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基建,三年种田 第53章

作者:不问客 标签: 穿越重生

第056章 朝会

水泥之事,江无眠说得轻描淡写,几乎是一笔带过,只因当务之急是肥田。

时至八月,北地与江淮地区要秋收,秋收后农闲时期修整农具、犁地翻土,为明年春耕做准备。

小麦种植用不上紫云英,江淮地区主重稻谷,不能错过大好时机。

考虑到此事,江无眠先就“肥田”一事上了公文,水泥是另外的折子,等码头、河堤、桥梁起来了,水泥的实用性报告就赶出来了。

又过一月,适逢九月初一,时值大朝会,凡七品在京官员皆要入朝觐见。

因肥料增收一事,在京官员中原本装病的、预备巡视的、不想上朝的麻溜穿戴整齐,一早来了大殿。

建元帝头次见到官员能站在广场上!

此时京中温度不高,又赶上北风呼啸,直让人使劲缩着脖子抄手,奈何此地不比旁的,由不得小动作,只能硬挺着站在外面。

鉴于肥料事关重大,年前估摸着也就这么一回,站就站了。

没看头前五军都督府的老将军们、太傅太师全到齐了,皇帝都要赐座,待人入座,大朝会在齐总管的“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声中开始。

话音一落,户部尚书余尚书出声道:“陛下,漠北、江淮两道、边疆、关中等地秋收结束,税银税粮亟待入库,岭南道晚稻种下,因行省免税粮,仅有转运仓、预备仓两仓购入新粮。”

余尚书扔了个话头,除岭南道不算税收外,其他各道的粮食都该入仓报税了。

减去路上需要的时间,各地报到户部汇总时就该到年关前了,到时朝中各部忙得脚不沾地,恐是没时间核算。

他是给在场的提醒,快点搞定税粮,别卡着封笔的底线送账簿。

建元帝“嗯”了一声,“秋收后农闲,至来年春耕尚有半年。诸位爱卿看过《报告》,冬日之前不耽误肥料制作,过半年,正能赶上春耕。谁想一试?”

关于肥料的南北差异与作物差异,朝中讨论一月,最终选了折中法子,类似江无眠准备的试验田,找个地方试验肥料。

《报告》里面提到,试验出的肥料有针对土地的,针对水稻秧苗的。

北地不种植水稻,那就用基肥肥地,地养好了产出也高不是?

相对而言,水稻更麻烦些,紫云英绿肥种植、水稻各时期追肥,都有讲究。

根据纸上经验种植,总有力所不及之处,最好是去韶远县请个擅长此事的来。

余尚书将他的想法道来,“肥料制作之法,全县皆知,县衙上下更是熟手,不若请人巡视一二,过错之处,及时纠察。”

武将行列里的薛文嘴角一抽,请人过去看着?

那也得有人才行!

来前他还听江无眠道,韶远县人太少,外面还有地能开荒,可照顾地的人手不够,无奈止步于此。

搭建码头、船厂建造、修建私塾用去大部分人手,民兵训练进入第二阶段——水性培训,抽不出多余人来。

七岁以上的孩童不分男女即将全部进入学堂,眼下正漫山遍野找紫云英、收集草籽,扒树皮割草捡破渔网攒够了送去造纸作坊,那地方正要这些东西造纸。

水力纺织还未停,全县会纺织的人都在那儿,年纪大了不会操作的在一旁帮忙整理,运到仓库。

总而言之,别想找到一个闲着的人。

想请人去其他县中帮忙纠察错处教导肥料制作工序?

先去问问还有不干活的闲着没事的人没有。

薛文微微摇头,主意是挺好,就是错估了江无眠缺人的程度。

前头头发花白,稳坐住的冯将军注意到他的动作,偏过头来小声问:“知言,说说你的看法。”

薛文,字知言。

不管多大的将官,在诸位老将军前头,皆要低一头。这是开国的那批猛将,有从龙之功,只要不是叛国罪行,皇帝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

薛文四下扫了一眼,大殿内私语嗡嗡作响,他也上前一步与冯老将军言明,“用肥步骤繁多,以防烧苗造成损失,县衙一夜张贴十八张告示,恨不得让人背下来,条条框框记得清清楚楚。”

附近有耳朵的都朝这里支楞,朝会开了一月,薛文嘴皮子都要磨破了,也就是几位老将军没听全。

其他人清楚内情,但细节上就有缺失了,薛文说的张贴十八张告示没能听过。

提到这里,薛文短促地笑了一声,“告示是贴了,大部分人不认字,县衙又弄了一出,免费教县里人识字,您猜怎么着?”

“免费教人识字?”冯将军忍不住睁大眼睛,“不用出钱?”

这事是头回听说。

朝会里传阅的是南康府知府公文、韶远县知县随公文附上的《报告》以及随知府公文附上的一小袋稻谷,让全朝堂的人沾了沾丰收喜气,也让人看看韶远县产的粮食情况。

关于识字一事,是锦衣卫密报里的,只有皇帝与几个人知道,不是朝会重点,没拿到大殿上讨论。

薛文反倒是首个提及的,他道:“束脩要的,教材、夫子月俸、官学不用自行出钱,县衙全包,还包午时一顿饭。

教的人多,教材不够,去印刻时没纸,县里又建起造纸作坊!”

听得冯老将军晕乎了下,“全是县中出钱?!”

县衙何时有这个钱了?还是说韶远县的营生能赚大钱?

大殿内嘈杂的声音暂低了下去,连建元帝都朝这里看过来,薛文“噢”了一声,提醒道:“仰赖陛下开恩,韶远县免三年赋税,今岁粮食增收,卖得上价。县里又起了诸多作坊,来往商队多,赚得也多。”

最为重要的是,“只是教基础识字,算做开蒙而已,不教科举,不算生员。”

哦,开蒙而已,不过月余时间,教会几百常用字罢了,花的钱算不上多。

万大学士不是初次听说,韶远县免费不收钱给诸多孩童开蒙一事,再从薛文这里听一遍,心中仍是感慨。

江无眠状元及第,应入翰林院观政,然世事无常,去了岭南道出任知县。

本以为会就此一蹶不振,孰料不过一年多,接连出了能替曲辕犁的水田犁、提高亩产的肥料,不提其他事,只二者就能让其名震大周!

与他同年位列前三甲的榜眼与探花还在翰林院里打转,今日没轮到二人上值,一同来了大殿。

两人正站在翰林院诸翰林中,面露思索,不时随薛文的话点头或摇头。

万大学士又看了看垂首跪坐的内阁首辅韩昭鸿,不由幸灾乐祸。

当年韩党谢党争得你死我活,谢砚行此等党争边缘人贬谪至边疆之地也就罢了,尚未入仕的江无眠直接不按流程入翰林院观政,直把人弄到岭南道赴任知县!

谁不知道岭南道自古以来是流放之地,去了的官员少有回到朝中再度任职。

江无眠是少有的例外,前有水田犁,后有肥料,只凭两件事,他就有能耐调回京城!

又听一老将军道:“种田之事,一年四季在黄土里打转,岭南两季稻谷,如何有农闲上工时候?”

这位老将军一听是种过地的,就是没去过岭南,不知道两季稻的详细情况。

薛文拿出《报告》,给这位老将军科普,“岭南两季稻谷,时间紧张,抢收完立刻翻地施肥育苗。有水田犁在,村中各户列好时间,从县衙租借。”

韶远县现在不是单道水田犁了,它进化成三道并行的水田犁,县衙还出租耕牛,牛的草料要村中自备。

经一年多的修养建设,大部分农户手中有钱,不缺租借的钱,能剩下时间及时耕种插秧才是重中之重。

不然,耽误的可是一季收成。

三道水田犁速度是称不上快,可它一次犁三垄地,总用时短啊,节省下的时间去堆肥除草上工赚钱。

平日里小孩上学、不到岁数的小孩交由家中老人带着。

可以说,从县衙官吏到村寨百姓,无人空闲,皆在赚钱养家糊口。

“平日里忙,赶上插秧抢收,全要拼命干活。”薛文还道,“人手不够,知县本人都要亲自干活。”

他是指几个师爷不在时,算账写文书之类的活,全部落在江无眠头上。

比起闷在屋里写公文办公,江无眠宁愿去厨房烧火做饭,和谢砚行不喜文书喜欢酿酒喝酒一样。

由此可见,江无眠真是亲传弟子。

听在朝臣耳中,那就是粮食大丰收,抢收不过来,知县要带头抢收!

建元帝颔首,这才是朕要点的状元郎,科举才华出众,入仕执政有方。

上任知县未到两年,韶远县已能丰产丰收,令当地百姓饱暖无忧。

又兴教化之举,大善,大善!

争执不休的文官顿时停下,殿内嘈杂声彻底消弭,只见几人将要起身上奏。

有一人速度极快,抢在众人面前,高声请示建元帝批准江南道使用肥料。

用的理由更是巧妙,江南道与岭南道相近,两道之间有所往来。

民间更是有商队在韶远县购入肥料,已有相关经验,上手不难。

二来是两道距离相近,气候变化不大,想来肥料配置改动也不必太多,施肥方便。

听完后,大殿内不少人心里直骂:胡说八道!

第057章 码头

大朝会上,群臣充分交换意见,声震云霄,只差拳脚相加拔刀相向。

最终,建元帝下旨,同意江南道试行肥料。

此话一出,无疑是建元帝本人都认可肥料增产增收的效用。

往年肥料增产有限,制作肥料又费时费力,并不讨好,谁知新肥料竟能做到如此地步!

不过最不可置信的还是以韩昭鸿为首的韩党。

要说有了肥料,他们名下的土地能多产粮食,的确值得高兴,钱多粮多,谁会不喜欢?

可要看事情是谁弄出来的,但凡此事是韩党中人弄出来的,韩昭鸿能直接请建元帝去看丰收景色!

现在可好,事情背后是曾被韩党赶出朝堂、迁怒打压并不放在眼里的小人物做的。

水田犁还能有曲辕犁替代,新出的肥料能增产诸多,能替代它的东西根本没听说过。

能阻拦肥料扩散到整个大周的,唯有它并不适应所有作物。

那还有基肥,此物适用于各种土地,养地肥田,无正当理由,必须向全大周推广。

今日朝堂上的争议,不过是拖延一二而已,并非长久之计。

韩党众人担忧、愤然、满不在乎……面色不一,争端声落幕,韩昭鸿淡然道:“为何拖延?”

这……这不拖下去,功劳就被那混小子拿了,倒时升迁是一定的。

虽说谢砚行是被牵连进去的,可在场人动手打压是切实之事,没仇都要结三分。

上一篇:炮灰觉醒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