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夫郎家的小酒楼 第208章

作者:路归途 标签: 生子 美食 市井生活 日常 穿越重生

这样大方不多话的食客多点也好。

“那谢谢你了。”汤大老板笑眯眯收了钱。

侍女满意了,高看了眼老板,“你不啰嗦,很好。”于是放下帷帽,盖了盒子盖,拎着点心盒利落走了。

汤显灵拿回十两银子,目送客人背影离开,笑了下。

人家给,就大大方方要,不然这等贵人会恼的。

他和铁牛去了一趟渌京,路上吃饭没花多少——他坐船都跟铁牛坐的是最最寻常普通间,没怎么享受的,结果到了渌京为了等辣椒种子,租了单间,吃喝都要花钱,大头自然是辣椒种子了。

这一趟去渌京,花了有一百两银子。

为了给酒楼攒本钱,汤大老板现在过日子也是很节省的!

于是从开门到过年前,除了基本的双休外,汤五哥馆子一直营业,尤其是涮锅子上来后,汤家忙的不行,又临时叫了两位临时工干了一个月。

到了年关前十日,照旧是放年假。

汤显灵给大伙算年终奖,今年崔家父子年终奖多点,佟嫂阿良小咪是一样的,卢三娘少一两,因为卢三娘才来没干多久。

自然还有年货大礼包。

“老板你说过日子要省的。”佟嫂开玩笑说。

年前才上火锅那会,老板累的捶腰,小老板就给按肩膀,老板嘟嘟囔囔说:过日子要省要存钱,累就累了。

汤显灵听了打趣,财大气粗模样说:“我省我的,员工福利还是能发的起,不缺你们这点,都痛痛快快高高兴兴过个好年。”

“知道了。”

“谢谢老板。”

大家都说些吉利话,拿到了实打实的银钱,各人各家心里都是有底气的,有人盘算过年再买些布做新衣,有人则想再攒上几年钱能买个小院子了,每个人都有生活的奔头,有奔头人眼底才有光。

汤显灵短‘奔头’是明年的辣椒,长‘奔头’则是他的酒楼。

他想把馆子扩一下,既然要扩大饭馆,不如直接一步到位上酒楼,做酒楼的话,客源不愁,就是后台了——这也是汤大老板年年稳固大客户,给大客户拜年送年礼。

之后就是过年准备,洒扫、洗澡、收拾,还要去上坟。

今年上完坟回来,门口碰见了三姐带着香香。汤显灵一愣,而后高兴坏了,赵香香喊着阿叔阿叔的,汤显灵抱了下大姑娘,香香个头又蹿了蹿。

“我们去上坟了,你们啥时候来的?”

“来了两日了,听隔壁说你们出城上坟去,我们就在客栈住下了。”汤暖说。她估摸着时日,差不多就来看看。

汤显灵摸小姑娘脑袋,跟三姐说话:“三姐夫和磊儿呢?先进来说话,冻坏了吧?”搓搓小丫头的脸蛋。

赵香香粘着阿叔不撒手,汤暖说你都多大了。

“我还是小孩一个。”汤显灵知道三姐说香香,故意胡乱说。

大家闻言都笑了起来,汤暖也不说闺女了,继续刚才话题:“你姐夫也来了,在客栈,我没让他跑一趟,他带着磊儿去东市玩了。”

汤显灵闻言笑,说:“蛮好的。”

三姐‘打发’三姐夫是有一手。

“去年本来是要回来,临近年关那会,磊儿惹了风寒发了一场高烧。”汤暖解释。

蒋芸吓了一跳,“孩子没事吧?天寒你路远,要是以后要回来,不带孩子也行,你来就好。”

“没事,请了郎中看,就是吓人的紧。”汤暖说完,听到阿娘后头话里意思,抿唇笑了下,有点赵香香刚才粘阿叔的小女儿模样。

知道娘也是惦记她,盼着她回来的。

汤暖是高兴的。

“弟弟好了以后可懊恼了,说他想回来想阿叔,今年闹了好一通,还在家里当小狗。”赵香香笑着说弟弟糗事。

汤显灵:“怎么当小狗?”

“他在家里地上打滚。”

汤显灵:……哈哈哈哈哈。

赵香香喜欢阿叔就是因为阿叔每次都和她认真聊天,继续叭叭讲他们带了什么来,汤显灵听着点头,跟三姐说:“干菜是什么?”

“石经府的土仪特产,我看你爱做饭,特意买了些,这东西不沉,要冷水泡开,下汤锅好吃,有些些咸味。”汤暖解释。

咸味?海带吗?不对石经府不挨着河海。

“回头你吃吃就知道什么味了。”

之后就是帮三姐安顿,汤显灵要做饭,就喊铁牛套车,咬重‘亲自’二字,“你亲自接三姐夫磊儿回来。”

汤暖听了就笑,跟娘告状说:“五哥儿现在是个促狭性子。”

“你和他打闹去,我谁都不偏。”蒋芸很是公正说。

汤暖:“我不打,我一年回来一次,跟他玩还差不多。”

这个阿弟更是活泼,多好玩啊。

丈夫赵经什么脾性她知道,汤暖有时候也觉得自家姐妹阿弟是不是瞧不上她伏小做低模样,可阿弟这么挑明打趣了——意思是她把丈夫逗着玩,拿捏住了。

汤暖反过头一想,可不是嘛。

年三十前,二姐带着孩子们来了,崔伯安这次没来。

赵经还在旁上眼药,这人肯定也不是故意的,就是脾性是这样,说:“莫不是二妹夫瞧不上咱们这处了?我们家在石经府都来了,崔林镇倒是晚来,暖娘,咱们心可诚了。”

汤显灵:……

汤暖嗔怪了一声丈夫,忙去拉二妹的手。

“我知道你心诚,想着我这处,你和三娘都有心了。”蒋芸先安抚三女婿,又打圆场:“怕是伯安有事情吧。”

赵经也反应过来——他刚才就是想卖弄下,调侃几句,就跟五阿弟学的,暖娘老说阿弟现在调皮说话逗趣,他也跟着学学,此时听岳母这般说,给他下台阶,更是高兴得意了。

把崔伯安给比了下去!

汤珍跟着娘和阿弟说:“乡下那边临时来了急事,好像是田地上的事,我也不清楚,反正催伯安催的紧,我就先带孩子们回来了,他说不着急,等开了年天暖了来接我们。”

“这是有正经事,还是正事要紧。”汤暖说。丈夫刚说了那每一通,她怕二姐心里不痛快,赶紧补话头。

汤显灵接了四哥儿,小孩真是见风就长,大了一圈能走路了,只是冬日包的厚,一层套着一层,看上去笨拙不好走。

照旧是让孩子们坐罗汉床说话玩。

四哥儿会说话了,坐在那儿可乖了,手里捧着点心慢慢的啃。几个小姐妹亲亲密密坐一起,三姊妹说起描花绣花,赵香香问我咋不知道,然后叽叽喳喳交流了一番。

赵香香听完就去闹她爹娘,她也要留下来学描花样子。

“不许胡闹。”赵经说。这里离家里太远了,到时候开了年忙起来,他可没时间来接孩子,再说了岳母这儿做买卖忙的紧,饭馆人来人往的,难不成让他闺女还去前头帮工不成?

他家香香生的是他和暖娘各处的好处,肯定要堤防些。

赵香香嘟着嘴巴不高兴,赵经看了眼暖娘,露出一副‘真没办法了’,说:“这般吧,等咱们回去了,你要是想学针线,咱们去绣房问问,只是绣活伤眼睛,要坐的稳,你调皮爱玩肯定学不长久。”

赵经说着说着,突然觉得送闺女去学绣活也很好。

香香在闺中时,顽皮些也好,总有他和暖娘照看,可现在大了些,性子是得稳一稳,不图学了这个赚钱贴补家用,好歹娴静些,跟着暖娘脾性就好。

女儿就是太像他了,磊儿倒是像暖娘性子。

赵经想到这儿,当爹的慈父心上身,对着女儿未来操心忧愁,是恨不得现在就打包回府送女儿学绣活。

赵香香:……

她只是想留在外祖母家,不是真的要学绣什么花。她去求娘。

汤暖摸着女儿脸蛋,只能微笑,“晚了,你爹上了心,这事跑不了,我也劝不回来的。”

赵香香:……认命!

汤显灵本来还想着给小姑娘做点什么小吃食,哄一下小孩,但是他发现香香思维转换的很快,根本就没多少难过伤心,很快又和三姐妹高兴玩在一起,想要吃什么也跟她说。

“你不是还发愁回去学绣活吗?”

赵香香啃着小蛋糕,可高兴了,说:“那都是年后回去的事了,反正我现在没学,先高高兴兴过年好,不然年都过不好。”

这心理素质,汤显灵听得笑呵呵摸小孩脑袋瓜。

初四时,赵经带着妻女孩子回家了,临走前,汤暖说:“明年就不来了。”

蒋芸都懂,石经府离奉元城路远,哪能年年都往家里跑,一待就是一个年——整个年都在路上,回去正好赶上年末几日,三娘婆家那边肯定也有些怨言的。

“知道,还是赵经宽厚大度,年年带着你回来看我,我惜福,你们能来我高兴,巴不得呢,你们要是不能来,在家里好好过年,不用路上折腾,我也高兴。”蒋芸说。

赵经听了心里也痛快,他迁就暖娘回来两年,暖娘记得好、岳母也记得,这就成了。

汤显灵照旧给小孩烤了许多点心带路上吃。

赵香香知道明年也不回来,顿时垂头丧脑耷拉着,旁边赵磊悄悄说:“姐,你别怕,明年你要是想回来,我打滚求爷爷奶奶。”

“你又要做小狗啊?”赵香香瞥弟弟一眼,“别这般了,回头等你大了,咱们俩来。”

小小年纪的赵磊一听,顿时豪气干云说:“姐!你等我长大,等我护着你,到时候爹娘不来,我们俩来,年年都来。”

汤显灵:呲牙笑坏了。

赵磊显然是也有点三姐夫影子,不过小孩还小,被他姐逗着玩很有意思的——所以说人的性格,你觉得缺点,但有人撞上了对味了,那就是特殊之处。

离别的愁绪被姐弟俩一闹没了,大人们乐呵呵送孩子上车,挥手,马车影子消失在了巷子尽头,看不见了。

三姐一家一走,二姐带着孩子们搬回了院子,照旧是二姐和娘睡,三个姊妹带着四哥儿睡罗汉床,汤显灵觉得挤了些,说还是堂屋改一改吧。

“不用,费这个麻烦事作甚。”汤珍说。

汤显灵:“你和孩子住好几个月,还是舒服些要紧。”

“哪里好几个月这般久?伯安说了,这次早早接我们,三月初就过来。”汤珍说到这儿脸上却没什么笑容,只是不想阿弟麻烦大动堂屋。

蒋芸出口:“就这样,听你二姐的。”

“那行吧。”汤显灵答应了。

汤显灵还有自己事要做——种辣椒。

他记得辣椒喜热,现代南北地区都能种,不是特别娇气难养活的品种,托赵家的福,买辣椒时,还问了下跟船一起出海的掌柜,掌柜晒得黝黑,跟个野人重新回归文明世界一般,跟他们讲了许多辣椒种植地的环境温度,怎么照料。

以奉元城天气,四月初种植是最好的。

许村路远偏僻,先前村民进城进镇子采买比较困难,但现在有这个村子偏僻不通人烟的好处——辣椒汤显灵还想保密一手,抢占先机市场。

村里民风淳朴,村长也很好说话——过去两三年,他承包了许村的大部分鸭蛋,村民对他都很热情信赖,这就是利益牵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