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晟归
昨日歩大当家也歇得挺晚,镖局近来又接了个单子,要往临近的某个府城送些东西。不过他这儿的人手不够,镇上镖局里总共只有三十几人,歩大当家昨日正是在写信件从隔壁府城借人过来。
歩大当家看见野猪这东西也是惊讶极了,他倒是也曾吃过野猪,甚至亲手猎过野猪,那还是很多年前发生的事情了。
当时仍是先帝在位,州府各地匪盗流寇盛行,甚至连进京赶考的书生们都曾被人给劫了掠了,匪患的肆虐程度可想而知。
歩大当家带着镖局的兄弟被匪患劫道,无奈逃入了一座山里,带来的干粮也消耗得极快,最后只能在山里猎食,当时他们就碰到了一头野猪。
镖局的汉子们虽然都身强体健吧,但到底也不是个个都精于打猎的,手上又没有称手的工具,一群汉子只能靠着蛮力和普通兵器去抓。好几个人都被野猪伤到,虽然没有性命之忧,但也回去将养了好长一段时间,受伤人数甚至比被拦路劫匪攻击时还要多。
步大当家是真的惊了。
殊不知若是没有戚长夜早前大半个月的踩点研究、没有提前布置好一众陷阱和很多戚长夜自制的现代工具,就算是他也很难能够猎到野猪。
戚长夜只笑了笑:“这些东西留给兄弟们吃,我家哥儿还在家里等着,就不在这儿多留了。”
歩大当家只得点头:“好,戚兄弟有空来镖局喝酒。”
戚长夜“嗯”了一声。
他用最快的速度赶回了村里,彼时赵岁岁正在鞣制兽皮,见戚长夜回来直接迎了上来,院里已经被他收拾的干干净净,除了余下的大半头野猪所在的位置,其他地方已经看不出一丝血迹。
戚长夜提刀刮去了尖刺,将这头猪分割开来,他并不是专业的屠户,不过也略略了解相关的内容。家猪能够按照不同的部位卖出不同的价格,这样的野猪在村里面却通常都是一口价,只有某些实在难以下咽的地方才会被用低价售卖,所以也不用切的那么精确。
单是分割这些猪肉就用了他不短的时间,待到将其全部弄完,戚长夜便指着一条猪后腿看赵岁岁:“这一块给奶奶送去吧。”
赵岁岁自然连连点头,他对戚奶奶也很是尊敬。
一家三口锁了院门明晃晃地提着一大条猪腿去了村里戚家,一路上可被不少人瞧见,没有比这更好的广告,没等戚长夜从戚家大院里出来,村里人便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讨论了起来。
第109章
没有比村子里面传播消息更快的地方, 野猪与家猪间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大到这些路过的村人一眼就能察觉出不同,起初还没几个人敢往野猪那方面想, 但偌大的一个村子里面总归是有些有见识的人的, 戚家那个村霸打了头野猪的事情很快传遍了整个村子。
别说是这些村里的人了,连戚家人都全部惊住,戚三今日陪着郑绣回了趟娘家——郑绣本来就是郑家的人, 打小就在杨溪村长大,她家离着戚家大院来回也就一盏茶的功夫,就算是已经成亲嫁人了郑绣日常洗衣出门时也时不时地就能和家里的人遇上。
郑绣一家都和戚老太太的关系相当不错,戚老太太也是将她当做亲生的孙女般疼爱, 戚三偶尔也会和她一起回来帮着家里做些事情, 戚家的人长相都很不错,戚三又随了戚二伯长了张能言善辩的嘴, 别说是在杨溪村里了,就算是在临近的几个村落里面也有着不少熟人朋友。
否则也不会那样顺利地带着戚长夜买了小狗了。
郑绣与她娘在屋里说话, 戚三便在院子里面劈起了柴火, 还没等他劈上几下就听到院外有人在叫他:“戚老三!你怎么在这儿呢?”
郑家没有关上院门,路过的人都能瞧见戚三坐在院里忙活,戚三正全神贯注地干着活儿呢,猝不及防被这一嗓子吓了一跳, 主要也是这汉子的嗓音本就又高又尖, 毫无防备地喊上一声不被吓到才怪,戚三摸了摸自己的脑门,有些抱怨地看向了他:“你喊什么?”
别说是戚三了,屋里坐着的郑绣和她娘亲、甚至隔壁几户院里的人家也都被这声音给吓出来了。
那汉子有些惊愕地看他:“你家戚五过来了,你不在戚家大院陪着怎么跑到这里了啊?他真的是从山上下来的吗?那么大的一条野猪腿啊!”
戚三听得晕头转向的, 与同样不解的郑绣对视了一眼,不过很快就弄懂了一切,站在原地愣了半天。
郑绣也顾不得与她娘继续说那些没说完的小话了,一听这消息便要往家里面走,郑绣阿娘连忙也跟了上去,路上时不时地能看到几个同样是得了消息往戚家那边赶去凑热闹的村人。
雨婶子寻子的事情还没过去几天呢,转眼又有了这么一遭,村里人想看热闹都不知道该先去哪家了。
话说回来,这次戚长夜全家都来了戚家,桐哥儿与戚奶奶相当亲近,对这位阿奶格外喜欢,这小哥儿不爱出门,但每次听说要去阿奶那里都是兴致冲冲的主动极了。
今日戚家的人倒不是很多,就算是农闲也不能一日日地呆在家里什么也不做啊,戚长夜他们到的时候院里只剩戚六和他的那个媳妇在,戚长夜与这两人都不是很熟,上次与戚六接触还是在去冯家村那边接渔哥儿的时候。
戚桐怯怯地打了声招呼,随后便往赵岁岁的身后躲,戚六夫妇的脸色都不太好看,却还是挤出个笑来各自应了一声,随后同戚长夜寒暄起来。
戚长夜垂眸扫了眼桐哥儿,又抬起头来瞧了夫妇一眼,与此同时赵岁岁恰好也抬起头来,视线刚好与戚六对视了个正着。
戚六有些僵硬地扯出个笑来:“五哥快进屋里面坐,是来找阿奶的吗?阿奶今儿个出门去了,说是找她那些老朋友聊聊,一时半会儿地怕是回不来了,你要是有什么事情可以告诉我,等阿奶回来我和她说。”
戚长夜提着那条数十斤重的猪腿,也没回答他的那些问题,只说了句:“不用麻烦。”
“她去哪儿了?我可以去找她,或者在这里等她回来。”
戚奶奶在村里的朋友不多,大多都是面子关系,毕竟她家困难着时也没见着有几户人家跑过来雪中送炭的,等戚家的日子好过些了又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了不少亲戚朋友。
只可惜那样的势头没能维持多长时间,戚家兴旺是由人口多带来的,可家人太多同样也给戚家带来了不小的负担,单是每年要交的赋税都是一笔可怕的数字,更不用说其他的吃穿用度了,往大了说戚家可谓是成也于此败也于此,很多时候其实不是戚老头戚老太不愿意分家,而是戚家的部分子孙自己也清楚——一旦分家,他们的日子只会比现在更差。
这么大的一个家族,男女哥儿全部算上单是已经成年的劳动力就已经有几十号人,不可能每一个人都像戚大伯那样踏踏实实勤恳本分一有时间就去想方设法地找些活计赚些银钱填补家用的,甚至有不少人在给戚老太太上交银钱时都会隐瞒少报一部分铜板,一个肚子里爬出来的亲兄弟间都会有人藏着心思,更不用说那些年龄差巨大的叔侄堂亲了!
只要有心,这些年来怎么都能藏些私房钱下来了,村里人的心思可一点都不比镇里人少,像戚大伯这种直肠子老实人旁人说什么就是什么的傻子到底还是少数。
戚大伯也不是对此一无所知,只是他总觉得自己是这个家里除了爹娘以外的最大的一个,正所谓那句“长兄如父”,他这个做大哥的多担待多包容多照顾些小辈也是理所应当的。
戚老太太总是想要尽可能地将水端平,但她自己其实也清楚……自始至终,这碗水就从没有过被端平的时候。
在这样的环境里面,最老实的那个往往是被剥削的最严重的。
连戚老太太自己都在暗地里感慨过——多亏老大是她的长子,若是先下来的是后面几个……戚家早就在杨溪村里喝西北风去了。
戚老太太自觉对他亏欠良多,可很多事情她不好管,也没法去管,一到农闲戚家就有那么多汉子出门找工,难道她还能一个个地跟了过去盯着他们吗?她又不会分身的术法,抓了一个还有那么多个,就算这次教训过了下次他们就一定会改吗?非但没有任何作用只会增加家里的矛盾!
年轻的时候戚老头和戚老太太不要命般在地里干活,家里面的很多事情都没时间管,等儿子们纷纷长大能帮着家里操持家事了,很多事情也已经潜移默化形成习惯不好管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总之戚家里里外外也有着不少烂账,从内到外都有着一堆无法对外人道的说不出来的破事儿。
譬如戚大伯在一定时间内能给戚老太太上交一百个铜板,戚家的其他汉子却只能交上七十个甚至五十个,家里面的日常开销和税赋银钱都是戚老太太从这些银钱中支付出的,旁人交的数量不够,那不就是在变相靠着戚大伯等勤劳肯干的人来干活养着吗?这能愿意分家才怪。
要不是戚奶奶说了拾栗子的银钱她分文不取,栗子林的位置早在他们第一天回来时就人尽皆知了。
戚家的人越来越多,每日要吃的米面粮油也越来越多,田地的面积是有限的,开荒这词说着简单但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单是开荒这一项工程就要用上不少的时间,刚开出来的土地在前几年也未必能顺利种出什么作物,这朝代种地还依靠着最基本的人力劳力,戚家甚至连头牛车都没有……这其中的难度自然可想而知。
戚长夜曾在闲暇时间多方面分析过戚家会变成现在这样的种种原因,想到最后都忍不住替戚奶奶头疼,老太太的年龄已然不小,在这样的平均寿命远低于现代的时代已经算是相当难得了,她还要尽可能地保持着理智管着这一大家的人,真是操劳了一辈子的现实写照。
后面戚家被逐渐拖垮,那些自己冒出来的亲戚又极有默契地装起了不熟,尽管戚老太太在最开始就很清楚这些人都不怀好意,但当事情真的发生时还是止不住地被人性震撼。
戚老太太在村子里的真正的朋友只有寥寥几个,戚长夜很快在心里过了一遍名字,他确实是想着去外面走走,不过却没想着去真的寻找。刚刚带着猪腿过来可已经被不少人给瞧见了,估摸着消息很快就会传到戚老太太的耳朵里面,阿奶一听说他来这边肯定会往家里面赶,想必是用不了多久就会回来。
戚长夜倒不是刻意在这儿等着让老太太回来找他的,而是那几户人家住的位置村南村北地到处都有,他们去找人当然可以,但要是不小心走岔路了……那反而就耽误时间了。
戚六最后只得笑笑:“好。”
戚长夜本想着将东西送到就走的,不过临时又转了念头,觉得这东西还是亲自送到戚奶奶的手里为好。说句不好听的话,他现在送来的是一条连皮带肉的带骨猪腿,等戚老太太回家里时……这肉还能剩下多少就不好说了。
戚家的那些汉子夫郎纷纷赶了回来,总有一些不惧戚长夜的冷脸想着上前攀攀关系的,尤其是在盖房和捡栗子的事情过后。
只是盖房这一件事还能好些,捡栗子时戚长夜在家里叫了不少哥儿媳妇过来,一连与他们接触了些时日,这些人便也觉得自己与他熟络了起来,也不像最开始时的那般惧怕了,有些胆子大的甚至敢与戚长夜主动交谈上几句、甚至与他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出来。
戚长夜并不反感,只是对这种仿佛过年般七大姑八大姨全部凑过来和你说话的场面格外不适。
好在赵岁岁明白他的心思,如英雄般挡在了他的面前,替戚长夜接过了所有的话头,落落大方地与戚家的人交谈起来,戚长夜只要在一旁面无表情地站着就好。
戚长夜对此格外感动。
可很快,他就感动不起来了。
——因为赵岁岁开始与人吹捧起他了。
事情的起因在于戚二家的夸了一句“咱家小五可真有本事”,赵岁岁便格外顺口地接了一句“我家戚大哥最厉害了”,戚六媳妇儿又插了一句嘴将话题引到猪腿的事上,赵岁岁便也回了起来。
戚大哥猎着野猪的事情也没什么好瞒着的,毕竟他们来的目的就是在村子里面把猪卖了,赵岁岁在这方面格外有天赋,一点都不像初来时的那个沉默寡言的哥儿。
他噼里啪啦地说了一堆,句句都是戚大哥有多么多么厉害多么多么聪明,恨不得把这话当成逗号来用,听的站在一旁的戚长夜耳根滚烫恨不得原地找条地缝钻了进去。那几个夫郎和媳妇也不知道是不是在故意捧场,非常配合地在赵岁岁的停顿时间里惊呼一声或“哇”上一句,偏偏戚长夜还得强行保持着自己的高冷模样,殊不知他早就想着转身就走带着帐篷躲进人迹罕至的野猪窝里再不出来了。
当然了,赵岁岁也不是傻子不可能什么事情都往外说,戚长夜无伤猎到野猪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了,更不用说他还一并带回来了那么多东西,赵岁岁也不能说戚大哥早就研究出来了野猪的生活范围,这事儿要是被村里人知道怕是再也得不了安静了,于是赵岁岁自己编了一个故事出来,合理完善不会引起任何人怀疑。
他口中的戚长夜是一个想去山里采摘野菜却一不小心迷失了方向的可怜村人,孤身一人在山里边乱走,遇到了一系列危险以后发现了一只可怕的野猪,经过一番殊死搏斗后终于勉强获得胜利,又艰难地将野猪给带了回来。
故事的梗概看似有些离奇,但赵岁岁在叙述的过程中增加了不少个人情感填补了不少细节进去,反复强调了戚大哥的优秀和聪明,完美圆上了每一个会引人怀疑的点——其实就算是他们怀疑了也无所谓,毕竟再离奇也离奇不过事情的真相,赵岁岁又在讲故事这方面格外有天赋,甚至还会适时地在一些重要时刻添加上一些表情进去,仿佛是真的在为戚长夜感到担心和后怕。
戚长夜一时间觉得或许可以给他支笔让他尝试写写话本子,一时间又想起了他以前还没有和桐哥儿分房睡时常常抱着桐哥儿讲的那些睡前小故事,戚长夜本还以为那都是村子里的民俗传说呢,不过想来想去最终只剩下了一个念头——他到底是为什么要在这里傻站着啊?!他刚刚是怎么想的?为什么非要将猪腿交给戚奶奶啊!去找戚大伯给戚大伯不行吗?!
戚长夜深吸口气,已经开始准备找借口离开了。
好在这时一道蹒跚的脚步拯救了他,戚长夜眸中溢满欣喜,飞一般地走到了正往这边走过来的戚奶奶的面前,都忘了装自己是个受伤的人。
谢天谢地,戚奶奶可算是回来了,他终于能逃出这个让他备受折磨的地方了。
一想到这个故事马上就会传遍村里甚至传遍十里八乡……戚长夜是真的有种想把家搬到野猪窝边的冲动了。
他飞快地与戚奶奶诉说了遍来的目的,言简意赅地总结了个大概,随即又扬声对着外面那些看热闹的村人喊了一句“过会儿在村尾卖野猪肉”,话音未落就扯着赵岁岁的手腕转身离开了,连桐哥儿都没有去管。
不过就在戚奶奶的眼皮子底下,小桐哥儿呆上一段时间也出不了什么事情。
……
所谓村尾正是戚渔和徐大郎他们住的地方,那周边还有着零零星星的几户人家,山脚戚家距离村子太远,过来一趟都不方便,赵岁岁最终便选择了村尾的位置。
村尾那地方同样荒凉,除了几户人家以外只长了几棵粗壮的大树,树身比雨婶子家的耀祖的腰肢还粗上一圈,一看就知道已经有了不少年头,除此以外周边便全都是些空旷的荒地,地里到处都是细碎的石头,开不了荒种不了菜,只能在那里一年年地荒着。
赵岁岁选在了那棵最粗壮的大树下面,那地方最显眼醒目,也不需要去借什么桌子摆放,割开的肉直接被摊放在了板车上面,推着板车过来以后板车就成了张小小的桌台。
野猪已经被切成块了,也不担心别人会从猪的身上发现什么怀疑他的故事。
有好信儿的村民已经赶到村尾了,这两个人却一直没来,甚至有村人暗暗在心里嘀咕起来——莫不是被戚家的这小子给糊弄骗了?难不成压根就没有这事儿,而是拿他们逗乐子寻开心呢?
可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对,戚五只是爱打人罢了,并不是什么爱捉弄人的性格,就算他想捉弄村人应当也不会把那戚老婆子给骗了进去……难不成是一段时间没见转了性子?别说,戚五这段时间是与以前有着大不同了。
不像往常那样日日夜夜地在镇里面待了,也变得更顾家懂事了起来。
这些村人还在心里琢磨着呢,便见着远方遥遥出现了两个黑点,正是他们心心念念的戚长夜和赵岁岁。只是赵岁岁的样子似乎又与刚刚他们见着的那番存在了些不同,明明并不是七八月份的炎热天气了,赵岁岁却从头到脚都红得厉害,眼神飘忽嘴唇红润,走到他们的面前以后又掩饰性地拿起了板车上的竹筒猛地往下灌了一大口水。
村里人的注意力都在板车上的猪肉上面,没心思去仔细观察赵岁岁的情况,赵岁岁也乐得如此,转过头去刚好与戚长夜对视了个正着,又猛地回头看向板车,目不斜视地哑着声音道:“你别忙活了,找个地方等着就行。”
戚长夜是想和他一起将这些野猪肉给卖掉的,上百斤的猪肉又切又称的,恐怕得卖上不短的时间,要是只有他自己一个不知道得忙活到什么时候,戚长夜实在是不想看他这样辛苦。
但赵岁岁却说什么都不肯同意,只说戚长夜连着这么多天都没睡个好觉,这种时候就别耗费心思和精力了,安静在旁等他一会儿,等他忙完一起回家。
他们两个各有想法,一时间谁都让不下谁,在院子里就没商量出个结果,最后带着一车猪肉来到村尾,没想到才刚刚站到众人面前赵岁岁就说出了这几句话。
戚长夜肯定不会在这么多人面前下他面子去反驳他,赵岁岁正是清楚这点,戚大哥不会将自己的事情展露在外人面前。不过他虽然没有拒绝,却也不代表赞成赵岁岁的提议,刚好渔哥儿走了出来:“岁岁,我来帮你。”
戚渔什么都没有想,只是想帮着赵岁岁干活,小徐娘子也走了过来:“算我一个算我一个,我称东西又快又准!”
赵岁岁笑了起来:“好,麻烦你们了。”
戚长夜见状只得无奈摇头。
他左右地环视了一圈,最后竟直接选中了那棵粗壮的大树,后退几步助跑跃起,眨眼间的功夫就已经稳稳落在了树干上面。
虽说已经近了秋日,但树上的枝叶还没有落得干净,还有不少稀稀疏疏地挂在枝头,枝叶交错地将他的身形遮挡了大半。
戚长夜的确是有些累了,连着这么多日没睡好觉,是个人都撑不住了,他本想着早些卖完和岁哥儿一起回去补觉的,毕竟赵岁岁昨晚也没怎么休息,可他没想到赵岁岁的态度竟然会这样强硬……一时间还有些不知该拿他如何是好。
这棵大树足够粗壮,足以承担一个成年汉子的体重,戚长夜格外抵触别人看到自己放松的样子,实在是接受不了他坐在树下被那些排队的村人打量围观,想来想去干脆直接上到了树上。
他慢慢地闭上眼睛,听着赵岁岁在下面忙活起来。
村里的猪肉价格更低,每斤按照七文钱卖,对比镇里简直是便宜了足足一倍,就算是过年时的年猪也没有这样的价格!钱数一出立时有不少人都惊呼出声,还以为自己听错了数目,反反复复地和身边的人确认起来。
有个妇人小心翼翼地走了上来,一身衣服都被浆洗的破烂发白,干瘪的手指死死攥着手里的铜钱,声音怯懦地看向了他:“我、我想买一块……”。
她那样子实在是有些可怜,赵岁岁不由得放轻了声音:“好,你想要哪块?”
上一篇:路人,但怀了邪神子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