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来自远方
“好。”桓容推开车门,大声道,“停车!”
“郎君?”
府军和护卫不解其意,见桓容推开车门,唯恐他脚踩落空,忙一把拉住缰绳,车队立时停住。
“郎君有何吩咐?”
“不去城东。”桓容弯腰走出车厢,站在车辕上,吩咐道,“收拾县衙,清理民居,留在此地!”
“郎君可是累了?要暂时歇脚,仆等可建木亭,远胜此等旧屋。”
桓容摇摇头。
“我既为盐渎县令,自当在县衙起居。尔等跟随于我,也当在此常住。”
啥?!
府军迟早要回京口,惊讶之后也就算了。护卫和健仆齐齐愣住,看着摇摇欲坠的土墙木房,再看看满脸坚毅的自家郎君,集体失声。
郎君这是要做什么?
不等他们想清楚,桓容令阿黍开箱,取来市货的布帛和少量钱币,令健仆随府军往城东交易,招收当地百姓前来城西。
“言明修建县衙房屋,每日一餐饭,十五日后可领布或铜钱。”
“诺!”
健仆领命,清空两辆大车,由熟悉的府军带路,挥鞭消失在蔓草之间。
桓容跃下车辕,询问掾吏县衙大致是怎样布局,随后令健仆清理出两三处院落,暂时作为歇息处。
听到动静,陆续有人走出破屋,都是蓬头垢面,衣衫褴褛。
知晓是新任盐渎县令当前,众人表情仍旧麻木,只在健仆取出干粮时双眼发亮,不自觉的咽着口水,喉结上下滚动。
健仆带一名男子上前回话,桓容见其满面泥土,骨架高大,人却瘦得几乎脱形,当即递出半碗水,一碟干粮,问道:“你等可是盐渎县人?”
男子没有回话,径直抓过盘中谷饼,三两口吞下肚,又端起水碗一饮而尽,似回味般舔着嘴唇,沙哑道:“仆等祖籍渤海南皮,遇战乱渡江,所携家财俱为流寇劫掠,方才流落至此。”
“听你言谈应是读过书?”
男子点点头,接过小童递上的布巾,擦净脸上污泥,竟是五官深邃,格外的俊朗年轻。
“回郎君,仆曾祖姓石,曾为阳平太守。仆同族人离散,全家为胡人囚困,为保存家人性命,不得不于胡人帐下为官。后遇良机,挑动部落内乱,才得幸逃脱南渡。”
话至此,男子的表情愈发羞愧。
同胡人为伍是永远抹不去的污点,即便有族人在建康,他也不敢上门认亲。
桓容继续问,男子继续答,半点没有隐瞒。最后道出其曾祖的亲兄弟姓石名崇,就是和王恺斗富的西晋大壕!
“你确定?”
“回郎君,仆怎敢妄言先祖。”
换句话说,现下的年月,除了别有用心,没谁会乱认祖宗。
看着眼前的石劭,桓容艰难的咽了口口水,突然意识到,自己时来运转,倒霉到极点之后,终于开始捡宝。
第三十二章 麻烦上门
无论在什么年代,最珍贵的永远是人才。
石劭被胡人囚困,能保住全家不说,更挑拨其内部生乱,继而率家人南逃,其心志坚韧,行事缜密,绝非寻常人可比。
桓容十分清楚,这样的人即便落魄也不会失去傲气,仅凭一块谷饼,几句暖心的话就想忽悠他为自己效力,纯属于天方夜谭。
仔细询问过石劭的为官经历,知晓他精通财政,家族曾为北地巨贾,桓容的眉心突突直跳。
换做后世,眼前这位绝对是高智商、高情商、高学历的三高人才。年薪百万打底,税后轻轻松松超过七位数。
机会到手眼睁睁放弃?
桓容自问做不到。
网子既然已经张开,必须死死罩住,无论如何不能让这条大鱼溜走。该如何忽悠、咳,说服石劭加入自己阵营,诚意是基本,利益同样不能少。
只不过,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现在还不能操之过急,反正人在盐渎跑不了,可以仔细观察,徐徐图之。
桓容定下主意,直接转开话题,开始询问北地胡人之事。
“先生曾在鲜卑胡帐下为官,可知其内情如何?”
“仆字敬德,郎君可唤我字,先生二字实在当不得。”石劭拱手道,“囚困仆一家的是乞伏鲜卑,发迹于陇西之地,后依附氐人,同鲜卑诸部素有不和。”
“此事我知。”桓容点头。
“仆在鲜卑营中,常见氐人寻衅滋事。”
“哦?”桓容来了兴致,“敬德是说,乞伏鲜卑同氐人不和?”
“正是。”
见桓容感兴趣,石劭无意隐瞒,将在鲜卑部中所见一一道明。
乞伏鲜卑并非纯粹的鲜卑部落,自秦汉时便与高车人融合,征讨临近诸部,很快成为陇西最强大的一支胡族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