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夫郎家的小酒楼 第225章

作者:路归途 标签: 生子 美食 市井生活 日常 穿越重生

“比去年略早十日,火锅底料得冷一些才能卖。”铁牛回话。

有人又问:“能提前预购吗?”

“这肯定不行,牛油也没回来。”

等那桌子食客走了,相熟的食客结账就跟铁牛小老板告状说:“刚才那桌,就是八字胡的那个,他肯定是想多买些回头倒手。”

“成,我注意到了谢谢提醒。”铁牛知道夫郎及其讨厌黄牛,跟了老熟客一个准话:“今年火锅底料肯定还是要限购,只是限购多少我现在不知道。”

老熟客:“限购是对的,但有心人要是要倒腾,也防不住——不过这也不能怪你们,还是你家生意太好了。”

“你们也留心些。”

这食客本来想说火锅底料利益太大,怕是东西市有些人眼红要铤而走险,即便是不能自己赚,不让汤家小馆子赚还是很简单——就有些人有这样坏心思。

自己赚不到,变着法还要坏别人赚钱的道。

铁牛点点头,笑呵呵谢了对方。

不能因为有人眼红这笔买卖,他们家就不做了。

后来那位提醒的食客知道汤家馆子今年还收了黎家的礼——

“黎家?咱们奉元城的官老爷黎大人的那个黎家吗?”

“可不是嘛,除了这位黎家,还能有哪里黎家值得让我跟你说一说。”友人笑话好友,“你还操心上汤五哥馆子了,放心吧,人家背后关系深着呢。”

这位食客听了,可是舒心一笑,“那我放心了。”

“你说你,跟他家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怎么为个外人饭馆上起心了?”轮到友人好奇。

食客:“他家饭菜合我胃口这就不提,主要是这家人都挺好的,去年雪灾,一个小小馆子还去救灾救了半个多月,饭好吃老板夫夫俩品行好,都是平头百姓在坊间做起来的生意,我要是眼睁睁看着被人背后使坏坑一把,于心难安。”

“你啊你,我算是知道了,你为何老爱往他家跑,你说他家夫夫俩品行好,那是对着你胃口了,你就是个好人。”

食客听友人捧他,笑呵呵摆摆手也不在意,而后又说:“如今看,汤老板背后多多少少有些好人缘好关系,要是现下开个酒楼也使得。”

现在馆子太小了,要是开大酒楼就好了。

友人点点头,“酒楼就两点,背后有人靠着,有钱就行。他家应该成了吧?”

“缺点钱吧,今年卖卖火锅底料该够了,不过——”

“不过什么?”

老食客一想到汤老板坐月子就得关门,不由道:“他家缺厨子,酒楼可不能就汤老板一人。”又自言自语:“听说汤老板新收了俩徒弟,要是教出来徒弟就够了……”

那也得两三年功夫吧?

汤家院子。

汤遇春和汤化吉二人很能吃苦,他们二人先跟着小咪学刀工——小咪大圆师兄弟别的不提,刀工是扎实的。二人白日里切土豆丝、土豆片、萝卜丝,反正能切的都切。

晌午吃过饭,二人收拾一通,还要写大字。

汤显灵喊:“你俩回屋睡午觉,睡半个时辰,谁要是偷偷学习不睡觉,我发现了,我得打谁手心板。”吓唬小孩。

俩乖徒弟立刻听师父的话,回屋脱了外裳上床赶紧闭眼睛。

汤化吉闭着眼问:“师姐,师父真要打我们手心板吗?”

“师父肯定舍不得。”汤遇春闭着眼说。

他俩师父路过咳了咳,吓得俩小孩赶紧不说话闭着眼的眼皮都在颤抖,汤显灵:……嘿嘿嘿。

吓唬成功。

小孩子要吃好睡足才长个头。

遇春骨架大,十岁了,看着跟二姐家大娘差不多个头,汤显灵觉得小姑娘能长到一米六五以上,要是太矮了,拎着刀、铁锅就有些吃力——

不然给遇春教面点。

化吉呢,更瘦小。

汤师父开始头疼了。

然后去抱抱他家汤辣辣,汤显灵低头亲了亲辣辣脑门,正经说:“你可得好好吃饭长大个头。”

汤辣辣管听不听得懂,阿爹亲他他就笑。

汤显灵:嘿嘿嘿,这小孩是个憨憨,跟铁牛了。

俩徒弟午睡一个小时就起来,然后复习昨日师公教的字,学完了字,师公检查过后才能进灶屋帮忙,一般是摘菜、洗菜、剥豆子、串肉。

汤显灵:“你俩干一会累了就自己歇歇,别让我叫。”

“知道了师父。”、“知道了。”

俩徒弟真的乖,就是太勤快刻苦了。

“行了,你俩洗了手去院子陪着辣辣玩一会。”汤显灵赶俩孩子出灶屋,这是忙起来还得他叫停才不干。

俩孩子帮忙看汤辣辣去了,不过汤辣辣是铁牛缩小版‘沉默寡言的稳重’,往棚子下的罗汉床一趟,能自己玩自己脚脚和手手半天不带哭一声的。

汤显灵每每见此,都会看向铁牛,皱着眉:“你小时候也是这样?就是咱阿娘还在世时,你也这样?我的意思是你天性,不是被皇甫家逼得。”

铁牛回忆了下,“我小时候确实如此,大了些会叛逆。”

汤显灵一听‘叛逆’眼睛都亮了,催着问:“多大?”

“七八岁吧,我还逃过一次私塾。”

汤显灵:“好好好,太好了。”

铁牛一听便笑了起来,说:“哪有你这般盼着汤辣辣逃学的?”又说:“我现在也很寡言少语吗?”

“现在也没有吧。”汤显灵说完,一个‘对哦现在铁牛跟他相处可不是大冰块’,应该说他和铁牛遇到之后,除了最初话少些,之后日子越来越甜蜜蜜。

他家铁牛有时候还会逗他呢。

“所以别操那么老远的心,等辣辣长大了,遇到喜欢的人话就多了。”铁牛如是说。

汤显灵撇嘴,伸手揪着汤辣辣的袜子玩说:“那我当阿爹的还挺省事,遇到这么个小哑巴。”

床上小哑巴咿呀叫,小脚脚摆动了下。

汤显灵:哈哈,欺负小孩很开心。

今年夏日,许村盖了火锅底料工厂,铁牛和汤显灵运着油纸麻绳过去,整个许村,十户人家院子门敞开,大太阳下支棱着簸箕晒的红彤彤辣椒,有的人家晒干了,便开始石碾子碾辣椒粉……

村长找到汤老板说:“前些日子有个眼生的鬼鬼祟祟到咱们村里来了。”

汤显灵一个警戒眼神。

“我带着村民赶了出去,但是刹不住,赶走了一个,后来没多久又来了两个人,这次还是夜里,光往那辣椒田头摸去。”村长一脸愧疚不好意思。

汤显灵:“没事,这事迟早的,只是没想到背后有些人不要脸到如此程度。”

他不卖种子,这些人就想着‘偷种子’。

“后来张怀带着人,还有他家海牛时不时巡逻,幸好咱们村偏僻,之后是没见到生人,但我估摸着,那天夜里是不是摘了辣椒啊,我听老六家说,他家辣椒地有一小片光秃了。”

汤显灵安抚村长说没事,丢了就丢了,还是按照约定好的给钱。

如此漫长的夏日过去,入秋了,卢三娘烤了许多月饼放柜台卖,烤月饼卢三娘已经学了九成九,汤遇春和汤化吉在旁打下手跟着一道学,家里出货日子稳定许多。

中秋放了三日假,汤家馆子关了门。

普斯大人的商队也提早来了,汤老板带着辣辣和铁牛出了城,与牛油商队在城外汇合,马不停歇直奔许村。

汤珍在许村待了四个多月,与村民相熟,夏日时在外劳作,人晒黑了不少,不过整个人身体健朗了许多——

就是那种精气神。

以前汤珍生孩子生的多还是被崔家压着,整个人有内到外散发着一些‘弱弱’的气质,只能由人支配那种,而现在皮肤黑了,但腰杆子直,双目有神。

家里三个小姑娘也黑了些些,不过快活许多,在乡村小道跑的飞快,小二娘拽着妹妹三娘,一起大声喊:“阿叔、阿叔——”

“辣辣也来了!”

“快快回家,跟海牛叔叔说。”

汤显灵在车上‘截停’了小二娘,笑呵呵说:“跑什么,上车一道回,你海牛叔叔带四哥儿玩去了不带你俩?”

铁牛停了骡车,抱着三娘二娘坐上车。

“才不是,海牛叔叔上山摸栗子去了。”二娘快声快语说话。

三娘贴着阿叔坐去看辣辣,好久没见,辣辣长大了,又抬头补充二姐的话:“大姐带着四哥儿在家剥花生豆豆,我俩出来玩,小花、小花姐姐给我俩摘了果子吃。”

“什么果子?”

三娘摸荷包,掏出来一些酱紫色的小果子全给阿叔,“阿叔、叔叔吃,给辣辣也吃。”

“辣辣吃不了。”汤显灵嘴上说着,拿了一把,也不洗,囫囵擦擦全送自己嘴里,夸说:“甜,好吃!”

小三娘话都利索了,更别提以前夹在中间的小二娘现在脾气也直来直往,看来二姐带着孩子们在村里日子挺好的。

第124章

许村的火锅底料厂建在村大路边缘,距离河道也不远,普斯大人今年送的牛油比去年的多三分之二,也是汤显灵要的。

今年红辣椒粉干辣椒也多。

牛油到了,其实剩下的就很好加工——前提是村民得按照步骤进行,汤显灵给二姐的秘方是经过‘不经他手’调出来的普通人做法版,跟他做的底料有个九成五,已经很香了。

汤显灵和铁牛到这儿时正好中午,将怀里的辣辣往孩子堆里一放,他俩洗了手,进灶屋先搭把手帮忙,王阿叔赶二人在院子里等,饭快好了。

“阿叔,我二姐孩子们这些日子麻烦你们了。”汤显灵没出灶屋,不过赶了铁牛在外头看辣辣。

王素素看了过去,“说这个话干什么,再说了,你二姐在这儿也没吃闲饭,帮我很多,家里院子都热闹起来了,海牛比以前要懂事,知道责任了,以前一玩就没影子,都不回家,吃饭了你张叔外头喊人都找不到。”

“海牛就是爱当叔叔,照顾小孩有一手。”汤显灵夸。

王素素一边手里下面条,一边说话:“我说实在的,你二姐刚到的时候可能拘束不好意思,但她是个好心肠的——跟着你们家了,三个姑娘我也喜欢,就是太乖巧懂事了,好在小孩嘛,混熟了就知道玩了,天天跟着村里小子姑娘一道跑着玩多好。”

汤显灵见阿叔下面条,灶屋看了一圈,洗了几条黄瓜打算再拍个黄瓜做凉拌菜,外头四哥儿大娘剥的花生米正好再炸一盘。

王素素听显灵这般安排,便忍俊不禁笑出了声。

汤显灵:?

“花生米都不能要?”汤显灵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