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八月初至
刚睡醒的曾明川,眼神茫然,带着几分难得的孩子气。
李一程恍然意识到,他的夫君现在才十六岁,在现代,还是个跟五三奋斗的高中生。
他微微翘起唇角,趁着曾明川迷茫的时候,低头在他嘴角亲了一下,轻声道:“我先起了,你继续睡。”
说完,他坐起身来穿衣服。
李一程以为曾明川会像之前一样嫌他不稳重,可等他穿好衣服,也不见曾明川出声,回头看时,那人闭着眼睛,俨然是又睡了过去。
李一程不禁无声的笑了,他刚才是没睡醒吗?早知道多亲一会儿了。
他先去后院的鸡圈捡了鸡蛋,家里的两只母鸡十分勤奋,每天都下蛋。
他把鸡蛋放到储物袋里,回到厨房,储物袋里已经有了十个鸡蛋。
他拿出两个,打入放了面粉和玉米面的盆里,又添上水,放上葱花和盐,刚刚把面粉做成糊糊,柔儿进来了。
“嫂嬷,你这是做什么?”
李一程笑道:“你来的正好,赶紧烧火,我要做鸡蛋饼。”
“鸡蛋饼?”柔儿抻着头往盆里看,“里面没有青菜。”
“这是鸡蛋饼,不是青菜饼。”
“哦。”
柔儿不再问,反正嫂嬷做的东西肯定好吃。
李一程放了一勺油在锅里涂抹开,等油热了,舀了一勺面糊糊倒进去。
面糊在锅里摊了薄薄的一层,面糊凝固,他利落的将薄薄的饼翻了个面。
不过几分钟,一张嫩黄带着碧绿葱花的鸡蛋饼做好了。
柔儿看着盘子里的鸡蛋饼,吞着口水,看上去就很好吃啊!
早饭是玉米面粥和鸡蛋饼,柔儿一边吃,一边不吝啬的夸赞鸡蛋饼的味道。
曾明川张了张嘴,想起昨天李一程的话,终是什么也没说。
李一程暗暗点头,看来自己说的话他听进去了。
吃过饭,李一程说要去赶集,把昨天采的草药和蘑菇卖掉。
曾明川也要跟着去,五本千字文他早就抄好了,要去书店还书拿钱。他只花一天时间就把五本千字文抄好了,抄一本能赚六个铜板,五本就是三十文。如果他再多抄五本,就是六十文,总能多买几斤粮食。
他不怕辛苦,只恨自己之前怎么没想到这个赚钱的法子。
柔儿听说要去赶集,激动的小脸儿都红了。
李一程不想让曾明川和柔儿去,他们俩要是去的话,自己就没有机会拿出那么多鸡蛋来卖了。他正想着找什么理由拒绝,就听外面大门响。
柔儿跑着去开门,就听柔儿甜甜的叫了声:“村长伯伯。”
村长来了?
曾明川撑着拐杖迎出门去。
李一程没见过村长,跟在了曾明川的身后。
村长四十多岁的年纪,中等个子,皮肤黝黑,穿着件青色的短褐,眉心的皱纹和嘴角的法令纹明显,显得神情严肃。
他一见到曾明川,就道:“明川,昨天晚上老五叔去了,我想着村里只有你书念的好,字也写的好,去老五叔家里帮忙写礼单的事儿,非你不可。原本该老五叔家的子侄亲自来请你,但他们有孝在身,不方便前来,我便跑了这一趟。不知你肯不肯去?我知道你扭伤了脚不太方便,但你放心,你去了只管坐着写字,其他事儿都不会劳烦你。”
望山村不大,只有一百多户人家,由三大姓组成。村西大多姓赵,村东大多姓张,村南多姓王,而村北三姓都有,杂姓更多。
村长姓赵,叫赵永平,家里排行老大,从小性子沉稳,做人仗义,处世公道,被老村长看好,作为自己的接班人培养了几年,老村长去世之后,他便接了村长的职位。
赵永平当上村长几年,村民之间偶有些小的摩擦,他都能不偏不倚妥善解决,很快得到了村民们的拥戴。
村长亲自来请,曾明川推辞不得,一口答应了。
李一程虽然刚穿到这里不久,但也知道这种事是攒口碑的好事儿,何况还是村长来请,他们住在村里,总要给村长面子。
听曾明川答应了,李一程忙帮他找出外出的衣服来。
“明川,穿这件衣服去。”
曾明川见是一件月白色的长袍,很是符合他的身份和要去的场合,便点了点头。
“明川,你不方便,我帮你穿上。”
当着村长的面,曾明川不好拒绝,只能伸手让李一程帮他穿衣。
赵永平肃然的脸上露出几分笑容,“明川,中午老五叔家里管饭,你让你家夫郎带着柔儿一起去吃饭。”
曾明川看向李一程,下意识里觉得李一程不会去,果然就听李一程道:“谢谢村长,我一会儿要去赶集,中午怕是回不来,就不过去了。”
他说的合情合理,赵永平也不勉强,道:“明川,你把柔儿送到我家去,我家正好有两个孩子跟她年龄相仿,可以带她玩。”
曾明川连忙道谢,把柔儿放到村长家,他当然放心。
赵永平安排好了,不再€€嗦,“明川,我先回去了,你慢点儿过去就行。”
“赵叔,您先走着,我很快就过去。”
曾明川有事儿做,无法去赶集了,李一程只能自己去。他求之不得,这下子他可以把鸡蛋拿出来卖了。
柔儿揪着李一程的衣襟,小声道:“嫂嬷,我想……”
“柔儿!”曾明川喊住她,“你不能去赶集,跟着我。”
“哦。”
柔儿脸上的失落一晃而过,走回到曾明川身边。
李一程心里不忍柔儿失望,但真不能带她。
曾明川穿好衣服,架起拐杖走了几步,回头对李一程道:“你走着去,还是坐车?要是坐车的话……”
李一程直接打断他的话,“不用浪费两个铜板了,我走着去就行。”
他不想跟那些碎嘴子的女人们坐一起。
曾明川点点头,没再说什么,只是拿了把钥匙给他,“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你要是回来的早,自己开门。”
李一程接过钥匙,揣到怀里,莞尔一笑,他把钥匙给了自己,不会再想和离了吧?
他想想背篓里的草药、蘑菇和鸡蛋,心情好极了,应该能卖不少钱呢!
去赶集的路上,依然不少人。李一程戴着大草帽,遮住了半张脸,开启了生人勿扰,目不斜视模式,不管是见过还是没见过的人,全都装没看到,不认识。
他步子迈的又大又快,不用一个小时就到了集上。
他原本想着先卖了草药再去卖鸡蛋和蘑菇,没想到林果见到背篓里的鸡蛋和蘑菇后,说他全要了。
草药,蘑菇和鸡蛋直接给算了二百八十文钱。
李一程算算,觉得他给多了,还给他二十个铜板。
林果却白了他一眼,道:“你的药材干净,虽然炮制的时间短了些,但只要继续晾晒些时候就行。你这蘑菇一看就是山上长的,很新鲜,鸡蛋的个儿也大,我给的价格是公道价。你不要跟我客气,我是把你当朋友,不想占你便宜。以后你要卖药或者卖别的,尽管送到我这里来。你一个小哥儿,不要自己去卖,省的招惹是非。”
李一程没想到林果小小年纪倒是能絮叨,还一副大哥的口吻,但他知道他是为他好,只能接受他的好意。
他也认定了保安堂医馆的这父子俩都是好人,决定以后有什么好东西都卖到他家来。
第71章 【071】大哥大嫂
离开医馆,李一程又去了书铺,把曾明川抄写的千字文交给店家。
还是上次接待他们的伙计,他对李一程还有印象,毕竟如此标致的小哥儿难得见到。
他看到李一程从怀里掏出来的书,稍一检查,顿时满脸堆笑。
“哥儿送来这书,字写的好,书面干净,质量没的说。”
他痛快的给了李一程五十个铜板。
李一程跟他这次想抄十本,伙计痛快的答应了,给了他十个空白的本子,五十个铜板变成了二十个。
怀揣着三百个铜板,该买什么,李一程好好琢磨了一番。
上次卖草药的钱全都买了粮食,这次李一程又买了十斤玉米面,还有半个月就能收麦了,加上这十斤玉米面,应该能吃到那时候吧?
李一程又买了玉米种子、萝卜种子、白菜种子,豆角和黄瓜种子。他打算收了小麦之后,一亩地种玉米,一亩地种白菜和萝卜豆角等蔬菜。
他问过林果,这里的冬天漫长,差不多要五个月,五个月就要靠地里种的菜过冬,要多种些才行。
他问卖种子的老伯,一亩地需要三斤玉米种子,一斤玉米种子要七个铜板,三斤的话就要二十一个铜板。萝卜白菜种子也不便宜,全都买的话,算下来要花将近四十个铜板。花这么多钱他有些肉疼,正纠结着,他想到了自己的储物袋。
种子也是有生命的非活物,一个玉米种子放进去,能生出十个来。那么一斤玉米种子放心去,会不会生出十斤来?
李一程摇头,两个鸡蛋放进去,只会增长十个,那一斤玉米种子放进去,应该只会增加十个玉米粒。
不过,如果每天增加十个,从现在到种植玉米怎么也要一个月的时间,每天增加十个,一个月之后就是三百个种子。
三百个种子有多少斤?他随手抓了把玉米种子,一把好像就有几百个,恐怕只有几两重。
他突然觉得储物袋不香了,为何不是放进去多少都能变成十倍呢?
如果放进十个鸡蛋一下子变成一百个这样的。
李一程叹了口气,人心不足蛇吞象啊!原本觉得十个鸡蛋就很惊喜了,如今居然想要一百个了。
算了,玉米种子多买些,白菜萝卜和其他蔬菜的种子少买些吧!
最终,李一程买了三斤玉米种子,萝卜和白菜种子各三两,黄瓜豆角种子各一两,一共花了三十五文钱。
他如此纠结,卖种子的大爷没有不耐烦,反而夸他是个过日子的。
李一程无奈的笑笑,会过日子是因为没有钱啊!有钱了谁会这么斤斤计较?
买好种子,李一程去了肉市,打算买斤猪肉。
穿到这个世界一个星期了,他还没吃过猪肉。虽然吃过一顿山鸡,可又硬又柴的山鸡肉怎么能比得上香软的猪肉?
之前嫌猪肉太腻不怎么吃的李一程,如今只想吃一顿香喷喷的红烧肉,他一定能吃好几碗米饭。
对了,要不要买点儿大米?这里是北方,很少种水稻,大米肯定很贵吧?想想手里的那点儿钱,还是算了。
李一程到了卖肉的集市上,已经十点多了,卖肉的人不多,摊位上的肉也不多了。
他来晚了吗?无所谓,或许来得晚肉能更便宜些。
李一程一边不急不慢的往前走,一边审视着摊位上的肉。
买肉他不在行,但想想这个世界没有瘦肉精,也没有任何添加剂,随便挑一块就行。
上一篇:不要吵醒隔壁的魔王
下一篇:重生后和死对头结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