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晟归
“没事的。”戚长夜将两个以前用来打水的木桶都装满:“今晚我们吃饭洗漱就用这两个桶里的水。”
赵岁岁不太理解,但还是点了点头。
“漏水也无所谓,通常情况下鱼的死因都是密度太大缺氧而死,可以把竹笕的管子接到上面,让竹笕的水源源不断地流到桶里提供氧气,撑到明天早上应该不成问题。”
这里面的陌生词汇有点多,赵岁岁又没太听懂。
戚长夜没有丝毫不耐,只是思索片刻又用白话解释了一遍,尽量让赵岁岁听得明白:“就像昨夜的那个屋子,我们几个在屋里时不会觉得憋闷,但十个人呢?几十个人呢?会不会觉得喘不过气来屋里觉得闷得难受?”
赵岁岁点头,戚长夜便又道:“鱼也是这样的,这么多鱼挤在一个小小的木桶里,用不了多久就会憋死了,所以才说雨后好抓鱼,因为它们也像人那样需要呼吸。”
“但是它们是在水里呼吸,所以要用流水增加氧……增加它们要的那个‘气’,类似于人们开窗通风那般。”
氧气这词在段时间内实在没法解释明白,得开一节戚老师小课堂细说,戚长夜只能直接带过,刚说两句他倒是突然想起赵岁岁刚来他们家时的模样——戚长夜说什么他便听着什么,有不懂也不会多问,戚长夜也不会去费时间解释那些偏向现代的词汇,可现在,在不知不觉间……似乎有什么也不太一样了。
赵岁岁这次听明白了。他满心钦佩地直愣愣地盯着戚长夜看,爱慕崇拜与不知名的情愫混合交杂:“戚大哥,你懂得真多。”
戚长夜:“……”。
他的目光专注又单纯,戚长夜不自在地偏过头去:“没必要这样说,我不过是恰好清楚这些罢了。”
“术业有专攻,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和了解的领域,像是照顾菜地编制竹篮这些我就远不及你。”后院的菜园里已经有了些绿油油的小芽从土壤中冒出,戚长夜除了翻了会儿土外几乎就没怎么管过菜园,这些都是赵岁岁的辛勤成果。
他现在穿在身上的衣服、山里面的那个大的竹编背篓、大吃大头和它们的小伙伴们的那个狗窝、手边不远处的扫地笤帚……这些都是赵岁岁在忙活各种家务之余硬挤出来的时间。
还有戚桐,虽然是他将戚桐给接回来的,但实际上赵岁岁才更像是戚桐的哥哥,桐哥儿的事情都是赵岁岁在打理照顾的,他们的相处时间要比戚长夜和戚桐多上太多太多。
谁都不能否定赵岁岁的付出。
要不是有赵岁岁在后面忙活,戚长夜可不敢像现在这样动不动就在山里呆上一整天。
“可这是村里的每一个人都会做的。”赵岁岁只觉得他是在安慰自己。
戚长夜:“?”
“谁说的,我就不会,难道我不是村里的人?”戚长夜回他。
赵岁岁被噎的回不出话,过了一会儿才又闷闷说了句:“这是哥儿应该做的,村里的每个哥儿都会这些。”
——也是所有的夫郎都会做的。
赵岁岁在心里又补充了一句。
---
戚长夜留出了今晚和明早要用的水,自己则将桶里的鱼倒进了竹笕下的水缸里面,毕竟家里的木桶数量有限,大不了等他将鱼卖了再仔仔细细地将水缸刷上几遍。
水缸的容量要比木桶大上不少,甫一入缸鱼儿们便开始甩动起尾巴游动起来,水流源源不断地自竹笕中流下,在水面上激荡起阵阵波纹涟漪。
这其实是个不是很妙的生活小妙招——吃不完的活鱼可以放在水流下养着,将水龙头拧开一直滴水,水里含有氧分,保持水的流动就相当于一直在给鱼供氧,在没有打氧泵的情况下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但对自来水而言并不是什么时候都适用的,养鱼的人都知道换水之前最好将水困上几天,为了净化水质和消毒自来水里多多少少都会添加些东西,对人无害,对鱼就不一定了,这样滴水反倒很有可能会加速鱼的死亡。
所以说这是不怎么妙的生活小妙招。
不过他们无需担心这点,他家的水是直接从山泉上引下来的,而山泉又是捉鱼的那条河流的分支,是以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就算这些鱼真的死了,戚长夜其实也并不是很在意,鱼又不像是蟹死了就不能吃了,在刚死不久的一段时间内都是可以正常食用的。空间内的时间静止,要是发现了死鱼他就直接收进空间里面,就当是给以后的日子储存食物了,也不担心会腐败变质。
无非就是多卖或少卖些铜板的事情罢了。
戚长夜将木桶空了出来,又拎出个稍大些的木桶准备一并带上山去:“我去把剩下的那些都带回来。”
赵岁岁点头,在戚长夜临出门时又犹豫出声。
“你……”,他不知道该怎样开口。
“嗯?”戚长夜的一条腿已经跨出了门槛,听到声音回过头来。
赵岁岁似是下定了决心:“你回来时有没有看到几个哥儿?应该是上山挖野菜的。”
戚长夜:“没有,山泉那边是有不少脚印,不过我没瞧见人影。”
赵岁岁稍稍放松了些。
“怎么了吗?”戚长夜问他。
“没事,”赵岁岁摇了摇头。
“之前他们在门口路过,说话声音被我听见了,想起你说会有挖野菜的路过咱们家门口了。”
他想了想,尽量委婉些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我就是想说……你回来时能不能小心一点,最好别让他们瞧见。”
话一出口赵岁岁连忙又补充上一句:“毕竟拿了这么多东西呢,被看见了肯定是要被碎嘴子的。”
第45章
恨人有笑人无, 平时大家都省着穷着,日子倒也能安稳地过,但要是哪家突然赚了银钱立了起来……那就该招人嫉妒惹人留意了。
鱼和野鸡不一样, 杨溪村周边就一条河, 洗衣灌溉全靠着它,世世代代这么多年河里都不知被摸过多少遍了,剩的那些鱼也都机灵着, 哪像山里的河鱼又肥又大、没见过人类傻乎乎地直往人脸上跳啊。村里人又不是傻子,见着了鱼一琢磨就知道附近肯定是有什么他们不清楚的水域。
戚长夜无所谓别人去不去抓,却担心有人因此盯上山脚戚家,这帮人不认识路不敢自己进山, 八成会跟在戚长夜的后面尾随他走, 只跟着他倒是还好,要是有人畏惧他的名声将主意打在家里人身上就糟了, 一大一小两个哥儿,总归是要小心着点儿的。
这和他从镇上往回拉东西又不太一样, 村里人只会觉得银子是他在外面弄回来的, 这些流子地痞总有些乱七八糟的来钱路子,像是赌坊啊抢钱啊,反正村里人也不太敢打听,和从村里往外运东西是两码子事。
所以他自一开始就没动过要在村里卖鱼的心思, 他宁愿等鱼死了收进空间存着, 也不想过早地暴露自己。
指不定有人眼红他的东西跟着他进山、却在山里遇了什么毒蛇猛兽出了事情转身赖上他家呢。
不是戚长夜往坏处想,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足有上百户人家的村子里也未必每个人都讲的明白道理。
不要露富,别太招摇,戚五的身份已经足够惹眼了, 低调一些总归没有坏处。
最起码要等他家将房子修好再说。
他不知道戚家门前发生的事情,只以为赵岁岁也是这样想的,对此当然没有异议。
---
山泉附近的确没人,然哥儿一早被其他几人闹了一肚子的气,到了地方又心不在焉的。泉水附近倒是有些能够采摘的东西,但因为隔三差五地会有村人过来的缘故长的都不是很大,挖十几颗都炒不出一盘,山里又不是没有更大更好的,戚长夜也懒得在这些小绿芽上花费时间。
然哥儿的几个朋友寻摸了半天才挖到了零星几根,本来数量就不算多,他们又有好几个人,折腾了一个上午连竹筐的底都没能填满,更不用提然哥儿这个心思本就不在这上面的了。
后面又有村人陆陆续续地赶了过来,一瞧这被挖的到处都是坑的地面就知道是怎么回事,还以为是他们几个提前挖了个干净,村人阴阳怪气地说了些话,两拨人差点就当场吵了起来。
只不过等日头大了,这些人就纷纷下山去了,到了村里又是一顿吵嚷抱怨,山脚这样偏远的地方自然一概不知。
戚长夜来回共跑了三趟,他估量了下板车所能装载的上限,又拿了抄网捞了一些。他只挑那些肥硕个大的鱼抓,小鱼或大肚的母鱼又都重新扔回了河里,家里的木桶全部装的满满当当,戚长夜便盘算着哪日去木匠那里定几个大的木桶木盆回来。
平时确实不怎么能用上,但用的时候家里没有也着实是件挺烦心的事情。
杨溪村里就有木匠,这东西没必要去镇上面找,还不够来回搬运折腾的。
戚长夜在山上铺设竹笕时赵岁岁没少在旁帮忙,自然也看会了这些东西,不过竹笕本来就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多数时间都消耗在了选粗细相近的竹子和固定接口尽量不让其漏水上。
他第二次将鱼送回家时赵岁岁正拿着麻绳在绑竹子,试图做出几根临时的竹笕出来,毕竟家里可倒出了好几个装水的大木桶呢,总不能一个滴水一个不滴。
这东西好弄,剖开几根竹子接在原先的竹笕下面引流就行,戚长夜倒鱼的时候看了一眼,赵岁岁做的非常完美,没有一点需要他再动手改动的地方。
等他将所有的东西全都弄好,戚长夜也已经带着最后两大桶鱼赶回来了。
一天跑了这么多趟山里,就算是戚长夜也难得有些不想动弹,虽说进镇的路程也不算近吧,但好歹还是比较平坦的,只要顺着那条道路走就是了。在山里面则时不时地要登个坡爬个高,还要时刻紧绷着周围的动静注意着不知道会从什么地方突然窜出来的蛇虫鼠蚁,戚长夜回来时就瞧着了条大王锦蛇,尾巴甩动几下就在他面前游走消失不见了。
因着手里的两大桶鱼,戚长夜也没有去捉。
赵岁岁手脚麻利地给他递了碗水来,戚长夜接过抿了一口,水温适宜还带着丝丝甜意,戚长夜抬眸看了赵岁岁一眼:“放糖了?”
赵岁岁点头:“嗯。”
戚长夜:“谢谢。”
用的是他第一次去镇上时买回来的糖,当时他共买了两份,给戚奶奶那儿送了一份又给自家留了一些。一部分留着做菜提鲜,剩下的则想着让赵岁岁和戚桐没事时冲开当糖水喝了,只不过这两人都舍不得东西,放了这么长时间也没见着少。
“别只我喝,你们两个也一人喝上一碗。”戚长夜看赵岁岁的样子就知道他总共就只冲了一碗。
赵岁岁刚要摆手拒绝,就见戚长夜沉下脸来:“听话。”
赵岁岁没有被他唬住,他清楚戚长夜只是做做样子,但仍旧是点了点头,应了声“好”。
天气转凉,秋风也渐渐吹向了杨溪村,以往他们能在院子里的石桌石凳上坐到深夜,现在不过是傍晚时分就已经能察觉到阵阵凉意了。
赵岁岁去灶房忙活晚饭,那只野鸡并没有被杀,赵岁岁用了个大背篓将野鸡扣住,上面压着块往年戚家人用来腌酸菜的大石头,沉甸甸地也不担心野鸡会跑。
晚上当然吃的是鱼,戚长夜从缸里挑了两条半死不活的交给了他,看那样子就算不吃今晚也得进他的空间,赵岁岁到一边去处理了,只留下戚长夜自己站在几个大缸水桶前,一条一条地将刚翻肚皮不久的鱼们收到空间里面。
数量不多,总共也就六条,连剩下的活鱼的零头都不到。
赵岁岁并不清楚鱼的具体数目,或许他刚刚在家曾清点过一番,但就算知道也只清楚戚长夜前面两趟带回来的。戚长夜最后一次进院就将带回来的两桶鱼中的一部分混到了前面几个木桶里面,这样赵岁岁就察觉不出鱼的数量会有减少、自然也不会因此产生怀疑了。
刮净鱼鳞挖去内脏,放到一边的树叶上等着当做肥料填埋,戚长夜揪着大头的耳朵将它从灶房里扯了出去。
这几个小家伙什么都好,就是爱往灶房里钻,或许它们也知道那里放着好吃的东西,有一次大毛竟趁着他们睡着偷偷钻进了灶膛里面,蹭了一身的柴灰出来。
惹得不爱说话的戚长夜都揪着它的耳朵警告了好几句,也不管它们能不能听懂,反正他的态度是传达到了,赵岁岁当时恰好端着个盆子路过那里,没忍住在原地站住停下脚步看了半天。
——戚长夜一边给它洗澡一边戳它的脑门问它“听没听到”,大毛就在水盆里呜呜嗷嗷地挣扎着,这小东西不爱沾水,趁戚长夜拿棉布的功夫猛一甩毛兜头甩了戚长夜一脸的水。
赵岁岁差点就笑出声了,好在他反应及时憋了下去,急急忙忙地端着盆子走了。
等他回到屋子里低头看见晃动的水面才意识到自己的表情——倒影里的人明明生了双圆圆的杏眼,却已经快弯成月牙儿般的弧度了。
后来戚长夜就给灶房的门加了道锁,戚长夜将其叫做“插销”,具体的赵岁岁也不太明白,反正是个非常灵巧的小部件,要进屋时只要用手拨动下木棍就能将门打开,急的大头大汪它们只能在灶房门口嗷嗷叫唤。
赵岁岁熟练地将鱼改刀,斜切出一片一片的纹路出来,添了些调料后热锅倒油,等油热了便将鱼下锅简单煎炸上一下……人一专注起来时间就会过得极快,等鱼肉做好赵岁岁回过神时门口早已听不到几条狗的叫声了。
他将火熄了走出院子,在前院找了一圈儿也没听到声音,大门仍旧好好地关着,便又朝着后院的方向走了过去。
“大毛,咬住!”戚长夜的声音从菜园旁的空地处传了过来。
是戚长夜正在训狗。
“戚大哥,要吃饭了。”赵岁岁叫他。
几只小狗终于盼到了救星,四双眼睛都明亮了起来。
第46章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四时三餐往复循回,吃过了饭洗过了澡,戚长夜便又回到了他的铺盖上面。
白日里赵岁岁已经烘烤过屋子, 只不过戚长夜伸手摸了几下, 仍旧是觉得家具墙壁都带着股潮湿的气息,便又让赵岁岁和戚桐在他房里多住上几夜。
上一篇:路人,但怀了邪神子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