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退婚流龙傲天私奔后 第46章

作者:狐狸不归 标签: 情有独钟 平步青云 仙侠修真 甜文 龙傲天 穿越重生

归雪间:“……我觉得不是。”

两人大眼瞪小眼,吴午似乎有很大怨气。

为了防止吴午将这事的缘由捅出去,导致同窗们的怪罪,归雪间还是要拉人下水,他指出吴午的过错:“吴道友,你是第一个找我代写的,这桩事里也少不了你的一份功劳。”

面对这样的威胁,吴午做贼心虚,方才还气势汹汹,转眼就垂头丧脑道:“知道了,我不会乱说的。”

早知道当初写不出来丢脸就丢了,总比现在被花秉秋教课好。

归雪间看出眼前这位同窗很是悔不当初,但他没有后悔。

五百灵石,一枚储物戒指,他还是赚了的。

而花秉秋上课,与上一位先生的风格差别很大,并不照本宣读,讲述阵法经典。而是以一个简单的聚灵阵为例,化简为繁,又化繁为简,将聚灵阵变换至三四笔就能绘制而成的阵法,又提出问题,询问学生是否了解聚灵阵最基础最根本,决定阵法真正起作用的构件。

他讲得很快,时不时提问,在场之人都如坐针毡,听不懂也不能睡。

花秉秋来的很早,提前在静心斋内布置了阵法,一旦睡觉,就会被阵法攻击,需要躲避忽然喷出的火焰。

好好的上着课,突然有了性命之忧。

一节课下来,归雪间有了在书本上得不到的收获,他一贯擅长拆分阵法组建,以简便为宜,不知道化简为繁也有难得的妙用。不仅不愁了,反而很愉快。而别风愁面如死灰,看起来奄奄一息了。

归雪间同情地看了舍友一眼,想也真是为难他了。

除了花先生这个意外,归雪间上其他课时,也不怎么平静。

盖因一行人历练除魔之事已经传遍了整个书院。这事涉及到魔尊,又有书院里名气很大的柳垂今参与,后来见白峰峰主亲至,加上在大庭广众之下闹了一场,在场的先生们也不是过与世隔绝的日子,一传十十传百,书院里上上下下都知晓此事。

魔界有十九位魔尊,虽然修为有高低之分,但说起来都占了个魔尊的名头,在书院学生眼中,同样深不可测,厉害无比。

这位第十七魔尊的功力大多在一双眼睛上,修为并不怎么高深,才会在一刻钟之内被于怀鹤斩于剑下。但若是旁的新生抽中这次历练,八成是去送死,只有很小的可能察觉到不对,早早逃出来才有生还的机会。

这么看来,严壁经说自己抽中这签是菩萨的慈悲,倒也没说错。

而其中又以于怀鹤一剑击杀魔尊之事流传最广。

入学测试时,于怀鹤当众炸了乾坤灵动仪后就大大地出了风头。但当时大家才入学,忙着适应新环境,加上于怀鹤只展露出他灵力精纯,并不知道他真正实力如何,所以宗门子弟们大多都在观望。

而入学一个月,于怀鹤又杀了魔界魔尊,这样的年纪,有这么可怕的实力,实在不能小觑,前途不可限量,便起了招揽的心思。

毕竟大家虽然现在都在紫微书院上学,以同窗相称,但少则六七年,多则八九年,就要各回宗门,要为将来打算。为自家门派招揽这样一个少年英才,或者能结交上朋友,也是一桩美谈。

然而于怀鹤是个很孤高的人,对交友没什么兴趣,至于那些灵石珍宝,更是一概拒收,看都不看一眼。

归雪间想,这些宗门子弟并不了解于怀鹤的品性,不知道龙傲天是不吃嗟来之食的,不可能接受他们的招揽。

但这些人百折不挠,转而又寻找其他契机。

比如于怀鹤身边跟着的归雪间——那个没有修为,模样标致至极的师弟。

“于怀鹤看起来过于冰冷,无欲无求,实在是找不到他所求之物,这该如何是好?”

“我看不是,他对那个一同入学的师弟就很不错,每日接送,事事上心,或许能从那个师弟处下手。”

“对师弟再好,也不过是长辈的叮嘱罢了,难道还真能对师弟百依百顺不成?”

“你这人!人家师兄弟情深不行吗?”

“同门师兄弟,是可一试。不过,我听闻于怀鹤似乎还有个心上人,在藏宝阁买了个上千灵石的灯盏送人呢!”

“若是能找出这个心上人……”

归雪间:“……”

那位藏宝阁的师兄,你到底对多少人说过那件事,怎么感觉整个书院都知道了。

但这些人注定找不出那个“心上人”,所以只好找自己这个师弟了。

归雪间想,自己也是不吃嗟来之食的——不对,好像吃了,但只吃于怀鹤投喂的。

所以,他也不可能接受这些人的讨好。

就是偶尔上别的课,这些人还要上来攀谈,打扰他念书,是有点烦。

但归雪间很擅长敷衍陌生人,想要从他这里招揽于怀鹤的人也只能自讨没趣罢了。

这样又上了几日的课,周先生那边也挑好了心法,只待休沐,可去一试,真正开始修行了。

放假前的晚上,归雪间一贯是不看书的,他看于怀鹤练剑。

于怀鹤练剑十年如一日,无论风雨,每日必练。

夜幕下,于怀鹤的身形被月光笼罩,随风而动。

与往常不同,于怀鹤这次出剑无声无息,挥剑精巧却不飘忽,灵力内敛至极,全凝聚在剑锋中。

这样锋利的剑,灵力又压缩至一个点,看起来是又安静又美丽的剑招,无论什么坚不可摧的东西,都挡不住这一剑。

归雪间看的目不暇接。

直至于怀鹤收剑,走了过来,影子落在窗台上,归雪间才如梦初醒,有些茫然道:“刚刚那一招,以前没有见过。”

于怀鹤点头:“前段时间下山,蒙眼杀了那魔族后,有所感悟,近日整理了一番,觉得可以作为我自创剑法中的一个招式。”

十八岁,自创剑法已有雏形,天道之子的名头名不虚传。

归雪间低头,看向于怀鹤的剑,不由赞叹。

于怀鹤似乎察觉到他的目光,拔剑出鞘。

他对剑的掌控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这样随意地抛出,眼也不抬,自背后接住,挽了个华而不实的漂亮剑花。

归雪间的眼眸随着剑刃而转动,最后与剑的主人于怀鹤对视。

看着他的这幅模样,于怀鹤眼里多了点笑意:“这剑招是为了救你而使出的。”

归雪间歪了下脑袋:“?”

这么说来,自己似乎对这个剑招做出了些许贡献。

然后,就听于怀鹤继续说:“归雪间,你来起名字。”

这个人是认真的,似乎早已做好决断。

不对。

归雪间察觉出一丝异样。他平日里是在读书,但读的累了,也会看于怀鹤练剑,怎么从来没见于怀鹤整理这个招式?

难道于怀鹤刻意只在早晨练这个招式,等尽善尽美后,再展示出来,让自己起名吗?

从逻辑上来说,这么猜比较通顺。但……于怀鹤会有这种闲工夫吗?

归雪间又觉得不大可能。

他抬起头,坦白道:“我没练过剑,怕起的不好。”

但不是拒绝,归雪间抿了下唇,嗓音变低了:“你让我起的话……刚刚没看清,你再练几次,我要好好想想。”

于怀鹤“嗯”了一声。

归雪间怔了怔,后知后觉,发现可能除了自己以外,没人让于怀鹤舞剑以供观赏。

他蹙了下眉,努力回忆后世之人对《千秋岁》的评价。

《千秋岁》是极难又极为厉害的剑法,一般而言,这样的秘籍会被高门大派束之高阁,只有天赋卓绝的亲传弟子才可一览。但于怀鹤成名后,便直接将《千秋岁》公之于众,天下人人皆可修习。

但直至于怀鹤飞升,也无人能破他所出之剑。

只是有一点,归雪间是知道《千秋岁》,却从没听说过具体剑招。

似乎真的要他来起名了。

归雪间回过神,看向于怀鹤。

一剑舞毕,于怀鹤没有收剑,走到归雪间面前,问他:“还要再看吗?”

风掠过树梢,也将于怀鹤脸侧垂落的发带吹乱,横在脸颊间,飘忽不定。

归雪间晃了晃神,他撑着窗框,探出身,伸手想按住于怀鹤的发带。

归雪间晃了晃神。

他撑着窗框,探出身,伸手想按住于怀鹤的发带,但是风没有停,发带不可能安分下来。

月光朦胧,如轻纱一般覆盖着夜幕下的一切,归雪间纤长的手指缠着发带,肤色白到近乎透明,似乎比珍贵易损的缭绫更脆弱。

他好像在做无用功,松开又是认输,所以一把抓住发带,不让它再乱动。

自从遇到于怀鹤以来,归雪间似乎总是在与这条发带做斗争。

于怀鹤抓住了归雪间的手。

于是,就变成了这样,归雪间的手握着于怀鹤的发带,于怀鹤握着归雪间的手,为什么中间有一个多余的步骤。

……这可能就是化简为繁吧,归雪间想,他的手指被于怀鹤拽着,不自觉地瑟缩了一下。

于怀鹤问:“想好了吗?”

归雪间想要化繁为简,然而抽不出手,只好就保持这样的姿势。

他想了想:“‘云鹤游天’,怎么样?”

归雪间不知道原来的《千秋岁》里是否有这一招,也不知道原来的剑招是怎样的名字,但是现在有了。

他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似乎对于怀鹤的名义也产生了影响。

幸好,这影响大约不是在坏的方面。归雪间不想于怀鹤的人生因为自己变得崎岖,他希望这个人比后世传记中所说的还要顺利。

于怀鹤半垂着眼,淡淡道:“鹤么?”

这人天性冷淡,自傲却不自恋,似乎对招式里有自己的名字不大满意。

归雪间却不愿放弃,竭力劝说:“我觉得这名字和你的剑招很配。”

于怀鹤随意拨弄着归雪间的手指,似乎是思考时的小动作。

为了让“云鹤游天”这个名字,归雪间忍了。

一小会儿后,于怀鹤停下手中动作,然而,他说的是:“‘云鹤游雪’,如何?”

归雪间难以置信,他偏头看过去,只见于怀鹤勾了勾唇:“这招并非大开大合,比起游于天际,说是在雪地里,更加适合。”

甚至还有更充分的理由:“何况,本来也是为了救你。”

所以剑招中有一个“雪”字似乎和有“鹤”字同样理所应当起来。

归雪间莫名想到后世那几个十四五岁的少年抱怨《千秋岁》太难学,看于怀鹤今日舞剑的样子,难度似乎不低,或许以后就要抱怨某一招式难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