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路归途
卢三娘也想去,被家里拘着不许,汤显灵也劝,“虽说外头有兵把守盯着,但你小姑娘家家的,别去了,万一出什么事多危险,想要做善事帮人,也要先顾全自己之下在做。”
“那我来老板这儿蒸馒头,我会蒸馒头。”卢三娘说。
汤显灵:“成啊。”
这个可以。
家里院子,汤显灵、崔大宝、豆子、汤珍、王素素、卢三娘揉面、煮姜汤,蒸窝头,力气大的男人则是推车、赶骡车往外运送救灾,大家分工合作。
汤家院子过年烟囱没停歇,天天冒烟,但没什么‘霸道馋人’香气,有的就是粗粮面的味道,坊里邻里还好奇,一问才知道,汤老板这是做窝头往外运救灾呢。
原先对汤家挣钱挣得多眼红的邻里,这会听见了,不由感叹一句:汤老板……人还挺好的。
“我看他家送了好几日了。”
“不知道得花多少钱,虽说是粗面杂粮窝头,可这一车车往外运没停歇的,还有炭火也费钱,这些天下来,得不少钱了吧。”
“他家一个饭馆,这般烧钱,唉,外头的大酒楼也没见这么干。”
“你是没瞅见,外头灾民真的可怜,都是娘生爹养的,那些孩子瘦的皮包骨吊着一口气……”
“汤家真的不错,他家挣钱我以后不眼红了。”
“可不是嘛,去年辛辛苦苦赚的钱,搭了不少进去。”
有人心想:这跟把钱打水漂有啥区别?那些灾民和汤家也没瓜葛,做什么善事啊,生死有命,老天爷叫人死,还能咋?
有人觉得汤家好,有人也觉得汤家打肿脸充胖子白花钱糊涂了,汤显灵对外头坊里看法不在意,反正他花了钱做了事,每日都睡得好,心里也踏实安慰了。
……
顾府。
顾三郎今年没回来,他在外任职,不是年年都要回祖宅的。不过汤家年前会送年礼——年年都送,顾三郎之前跟家里人提过一嘴,外加汤家馆子送的年礼不贵重却好吃,也算是送到了顾家人心上。
若是金钱华贵物,顾家不爱不屑收,但小小吃食还真是可以。
今年肃北雪灾,波及到了奉元城,元宵节那日,本来顾家和黎家走动会聚在一起吃吃饭,今年也是,前头有官身的爷们忙的不着家,女眷亲属还能聚一聚。
宴席上,女眷们自然而然说起灾民,有担忧前头相公身体的,也有心慈可怜灾民的,说各府都往外赈灾捐了些银钱。
“……六郎说了,等开春了就好,灾民都安顿的七七八八,城中有人先带头做赈灾,后头人都多了。”黎大人母亲说道。
黎大人家中行六。
顾家老太太念了句‘阿弥陀佛老天有眼’。
“对了,我记得你家三郎之前结识了一家小饭馆,还送了些点心过来,我吃着可口,他家真真不错,六郎说第一批救灾中,就有他家。”
顾家老太太对汤五哥有印象,印象还很足,此时一听,笑了起来说:“三郎吃过饭回来夸过,我也听府里人说汤五哥打负心汉的戏折子,这个小夫郎骨子里烈,心肠是好的。”
“对。”黎家老太太也感慨:“我倒是想见见人,先前的时候,那戏折子闹得沸沸扬扬,我听六郎断官司还问过六郎,真是好奇。”
“请人进府就不用了。”顾老太太摇头,“咱们好奇,让人家进来,到时候巴巴侍奉捧着咱们,倒是不美。”
黎老太太颔首确实是,像是看低了人。
“不如年后要是上香,请人一道去。”
“也不好,他家馆子生意好,听说这位夫郎忙里忙外一把手……”
……
年过完,明明开春了,天还是很冷,又飘了两场雪花,不过没落住,汤家饭馆没开门,门外贴着告示:最近救灾半月后开店。
坊里邻里都知道实情,外坊的老食客今日才知道,也有之前知道的。
“我就说,先前在城外赈灾那儿远远看着像小老板,没成想还真是。”
“汤老板真是仁厚。”
“他家小馆子,还这般做。”
大家扑空没吃到饭,也没生气,反倒是包容。
过了两日,黎府顾府送了东西来,都不是很华贵,文房四宝一些布匹、书本之类的。
汤显灵看了眼书本,竟然是佛经,汤老板:……
全都先放着。
他不知道这两家干嘛送这些——等等黎府?汤显灵年前维护客户只给顾府送过点心盒子,照旧顾府在大年初二时回礼了,现如今收到了顾府的礼还好说,咋还有黎府?
汤大老板绞尽脑汁想了五分钟,最后不想了,跟小老板说:“那明年把黎府加上维护客户名单中?”
“行啊,管他家收不收,咱们送就是了。”铁牛很支持。
汤显灵一听也是,顿时不内耗不想黎府怎么好端端给他家送东西了。
开了春,天还冷,汤家馆子开了门,开始卖羊肉汤,没有辣椒了,食客来问:可还有火锅底料。答:卖完了。
年前全卖光了,要是想吃只能等今年秋冬了。
食客捶胸顿足:早知道就多买些囤着了。
然后市面上就囤货的黄牛高价出售。汤大老板:!!!气死他了。
小老板给大老板抚着胸口说不气不气。
“真是全盯咱家来了,先前中间商,现在又是哄抬物价,我卖七百文一块都有些不好意思,拿了赚的钱的一半去救灾,他就敢给我卖一两,岂有此理,真是可恶,大胆!”
铁牛抱着夫郎忙说:“是的,清汤大老爷骂得对,这些黄牛贩子真是可恶大胆!”
夫夫俩在家骂了一通,火撒出去就好多了。
汤显灵身子显怀后,身手倒是还行还能继续炒菜做饭,不过铁牛和蒋芸劝说,馆子该关门就关门。
汤显灵思考了一番,说:“不用关门,到时候只做烧烤,每日下午三四点开店。”
他也不是要坚持到生那一天。
蒋芸听了轻拍五哥儿胳膊,“哪里还要到夏日,你这日子四月底就该生了。”
汤显灵:?
这么快吗?
他没啥感觉啊。
铁牛点头,“娘说得对。”
于是汤家馆子开了没多久只卖火锅,因为调火锅汤底——现如今只卖酸菜和骨汤锅底,小咪都会,切配菜什么的还有卢三娘、佟嫂、阿良三人搭把手。
汤大老板有孕且肚子一日日大了起来。
食客一边道喜,一边是难受,嘴上关怀问:“你家老板什么时候生?”
“快了啊?那就好。”、“夏日之前定能生?”、“哦忘了算坐月子时日。”、“不是我说,你家老板得找个徒弟了。”
一、二、三,三个月,汤家馆子生意其实有些冷清,毕竟羊汤火锅再好吃,也不能天天顿顿吃,小咪炒的菜不是很合老食客口味,尤其二三月时天热了,食客也不爱吃涮锅。
对于这种情况,汤大老板也无能为力,他倒是没觉得辛苦,但他一往灶头站,娘和铁牛就会‘劝别做’,只能含泪在家吃吃喝喝。
期间还有一件事,汤大老板收了两个徒弟,真徒弟。那是二月初,春寒料峭时,奉元城外的灾民在官府的指令下,有一部分是重返原籍,有一部分留了下来。
因为雪灾,许多逃难而来的灾民在路上,有的父母死了,只剩下一些孩子,孤孤单单没依没靠,凭借着一口劲儿活到了现在,到了开春后,官府遣散灾民,这些孤儿没办法——
只能送到官方人牙子那儿。
不然就成了流民、小乞儿,或是被坏人掳去,打断双腿胳膊行乞讨——这种事以前在奉元城屡见不鲜,还是黎大人上台后狠狠扼杀了这种风气,将那地皮流氓恶霸抓住了,直接判斩,还累及家人,流放的流放,打的半残的半残,这种风气才制止住了。
但现在孤儿流民太多,难保有人起了这等坏心思。
卖到大户人家做奴,起码还有一条生路的。
汤显灵先前不是被官方牙子‘坑’过嘛,现在那边‘人满为患’,官方的人主动找上门给汤老板‘售后’,问汤老板:还要人不?
汤老板:???
不是你谁啊?
人牙子能屈能伸,笑呵呵的介绍了一遍自己,汤显灵挺着个大肚子就差对骂了——你还敢上门来我家?!
但是伸手不打笑脸人,对方唱念俱佳,说了一通灾民如何可怜,现如今那些小孤儿太多太多了,他们那儿也不是善堂,住不下的,人一多容易闹疫病,我说这些也不是捆着绑着您,就是想着您这儿不是缺人手吗?他们小孩子家家的,我先挑着一批伶俐聪明的往您这儿送,您先选……
汤显灵不想买人的,蹙着眉头。
人牙子一看就说:他们实在是可怜啊,我也不忍心,要是处理不了,我们也没办法,总不能日日养着——
“那咋办?”汤显灵问。
人牙子:“就赶出去,送回原籍,但他们家被大雪压塌了,爹娘都没了,还不知道能不能平平安安活着回到村里。”还重重叹息了一声。
蒋芸听得眼眶发红流着眼泪,想到了自己过去。
汤显灵听得也心软,然后稀里糊涂就答应先看看人。
然后他和铁牛出发了,到了那边衙门一看,果然小孩子人满为患,有的还病了,瘦骨嶙峋,每一张脸都是麻木空洞,衙门人将生病的小孩往出抬。
汤显灵问了一下,这是抬去哪里?
“不能留在这儿了,送到救济堂。”衙门人说。
抬着那小孩发烧浑身滚烫,烧的嘴巴都白了,路过汤显灵身边时,不知道哪里来的力气,死死的紧紧的一把抓住了汤显灵的手,烧的呓语说不去不去不去。
汤显灵心里难受死了,当即就买了担架上那生病的小孩。
是个小哥儿,今年七岁。
后来又买了一个,是个小姑娘,乍一看还以为是个小子,因为这小姑娘头发剃了,很短很短,瘦巴巴的,眼神没那么木然,一听人牙子喊‘汤老板’,顿时就冲出来给汤老板磕头,问汤老板是不是汤五哥,求买了她。
汤老板不爱人给他磕头,扶着‘小子’先起来,说是,你咋知道我叫汤五哥?一问才知道,对方之前喝过汤五哥的姜汤,吃过他家窝头。
救命之恩。
自此,汤老板有了俩徒弟——
第122章
汤显灵和铁牛是二月初接俩徒弟回来的,那个七八岁大的小哥儿发高烧不退,人都快没了半条命,刺头小女孩看着精神很好,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但领回来,第二天听二姐说,孩子瞅着不对劲,也给烧起来了。
“……”
“……”
上一篇:穿成哥儿后我凭实力成为团宠
下一篇:绝美反派他重度社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