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夫郎是恶毒男配 第176章

作者:端瑜 标签: 情有独钟 天之骄子 种田文 甜文 先婚后爱 穿越重生

虞长行笑了笑,给了谢澹三块银锭还有一贯钱,他同时也给谢承给了同样的数量。

谢澹买了两串糖葫芦,递给谢承一串。

两个人边吃糖葫芦边走。

“这就是天下脚下啊,好多有趣的东西,我要去买衣裳。”谢澹咬着糖葫芦含糊的说。

武明帝闻言拉着王凤君一块去金衣阁,“这是京城衣服做得最好的店,你也去看看有甚好看的衣服没有,以后我们偷偷出来玩,就不用带两个小的了。”

王凤君出了皇城,看着这些街道也新鲜。听武明帝的意思是以后还要跟他一块出来,王凤君心中一喜。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王凤君挑了几件衣裳,当下还有些纠结。武明帝大手一挥,“想买就买,长行给钱。”

武明帝自己也没带钱,他从来都没有给过钱。

王凤君买了三件衣裳,两个小的也在崔子期的金衣阁买了三件,武明帝却是死挑剔,他一件都没买。

谢承跟谢澹从皇宫里出来后就释放了天性,谢澹在街上闻到了香气,他拉着谢承寻到了卖烤肠的地方。

“一根烤肠五文钱。”谢澹念牌子上的字。

他在手心里数了十文钱给老板。

“两位小公子若是喜欢吃辣一点的,还可以刷点辣上去。”

谢澹刷了点辣椒上去,谢承也刷了。两个人拿着烤肠吃,吃完后意犹未尽,谢承又买了两根,跟谢澹分着吃。

武明帝:“给我也来两根要辣点的。”

虞长行去买了两根烤肠。

武明帝拿给王凤君。他们都是吃过山珍海味的人,还没吃过烤肠,这般是有独特的味道。

武明帝一看郑家食肆,他跨步进去,让虞长行给他们订了一个包厢。

一家子都被郑家食肆的饭菜征服了。

他们吃得心满意足,郑家食肆还给他们送了南瓜汤。

武明帝吃完饭又到外边去看,他看见街道里都是一副热闹的场景,唇角带着笑,谢承跟谢澹去买了一份青团吃。

“你们两个过来。”

谢承跟谢澹走上前来。

武明帝挨个摸了摸他们两个的头,“以后不管江山交给你们其中的哪一个,你们都要好好的爱护这片土地上的百姓。你们做了皇帝不要目下无尘,要多出来看看,他们的生活都是依赖着你们。”

王凤君闻言笑起来。

武明帝指着在路上行走的人,在街边买吃食的商贩,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值年少的书生,牙牙学语的孩童。

“那是你们肩上的担子。”

谢承直面这一切,他感到了自己肩膀上的重量,谢澹面容也有几分肃静。扑面而来的烟火气息,他们融入其中。而他们还有一个责任就是保护好大燕,才能留住这烟火气。

武明帝把两个儿子说了一顿,他自觉自己还是有当老师的潜能,一家人回了皇宫。

晚上谢承一个人躺在床上,他想了想,不管父皇让谁当太子,他都会是心甘情愿的。

翌日一早,文武百官站在金銮殿上,等百官先把手里的事说完了。

冯德手里拿了一份圣旨。

郑山辞心中一跳。

第143章 大红人

冯德的声音在金銮殿上响起:“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之嫡长子谢承,勤勉好学,品行高洁,才德兼备。朕观其行,察其心,是社稷之福。朕欲将江山社稷托付于贤能之人,是以册封谢承为太子,以承朕之基业,统御天下万民。望太子能恪尽职守,造福万民,不负朕之所托。钦此!”

谢承站在最前面领了旨意。

他看向武明帝,武明帝冲着他认可的笑了笑。

谢承的眼睛有些酸涩。原来在父皇眼里他还是能担大任的,他可以担起这样的责任。他的心仿佛注入了热水,变得滚烫起来。

“儿臣领旨谢恩。”

金銮殿上的文武百官闻言跪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子殿下千岁千千岁。”

他们朝臣还未站队,武明帝就已经把太子的人选定下来了,这般就让朝臣们少了猜忌,朝中的动荡也减少了。

郑山辞不知道武明帝会选择谁做太子,这般选了大殿下,郑山辞也不觉奇怪,他为谢承高兴起来。

冯德又念了一份圣旨,这圣旨就是封二皇子为齐王。

下朝后,朝臣们都是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有要事要商谈。现在陛下把太子的人选定下来了,他们就要派人到太子身边,亲近太子,以后等太子上位后,自有他们的好处。

长阳侯的脚步轻松,并未半点动容之色。他回到兵部,瞧见兵部的人也是小声的在议论太子的事,长阳侯美滋滋的正打算回去,自己关着门高兴一下。

一个老侯爷喊住他,“老虞,还是你有先见之明,让你家二儿婿做了少詹事,只有你们家不慌不忙的。以前你儿子是陛下的伴读,现在你们家又有人在太子身边了,这还是师生情谊。”

老侯爷说着心里就发酸了。这下虞家又要得多少便宜,这般比他们家以后还要富裕,这子辈有出息啊。

不管他们之前如何想老虞让一个寒门进士做了儿婿,现在都是眼红得厉害。这样有潜力的儿婿,谁不想要。这榜下捉婿,也没抓到一个像郑山辞这样的。

有的勋贵还去三甲进士里看了,都不符合他们心里的要求。这般想来这郑山辞是真的给虞家带来了好运气,他就该落在虞家,旁人都没这个福分。

长阳侯笑道,“你说这话,让我自己好接。当初山辞到了新奉县,我还想给他使劲去吏部找人运作一番,结果他自己升官回来了。他回到京城里继续升官,我都没帮上什么忙,这都是他自己的功劳。山辞确实像是我的另一个儿子,我对他颇为看好。”

长阳侯说着进了屋子,免得让人觉得他得意。他是得了好处,还有人没有得到好处,若是他太张扬了,这终归是不好的,容易惹得人眼红。

老侯爷长叹一声。他家里的哥儿长相也不差,这般怎么没有找到一个像样的儿婿。诸位朝臣还要想方设法跟谢承扯上关系,郑山辞早就跟谢承有关系了。

郑山辞下朝后回到太常寺,冷寺丞给他殷切的奉茶,“郑大人,这是上好的毛尖,您尝尝。”

郑山辞有些好笑,但他也能理解。他喝了一口颔首点头,“这茶挺好喝的。但我家里已经有了,冷大人可以留着自己喝。”

冷寺丞应下来。

晌午郑山辞去用午膳时,有几个不相熟的官员就来找郑山辞攀谈。郑山辞礼貌的跟他们说话,把他们打发走后才回到小伙伴那里。

崔子期啧了一声,“这些官见了你是少詹事,现今陛下立了太子,这就找你来套近乎了。”

崔子期去了都察院,唇舌越发厉害了。

杜宁说道,“我都没想到陛下这么早就立下太子了。陛下正值壮年,这般年轻不应该这么早就定了太子。”

萧高阳说道,“陛下早早定下太子,社稷就稳了,这般朝臣也不会想着从龙之功,安心的辅佐陛下跟太子,名分已定,两位皇子相处就更有分寸了。”

这般说来也是。史书上有多少皇族为了争夺皇位,让天下生灵涂炭。武明帝早早就把名分定下来,朝臣中一些投机分子就歇了心思。

“我赞同萧兄说的话,太子是陛下的嫡长子,品行高尚,顺应天时,这就是最好的结果。”梅淮说道。

郑山辞倒是没想这么多,两个皇子都优秀,这般立了大殿下为太子,只要二殿下心中没有介怀,这江山就是稳的。

谢承跟谢澹的关系很好,郑山辞不希望看见两个小孩的关系因为太子之位,让他们心存芥蒂。

郑山辞下午回到太常寺午睡后,冯德就带着圣旨过来了。

“郑大人过来接旨吧。”冯德笑眯眯的说。

圣旨面前,太常寺的人都跪下了。

冯德念了武明帝的旨意,封郑山辞为太子少傅,太子太傅是魏首辅,太子太保是庞次辅,蒋詹事也封了太子少保。

这官是一个虚职,更多的用于加封大臣。魏首辅跟庞次辅的官是虚职,这太子少傅跟少保对于郑山辞跟蒋詹事来说却是实打实的职务。

因为他们两个人本身就是负责教谢承跟谢澹的。

郑山辞领旨谢恩。

“郑大人快起来吧,地上凉得很。”冯德虚扶了一把郑山辞,他笑眯眯的说,“洒家还要去给蒋詹事传圣旨。”

这个消息是冯德给郑山辞卖的好。

郑山辞应了一声,给冯德塞了荷包,“多谢公公的提醒。”

冯德笑着把荷包收进自己的袖子里,带着一群人洋洋洒洒的走了。

太常寺的人都来向郑山辞说恭喜。

郑山辞一一谢过。

他在太常寺不能做出政绩,只能把心思放在两位皇子身上,这般也算落下了好结果。

蒋詹事得了圣旨,心里头高兴,也给冯德包了一个大荷包。他拿着圣旨,一想自己已经成了太子少保了,心里很是得意。

侍从打听消息回来,“大人,郑大人做了太子少傅。”

蒋詹事听了这话,面上不愉,“我教了两位皇子多年才成了少保,怎么郑山辞还做了少傅?”

侍从没有吭声。

蒋詹事把侍从打发出去,自己一个人兀自生气。

……

王凤君跟谢澹在坤宁宫也知晓了谢承做了太子,谢澹倒是没什么不满的。皇兄是嫡长子,而且没甚错处,待他还好,他做太子以后,他以后就有太子哥哥了。

父皇还封了他做齐王。

谢澹为谢承高兴,也为自己高兴,他这么小就是亲王了。

王凤君摸了摸谢澹的头,“这样也好,以后长大了就可以去封地了。”

谢澹眨巴着眼睛,“那儿臣要带着父君一块去封地上享福,若是父皇不骂儿臣的话,儿臣也带着父皇一块去。”

谢承先是来给王凤君听见谢澹的话抿了抿唇,宫人向王凤君通报后,谢承走了进来。

“儿臣拜见父君。”

王凤君把他扶起来,“快起来吧承儿,做了太子以后你要听魏大人他们的话,好好的读书学习,做一个好储君。”

谢承认真的应下来。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的落在谢澹身上,眉眼间有些紧张。

谢澹抱住谢承,“你以后就是太子哥哥了,你以后罩着我么?”

谢承唇角含笑,“不管什么时候,我永远会罩着你。”

王凤君听见这句话,心中松了一口气。谢承跟谢澹的关系还是好的便好。谢承敏锐的觉察到王凤君对他的态度不一样了,他心里有些失落,但还是接受了。谢澹待他还是一样的,晚上他们在坤宁宫用了膳,东宫还在收拾,谢承这几天还是睡在皇子所里。

谢承拉住谢澹,“二弟,今晚我们一起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