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世大猫生存日记 第187章

作者:采蘑菇的老猫 标签: 生子 种田文 美食 甜文 日常 穿越重生

黎道:“去里面洗吧,外面太冷了。”

秋言没有拒绝,拿上洗漱用品就进了山洞,用热水洗完脸刷完牙之后,秋言端着盆出去倒水。

黎就跟在他后面当尾巴。

厨房门一打开,入目就是斑驳的白。

树叶遮挡了部分风雪,但还是有很多落在了大地上,跟枯黄的树叶形成鲜明对比。

盆里的水还在冒着热气,但温度正在飞速流逝,秋言回过神来,将水倒在了平台边缘的斜坡上,回家时去看了下水缸里的水。

已经没有水来了,可能是冻在了输送的途中。

第116章

外面的雪也有两三公分厚了,秋言在门口跺了跺脚,把鞋底的雪花都跺掉之后,进入遮雨棚关上了门。

黎将盆放到厨房的盆架上,叮嘱秋言道:“我不在家的时候,你不要一个人去林子里,要是没踩稳摔一跤就不好了。”

“嗯,你放心吧。”

听黎说起出门的事情,秋言的害羞都转为了不舍,但对方出门是干正事,也不好说别的什么。

回到厨房,外面的低温被兽皮隔绝在外,秋言看了眼灶台上煮着的鸡肉。

茶树菇是后半夜的时候,黎起来泡发后放进去的。

这会儿已经煮好了,闻着就特别的香。

秋言想着黎这一出门,恐怕体力上的消耗不少,就煮了锅米饭。

米饭在锅里咕嘟咕嘟冒着泡,秋言问道:“你们这次出门,能烧火的地方多吗?”

黎坐在灶台前烧着火,闻言道:“真想要烧火的话,往林子里一钻就好了,雪才刚下,林子里还没有积雪。”

秋言也是第一次在森林里过冬,听他这么说,想了下道:“我做些肉饼吧,一会儿煎熟了用兽皮包着放背包里,你要是饿了就用棍子插着在火上烤一烤,也能吃口热乎的。”

黎笑起来,没有拒绝:“好。”

说到就干,秋言去储藏山洞拆粉果,黎打开放在灶台边的水桶盖子——哪怕是放在灶台边,水面上还是结了薄薄一层冰,敲碎表面的冰,避开冰渣舀了些水放到盆里,等到秋言拆好粉果之后,黎让秋言去烧火,自己挽着袖子开始揉面。

低温碰水,哪怕是习惯了的兽人,也被冻得指节通红。

做饼的面团不用发酵,将其放到灶台上避免被冻硬,黎在秋言身边蹲下,伸手去烤火。

秋言伸手,想要帮忙捂热,被黎提前躲开。

“你别碰,一会儿冻着了。”

“哪有那么容易冻着。”

秋言说着,直接抓住了黎的手,他穿得暖和,又坐在灶台边,这会儿手掌暖烘烘的,垂眸认真捂着黎的手,试图把每一处都捂热。

黎抬头看着他,伴侣的注意力全在他手上,根本没有察觉到他的注视。

无声的笑意荡开,黎等了会儿后,收回手道:“好了好了,我们去做饭吧,等下他们就该催我了。”

秋言想起他要出门的事情,也就跟着收回了手,剁肉剁菜。还把家里腌的酸菜取了些出来,细细切碎,然后跟一部分肉混合在一起。

准备好之后,将东西搬到桌子上,把面团分成剂子擀开,放一些馅进去,面片折叠再度擀开放馅,如此重复几遍之后,最后一次擀开揉入不少馅料的面皮,往里包入馅料,压平。

秋言做着饼子,黎将火塘里的火生了起来,熊熊燃烧的大火蹿到了半人高,暖和了站在桌边的人。

黎洗了洗手过来,跟着一起忙碌,“我不在家的时候,你主要就待在卧室里吧,要是想在外面活动,就把火烧大一点,家里的柴火和木炭都不少,别老是烧那么一点点,容易生病的。”

听着黎的絮叨,秋言笑得无奈:“火要是烧得太大就没办法炒菜了。”

放在火塘上的锅架可是用木头做的,火焰太大的话,做不了几次饭就得换一回锅架。

黎道:“做饭的时候烧小点没事,但是做完饭,就把火烧大一点。寒季不像其他日子,尤其我还不在家,你自己得多注意一些。”

“好啦,我记住了。”

秋言拉长声音,有一点点嫌弃他啰唆。

黎听出来了:“……”

煮了那么大一锅鸡汤在,当然是要吃鸡汤面了,秋言炒了个清炒白菜之后,就开始煮面了,碗里舀上半碗鸡汤,将面条放进去,再舀一大勺鸡肉和茶树菇,在鸡汤衬托下,面条都变得格外的鲜美。

一碗面是不够他们吃饱的。

吃完面之后,米饭也蒸好了,将在米饭上蒸着的香肠夹出来,切成片端上桌。

黎找出家里的辣椒油,舀了一小碗放到桌上,夹了一片香肠蘸了些辣椒油,吃得碧眸都微微眯起了。

秋言不由侧目,多看了好几眼。

这也太喜欢吃辣了。

香肠本身的味道就很香,不蘸辣椒油也挺好吃的,秋言吃了两片之后,开始夹鸡肉和茶树菇吃。

干茶树菇炖汤虽然比不上新鲜的,但吃起来还是很香的,吃完茶树菇,又咬一口被炖到软烂的鸡肉,秋言拿汤勺撇开表面金黄的鸡油,舀了一勺汤淋在米饭上。

浓香扑鼻的鸡汤饭就好了。

秋言用勺子舀了一大勺吃下,满足极了。

吃饱喝足。

秋言取出家里的石板放到灶口上,开始煎面饼。趁着他忙碌的时间,黎把锅碗瓢盆都洗了,又用扫帚扫了遍地,然后去储物山洞搬了好些柴火靠墙堆放着,还提了几桶木炭过来。

虽然储藏山洞就在旁边,但隔着一张兽皮,没有火焰取暖的那一边,温度也就比外界高一点点,一天取暖需要消耗的柴火就不少,黎担心秋言经常往那边跑的话会生病。

这么想着,黎转了一圈,又去地窖里拿了些蔬菜放到了种植间。反正这边有火炕暖着,放一两天的时间而已,也不用担心会坏掉。

黎忙完之后,才把事情跟秋言交代了一遍。

说着话呢,黎听到了兽人进入领地的动静,他对秋言说了一声:“有兽人进领地了,应该是过来送大蒜的,我过去看看。”

“好。”

秋言应了一声,也没有回头。

黎走出厨房,果然看到了几个亚成年提着树干桶上山来,他们身上都穿着简单的兽皮衣服,应该是大山洞的老兽人给他们做的,不过人形走在雪地里,几个小家伙的脸色都有些发白。

黎打开门朝他们喊了一声:“跑快点。”

几个亚成年闻言连忙跑进厨房,门一关上就隔绝了一部分寒意,几人冻僵的脸都缓和了下来。

黎让他们把手里的树干桶放下,道:“进去喝点热水,怎么用人形过来的?”

兽人再强,人形没有足够的皮毛,也扛不住寒季的低温。

年纪比较大的那个亚成年道:“看着没有多远,懒得脱衣服,就直接过来了。”

黎:“……懒死你们得了。”

山洞的兽皮被掀开,秋言回过头,看见几个亚成年兽人穿的兽皮衣服,神情震惊到扭曲了一瞬,这几个亚成年穿的衣服,跟他在丰收季就穿上的差不多厚,他光是看着几个人的脸色都觉得冷。

不过他们显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看见秋言还能开开心心地打招呼。

秋言还煎着饼子呢,脱不开手,就对黎道:“你给他们冲点果酱,喝点甜的舒服些。”

“好。”

黎本来打算直接给点热水的,听到秋言这话,就转身去种植间拿了瓶果酱出来。种植间有火炕,温度比外面要高一些,果酱没有被彻底冻硬,黎舀了些放到竹节碗里,倒入开水之后,搅拌搅拌,让几个亚成年自己过来端。

喝着甜滋滋热乎乎的水,几个亚成年舒缓下来,在火塘边烤暖了有些冷的身体。

黎昨天就把兽肉准备好了,这会儿直接提到了厨房里,等亚成年们要走的时候,直接给了他们。不过这回,黎是盯着他们变成兽形,找了个藤蔓袋把衣服装上,让他们背着东西回去的。

都还没有成年呢,用人形在外面跑,胆子是真的大。

黎心里腹诽着,要转身进山洞的时候,听到几声询问的兽吼,是在说出去弄兽皮的事情,断断续续的回应响起,黎听了会儿,也回应了一声,掀开洞口的兽皮进去,“秋,我要走了,你别弄了。”

“马上就好,就这两个了,你去把兽皮和背包拿出来。”

秋言加快了手上的动作,心里估计着饼子熟透的时间,黎已经把兽皮和背包拿出来了,将煎好的饼子放到兽皮上,见秋言正在煎的那两个还没好,正要说什么,就又听秋言道:“你拿罐子装点调味粉带上。”

“哦,好。”

黎乖乖地去忙了。

等他带着调味粉回到桌边,秋言用兽皮包好饼子,将其放到了背包里,黎将调味粉放进去,正好可以出发。

秋言送黎到厨房门口,到底舍不得,拉着人的手臂给了个告别吻,轻声道:“在森林里生火要小心。”

黎笑起来,“放心吧。”

他脱掉身上的衣服变成兽形,背着背包走出去,进入林子之前,黑豹转过头看了眼门边的人,碧眸温柔:“别在这里站着了,冷,回去。”

“好,一会儿就回。”

秋言应了声,看着黑豹消失在视野范围之内,才转身关上遮雨棚的门。

外面的光线穿过半透明的兽皮,将昏暗的厨房照亮,秋言弯腰捡起黎脱下的衣裤,见鞋子也被他丢下了,心里半点意外都没有。

还好他刚刚装东西的时候想了起来,往背包里放了双草靴子,不然赤脚踩在雪地上该有多冷啊。

光是这么想着,秋言打了个哆嗦。

把黎脱下的衣裤鞋子收起,秋言把亚成年们带过来的,装着大蒜的树干桶提到火塘旁边。

最近的温度都挺低的,这些大蒜先前埋在土里,情况倒还不错,秋言仔细检查了一遍,除了少部分因为挖掘的时候不小心弄坏了,剩下的都是好的,也不知道是不是那群亚成年挑选过后才拿过来的。

秋言取了些稻草过来,将一部分绑成串放到树干桶里,又提了桶没有绑的蒜头到了遮雨棚里,打开地窖入口后,秋言先用兽皮带将两个树干桶放了下去,然后扶着楼梯小心翼翼地往下走。

身上穿得厚,行动起来也不方便,秋言花了些时间才在地窖底部站定。

将绑成串的大蒜,挂在架子两端的木钉子上,秋言从角落里取了一个空的大木桶出来,底部和周边都铺一层稻草,然后把大蒜放进去,再盖上一层稻草,盖好盖子,秋言将树干桶丢上去之后,自己扶着楼梯往上爬。

天气太冷,木头都是冰的。

秋言爬出地窖口,手指都僵硬了,他用木板重新盖上地窖口,在上面铺好稻草和兽皮之后,将两个树干桶摞着放在遮雨棚里,匆匆进了山洞。

冻到关节通红的手放在火塘边,火焰跳动烤暖了表面的皮肤,深处却依旧是刺骨的寒冷。

秋言缓了好一会儿,才驱散手上的寒意。

原本按照计划,现在他应该把大蒜处理好,家里的鸡蛋,也该腌的腌,该炒酱的炒酱,但刚刚被冻了那么一会儿,秋言实在是提不起精神来忙活,打了个哈欠后,干脆窝在长沙发里,拿了块木板,刻之前背下来的那些资料。

资料的内容太多,记录下来比背诵更耗费时间,这么多天了,秋言连一半都没有记录完,现在倒是正好被拿来打发时间了。

山洞内被火焰烤得温暖,外界,黑豹站在风雪较少的位置,等到之前约好的伙伴们都到了,才跟着大部队离开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