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基建,三年种田 第77章

作者:不问客 标签: 穿越重生

“好!此事拜托金道长。事成之后,必有重赏!”

金道长顿时干劲十足,他自从到了江无眠手下,研究材料与费用一应不缺,请他出手还有相应俸禄,如此大方的东家,实属难得啊!

约莫是太简单,加之金钱给予金道长无上动力,不过两天,成果摆在江无眠面前。

当然,这仅仅是第一个难题解决,江无眠观摩一番,大方给钱。

金道长反而心虚,谨慎道:“大人,烧出的泥字模确实方便使用,问题在于平整排列。”

饶是金不换尽力保证面上齐整,雕刻过程万分小心,难保有意外发生。

这等活计,果真需要专业熟手工匠。

江无眠毫不介意,能通过大量练习弥补的技术工艺完全不成问题,令人深感无力的是金不换这等天然对温度敏感的天赋,无法复制。

“多找人练习便是。”江无眠随口道。

既然技术到位,直接找人练习便是,金不换下意识出声,“大人您难道不怕被人学了去?”

江无眠摇头,法子又不是他的,搞什么垄断?

再说,现今又没有专利申请买断之类的,他就是垄断技术,迟早被人看出端倪。到时再来一波人刺探,搞乱书坊发展,得不偿失。

不若直接大大方方亮相,再卖粘合剂。

想要书籍美观、字迹清晰、排版成一条线,离不开字模之间的粘合。

好的粘合剂能增长字模使用寿命,使印刷排版整齐,方便阅读。

技术被人瞧见很快能琢磨出一二来,粘合剂这等物件难以看到原料,核心配方掌控在自己人手里,总不会轻易被人学了去。

届时走薄利多销路线,赚得定然不少。

江无眠搞定技术后,商行运作一事全然交给返回的师娘。

谢夫人借江无眠在韶远县的声望与人脉,拉起一支年轻商队来。

造纸坊好说,书坊则是有些难弄。

韶远县本身有家小书坊,半死不活全靠印县衙告示撑着的,因是传了多年的老铺子,掌柜不愿出售。

但谢夫人拉着掌柜娘子说了两日,便扭转了夫妻二人的主意。

商队买下书坊,保留书坊的牌匾,仍旧是老铺子的名义,只是技术革新换代,扩展业务往来。

提到业务,江无眠还提醒师娘去衙门登记,书坊的业务再详实描述一些,尽力不出错漏。

这还是当年他提出的法子,总不能变成回旋镖扎到自己身上。

谢夫人来前了解过,在与原本掌柜商议过后,还将印刷的书籍目录报备上去。

倒是提醒了江无眠,回头让府中各个书坊报上书目,以防不该印的东西出现。

江无眠派去学习的人还未出师,印刷师傅还是书坊的人。

书坊原负责印刷的是掌柜师叔,承接老师傅的手艺,因受过掌柜父亲的恩惠,半辈子扔在书坊里。

虽说上了年纪,但拿起刻刀,手稳且快,不失准头。

可以说,若是韶远县读书人再多些,仅凭这一手功夫就能撑起书坊运转来。

可惜人太少,买书的不多,手艺埋没了半辈子。

谢夫人盘算了一下,回头毫不客气地找江无眠张嘴要钱。

江无眠铁面无私,“叶领队,您先走个流程。”

谢夫人本名叶棠舟,既然商队拉起来了,用正式称呼为好,再称其谢夫人是混淆了职责。

“这是项目书,参考这份报备预算,材料、人工、中间损耗,辛苦您记一下。”

涉及到要钱的事儿,分文都要算个明白。

叶领队很快弄明白所谓的预算是何物,又该如何计算,借来衙门纸笔,加加减减,很快得出数值。

不过涉及到的地方较多,五日后才拿出具体章程来。

江无眠略过前文,只翻开正文部分,不敢置信地翻了两遍,“十几亩地?等等,这还是书坊主体建筑,不包括商行主体。”

书坊与商行是两个主体,前者分为活字雕版、烧制、印刷、校正、晾晒区,后者则是偏商队运行的多功能主体,包括素材收集、正文编写、邸报运营等诸多功能区。

加起来……二十亩地都算少的!

这也意味着,江无眠需要拨大量钱款。

他铁石心肠地二度驳回,并为叶领队画饼道:“发行第一版后看第二版招商广告情况如何,效果上佳,府上可视情况多投入。”

叶领队明了,这是没钱了等其他商队打广告给钱,修改了一番,只剩下书坊主体的预算,江无眠这才扣扣搜搜给钱拨款。

书坊与造纸作坊不遗余力支持,另有泥活字技术送到烧陶师傅手中,很快,商队按职能分开,一队人专职邸报印刷之事。

首刊内容不出意外是由江无眠与谢砚行沟通过后定下的,没多少重大题目,多是基础性的律法、秋闱试题,最后版面登着造纸作坊、书坊、醉流霞三家的广告。

投放地不出意外是在人流量颇大的码头,府上码头、韶远县新修的码头,一时之间跑满了报童。

商家过韶远县的市舶司检查后,进入码头上的市集前,有报童展着两大张水纹纸,向附近的商人推销道:“南康府的《南康月报》首版发行中,里面有大周律法、南康政令要闻、秋闱试题研究。三天内首版优惠,原价一份三钱银子,现在仅要一钱,您来几份?”

一钱银子,约莫是一百文钱,多则是一百五十文。

对一般人家而言,是笔大钱,然对码头上来往的海商来讲,一盏茶都比这份《月报》贵。

不少自京中来的,一听这价格,比大周邸报低多了,当即一口气买上十来份,准备看个乐子。

京中邸报是一日一发,单是雕版成本就要高出不少,所以多数是由京中书生誊抄重要情报再送往各道。

行省之中各官员再从此中知晓部分重要情报,但想要得知某条具体消息,必须个人在京中有人脉,单独誊抄送来,不然就老老实实等朝中送消息。

正如谢砚行被贬谪之后,他的消息门路大多是走的白楚寒或谢霄的门路。

无他,这两人在京中留有人手,专门负责誊抄邸报,再借由商队送至个人手中。

江无眠本人啃老,蹭谢砚行的情报。

从此可见,邸报这般物件,着实难得。

所以听闻南康府本地弄出一份月报来,大多买来看个稀奇,这会儿买还便宜。

第084章 材质

发行邸报时,赶上岭南收割晚季稻。

立冬时分,天气无雨,正适合抢收粮食。粮商纷纷自四地而来,聚集此地,准备南下去各国经商的船队为之让路。

偏生里头出来个异类,于成文。

于家商队早不做粮商,改行当了筋角皮毛的商贩,而今又南下无非是想再度接触一番,自然,也有于成文的私心在。

每年新粮下地,醉流霞一定采买了足量的新米推出新的菜谱来,今年同样不例外。

刚上甲板,迥异于北地的风扑面而来,于成文忙让小厮带上各类资料过海关交接。

“领队,关口说秋闱后不再发册子,改成邸报。”小厮拿着盖了红章的纸张回来,手中没有一贯印的小册子。

所谓册子,是江无眠原为推销韶远县各产品设置的,推出《南康月报》后,停了这儿的宣传,改为登报广告。

于成文自报童处买了份报纸,首版极为简单,两张四页的纸张,只有一面有字,另一面空白。

第一张简单介绍过大周律法和政令,倒也没多少介绍,政令下方大多是介绍南康府本地发展情况的, 第二张倒是有点意思,写了今年秋闱的破题之处,最后一面仅有三家介绍。

排版不同于前面三版,其中三家名称格外醒目。

与其说是报纸,不如说这就是改版之后的介绍册子。

拿到手时,能感觉出纸质粗糙,且受制技术原因,不能印刻图画,一眼看去,全是大大小小的黑字,以至人猛然看到感觉自己晕字。

但是架不住这东西新鲜啊!

相比之下,朝中邸报都要次一等。当然,内容方面,月报次之。

在于成文看来,《月报》比小册子更有意思,不单是出乎意料的广告,前面刊登的诸多话题能让商队更加了解当地情况,进而做出恰当判断。

短短一路,不少领队低头拿着报纸走路,撞到一起还能开个话头。自然,也有说不到一起怒而分开的。

起初只有码头来的商人人手一张报纸,在商队入城后,又扩展到本地商家之中。

而江无眠直接以官府名义采买一批放在各房之中,以供闲暇时阅览。

报纸宣传到位,又让韶远县的码头与商业兴盛一把,不少商队盘算着在码头处安置铺子。

以往还在观望的商队迫不及待下手,连忙向县衙处递申请,满心忐忑地等着批准。

不少人心中懊悔,当年免租的大好时机怎就错过了!

叶领队这儿人年轻,没多少经验,事情一多忙不过来,还是让张榕过去帮忙带了几日。

原以为能解决,谁知张榕印完首发所需的报纸时,忍不住回府衙来问江无眠,“大人,月报以一月为期,来往商队不过百家,您直接印五千份,是否太过多了?”

卖不出去,就是白白浪费银子。

人工费、字模、墨锭、粘合剂、纸张,哪哪儿都要银子,少买一份,那就是少收回半钱银子!

张榕也是见多了他们大人不把钱当钱烧,但再依着下去,烧得太多,一旦出现变故,商行抵不住冲击,难以收回成本。

“先说情况,首刊卖了多少?还剩多少?下一月的题目素材定了?”

张榕一到商行,自然了解过情况,江无眠问来,他回得头头是道,“共是印了五千,大致卖出三千,已是将近月末,还余两千堆积。照往年情况,今年商队仍能再多些,最后几日应还能售出千份,余千份。

下一月的月报多是与稻米收割相关,政令改为水田犁、肥料、粮商有关。”

韶远县肥料用得早,地里基本养的差不多,粮产丰收,带来的后果便是粮价偏低。

此事自然是要写入月报中的,对外宣传一多,商队南下抢购,好歹能拉高部分粮价。

仅凭当前粮价,多数百姓仅能混个温饱,但想凭卖粮所得的钱养活全家显然不成。幸而码头商队来往多,需要搬运货物的苦力,工钱日结,所得工钱能让人过个好年。

但商行今年能不能过好,过了年还存不存在,尚且是个问题。

江无眠听完摇头,吩咐道:“选题很好,切合当前情形。先准备第二期月报,活字字模烧制不要停,多备粘合剂,一旦定稿,即可印刷。先试八千份,再视情况而定。”

张榕听到数目,不由眼前一晃,良久找回声音问道:“定价,几何?”

倘若再是一钱银子一份,书坊能提着刀把他杀出南康府去!

一时的优惠是扩大宣传,一月的优惠,谁能撑住?

上一篇:炮灰觉醒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