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夫郎家的小酒楼 第233章

作者:路归途 标签: 生子 美食 市井生活 日常 穿越重生

汤家馆子要摇身变成酒楼,新老食客都好奇选哪块地方,还有人推荐去他们坊的——他们坊正街有二层楼,盘上两处门脸,不比西市酒楼地方小哪里去。

自然了,推荐这番话的食客也是有自己的小心机,汤五哥开他们坊,以后吃饭可就方便咯~

奉元城有钱富贵的坊还挺多的,不去东西市少一些人气热闹,不过汤五哥这些年也不是白干的,自带稳定客源流量,之前能在偏远的八兴坊站住脚跟,去旁的坊没道理会亏本。

汤家小院。

孩子们都没在院子,年前时国丧,小孩子们爱玩闹,待在城里忌讳多,趁着过年前,汤显灵将五个小孩打包全送到许村去了。

二姐在许村租了一户院子,租了十年,那边什么东西都有。

大娘汤甜甜十七八岁,长得是亭亭玉立,去年夏日那会,生意忙完了,二姐汤珍就跟娘和他说:要给大娘挑夫婿。

汤显灵:……

小孩才多大啊,就给大娘踅摸亲事?

别说汤珍听见这话气笑了,就是旁边大娘汤甜甜都捂着嘴巴笑阿叔,因为阿叔把她还当小孩,还觉得她年幼,她心里是高兴的。

“都十七了,我说的实岁,下个月就十八了,虚岁的话那可不十九二十了……”汤珍跟阿弟掰扯。

汤显灵嘴硬:“那你咋不给孩子算二十五!”

汤珍:……

蒋芸年纪大了,头发丝添了几处花白,神色慈爱看俩人斗嘴玩,见姐弟俩看向她,摆摆手说:“我不断官司,你们吵去吧。”

最后汤显灵先跟二姐说:“甜甜也不是那般大,不过你要是想给她踅摸就好好挑,这事是得认真仔细些,咱们多花些钱请官媒。”

“我也这般想。”汤珍点头。

这几年,汤珍做买卖手下管人,从最初的胆怯逼着自己上,到如今眉宇间添着几分从容游刃有余的自信,四个孩子也跟着她娘学了,大娘甜甜那会到汤家时年岁最大,经过这些年跟着她娘跑,也插手学一些管理做买卖,性格呢恬静,也有些传统,对嫁人成家生小孩这事不排斥的。

既然不排斥,那就早早挑,二姐说的也对。

汤显灵和二姐拿了礼去拜访袁大人,说清来意,结果没几个月——期间袁大人介绍了两位,但都不太合适,对方嫌二姐女子单立门户,有些瞧不上他二姐。

这等亲家自然是处不来的。

然后就到了国丧。

汤珍有些忧愁说:莫不是我的婚姻不顺,连带着孩子们也——

“跟你有啥关系,那皇帝老爷岁数到了,去天上享福了。”汤显灵关起门来在自家说话,也还是几分调侃带着吹一波。

真龙天子嘛,驾崩了,可不是要上天继续做真龙。

汤珍一听阿弟这般大胆,先把大娘婚事忧愁给忘了,改成了:“守孝百日,明年也合适。”

“是是是,慢慢挑,而且甜甜秉性好,袁大人介绍的那两家孩子们各有各的好,但是买猪看猪圈,他家长辈自视甚高,还是算了,咱们也不巴着谁家过日子。”汤显灵说。

袁大人介绍的那两户人家,汤显灵一休假就拉着铁牛去‘暗访’,两户人家小孩同甜甜年岁差不多,长得蛮好的,也很有礼貌,汤显灵那会还挺满意,跟着铁牛说:一看浓眉大眼是个正经好人,错不了。

铁牛直勾勾看夫郎,问:那我浓眉大眼吗?

汤显灵逗得直乐,都老夫老夫了,这是干嘛!

两家也没过礼,只是初期相看,黄了就黄了,这也没干系。

汤显灵和二姐跟袁大人说完,结果过了几日,袁大人到饭馆来吃饭,说:两家人一听你们这儿不愿意,却急了,两家都是看上你们的,只是想拿捏你们,这样人家算了,我再找找。

汤显灵更庆幸,幸好黄了。

这样人家——明明是看中、想求娶的,结果还要找些借口挑剔打压二姐和甜甜,神经病吧。

汤显灵怕甜甜想歪了,将理由都说清楚,而后打包送小孩去许村散散心,汤辣辣也跟着一道去了。

如今玩到了年后,也没回来。

汤显灵懒得接,最近院子难得清闲,不做买卖不看小孩不断官司,多爽啊——

爽什么。

汤老板其实麻烦事多着,要选址开酒楼,不过这事铁牛在跑。

“师父喝奶茶。”汤遇春端了现煮的奶茶送到师父手边,后头汤化吉端了一盘红茶牛乳小饼干过来。

汤显灵一股脑从躺椅上坐起来,看向俩乖徒弟,说:“难得休假清闲会,你俩也别忙了,就在院子里歇一歇,咱们喝了奶茶,下午不做饭去街上买着吃。”

“师父,街上吃食不好吃也没自己做的干净。”汤遇春说。

汤化吉点着脑袋,“对啊师父,也不麻烦什么,前两日你不是说想吃冒烤鸭吗?正好我杀了鸭子。”

汤显灵:???

杀了鸭子这么麻烦的活你叫正好杀了鸭子。

“你俩——”汤显灵慢吞吞喝了口奶茶,看向俩徒弟,“现在不珍惜休假时间,回头酒楼开了你们有的忙了。”

汤遇春笑嘻嘻:“忙好啊,忙点好,说实在的我都闲的发慌了。”

“对啊对啊师父。”

汤显灵:“化吉,你真是你师姐小跟班。”他又捏了一块饼干,这红茶牛乳饼干特别好吃,不是很甜腻,茶味和奶香比例正正合适,当即夸赞:“做得好。”

“师父,我奶茶煮的不好吗?”汤遇春说。

汤显灵:“好,我喝了两口觉得还想喝。”

俩徒弟哄的乐颠颠去灶屋忙了。

汤显灵也感叹他自己命好运气好。

大徒弟化春今年十六岁了,从小就是大骨架,现如今个头有一米六八近一米七,青春期小姑娘个头蹿的猛饭量大,不胖不瘦健健康康体态,面色红润,力气也大些。

铁牛教孩子们识字,他教孩子们记账,后来俩孩子养了一年,身体还是瘦巴巴的,铁牛就教孩子们打打拳活动活动筋骨,可能因为这事吧,俩小孩后来身板倒是很好。

化吉今年十三,个头比他师姐矮了一头,一米六吧,瘦瘦条条的,白净,小脸清秀,骨架纤细一些,说话声还有点儿童声——很清澈,没变嗓子呢。

之所以说他命好运气好,是盲捡回来的俩徒弟,在做饭这行真有点门道天赋在身上。

先前汤显灵教卢三娘做点心,卢三娘优点是手巧,能捏造型,做各种各样造型,中式点心学的很好,西式点心就差一些,放东西比例要记住,按照要求步骤放。

而俩徒弟,先说化吉,化吉做点心有点‘随心所欲’的融洽,属于你别管其中有没有跳过哪个步骤或是少了什么,到最后一个结果——和他师父做的味道很相近。

化吉还努力,精益求精,脑子也会琢磨,要是手艺好有天赋在身上,做东西有自己理解并不可怕,甚至还会碰撞出新的口味。

这就是创新了。

除了点心外,化吉对做菜也很拿手,素菜凉拌菜荤菜等不拘着,反正汤家招牌,化吉都会,做的味道老食客能分辨一二,笑着调侃一句:今个菜是化吉小师傅做的吧?

化吉一听有些懊恼,说自己还得练,别倒了师父的招牌。

而汤遇春在荤菜上极为拿手,尤其是调料火候的掌控,颠锅切菜基本功很是扎实——此处感谢小咪教导,还有田厨子逢年过节来汤家,也会指点一二。

若是说老食客能尝出化吉和汤老板做菜滋味区别,那么汤遇春掌勺的菜,汤家多年老食客尝了,也分辨不出来的。

除非是特别灵的舌头会说:这不是汤老板做的吧?

遇春特别认真客气询问缘由,她想知道自己差师父哪里,好改进。

老饕餮便笑呵呵说:你这菜烧的已经很好了,但你师父烧的菜就是有些不一样的东西,你让我讲、让我形容,我还说不上来,他那菜像是‘活’的……

这样玄乎其乎的说法,听的汤遇春连连点头肯定说:您老说得对,我以前也觉得自己差师父,却不知道差哪里,现在一听知道了,我还得练,多练。

俩人在哪交流,被吹捧的汤显灵:……

他真的是开了金手指的。

反正遇春化吉二人已经很好了,即便是青春期——二三娘时不时还闹别扭,得大人拉架哄一哄,而遇春化吉太乖太懂事了。

汤显灵:我上辈子真是积了大福气。

至于卢三娘,三年前三娘嫁人了,夫家就在对面的丁一坊一户人家,跟崔大宝那般一样,是个收租的人家,不过没崔家院子多,就多一处小院子向外租。

那家人兄弟两个,上头还有个姐姐,姐姐早嫁人了。

卢三娘嫁的是小儿子。

这家人还没分家,两兄弟妯娌父母住一起,当初汤显灵听了就皱眉,说:不是有多余的一处小院子吗?咋还住一起。

卢家人说:说是大院子能住下,住个几年,三娘有了孩子到时候再搬到小院子去,先挣几年租钱,再说了,那小院子租户才给了租钱,哪能折了租契赔钱啊。

汤显灵:……

这话有点耳熟,像是现代有人家说:买房不急,结了婚婚后买。

但是真结了婚,婚后总有些用钱的地方,拖着拖着买不了新房了——自然了,也有实打实真买的。

这都是闲话。

反正卢三娘这桩婚事,汤显灵觉得有些‘问题’,还跟娘和二姐说:那户人家也寻常,三娘有本事,跟我学了做糕点,怎么卢家把那家人当一门巴不得的好亲事?

蒋芸说:巧莲觉得合适,那是两坊近近的,三娘嫁过去他们也能看这些帮衬着。

汤珍接话:还有一点,三娘嫁人嫁的近些,回头还能继续在你这儿干活上班领工钱。

汤显灵:……

有这些缘故,但这是外因,卢家还是疼爱这个女儿的,那户人家总得有些别的长处吧?

后来两家结亲,卢三娘嫁过去了,汤显灵才知道,卢三娘夫家的大哥大嫂不孕不育——结婚五年了,肚子都没动静没孩子,膝下那个女儿是抱养来的。

那边人家跟卢家保证,只要卢三娘嫁进来生了孩子,到时候大院子家产是小儿子这边的,小院子归老大。

汤显灵:……

“……”

“……”

卢家是不是脑子有毛病啊。

汤显灵就很想问:那边老大不孕不育,就不怕弟弟也不孕不育了?

咋就贪图这点东西呢?

汤老板觉得不可思议想不来,但卢家也有卢家的考量,首先女婿那边很是诚心,光是聘礼就给了三娘二十两银子,其次女婿为人很老实、可靠,脾气好,能干活,还有一门木匠手艺,也能赚来钱。

在卢家老两口心里:有门手艺能养家,这就是源源不断的活水,日子只好不坏,外加上三娘嫁到丁一坊离八兴坊近,三娘还有收入,不会被那边看低。

那边老大都是那样了,自然是紧着小儿子来。

而且老大媳妇生不了,那边婆母公爹也没多埋怨刻薄人,可见是实打实的真好人。

陈巧莲还神神秘秘叫二郎回来给准女婿把过脉,知道没啥问题,就是有些虚,补一补,生孩子是没问题的,陈巧莲这才松的口,嫁女儿。

果不其然,卢三娘嫁到杜家后——汤家员工有婚假七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