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夫郎是恶毒男配 第61章

作者:端瑜 标签: 情有独钟 天之骄子 种田文 甜文 先婚后爱 穿越重生

这么说,虞家成为世家时,他们夏家还不知道在哪刨土吃,这简直是大水冲了龙王庙。夏大郎去找夏家主,夏家主一看大儿子慌张的样子,皱着眉头,一顿痛骂:“你的教养去哪儿,在自家里还这样匆匆忙忙的,怎么了,是外面有鬼在撵你啊?!”

“爹!我们不能跟郑大人对着干,你知道他岳家是谁么?”夏大郎的样子有些激动,还有后怕。

“是谁?”夏家主心想再高也高不哪去,不然怎么来了新奉县这个穷乡僻壤的地方。

“长阳侯府。”

……

郑山辞同虞澜意回去了,郑山辞又去买了一些糕点给虞澜意:“都是刚出炉的。”

虞澜意拿了一个糕点来吃,掀开车帘看了看,街道比起他们刚来的时候干净了不少,郑山辞还真是在好好的治理新奉县。

“郑山辞,我看见了。”虞澜意说。

郑山辞抬起头看向虞澜意。

“你在让这里变得更好。”

郑山辞怔了怔,看着自己的夫郎应了一声。他捏了捏虞澜意的耳朵,虞澜意立马咬了郑山辞的手。

郑山辞:“……”

好痛。

……

从县衙里领了种子的镇长把种子发给里正,再由里正发给乡民,他们就这样由上至下的动起来。乡民一想药材成熟了卖给县衙就有钱拿了,心里美滋滋的。还有人专门来给他们说怎么种植药材,还有新的肥料,这样他们的干劲更足了。

他们有的是时间和力气,只是怕赚不到钱。现今家中的哥儿跟姐儿也能去县里的纺织坊做事,虽说有些难度,但好歹也是一条出路。

种植辣椒、大豆、芝麻也能赚钱,县衙都收,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等卖了药材就去镇上的食肆里吃一顿。”

“还要盖个新房子住。”

他们说说笑笑,本来还对郑山辞说的粪丹有质疑,用了之后,田地里的庄稼长得好,药材也是绿油油的,嫩嫩的,仿佛刚从水里出来似的。

津兴镇的百姓最高兴,他们终于可以不用种粮食了。津兴镇的百姓带了种子回去,紧赶慢赶的种上,整日伺候这些药材跟辣椒的也不嫌累。柳树、梨树、枣树在院子里种上一圈。

地多的,更是全种了黄芪,只盼成熟了拿去县衙换了银钱。

种树也是有利可图,结出来的果实可以卖钱。百姓们各个领了果树回去,这几类树还能防沙固土。郑山辞带着江主簿来几个镇看的时候,就看见空地种了柳树之类的,他心中宽慰。

治沙不在一朝一夕,需要几代人的努力,连续不断的种树,才能把这片土地变成绿洲,让这里的土壤变得肥沃起来。

郑山辞看罢收回眼神又去田地里看了药材,见长势不错便点点头。他是跟着工房的人来看看这里的路面,顺便就来看百姓们种的药材如何了。

工房的人比郑山辞更懂怎么修路,他们是先量了路的长度跟宽度,有些路会侵占百姓的田地,这厢县衙要给补偿才行。

古代修路主要是用土、石、木还有铺设地砖跟石板进行,还有就是熟土跟灰浆来提高道路的硬度。古人能建起万里长城,他们比想象中的还要聪明。

“郑大人您不仅要修乡里的路,还要修去岚县的路么?”谭和问道。

“乡里的路还需要等等,先修镇上跟去岚县的路。”还是要先紧着经济的发展,等看见了好处,兜里又有钱,路还是很好修的。

谭和点点头,他最近跟着郑山辞学会了不少东西,干劲也是十足。郑山辞也是把做水泥的方法跟混凝土的方法讲给了工房的人听。郑山辞倒是不怕他们把这些漏出去,这是修路的法子,漏出去了,别人也是想着修路的事。

第50章 好姻缘

郑山辞跟工房的人一起讨论做水泥跟混凝土的事,他是一直忙着的,最近这段日子一直都是住在县衙里。之前跟夏大郎在庄子说了修路的事,他意思意思给了三百两银子,不知怎地第二天又送了三千两银子过来,还没讨要好处,实在反常。

他且把这事压在心里,等哪回遇见了再问问,白得的银子郑山辞自然欣然接受。去年县衙要忙的话,就是忙秋收那一阵。榨油坊这三坊都是工房的人在忙,现在郑山辞要修路,吏房、户房、工房三个房都要忙起来。朱典史要给衙役们排班去看顾修路,户房的人要招工来修路、还有征调民夫,能征就征,不能征还差人就招工来做,户房是要尽量为县衙减少开支的。

还要招做饭的人,他们找了一些民妇来做大锅饭,每天包早晚两顿,一天做饭给三十文钱。新奉县正值春忙的时候来修路的人不多,但新奉县的基数大,还是有人来帮忙。郑山辞想了想让户房按时辰来算钱,一个时辰五文钱,这样修路的人就更多了。只是又要苦了县衙里的户房跟衙役了。

新奉县敲敲打打的,场面热火朝天。

乡民们用了沤草肥先把种子播下去,种子长得好,长出嫩芽了,就用郑山辞说的粪丹。他们尽心尽力的伺候药材,闲时就去衙役那领一个牌子做工,又能赚一点钱。

“这敢情好啊,又能多拿一份钱。等把路修好了,我们去县里也方便了。下雨天不用踩着泥巴了。”一个汉子打着赤膊说道。

“踩泥巴算甚事,整个人掉进泥潭里才遭罪。牛车也不好过。”一个汉子背着石灰:“我就不想那么多了,只想多挣点钱攒下来,以后让儿子娶个媳妇,给女儿添点嫁妆,让她嫁过去后在夫家有面子。”

平平常常的忙,日子都是酸甜苦辣。见了钱,日子这便好过了。

这话说得工地上的人都颇为认同。

县衙里管着饭,还有三菜一汤,三个菜是让人来打的,一个汤他们想去添就可以添,饭是打得足足的。因可能是县衙自家有榨油坊了,这油水也是放得足,吃着喷香。干活干累了,不就是为了这口么?每七天还不定时还有一顿菜是肉菜,他们还能见着荤腥,这做工做得快活,比家里吃的还好。

晌午还能休息,搭了一个棚子,让他们可以进去躺一躺。他们吃了饭躺在棚子里还有精力兴致勃勃的聊天:“这郑大人不一般啊,我看是个好官。”

“我们县好久没这么大的动静了。”

“我还想我婆娘来这里做饭,一天能有三十文啊,这是顶好的事。看见我去打菜,再给我多打点菜。”这汉子咂咂嘴说:“我婆娘做饭可好吃了,明日我来做工,带点家里的咸菜给你们尝尝。”

“谁说不是,这一天三十文,煮两顿饭,我要不是不会做饭我都要第一个去。”一个汉子附和。

“那纺织坊也能赚不少钱呢,还有郑大人的弟弟在那看着,那里的管事不敢欺负人,对他们可好了。我夫郎要是做满一年了,啧,比我们这些种地的强。”

“哎,纺织坊的日子也好。”

说来说去他们到底还是高兴的,家里有人赚钱,怎么都是高兴的。有了钱便舍得花销一些,吃点好吃的,去镇上割点肉,他们心里是愿意的。

郑山辞见修路上了正轨,那也松了心神。户房有几个人贪墨,郑山辞让朱典史抓进大牢去了。这事总是免不了的,这次抓了人,户房的人精神紧绷,行事愈发小心了。手里管钱的,心里最是忐忑的。银子在眼前晃悠,他们要忍着。万一上官犯了点小错误,还一不小心被发现了,他们是第一个顶锅的。

要说夏家给了修路捐了银子,徐家就更是大力支持了,直接捐了五千两银子来,这徐家倒也是有些见识。

郑山辞对徐家有好感。他们没有恶意买卖田地,在本地修了商铺跟房子,大头的钱来自租金。老老实实安安分分的过日子,县衙里有什么需要钱的,他们也是捐了银子过来,这样的大户谁不喜欢。给的赋税多、懂得人情世故、不犯法添乱。

“徐家?他们家确实是比较圆滑。”江主簿说道:“我生辰、戚县丞、还有其他的官员生辰,或是夏家、高家他们那些其他的大户都会收到徐家送来的贺礼。怎么说,都是送到心坎上的礼品,有的不是贵重,但就知道他是用了心的。”

难怪徐家没被城中的大户针对,郑山辞叹为观止,这做人做得这般好。

郑山辞想开的小吃铺子,便是租的徐家的铺子,徐家的态度好,郑山成跟林哥儿也满意着,还跟郑山辞夸过。

说是徐家把桌椅这些都是擦得干干净净的交给他们,还跟他们说了这里的铺子哪家好吃、哪家便宜、去哪买菜最合适,真真的贴心。

郑山辞这边忙着,虞澜意总是收到夏夫郎的帖子,他偶尔去跟着夏夫郎一起到庄子上玩。徐哥儿也请了虞澜意去自己家里,他笑道:“家里新得了一个厨子,做饭别有风味,想你去尝一尝。”

“那我可要去瞧瞧。不介意我带着我弟弟一起去吧?”虞澜意说道。

徐哥儿碧色的眼眸弯了弯:“尽管来,我一定好好招待你们。”

虞澜意换了一身衣裳叫上郑清音一起,郑清音学了管家的本领,现今已经会看账了。虞澜意也学着,他毕竟以后还要管着整个家。

“带你去徐府尝新菜。”

郑清音跟着虞澜意一同去,他现在的性子开朗许多,以前还不敢这么随便,现今已经习惯跟着虞澜意一块出门去玩了。

徐府是曲水流觞,徐哥儿的闺房在一个花园里,虞澜意眼中有些惊叹。在京城的哥儿跟姐儿也喜欢花,他们有自己的小花园,但像徐哥儿这样就住在花园里的还是少见。

吕锦也是喜欢泡花茶的。

“快坐。”徐哥儿亲自给他们倒茶:“你们先用些茶水。”

“徐少爷,你这里好漂亮。”郑清音喝了一口花茶,唇齿留香。

“谬赞了,都是自己瞎打理的。”徐哥儿谦虚道:“你叫我徐哥儿就好了。”

“我叫你徐哥哥吧,你叫我清音就好了。”郑清音礼尚往来,他看着这些花草还有些欢喜。

虞澜意是单纯来吃新菜的,要是说话,虞澜意也愿意跟徐哥儿说话,他说话好听,而且为人和善。一聊就聊到婚嫁上了,郑清音心里还有阴影,再加上他还小,对这些事还没有想法。徐哥儿刚退了亲事,现今还未看好下家。

“听说你跟程家的二孙少爷退亲了?”虞澜意嗑瓜子。

“攀不上他们程家的高枝。原本也是说好的,可惜性格不合,两厢不满意。程家想着程文去参加科举后再成亲,这是要我白白的等他两年。要是他考上了,以后娶不娶我还两说。”徐哥儿说起心里不忿:“终究是要耽误我的,便让父亲去说了退亲的事。”

虞澜意;"这样的男人不要也好,这么会权衡利弊,以后还不知会怎么对你。"

退亲了也好,现今郑大人怕是要整治程家,他们徐家凑上去这不是傻子么。家里就他一个孩子,他还想找个好男儿入赘徐家,要长得好看好拿捏的。不然家里没有弟弟,他嫁过去后,父亲定会从旁系过继一个孩子过来,那不是把家产拱手让人,徐哥儿要气死。

他从小学习经商,不是为了给别人做嫁衣。

新来的厨子做的是辣菜,虞澜意吃了只冒火,但也痛快。喝点凉茶把火气压下去,他夸了这个厨子。

“我就是喜欢吃辣,辣到我眼泪出来才算好。”虞澜意这次吃满意了。郑清音小口小口的吃,虞澜意见徐哥儿一直心事重重的样子,便喊徐哥儿出去转一转。

“你还在烦你的婚事么?”虞澜意开门见山。

徐哥儿笑道:“瞒不过你。我父亲想让我给郑大人做小,我并不想。我内里强势,只想找个好拿捏的男子生个儿子,男人不需要太有本事,只要身材跟脸长得好就成。”

虞澜意听了前半句话本来是怒气冲天,听了后半句就无言了。这不是就想找个长相好看的男人生个儿子么,没想到徐哥儿是这么想的,虞澜意懵了。

“那要好好找。”虞澜意瞅了徐哥儿一眼,压低了声音:“要是光看样貌还不成,要是心眼坏的会算计你,你还是好好看吧,也不一定要局限在新奉县。等郑山辞把路修通了,还可以去外边找男人。”

徐哥儿:“……”

……

郑山辞晚上回到家里,刚洗漱完上了床。虞澜意扯了他过来,目光打量着他的脸,又摸了摸他的腹肌。

郑山辞顺着力度,任虞澜意摸。他吻上去,抱着虞澜意的腰。他的手摸着他细腻的皮肤,分开了他的腿。

虞澜意只是想到徐哥儿的话,突然觉得郑山辞这样算是大燕顶好的男人,除了身份差了点,他长得俊,身材好,性子很包容,又不纳妾,还肯上进。

这上哪去找。

而且在床上也爽。

“忙得差不多了,我估摸着叔父他们也要从京城回来了,想着给他们带点东西,让他们带到边疆去。”郑山辞潮热的呼吸还有些微微的急促。

“你给他们带些烈酒最好,军中的人喜欢喝烈酒,有时治伤时也要烈酒。”虞澜意家中是武将,他还是知道虞二爷需要什么最好。

“好……我去买些烈酒送给叔父。”

自己在家里什么送礼都不需要费心思,阿爹就会把这些事处理好。自己成家了,给亲戚朋友们就要单独送一份礼了。

“郑山辞,你说你也这般认真好学,怎地科考才考了三甲?”虞澜意揪了一下郑山辞的腹肌。

郑山辞:“……”

“澜意,三甲已经不易了。”郑山辞心想每三年才有一次科举,进士只有三百人。这三百人有世家勋贵,他们的师资定然比寒门子弟好。虽说看不上原主的为人,但他在读书途上已是有天分的人了。

他在现代也不是什么厉害的人,只是恰逢其时。

虞澜意见郑山辞没出声了,只是态度仍然温和的。这样的温和带着沉稳、冷静。本来他应当嫌这样的性子,现今却是沉溺在郑山辞的温和中。

郑山辞好,这桩姻缘阴差阳错,竟还是他的好归宿。

虞家二爷从京城回去,被大哥跟大嫂吩咐着带了许多东西,连金衣阁刚出品的新衣裳也带上了。

“哎,真盼着澜意早日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