些轻松,听见吴老大夫的话,明知他是在调侃自己,却仍然语气认真地回答,“那是应当的,不用您说,我也会那样做。”

吴老大夫无奈摇摇头,“你呀,总是这么一本正经。”

无债一身轻,事情也结束了,谢景行很有眼色地向吴老大夫提出了告辞,看黄娘子的模样,他们不离开是不会开始问诊的,谁还没点秘密呢?

谢景行没有探知别人私密的兴趣,识趣地跟着谢定安出了保安堂。

谢景行径自出了保安堂,却没发现后面屿哥儿一直眼巴巴地看着他的背影,直到彻底看不见。

刚刚认识的,感觉很是亲近的小哥哥也离开了,看着谢景行的背影消失在眼前,屿哥儿刚刚脸上的笑意又消失了,将脸埋在黄娘子的颈窝,好不容易好转起来的心情又变得低落。

没想到这次进镇子,收获能这般大,就算谢定安一向沉稳,心里也满是惊喜,更何况是陈孝珍了,“终于把欠债还清了,之前听宁哥儿说,为了给他看病花了一百五十两,我这心啊,是又庆幸,又害怕得慌,庆幸的是无论多少银子,宁哥儿好歹是活下来了,怕就怕这银钱什么时候才能还完,背着这么大一笔债在身上,谁的日子能好过?”

东西卖了后,身上再没有负累,陈孝珍这时就只抱着谢若,谢景君则是由背着空药篓的谢定安抱着。

凑过脸在谢若的额头上亲昵地蹭了蹭,陈孝珍高兴地说:“我的小外孙孙以后就能过好日子了,总算是不用再抠抠搜搜了。”

之后又抬头对谢定安和谢景行说:“回去就告诉宁哥儿,他不知道得多高兴,之前他不想你们担心,一直没表现出来,暗地里可跟我说了不少次这事儿。”

“是啊。”想到还在家中的宁哥儿,谢定安心中涌起满满的柔情,虽然宁哥儿一直瞒着,但这么多年的夫妻,他怎么可能不了解他,心里去了一桩事儿,身体也能好得快些。

谢景行也高兴,但他还不至于被冲昏头脑,重要的事情办完了,他就惦记起了家里快要见底的粮缸,再不去买点粮食,过个几日,也许连老鼠都不想光顾他家了。

几人往镇上的粮行走去,刚转进粮行所在店铺的那条街,就见不少人拎着大包小包往外走,几人心中都有点好奇,不过买粮食事大,就先进了粮铺。

找粮铺掌柜买了大米、面粉、小米各十斤。

本来谢定安想多买点回去,省得以后再跑一趟,被陈孝珍拦住了。

现在来粮铺买粮食可不划算,在村子里买的话,每种都能便宜个一、两文,要不是因为快到秋收,村里家家户户都没太多存粮,也不至于非要到镇上来买。

等秋收后,村子里粮食充足,随便找一家买粮食就成,便宜还方便,不说其他家,就是他家,匀出供谢家几口人吃的粮食,也是绰绰有余的,还省得他们来镇上卖粮了。

镇上粮行收村里人的粮食都会压价,尤其是秋收后,大家都来卖粮食,粮食多了,粮行的人恨不得往死里压,但农家人没有其他来钱的路子,得先把粮食卖了,才好去置办家中的其他东西,只能咬咬牙卖了。

其实农家人的粮食,除了卖给粮行,也可以卖给官府。

官府收粮的价格稳定,无论什么时候去卖粮食,细粮都是七文一斤,粗粮看成色,价格不一,高粱、玉米之类地差点的四文,好的则能给五文,像豆子类的只给两文。

粮行收粮会看时节,像这种差粮的时候,会比官府每样多给一文,收进后再抬高一、两文卖出去,秋收后,粮行收粮的价格和官府倒是相差不离。

底下的百姓心里对官府或多或少都存着丝畏惧,几乎都是将家中收到的粮食卖给粮行的。

马上就秋收了,要真花大价钱在粮行买这么多粮食回去,真跟冤大头差不多了。

谢景行听了才知道,原来这镇上的细粮居然比肉价便宜不了多少,难怪村子里大多数人家日常都是吃粗粮,肉也不舍得割,像他家这种顿顿吃细粮的,怕是少见。

吃一两顿粗粮,还能当是吃个稀罕,真要天天、顿顿吃,谢景行可受不了,原来在丰里村谢家时,谢景行粗粮是吃够了,有的时候实在吃不下,得亏谢定安会在房里存着些零嘴,不然,谢景行连现在的身高都不一定长得到。

到周家村后,周广德看谢家除了谢定安,其他人不是病就是弱,他家条件又算好的,才能拿出那么多细粮分给谢家吃。

谢定安考虑到谢景行爱吃细粮,宁哥儿需要养身体,刚把债还清了,干脆只买细粮,他虽然只是个农家汉子,供家里人吃细粮还是供得起的,没必要吝啬。

谢定安听了劝,才一样只买了十斤,到时候出钱在村里买,能省些钱,还能顺便跟村里人打好关系。

结账时,掌柜站在柜台后,明明是在收钱,却也没露过笑脸,谢景行不顾他的脸色,问:“这条街怎么这么热闹?”连他们在粮行里买粮的这么会儿功夫,门口一直都是人流交梭,穿流不息。

听见问话,掌柜的看了过来,只见一个不及柜台高的孩子,仰着脸看着他。

来者是客,掌柜不情不愿地说:“这条街新开了家天下商行,大家都是去那里的。”

自从那天下商行开张后,他这粮行的生意可不只差了一点半点。

虽然天下商行的粮价和他这里的一样,没压价卖,但那商行里除了粮食还有其他东西卖,东西花样繁多,有的甚至连他都从没见过,镇上的人不少都去那里看稀奇,看着看着,不就直接在天下商行里买了吗?

可他也没办法,他这就只是宁和镇上的一间小小的粮行,总不能去跟遍布大炎朝的天下商行商量说:“你们不能卖粮食,只许卖其他的。”

他可还想安生做点小生意呢,虽没听过那天下商行有什么欺凌其他小店铺的事情,可这话他光是想想,脸上都烧得慌。

胳膊拧不过大腿,好在他粮铺的生意也还算过得去,要去了那天下商行,不免得花些其他的钱,总有那不舍得多花钱的人家来他这儿。

看出面前掌柜心情不咋好,谢景行不用多想就清楚原因。

这掌柜虽然苦着脸,但也没因着他是个孩子而忽略他,对他们这农家人也算是客客气气的,便状似无意地说:“这条街开了天下商行,到时候来这条街逛的人肯定会变多,祝掌柜的以后生意兴隆。”

现代做生意的人都知道,摆摊就得去热闹的地方,只要东西不是特别差,生意总是好的。

掌柜的一怔,这么简单的道理,小孩子都懂,他这一把年纪的,怎么钻牛角尖里去了?

现在镇上的人正稀奇着,肯定都往天下商行去,到时候来的人越来越多,天下商行吃肉,他总能跟着喝口汤不是。

想明白了道理,掌柜的不禁对着谢景行露出了个笑脸,“你这孩子说话倒是好听,那就承你吉言了。”之后才示意伙计把粮食递给了谢定安。

几人出了粮铺,谢定安问谢景行:“你想去天下商行逛逛吗?”

谢景行其实心里有点好奇,大炎朝最大的连锁商行里面是什么样?都卖些什么东西?从他来了这里,他到过的最繁华的地方就是这宁和镇,镇上也有卖东西的店家,但都是一些常见的东西,不然他上次在街边小贩摊上看见红糖,也不会那么激动。

他也没机会去县城,以前倒是听谢定安说过,县城很大,也热闹,县城里卖的东西比宁和镇多了不知多少,以前谢景行在家里吃的那些好吃的零嘴,都是谢定安去县城做活后买回来的。

宁和镇还是太偏远了些,好东西少。

他抬头看了看太阳,时间已是不早了,“不去了,我们快回家吧,不然阿爹该等急了,等以后阿爹身体好了,我们一起去逛。”

听他这么说,谢定安也没多言,去领回了牛车,出城门往周家村行去。

第029章

谢景行几人倒是心情愉快地正往家里赶,他不知道的是,这时的周家村,有几个小子正提到了他。

地里的活忙过了一个阶段,周家村不少人都得了些清闲,平时需要帮着家里人干活的半大小子们,也聚集在了一起。

不知何时,话题便转到了新搬来的谢家人身上。

这群半大小子都是十四五的模样,跟石天生的年岁差不多,石天生要独自一人撑起生活,他们却不一样,这群小子家里有父母兄弟帮衬,脸上或多或少都还带着稚气。

“志平,你是搬来那谢家人的亲戚,你见过谢家那神童吗?”开口的人蹲在地上,嘴里叼着根毛草,脸上带着明显的好奇。

“还没见过。”志平就是周忠良的儿子,虽然两家勉强也算是亲戚,但家里隔得远,他只在阿父的嘴里听说过,还没亲眼见过呢。

“那谢景行真是神童吗?”

小孩子好忽悠,村里的大人或多或少接触过天乾地坤,知道这世上就是有一些不能用常理来解释的事情,这群半大小子却一直对谢景行是神童的事将信将疑。

这里一共十来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说不出肯定的话。

“不就是带着一帮孩子抓了些鱼吗?那是我们那个时候没空,不然那些鱼早被我们逮着了。”说话的仍然是刚才叼着毛草的那个小子,他叫严春杰,家里条件也不错,兄弟姊妹也多,算是这群小子中的领头人。

严家和方家才是周家村的大姓,虽然同姓严,严春杰家却和其他严姓人家没太大亲戚关系。

从祖上传到严春杰的父亲,严春杰家都是一脉单传,到他这儿却是不一样了。

严春杰爷爷中年时走了次运,在县城做活时,帮了一个外地来的老爷,那老爷用马车运东西,没想道路颠簸,一时不慎,将一个木箱掉了下来,严爷爷在一边看到了,立即冲过去托了一下,不然那一箱子名贵瓷器全部都得砸在地上,毁个干净,那箱瓷器可牵扯着一桩大生意,为了报恩,那老爷就将自己随身带的一个玉佩送给了他。

严家里也用不上那玉佩,就在县城当铺给当了,没想到居然当了二十几两银子,本来他家想给儿子娶媳妇都难,有了这二十几两银子就不一样了。

严奶奶受够了家里没人帮衬的苦,在这十里八乡的到处打听,总算是选定了严春杰的娘当儿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