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春山木
“承您吉言了。”秦疏说着,叹了一口气。
何探长笑问:“没信心啊。”
“我对自己的手艺还是很有信心的,就是这世道……”秦疏给了他一个你懂的眼神。
何探长想起署里的人员变动,脸上也带了愁色。
两人一路走一路闲话,从何探长嘴里,秦疏才知道白系和陆系已经打过几次遭遇战了,双方各有损伤。这一打仗,又有不少百姓往山里跑,十有八九会被阳池山那伙人吸纳。
最近城里出现了一种名叫《民进报》的报纸,在学生之间流传得十分迅速,上面的一些言论让何探长嗅出了不同寻常的味道,他将事情上报上去,只是过了好几天也没得到指示。
秦疏默默地听着,他也看过《民进报》,上面的某些思想他十分熟悉,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哪怕是不同的时空,依然会有相似的走向。
承国眼下没有外敌侵扰,内乱却已经持续了二十年,此时国外已经大踏步迈入了工业时代,若是有一个强大的军阀尽快结束这一切,承国还有一争之力,偏偏各大势力的实力旗鼓相当,天天你打我,我打你,想要结束这乱局得等到猴年马月。若是再继续乱下去,早晚会成为别人鱼肉的对象。
指望军阀统一根本不可能。他能看到这一点,自然也有很多有识之士能看出来。
秦疏心里转过诸多念头,面上却是对上面不作为的疑惑:“学生的力量不容小觑,上面就不管了吗?”
何探长脸上也现出苦笑,“若是侦缉司上报的,可能还真就管了。”
原来的警政司由三部分构成,警察署、侦缉司和民政处。等到谢轲接替孙启仁成为司长后,民政处因为与大帅府的军政部职能有重合,便被裁撤了。
谢轲身为陆大帅的女婿,肯定要将孙启仁的亲信清掉。如今侦缉司已经完成了大换血,警察署的署长和省长那边有点关系,谢轲想要将人换掉却不容易,便想要将警察署的权力架空,何探长身为警察署的一员,他的提议自然就被搁置了。
这些何探长虽然没说,秦疏却一下子想明白了其中的关节。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只能说,军阀不适合这片土壤。
秦疏见惯了兴亡交替,对于谁是最终的胜利者他并不在意,便将话题转到了东茂街那边。
“何叔,我听说昨天有人死了,就在我们巷口,不会是命案吧?”
“放心,应该病死的。”何探长说。
“有人认领了?”秦疏问。
“那倒没有,肯定不是城里的,不是熟面孔。”
秦疏神色有些悲悯:“那,如果一直没人认领,会怎么处?”
“今天已经贴了告示,同时登报三天,若是没人认领就直接埋了。”何探长言辞间带着冷漠。
秦疏得到了自己想知道的,便没有再问。
何探长也不想说这些晦气的事儿,便提起了霜华影,神色揶揄:“早听说你找人给霜老板拍了电影,之前还以为你是闹着玩呢,没想到还真让你干成了。”
秦疏微微扬起嘴角,丝毫没有被人调侃的窘迫,反而语气炫耀地说道:“华影本就有天赋,能让他的才华被更多人看到,也算是一桩幸事。”
何探长也爱听戏,若是那些戏曲大家都能将自己的经典曲目排成电影倒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好事,便说:“之前就看报纸上提电影,昨天有事也没去南水湖看上一眼,那究竟是个什么稀罕玩意儿?”
秦疏想了想,解释道:“你可以把电影解成一连串的照片,就是用胶片把人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记录下来,然后通过放映机投射到幕布上,就能像亲眼看到那些场景在眼前重现一样。”
何探长不禁感叹道:“还是洋人会玩,改天再放映你让人通知我一声,我也见识见识。”
秦疏笑了笑,满口答应,“一定一定。”
何探长见他眉目间隐含柔情,暗自摇头,年轻人就是瞎胡闹,捧戏子没什么,捧到家里可就是个笑话了。若是秦疏他老子还活着,怕是要将他的腿打断。
老秦挺会做人,活着的时候没少给他孝敬,何探长轻咳一声,语重心长道:“小秦,不是我多嘴,如今味飨居发展的势头不错,事业方面已经小有所成,有些事情也要早作打算了。你婶子认识不少好姑娘,你若是有什么要求,就大胆提,回头我让她帮你参谋参谋。”
秦疏洒然一笑,“人都摆在那了,就不劳婶子费心了。”
何探长一片好心被拒绝了,心下其实有些不悦。可听他话里的意思竟然是想守着个男子过一辈子,这种不悦就变成了瞠目。
情种他见得多了,可没几个有好下场的。他拍了拍秦疏的肩膀,没再多言。
眼看就要到地方,忽然后街的方向传来两声枪响,何探长神色一凛,“出事了,我去看看。”
秦疏耳力很好,听着一片嘈杂的脚步声,明显是一群人追逐着什么,他对看热闹没兴趣,更不想做被殃及的池鱼,便按照原来的计划,继续前往周屠户家。
进了巷口,一阵微风吹过,一张报纸被风卷起,秦疏下意识伸手接住,报头格外醒目,正是“民进报”。
秦疏眼神一扫,其中的几个字眼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快速将内容看了一遍,上面刊载的文章带着些灵异的味道。
昨天,青鲨帮核心成员在前往南水湖观影途中,因不可抗力纷纷落水,岸上之人对他们的求救视若无睹,直至两个小时后才得以上岸,事后,他们一致说自己遭遇了鬼打墙。
秦疏没想到《民进报》会刊载这么不科学的文章,十分意外。
不过更让他在意的是青鲨帮的人去了南园,“青鲨帮啊,不会是想捣乱吧。”
看来,回去的路上还得去香烛店跑一趟呢。
第310章 厌世美强惨的厨神老攻25
月底, 王掌柜从税务司回来时,面色有些凝重。
秦疏一看,就知道税额提了, 他问:“交了多少?”
王掌柜将票据拿给他看, 秦疏展开, 营业税、酒税、印花税、房捐、地捐, 加到一起竟然已经超过了一百银元。看来前方战线吃紧了。
“东家, 税务员跟我说,从下个月开始,咱们临街的档口会加收厘金, 看来生意不好做了。您看,那个窗口要不要先关了?”
临街的档口走的是薄利多销的路子,原本已经计入营业税了, 现在再收厘金, 就有些划不来了。
秦疏心里想过一回,不过对于味飨居的经营, 他只把控大方向, 就问王掌柜:“你的意思呢?”
王掌柜回来时已经合计了一路,便将自己心里的想法说了:“我跟人打听了, 下个月加税的不只咱们一家,我是想关了的,只是担心别家交了咱们这样会得罪了帅府。”
“那就关了吧, 上面可不记得咱们是谁。”
秦疏当初开档口是为了增加人气,现在味飨居的名声已经打出去了,如果有人想要买点心,直接到铺子里面也是一样。
“明天跟建兴说一声,点心少做一些, 现在也没多少人吃得起点心了。”
王掌柜轻声应了,只希望这仗早点打完。
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结果他还是低估了军阀的无耻。到了六月底,票据上倒是没多加厘金,却多了一项点心税。
晚上回家,秦疏和霜华影提起这事,给霜华影气够呛,压低了声音一通咒骂,最后总结:“活该他吃败仗。”
回头一看,秦疏正在躺椅上晃悠,唇角含笑地看着他,霜华影神色一窘,嘟嘴:“钱都成了给别人赚的了,还笑。”
“那也养得起你。”
霜华影有些不好意思,拍电影太烧钱了。原本他想着寻个场子放映戏曲收些票钱,却正赶上打仗,暂时只能搁置了。
好在现在结交了两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为他出谋划策,就是不知道他们的办法行不行,霜华影本来还想跟秦大哥商量商量,听他这么一说,决定还是暂时瞒着,免得事情没成,到时候被他笑话。
秦疏伸手,霜华影走了过去,摇椅太小,他只能跨坐在对方腿上。秦疏脚下一动,摇椅也跟着摇动起来,下一刻,美人入怀。
霜华影已经过了动不动就脸红的阶段,顺势找了个舒服的位置靠着,“秦大哥,现在外面那么乱,你看咱们是不是把阿翠接回来。”
三月份,阿翠去了女子中学,平时都在学校住,每月回来两次。
秦疏顺着他的头发,说:“这个你拿主意就好。”
“嗯。”霜华影听着耳畔沉稳的心跳,闭上了眼睛,“今天遇到芸师姐了。”
“说什么了?”秦疏问。
“广和楼的上座率不高,宋应生接了几个小场试水,也不太好,这样下去,吃饭都成问题,宋应生正在问外面的情况。”
秦疏:“他不会是想带着荣春班离开吧。”
霜华影:“暂时应该不会,别的地方也不太平,应该是急了,担心养不起戏班子,想寻别的出路。”
“他出不去,最近乞食的都多了。”秦疏看到那些孩子就想起华影小时候,“今天中午就舍去了一笼屉馒头,也不敢明目张胆地施舍,怕将乞儿全招来。”
霜华影想起今天听到的消息,“听说陆少帅坐火车去了宝仙,很有可能是为了说服陈老虎联手,如果陆系和陈系结盟,也不知道能不能快点结束乱局。”
秦疏有些惊讶,能让华影上心的只有三样:他,钱,还有唱戏。现在竟然开始关心政治了,还真是让人意外。
有些政治敏锐度是好事,秦疏就给他说起其中的门道:“白启凤也不是吃素的,聂峥是他大舅子,有他在其中斡旋,白启凤的盟友只会更多。”
……
局势越来越紧张了,《兴庆日报》上形势一片大好,秦疏却发现城里几乎看不到《民进报》的影子。
侦缉司每天都在抓人,几乎每天都会响起枪声,街上的行人越来越少,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家挂起了白幡。
味飨居又坚持了一个月,终于关门歇业。
秦疏对此早有准备,霜华影站在店门口,却迟迟未动,他望着那紧闭的大门,心中五味杂陈。曾经这里宾客盈门,欢声笑语不断,如今却在这乱世的风雨中被迫沉寂。
秦疏按着他的肩膀,故意玩笑道:“铺子关了,看来咱们得喝西北风了。”
霜华影转过头,秦大哥可真是的,就喜欢说这些话来逗他。想起秦大哥交给他的小金库,霜华影安心不少。
秦疏的信任和可靠极大地缓解了他内心的焦虑。对啊,他现在是有家的人了,再不会像从前那般颠沛流离。
两人沿着街道往回走,明明是盛夏,却让人感觉到冷寂。
霜华影轻叹一声:“之前有朋友去外地联系放映的事,我原本还想着能一起养家呢,现在看来是不行了。”
霜华影拍胶片的班底都是秦疏找的,电影拍完了,后续的宣传也都有所计划,只是外面在打仗,为了保证人员的安全,后来才搁置了,现在听他的意思却是有其他的人为此奔走,秦疏直觉不对,问道:“什么朋友?”
“你也认识的,张持信和周学林。”霜华影说完,看秦疏脸色不对,心下有些忐忑,“秦大哥,有什么问题吗?”
“当然没问题。”秦疏调整了下神情,“有一阵子没见他们来店里了,原来他们去外地了吗?”
霜华影见他只是好奇,心下稍安,拍了他一下,“刚才听你语气不对,我还以为他们俩另有图谋呢。”
秦疏抬头望天,这机灵劲儿全用他身上了,那两个还真是另有图谋。
阳池山那伙人如今已经有了正式的番号,就叫广平军,只听这番号,明显剑指天下。
当初在发现那两人刻意接近自己时,秦疏就查了阳池山,发现阳池山的人私下里十分活跃。
他不想招惹麻烦,所以在周学林和张持信面前表现得十足纨绔,后来他们就再没出现在他眼前,没想到会找上华影。
秦疏心念电转,对他们的目的有所猜测。
之后霜华影的话验证了他的想法,那些人当然不是为了戏曲推广,而是看中了胶片的宣传作用。
也是他大意了,之前华影说过,找了一个小孩拍了他小时候的那段经历,他当时还想这主意还挺前卫,这不就是《霜华绝代》的前传吗?
现在看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重点根本不是华影的成长史,而是在影射军阀的统治,私货夹带的不要更明显。
华影为什么成了乞儿,是因为父母亲人都没了,他们是失了土地的农民,为了活命不得不离开家乡,又因为世道艰难,死在了路上。
小华影侥幸活了下来,小小年纪却要在戏班子里打杂,戏班子也艰难,老班主不想接那种堂会,得罪了康义城的权贵(白系),不得不辗转各地,却一再减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