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当咸鱼 第145章

作者:观海 标签: 种田文 美食 轻松 团宠 穿越重生

起码,将他这个竞争者给排除在外了。

至于说其他皇子走,他能留下,周王觉得不可能,除非这个计划实施不下去,不然皇帝是不可能让他留下的。

而厉王,过了一会回过神来,脸上的表情忽然有些放松,这些年身边人的反应他也是看在眼里的,可他和太子就算有些矛盾,可也不愿意被人当枪使,如果可以离开这个环境,哪怕是去海外,他就算没有那么情愿,也还是愿意走的。

至于太子,脑海中第一个想法就是这事莫非是皇帝为了他而做的,但是很快,太子就反应过来,就算皇子再疼爱他,可其他皇子皇帝也是宠爱的,不可能为了他一个就赶走其他皇子,这里面应该是有别的事。

只是具体是什么事,他暂时还不得而知,而皇帝之前召见的那些重臣应该是知道的,只是他现在也不能去问,或者说他这段时间都不好接触这些大臣,一旦接触,指不定就要背锅了。

等到一些官员从震惊中回过神来,第一个反应就是反对这个计划,哪怕皇帝已经表态,可在他们看来,这就是空耗国力,哪怕皇帝给出的明面上的理由也说得过去,但还是坚决反对。

皇子分封海外这事太大了,皇帝提出来也做好了被人反对的心理准备,要真他一提出来,满朝文武都兴高采烈地答应,他才会觉得不对劲。

和文官的反应不同,武将勋贵们听到皇帝的计划,愣了一会之后,眼睛都放光了。

要知道大盛近些年也是肉眼可见的安稳下来了,朝中的武将又多得很,可爵位宝贵,想要赚个军功那都是要争着抢着才能去打仗的。

虽然太平日子也很好,可武将们哪个不想让自己的军功更多一些,就算他们自己爵位够了,可家里的孩子,嫡长子倒是可以继承爵位,可其他孩子呢,就算不指望爵位,可没有拿军功的渠道,在家中无所事事也就罢了,更让他们这些长辈忧虑的是百年后的事。

如今他们还能在府上过活,可等当长辈的去世后,他们还能继续安稳地待在府上吗,就算他们可以,孩子还能吗。

若是皇子分封海外,那开疆拓土要的人可就多了,若是能多拿一些军功,他们以后的日子也好过多了。

实在不行,就算跟去海外,也终归算是一条出路了,毕竟他们就算留在大盛那也很难找到更好的出路了,顶多就是海外苦一些,但是能为自己挣一个前程,这也够了。

若是错过了这次的机会,之后再想有这样的机会就难了,况且如果只是在大盛边疆有战事,顶多只能塞一些勋贵子弟进去,想所有人都过去,那都没有那么大的战事。

思及此,武将们看向反对的文官们眼神都不对了,这要是让文官们反对成功了,那这机会就没有了。

甚至可以说,就算等过些年又有机会了,可他们的子嗣年纪大了,再上战场也难,至于说更后一代,谁也没有信心这些生长在富贵窝中的小辈都能有出息,都愿意去战场。

文官在朝中的势力是不小,但是此时武将勋贵的势力也不弱,两方争吵起来,加上一些大臣考虑过后也站在了皇帝这边,文官一时也不敌。

只是这一时的言语胜负交锋并不能就此作出决定,皇帝也清楚,一时半会是没有办法将事情定下来的,便打断了双方的争吵,处理起其他的政务。

不过因为这件事占据了不少人的注意力,其他政务处理起来倒是飞快,以往可能会跳出来反对的人都不见了,毕竟和皇子分封海外比,这些都是小事,现在不值得占据他们的精力。

下朝后,皇帝决定将皇子分封海外的事如狂风一般席卷整个京都,同时也向四周飞快传播,所有听到这个消息的人震惊了一番。

太子手下一些没有资格去早朝的官员得知这个消息后,都不太敢相信,向太子询问过后,得知消息是真实后,愣了一会之后就是狂喜。

毕竟这个消息对于其他想要争夺皇位的皇子来说不是好事,可对于太子,那可是天大的好消息了。

若是按照以往,皇子分封的大盛各地,万一有谋反之心,那乱起来就是损害大盛的国力,更别说这些皇子留在大盛国内,和太子争起来也容易,可要是去了海外,那离得远远的,还能争个什么。

第184章

太子手下的属官之所以如此开心,不光是为太子高兴,也是为他们自己高兴,如果那些皇子真要被派去海外,那他们一下子少了不少竞争对手。

要知道朝廷上的官职都是有数的,而他们这些围在皇子身边的人会去竞争的官职也就那些,若是计划成了,这些人当中不少都要跟着皇子们去海外,而不去的,落到皇帝眼中,那就是这些人都是些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小人,这么一来,和他们竞争必然也会失败。

这么算下来,岂不就是少了很多竞争者。

太子手下的属官们脸上都带上丝丝喜色,显然为这事很是开心。

只是太子看着他们流露出来的喜意,反而有些不舒服。

属官们注意到太子的脸色,反而误以为太子是担心他们太过喜形于色,到时候被人看到会多事,赶紧收敛了笑意。

太子哪里看不出他们在想什么,挥挥手示意他们先离开吧,他要一个人静静。

在东宫待了一阵,太子只感觉越待越烦躁,便想出宫放松一下。

只是到了宫外,太子却依旧不觉得轻松,走到定国公府,下意识地想要进去找裴清,只是催马向前,太子又有些犹豫。

只不过还没等太子犹豫出一个结果,远处传来清脆的马蹄声和低声说话的声音,声音还有些耳熟,太子回头就看到裴清和谢云煜两人骑马过来。

“殿下?”裴清抬头看见太子站在府前,惊讶出声。

谢云煜看出太子是有什么话想和裴清说,主动避开了,毕竟太子和裴清熟悉,可和他却不算多么熟悉,最主要是双方也不好关系太紧密了。

裴清固然没有谢云煜那么的察言观色,但是因为对太子的熟悉,他也很快看出太子的情绪有些不对,哪怕此时天色有点晚了,可还是主动邀请太子和他一起去城外跑马逛一逛,大不了就在庄子上住一晚。

至于说会不会有危险,可以说住在庄子上,除非有人调兵来攻打,不然不可能出事,毕竟在庄子上待着的都是多年老兵,而且这么长时间地住下来,庄子的护卫也很是森严。

出城跑了一圈,远离了嘈杂的人群,见到广阔的天地,太子的心情不知不觉就好了很多,当然,最主要还是身边有个自己信赖的人在。

太子侧头看向一旁的裴清,见裴清懒洋洋地吹着风,一派闲适的样子,忽然有些理解对方为什么那么不爱当官了,真当官了,怕就没办法这么悠闲了。

看着裴清这悠闲的模样,倒是让他都有些羡慕,觉得平时辛苦了,只是真让他这么悠闲下来,恐怕他又不适应了,他已经习惯待在太子这个忙碌又辛苦的位置上了,若真不是太子了,怕是反而更不习惯了。

意识到自己的想法,太子心情又沉了下来,脸上也带了几分。

“殿下?”裴清有点担心太子,对方心里堆积的事显然是有点多了,只是太子不开口,他怎么宽慰对方都没用。

“你说,我是不是很虚伪?”太子沉默了很久开口道,这话直接让裴清有点懵圈。

太子似乎是想要快速地倾吐他此时的感受,不等裴清反应过来,就继续说下去:“此次父皇的提议,当我知道的那一刻,我异常欢喜,觉得从此之后便轻松了,只是连自己都不敢继续这么想下去,立刻就将欢喜变成了替兄弟们担心,连属官在我眼前笑都嫌碍眼,可……”

太子说到这里就说不下去,裴清无声叹了口气。

裴清可以理解太子此时的心理,其实太子和其他皇子的关系还算可以的,因为皇帝是真心宠着他,太子的性情也温和,在其他人没有被撺掇着生起夺嫡之心时,一些皇子和太子的兄弟感情还是有一些的,尽管和兄弟情深差些事,但是也算是皇室中难得一见的感情了。

明明有感情,关系还不错,可是面对皇位的诱.惑,不得不成了惨烈的竞争者。

而其他皇子若是竞争失败或许还有活路,可太子不同,一旦太子被废,结局会比任何皇子夺嫡失败的下场都惨,在这样的心理压力下,乍然发现自己可能不战而胜时,哪怕知道其他人或许会因为这事受伤,可因为压力减轻高兴也是人之常情。

不过太子此时的道德负担沉重也很正常,毕竟真要按照皇帝的计划来,这些皇子都去了国外,那几乎是终生都可能见不到面了,这个结果给太子的压力就很大。

哪怕皇帝这个计划主要不是帮太子,可事实上是给太子减轻了负担,太子要真得了便宜还卖乖,那反而不是他认识的太子了。

裴清没有含糊着安慰太子,而是将他想到的一条条分析出来,告诉太子,他的所有想法都是有迹可循,并且常人都会如此,而非他心性虚伪。

不过只说这些的话也是有些治标不治本,因为说到底,太子还是得到了很多的好处,而其他皇子真出去了,日子也是有些苦的。

“殿下还记得之前曾经说过的小冰河期吗?”裴清说道。

太子愣了一下,小冰河期这事他还记得,当初第一次得知这消息时,知情.人都很是焦虑慌乱,哪怕知道在几十年内或许都没有什么事,可还是会焦虑。

只是这几年过去,似乎就没有那么焦虑了,因为天时的变化真的太慢了,虽然他还记着,可裴清不提,一时间还真没有那么在意。

不过裴清提这个是做什么?

第185章

“殿下可知如今的海贸运输发展如何吗?”裴清问道。

太子虽然不懂裴清为什么这么问,仔细思考片刻后犹豫道:“听说发展得还不错,运输货物比在陆地上要快不少,而且货运量也很大。”

有需求就会有供给,这几年因为海贸的热度,不少人都将银子砸在造船上,可以说这几年造出来的船比之前几十年还要多,这还是受限于原材料不足,如果原材料充足,造的船会更多。

因为造的船够多,为了让船能走得更远,可以承载更多的货物,大盛的造船技术也是在不断提高。

“那殿下可知从四处运粮进京的路线,哪条损耗最大?”裴清继续问。

这个太子当然清楚,要说运粮损害最厉害的自然就是陆路,一来靠着运粮车送粮,本来就承载不了多少,更别说路上运粮的人马还要吃用,最后能送到京都的粮食少得可怜,所以除非京都附近农田歉收得实在厉害,不然一般都不会从陆路运粮,一般都是走水路。

水路运输,海船运输,这两者联系起来,就让太子感觉似乎摸索到了什么,深思起来。

“殿下,小冰河期时,大盛的粮食怕是会有一定的减产,若是得不到补充,百姓不会白白等死,必然会起来反抗,直到他们可以吃饱,可大盛的粮食不够,那能怎么办?”裴清问。

“要么想办法得到新粮食,要么就只能等多出的那部分人口死亡才能平息战乱。”太子想起裴清曾经说过的关于前朝小冰河期的事迹,脸色惨白。

可那时候的大盛没有粮食,能从哪里得到新粮食,那就只有后一个选择,而大盛也注定会在这样的选择中走向灭亡,太子恍惚间都能看到这一幕是如何发生的了。

不过太子很快就清醒过来,裴清这么问肯定不是想说这个,那……

电光石火间,太子猛地反应过来,海贸发展得如此快,若是用海船来装粮食,其实耗费并不大,因为海船确实能装,而大盛若是可以从海外获得粮食,不管是不是杯水车薪,终归是条路。

而这海外的粮食从何而来,如果是向别国购置,太子相信对方是绝对不会给的,可要是换成是大盛一脉的皇子分封出去的国家,那给粮还是可以的。

至于说能给多少,太子此时也控制不了,不过总比外人好些。

至于说要让大盛去占据那些地方,太子仔细想了下就放弃了这个想法,大盛如今虽然还算繁荣,可毕竟才结束乱世二十年左右,百姓还在休养生息吧,若是无端挑起大战,怕是会生出大乱子来,而只是支援皇子去海外分封虽然也有压力,可和挑起战事的压力比还是小些的。

“不光如此,若是到那时,大盛实在是负担不了如此多的百姓,到时候也可以将百姓通过海船送到这些地方去,那些地方和大盛比也算是地广人稀,加之气候湿热,作物生长迅速,百姓过去还是能好好活着。况且就算其他殿下们怎么发展,带过去的百姓应该也不会太多,还是当地土人会多些,那这些百姓过去也可以增加殿下们后代的底气,毕竟作为大盛百姓,他们天然就更加支持大盛的皇族后代。”裴清说道。

太子还没有想到这一步,对把百姓送到海外去的办法皱了皱眉。

可很快,太子神情又有些无奈,如果真到了那个地步,大盛养不了这么多百姓,让这些百姓去海外讨出路总比继续留在大盛好,留下来会丢命,出去说不定还能活下来。

太子看过不少史书,自然知道朝代末期的发展,田地被瓜分,百姓无立锥之地,加上苛捐杂税,百姓吃不饱饭快要饿死了,那就只能起义造反,而朝廷就要镇压造反的起义军,这一镇压朝廷就没有钱,只能再加税,一加税,百姓更加活不下去,起义的人又多了,朝廷又要镇压。

这么些事来来回回,朝廷财政就更加吃不消,最后的结果就是轰然倒塌。

而且按照裴清的说法,这样做,对百姓而言,多出了一条生路,毕竟百姓实在是只有活不下去才会反抗,而有了海外这一条路,反抗的人自然就少了;而对朝廷来说,这样做还能尽量地缓解大盛国内的矛盾,将时间线拉长,说不定就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而这一系列办法的开始都要求大盛的皇子去海外分封,让他们去吃些苦头。

太子此时心中还是有些忧愁,但这忧愁又和之前不一样,起码心中的道德负担没有那么重了。

对于他的这种忧愁,裴清就没有再说什么,这种忧愁和之前不同,之前的忧愁容易压坏太子,而现在的忧愁则是督促太子进步。

倒是跟着过来的护卫见裴清陪着太子待了一会,居然没有让太子开怀,都有些惊讶,毕竟在以前,太子有什么烦心事,和裴清聊一聊都会消减不少的,如今裴清居然也没法让太子开心了。

护卫看向太子的眼神不由得有些担忧起来。

……

太子这边和裴清闲聊着,而其他皇子身边则是炸开了锅,有些人对皇帝的这个政策愤愤不平,纷纷表示要商讨一下如何让皇帝打消这个念头,而有人却是觉得皇帝竟然提出来了,甚至一些心腹重臣都同意了,那他们的阻拦说不定起不了作用。

与其阻拦,不如想想殿下若是分封海外,他们要怎么办,是继续留在殿下身边为对方出谋划策,还是想办法尽快脱身,毕竟真要跟着去海外了,那他们在家族中就什么都得不到了。

哪怕如今海贸发达,可他们远在他乡,根本没办法在家族中占据多少位置,更别说获得什么利益了,说不定到时候都要从主支变旁支了。

只是要脱身的话,有心思的人左右看看,撞上其他人的眼神后有些心虚,连忙低下头,心中也有些懊恼,早知道就不这么早早地站队了。

本想早早地投奔皇子,显得自己慧眼识人,也更容易拉近双方感情,可现在的情况,他们就不好下船了。

不光是脸面过不去,皇帝既然提出这个计划,那他们这些知道计划后却试图逃离的人,自然会被皇帝看在眼里,皇子都要去海外吃苦,他们这些人还想着留在大盛享福,用脚指头想想都知道皇帝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况且他们怀疑,皇帝之所以提出这个计划,是不是也看出了他们的投机心思,借此让他们跟着皇子一起走。

他们要是老实跟着走还好,若是中途想逃跑,那结果必然不怎么美好,毕竟皇帝想要整治他们这些人都不用亲自动手,只需要表个态,自然会有人来对付他们。

更何况对方将他们整治走的话,对自己也更有利,比如说太子手下那帮人。

意识到这一点,不少人脸色发青,同时也有些后悔,若当年选的是太子该有多好,虽然选太子是锦上添花,体现不出的重要性,可好歹不会面临如今的局面呀。

几位皇子还在想着要怎么办让皇帝收回成命,怎么让臣子们帮着反对,都没有想到他们手下的人不少都没有想着帮忙,甚至已经开始想着要怎么安全下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