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夫郎是恶毒男配 第68章

作者:端瑜 标签: 情有独钟 天之骄子 种田文 甜文 先婚后爱 穿越重生

岚县的百姓开始议论起来。

新奉县修路的乡民修到一半的时候便不能回家了,县衙发了帐篷来,他们也能理解,县衙还给他们加了钱,这就更稳妥了,他们巴不得修路修一辈子。如今修路修到岚县门口了,他们心里也激动,跟自己养的孩子马上要成才了一样,个中心情滋味只有自己知道。

“以后来岚县就大大的快了,还怕甚风沙。”

“郑大人这路修对了,我以后要娶岚县的哥儿,听说跟水做的似的。”

一个汉子笑道:“还惦记着岚县的哥儿,怎地新奉县的哥儿就不好了?”

一个小伙子尴尬的摸着头,他把石子放下,高声说道:“岚县的哥儿跟姐儿是水做的,我们县的哥儿跟姐儿是泥做的。”

这话一出,众人都笑起来。

……

郑山辞还在处理公务,现今修路已经修到岚县去了,有些生意也可以到岚县去做。郑山辞打算开一家郑家食肆到岚县去赚钱,他不贪心一惯只是赚小钱,剩余的商机要让给新奉县本地的商人。

自打四大家落魄后,郑山辞还未答应过这些乡绅跟富商递来的帖子,如今是要请他们一同来府邸缓和一下关系了。

郑山辞寻着夏日家中也没甚可以庆祝的日子,便喊了旺福来想法子。

旺福说:“大人何须麻烦,只说是少爷请他们夫人来喝茶赏月,让他们携了相公一同来,他们就会过来。”

现今县城里的人都想来郑府,只要给个理由,他们就会巴巴的前来了。

郑山辞笑道:“是我不如你。”

旺福忙不迭弯腰说不敢。

郑山辞便让人写了请柬,给新奉县的乡绅、富商送过去。路修好了,了却了郑山辞心中的一件大事。有些药材到了这个节气也能收获了,这般真是双喜临门了。

新奉县的药铺子还要放一放,不能用药价给他们压垮了,不然对新奉县的发展不利。自古以来,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大于求,价格下跌。新奉县的药材多了,这以后吃药看病,这价格就要低一些。郑山辞哂笑,他不会让药铺的收益太低,但想再高一截也不成了。

江主簿把文书递到郑山辞的案桌上,郑山辞压了心思,看着这些文书叹口气继续拿着笔批阅。

县衙里为了这修路的事,各个都忙着。现今药材成熟了,户房的人又又得忙了。百姓拿着药材来卖,他们就要去清点入库,然后再给银子。分明是县衙里的小吏,如今变成了收药材的伙计了。

乡民们背着自己从田地里割来的药材,在县衙一处小摊子前排队,心里还有些忐忑。看见排在前面的人,拿了银子他们的安心了不少,心里又有忐忑又有期待。

“这草药的成色可以,但这一部分不好,算你一两银子。”户房的人找了辨别药材的老手来看。

“一两银子?!”一个黝黑的汉子惊讶的重复一遍,看着穿着官服的人把碎银在秤上称了称,然后把碎银递给他,在众人的眼皮子这是万万做不得假的。

汉子拿着一两银子傻乎乎的用牙齿咬了一下,是真的?他真用草药换到了银子,还是一两,这可比种其他的作物划算多了。他今天只带了一背篓来,家里还有些没有收割,他回去后就立马叫媳妇跟儿子一起去地里把草药割了。

这一两银子先去集市上买两斤肉回去,两斤肉最多花了二十几文钱,汉子乐呵呵的背着空背篓走了。

还有给家里的小宝买件一衣裳,一直都是穿别人不要的衣裳,买件新的。

“成色不好,色泽黯淡,半吊钱。”

一个乡民也拿了钱,但他知道成色好的药材赚的钱更多,有些后悔自己没有好好的种植药材,反而偷懒了,拿着半吊钱走,他心中想着要好好的种药材,药材真能赚很多钱。

户房的人把一笔一笔的钱记下来,方便以后对账本。放在这里的钱已经换完了,百姓们伸着脑袋看着箱子里的铜钱跟银子被换完了。看药材的人也有些累了,摆手:“先等一等。”

百姓们看着箱子里的银子已经没了,有些躁动。没等一会儿几个衙役就抬来了新的铜钱跟银子,足足四个箱子,把空箱子又抬走了。

“县衙里有钱!”一个百姓高兴的说。

“怎地没钱,戚家跟程家老有钱了,他们有钱,县衙就有钱。”一个百姓笑道:“郑大人也不图这些钱财,全是充了县衙的库房。”

等时辰到了,看药材的人继续挑拣药材。他还有些吃不消,等下值后让人回了郑大人,再请一个人来,两个人轮流来看,这般松快一些。

到了下值的时辰,他们才摆手让百姓们回去明日再来。郑大人就是下值准时,这点他们县衙的人都高兴着。百姓们是陆陆续续的来的,见了箱子里的银子只能想着明早点来。

拿了银子的百姓就高兴多了,想着家里还有几片地种了药材,心里顿时不慌了。一想家里好久不见荤腥,家里的婆娘没制新衣了,买几身好料子回家去。

家里的人吵着闹着让他别浪费这个钱,实则心里都是欢喜的。他还不知道她们是怎么想的了,有钱了把日子还是要过好。

他从集市买了东西回去,一回家,家里的孩子就冲了过来。

“闻到糖的味道啦!”

……

郑山辞临走前让膳堂给户房的人炖了一碗鸡汤,让他们喝了再回去。现今范平的商队还未来,他都是在青州地界,郑山辞一个月之前写了信,其余的一些药材,他也可以卖到岚县去。不过已经说好了,还是等范平那边的来信再说。

回到府邸,郑山辞告知明日请县城里的乡绅、富商来家里。

虞澜意眼睛一亮,“现今我是当家主夫了,这种宴会合该我来安排。”

以前只看见阿爹跟祖母安排这些宴会,他只顾着吃便好了,现今由他来安排,虞澜意心里有很多想法。由他来安排宴席,请人到家里来,最重要的不就是吃么。

郑山辞:“都交给你了。”

应该不会出现什么问题,郑山辞心想。

虞澜意现今把郑山辞给他的方子给了得力的人,酿造出来的酒很醇厚,徐哥儿给他寻了铺子,他就请了一个掌柜跟两个伙计把铺子开起来了。

郑山辞让郑家食肆跟小吃铺子售卖酒肆里的酒水,还是吸引了不少人去买酒。

新奉县的人喜欢喝烈酒,喝了全身痛快。虞澜意开的酒肆就是烈得厉害,一口下去呛人,辛辣、刺激,再喝下去便觉得浑身都热了起来。酒味很浓,其他的酒跟这酒根本没法比。喝了这里的酒,就喝不下其他的烈酒了。

酒肆里的梅子酒又是适合女子跟哥儿喝的,绵绵的、带着甜香。由着徐哥儿请了几个小宴,让新奉县的小姐跟哥儿都尝了这酒,心里便有了念想,找徐哥儿要了酒肆的位置,让家里的下人去买来喝一喝,解解乏。

虞澜意从徐哥儿家带了一盆菊花来,养在院子里,他有空便要去浇水。这时他正给花浇水,跟里间的郑山辞说着话,“我想着让厨子做几个硬菜,再由着金云去小吃铺子买些钵钵鸡、手抓饼放在桌子上。也不全当是晚膳,还有别的要做,只当是开胃的。”

郑山辞从里间走出来,坐下喝了一口茶,“可以,只要不失礼数就好。”

虞澜意雀跃:“你还不信我,我是最知礼数的。”

郑山辞差点被茶水呛住了。

他最近学了看账的本事,浇了水便装模作样的拿了一本账本在瞧。酒肆的账本瞧着比府里的账本繁琐多了,府邸的开销多半都是他的开销,其余的便是下人的月例,还有人情往来跟后勤,余下小小的一块就是郑山辞的开销。

第57章 政绩

虞澜意跟着虞夫郎也学过看账本,他边看,郑山辞就凑过来了,“看得如何?”

那温和的嗓音还是平素里的样子,可虞澜意就能从中听出郑山辞对他的不信任,他便心里有了气,“看得正好。”

郑山辞见虞澜意字正腔圆愣了一下只说了一声好,还说可以让他来算。

虞澜意睨看向他,一挑眉,把账本一收,整个人躺在椅子上,懒散中含着笑意,“这账本给男人看了那还了得。”这是我私房钱。

郑山辞:“……”

他瞅了虞澜意一眼,自己拿了水壶给那菊花又浇了一通水。

虞澜意心中一跳,见郑山辞浇水浇个不停,轻咳一声,“再浇水要浇死了。”

郑山辞把水壶一放,不见气了。去寻了一本书过来陪着虞澜意。哎,没他陪着,虞澜意看账本也不仔细。

说着家里要操办宴会这时,林哥儿跟郑清音总要来帮忙。他们比虞澜意有经验,每年过年的时候,什么七大姑八大姨的亲戚都要来,他们都要招待着,男人们嘛,自去喝酒吹牛去了,这些事都是他们这些哥儿跟姑娘来吆喝。

虞澜意身边还有金云、邓雪在,一个县城里的宴会不在话下。虞澜意过了一把瘾,只等明天那些乡绅、富商上门了。他还特意让人准备了小孩喜欢喝的果浆和羊奶糕。

一进屋郑山辞还在床榻上看书,虞澜意一瞥,还是《论语》,他自去洗漱后爬上床,扯着郑山辞,“明儿你不上值了?”

郑山辞唔了一声,默默的关上了书本,他去脱身上的里衣。自打虞澜意生病好了,他们还没有亲热过。

虞澜意喘了一下气,颤抖的说:“蜡烛……蜡烛还没吹……”

以往都是瞎灯摸黑,现今蜡烛的光还亮着,吐出火星子。虞澜意的手虚虚的搭在郑山辞的肩上,郑山辞让他在上面。

这少爷一直嚣张着,只如今才有了点脆弱,那也不是脆弱,瞧着更让人想入非非的。

郑县令不得章法,只管使劲。

……

乡绅富商们得了郑府的请柬,都是心中存了期待,盛装出席,什么绫罗绸缎都是穿着,带着妻儿一同去郑府。

“到了郑大人府邸,万万要小心说话。”乡绅叮嘱道。

“知道了,父亲。”

莫说是这些乡绅,县学里的学生都来了不少,他们有些人本来就是乡绅之子,从小就被抓读书,去了县学不足为奇。郑山辞是唯一一个进士,他们有些乡绅也是想找郑大人讨教一二,让自己的子侄后年下场时,心里有几分把握。

进士,那可是进过集英殿,见过皇帝的英才。

“郑大人好。”

“郑大人好。”

这县令夫郎身份也不简单,那李御史从新奉县临走时还来县衙找郑山辞,又是一番热情的模样,在之前虞澜意又去找过李御史,这不禁就让他们联想起来,待郑山辞跟虞澜意越发恭敬起来。

邓雪把礼品一一登记在册,乡绅跟富商们便落座了,一看席面上的珍馐,他们的心思根本就没在这身上,都是想着郑大人请他们来是做甚的。

虞澜意怏怏不乐的吃了一块糕点,怎地就不看看这宴会有多好,只顾着跟郑山辞说话去了。对了,还有同他说话。

“您腰上的金穗子真好看。”一位年轻的夫人注意到虞澜意腰间的饰品,眼中一亮。她还未见过这么精致的穗子,还是金的,这带着腰上散开泛着点点的光泽,漂亮极了。

虞澜意把金穗子取下来给这位夫人,“这是我大哥送给我的,是很漂亮。”

以前大哥还不会给他送这些呢,等等,以前大哥不会送,现今怎么会送了?

他们传着虞澜意的金穗子,纷纷发出赞叹。虞澜意的心思却没在这儿了。

郑山辞同乡绅、富商们说了修路的事,“岚县的路已经通了,来回估摸只需要两日,要是脚程快的只需一日,我知道你们手里有些闲钱,如今把这钱拿去岚县多开几个铺子也省得。”

乡绅、富商们本就心动,只有心里还有疑惑,“郑大人,我们拿了银子去岚县开铺子,这税也交不到您手上啊。”

“你们去开铺子,多雇佣一些本县的伙计就成了,我怎能让你们不去岚县开铺子,以后我们两县联系的地方多着。”郑山辞笑道,“今日就是给你们通通气,还有看看你们家中的子侄。”

乡绅们一听这话心中一喜,忙不迭叫家里的儿子跟看好的小辈前来拜见郑山辞。

几个青葱少年穿着长袍盈盈的向郑山辞见礼。

说来他如今二十二岁,比这些少年也大不了多少。郑山辞好生问了一下课业,有几个少年谈吐不凡,郑山辞点点头,待他们下场时,他正好是任期第三年,这政绩也包括学政。

郑山辞便出了几个题考考他们,等他们回答上来便夸了几句。

“郑大人是进士出身,得蒙郑大人的教诲,都是他们的福气。”一个岳姓乡绅说道。

“都是有灵气的,稍加点拨,后年下场有望取得功名。”

众人皆是一副喜滋滋的样子。要说郑大人也没让他们做甚,反而让他们心里更大胆了,想着去岚县做生意了。再说了,他们去开铺子赚些钱回来也是花在了新奉县。有些实木庄就不去掺和这事,新奉县的客人可他们吃了,做的桌椅还要订单的,把技术提升好了,再把桌椅卖到岚县去。

郑山辞确实也不怕众人去岚县安家了,古代对人的籍贯这些管得很严,不会轻易让人改了籍贯。他们去岚县做了生意,以后受益的还是新奉县。

众人纷纷满意的离开了郑府,得了县令的话,他们就安心回去了。女客那边还在谈论虞澜意身上的衣服跟首饰。

“真没见过,看着就华美。”一个未出阁的小姐捂着嘴笑,“看来是外边的东西,应该是京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