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路归途
皇甫铁牛说:“还好。”
他便看汤显灵鼻子皱了下,有些可爱,像山里小猫似得,声音有些软糯,带着笑意跟他说:“打黄油比这个还要累,我之前打了半晚上,胳膊能断了!”
皇甫铁牛觉得汤显灵是心疼他。
他心里就很高兴,半点都感觉不到累。
旁边崔大宝听了,心想:他就知道!汤老板嫌累不做黄油版,但他很喜欢,不加黄油的肉松面包是很好吃,让他念念不忘,但是加了黄油的那就是魂牵梦绕了。
不由看向这位大个子叫铁牛的小郎君,那胳膊,藏在衣裳下的腱子肉都能瞧出来,崔大宝可乐呵了,献计说:“这位小兄弟都说不累,我看黄油也是能打一打的。”
汤显灵:……
崔大爷,别以为你说这话我不知道你想什么。
满脸写着‘做黄油版面包’吧。
“其实除了累,还有天气热不好打,要是我赚了钱能有个手摇打蛋器,冬日时可以考虑添上。”汤显灵实话说。
黄油还得冷一些好打,好出油脂,也好洗黄油。
“汤老板生意好,自然能买到那什么手摇打蛋器。”崔大宝吹着好话,他的黄油版面包冬日就能吃到了!不错不错,还是有指望盼头的。
几人说说话,崔大宝给他家夫郎定牛乳,汤显灵家定的多,蒋芸其实不爱喝牛乳,喝了肚子咕咕响,倒是不闹肚子,只是一直响,蒋芸觉得尴尬。
蒋芸是个在外头巴不得是个隐形人的人,在家肚子响都有些不好意思,那两日喝了牛乳就不咋出门了。
因此汤家定的半桶除了做面包,还剩下不少。
汤显灵自己能喝,老送人也不行,他家又不是散奶童子,因此听闻崔大宝想给夫郎定牛乳,汤显灵就爽快答应下来了,让崔大宝从他这儿买。
三文钱一罐,他的运货费省了。
崔大宝:“是不是便宜了?”
“我这儿要用牛乳,也不靠卖牛乳赚钱,还要你来取,三文钱就当每日运送费您包了。”汤显灵笑呵呵说。
崔大宝便爽快成交。
别看汤老板年纪小,做起买卖来,大度敞亮不小气。
他在家闲人一个,取个牛乳费什么事。
双方都很满意。
正说话,外头又来人了,有人喊:“我就说嘛,定是崔大爷,来的这般早啊。”
“你也不晚。”崔大宝回。
几个食客扎堆闲聊起来。
“这两日我睡醒总是缺点什么,后来一想,缺汤老板家朝食。”
“谁不是,早上没吃好,一天都难受。”
还有新客,这位是做了‘攻略’的,就是最后一日买了红豆锅盔那位,吃了惊为天人,哪里是什么凑合,便想被人买空的肉松面包何等滋味,他一问,旁边没走的老食客赶紧说:你要是想吃肉松面包定要来早。
来多早?新客还想,左不过天刚亮就从家里往过走。
老食客:不不不,得天黑。
新客:??哪有这般夸张的,你们是不是太捧着这位汤老板了。
他将信将疑,但是吃完红豆锅盔还有点意犹未尽,想着那些食客吹的那个肉松面包天上有地下无的,尤其汤老板休息两日,他红豆锅盔都馋了两日,于是这日天不亮,还真是迷迷糊糊穿上了衣服来看看。
结果一到正街,好家伙,汤老板铺子前已经候着好几位了。
真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新客把自己心路历程简单说了下,“……现在是真信了。”
“面包还没出炉,现在你说这话早了,万一你不爱吃呢?别显得我们几个是托一般。”老食客笑呵呵打趣。
话这般说,但语气对汤老板家面包是很自信的。
不会不好吃。
另一食客接话:“这肉松,我说实话,第一次吃时不习惯,还有点想吐出去,我想七文钱一个也不能糟蹋了,便硬逼自己吃,走了一路吃了一路,不知不觉吃完了,这是口齿留香,越吃越上瘾。”
“对对对,我也是。”
崔大宝:七文一个黄油面包你还不知道珍惜,你小子好歹最后是品出香来了。
不错不错,他同这几位能吃一个锅里。
食客聊着天,陆陆续续人又多了起来,其中就有周香萍。这一群男子,就周香萍一个妇人,蒋芸忙活差不多了,便去找周香萍聊天,周香萍也自在一些。蒋芸这是以己度人。
“嫂子那位小年轻是?”
“哦,远房亲戚来帮五哥儿的。”蒋芸这次说起来就没第一次紧张了,“叫铁牛。”
周香萍一看,这位小郎君围着五哥儿打下手,干活很是麻利,不由说:“对着,你们铺子生意好,请个帮工来挺好,人能轻松些。”
蒋芸怕自己谎话太单薄,还补了句:“之后还上梅干菜锅盔,还有五哥儿定了个铁板锅,上新花样。”
其他食客耳朵都竖起来了。
“嫂子,什么新花样?”
有问蒋芸的,也有直接问汤显灵的。之前卖锅盔时,汤显灵预告要出肉松面包,那会大家还对此‘不屑一顾’,自然了崔大宝最‘狡诈’,面上看着冷冷淡淡的不甚好奇,实际上第二天跑的比谁都早。
这一次,汤老板端新品,大家都老实信服许多。
汤显灵:“我想着先来点鸡蛋灌饼,后头我能拉扯开再添煎饼果子。”
“都是饼子啊?”
“饼子也好,汤老板饼子一绝。”
汤显灵:……只是因为揉面顺手。他也没解释,等之后再说,现在真的是不能多添了。
天亮了,铺子里已经弥漫出面包香味。
汤老板看了看成色,刷了蛋液,又过了一小会,“可以了!”
皇甫铁牛用布垫着,小心翼翼取出了放面包的铁网,放在案板上,蒋芸开始收钱装面包,汤显灵等烤的功夫做好了第二批,现在就等着放烤炉。
他想铁板回来后,到时候提早把面包团做好,只要蒋芸放进去烤就行,他就能在旁做鸡蛋灌饼。
或是说,分时间段:第一批早起烤面包,第二批锅盔加鸡蛋灌饼。两者倒一倒顺序也行,看哪个卖的好。
毕竟面包烤的时间久一些。
崔大宝早早拿了面包就往回走,自然是不知道,之前去西市小酒馆喝酒那几个帮闲之一丁权,在第三炉面包时来了。
那会刚巳时,早上九点多。
对时下寻常百姓来说,九点已经不算早了,百姓早睡早起,那奉元城外村里的,天不亮起床干农活也是有的事,而这群帮闲伺候陪着少爷玩,夜里东西两市赌牌的、喝花酒的、泡汤子的、听戏曲的,各式各样,闹一个通宵也是有的。
所以丁权觉得巳时已经算早了。
他一到八兴坊正街,整个街道热热闹闹,路中间摆摊吆喝声叫什么都有,倒是崔大爷提的那个汤五哥朝食铺不甚起眼,因为各个铺子门头人都挺多的,分辨不出‘汤五哥朝食铺门前排了很长队伍’,因为根本看不出来。
等他问了路人,寻到位置,丁权一看:这门口只有七人,不多啊。难不成是崔大爷诓他?又摇头,不会不会,崔大爷对吃上不会撒谎。
丁权旁边立了会,还未上前,就看又有几位路人往铺子前去,里头传来一道声:“别排了。”
门口七人食客也说:“面包没了。”、“幸好幸好赶在最后一批。”、“今个也不算晚。”
路人一听,脸上露出懊恼,还有人不死心问:“那还有甚?”
“只有红豆锅盔。”
“那我等等锅盔。”
说话功夫,原本的七变成了十多人。丁权一见,崔大爷果然话里不虚,那面包这会就卖空了?他连忙上前,先说:“我也买锅盔。”
其他人便不说话。
丁权等了一小会,这汤五哥铺子里香味越来越浓,再看旁边几位食客是伸着脖子探,往那两个大烤炉瞅。
“成了。”
那位年轻夫郎喊了声,怕就是汤五哥了。旁边有个高大小郎君开烤炉,用布垫着,取出了铁网盘放在案板上——
丁权跟着卫少爷混,虽是平头百姓,但眼界可不是,还是有些分辨的,他看那面包,做的确实是挺漂亮,不过这不算什么——
“好香好香。”、“汤老板烤的面包真是一绝,我家小郎记了两日。”
蒋芸给装好。
丁权见,等候买面包的人,每个食客只有三个面包,是了他想起来,之前崔大爷说过,汤老板只给每位食客限买三个。
“这位客人,我出十文钱,能不能给我匀一个面包?”丁权拦着一位拿着面包的客人笑呵呵说。
食客:!
犹豫了下,点头,“也行。”
丁权痛快付账,还没吃,只说:“他家店生意一直这般好吗?”
“汤老板的爹病倒了,病了大半年了吧,铺子本来都落灰,前些日子汤老板才接手做起了朝食,没几日就盘活了。”
“汤老板手艺在这儿,没得说。”
“回了回了,两日没吃真的馋这个。”
丁权待人走后,拿着面包才咬了口,入口是香葱还有股特别沙沙的口感,越嚼越香,面包像是发胀的馒头,带着奶味,但是混合的特别好,还有其中夹杂的酱,很是特别。
不知不觉手里面包就吃完了,丁权一看,铺子前头又是许多人。
“老板,我要两个红豆锅盔。”
“汤老板,梅干菜肉的什么时候能好?”
汤显灵回:“天气晴朗顺利的话等个三日就能上了。”
“那敢情好,我记下了,吃来吃去,我还是喜欢梅干菜肉锅盔,到时候上了,老板你别跟肉松面包一样限买三个。”
汤显灵顿时笑了起来,“您多买点,回头吃腻了也不好,岔开这味吃。”又说:“这般您来,我不限购梅干菜肉锅盔。”
这位脸熟食客,天天问:梅干菜肉锅盔啥时候上。
“好!”食客很是痛快。
铺子生意好,食客和老板说两句也乐呵呵的。丁权对梅干菜锅盔好奇上了,先嘴快要了红豆锅盔——再不要,他就怕一会卖空了。
又想等他吃完了,三日后他来早一些,这些吃食都买了送给卫少爷尝尝鲜。
另一头。
上一篇:穿成哥儿后我凭实力成为团宠
下一篇:绝美反派他重度社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