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岸 第81章

作者:张鼎鼎 标签: 种田 天之骄子 穿越重生

待刘文离开后,李思安指了一下身边的椅子,随口道,郑定辉笑道:“属下站着就好。”

“你若站着,我也要起来陪你站着了,就当你体惜一把我这个老骨头吧。”

他都这么说了,郑定辉还能说什么,只有老老实实的坐了,他坐下后苦笑道:“定辉实不知,哪里就入了李相的亲眼。”

李思安笑了笑:“现在再让你过那养鸡种菜的日子,你还愿意吗?”

“……那日子,也没什么不好。”

李思安喝了口茶,不再开口,郑定辉停了下只有道:“可就算不做那,我也还能做别的。”

“是吗?你这段时间好过吗?”

郑定辉没有说话,李思安又道:“你那心思,要花水磨工夫的熬,倒不是熬不出来,可是,你是想就此归隐山林啊,还是与世俗作对啊,前者你也要问问他是否愿意,后者……你也想过后果吧。”

郑定辉没有说话,李思安又道:“你早有选择了,不是吗?”

郑定辉眨了下眼,李思安笑道:“前几日,我可听说你晕倒了,哈哈,你也莫嫌我多管闲事,别的也就罢了,你的安全,我总要留意的。”

郑定辉苦笑道:“一切都逃不过大人的法眼,那么大人这么说,是有心成全属下了吗?”

“我是不是成全你无所谓,关键是你是否能成全你自己。”李思安放下茶杯,正色道,“我老了,很老了,下面要如何,我就算有心,也无力了。”

郑定辉看着他,想说点什么,但见他看起来红润的脸色中却带着一种青白的感觉,嘴边的话,就说不出来。

“我今日,是来找你要一个保证的。”

“……李相请说。”

那天两人说了些什么,没有人知道,在后世的正史上,也没有人去记录这一天到底发生了什么,倒是一些野史闲闻中出现了一些八卦,可也不会有人去在意。

而在此时,也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就连刘文,也只知道,当他在饭桌上再见到郑定辉的时候,他就有些不对,而当李思安离开后,他更沉默了。

刘文是相信挫折教育的,在他来看,是男人,就应该经历挫折,苦一点累一点受点伤都不算什么,如果一点打击都不能受,那就不是男人了,不过郑定辉的这个压力有些太大,所以当天晚上他就将郑定辉叫出来下棋。

郑定辉倒是老老实实的坐到了棋盘前,但却下的心不在焉,不出几步,就要被刘文将死,下了几盘之后,刘文只有将棋子推到一边:“说吧。”

郑定辉抬头看了他一眼,却没有开口,刘文等了片刻,问道:“不想说?”

郑定辉摇摇头,还是什么都没有说。

见他这个样子,刘文也不知要如何了,又想了想才道:“那等你想说的时候再来吧,不管如何……”

下面的话他没有说,只是又拍了拍了郑定辉的肩。从书房中出来,刘文也是很有点纠结的,倒不是纠结郑定辉瞒着他,而是这一次,他真的是没有办法了。他可以帮郑定辉弄武器,可以帮郑定辉练兵,可以绞尽脑汁的去想现代的战例给郑定辉做参考,可是郑定辉现在将要面对的选择,却是他无法干涉的,这就像是猜盅子里的点数,他也不知道里面的,到底是大是小。

这个晚上,刘文睡的迷迷糊糊的,睡到半夜,他突然睁开眼,果然就见到床前站了个人,就算他意志坚强,这一下也吓了一跳,也亏的这晚上夜光明亮,他立刻就发现那是郑定辉。

“你做什么?”

“大哥……”

他此时已经完全长开,完全就是成年男子的模样了,但这一声,却如同小绵羊似的,低低的,带着几分茫然,刘文心中一叹,应了一声。

“我、我很害怕。”

“怕什么?”

虽然能大概的知道,但刘文还是这么道,郑定辉怔怔的看着他,过了半响又重复了一遍先前的话,说完后又道:“我知道我不该怕,男子汉大丈夫,头掉了碗大个疤,死了也就死了,可是……大哥,我、我真怕……”

他说着,身体不由自主的抖了起来,刘文抓着他的手,只感觉他的指尖冰凉,但手中全都是汗,就着月光,更能看到其中的惶恐,黑亮的眼神中,有一种将要跌入地狱似的不安。

刘文一握着他的手,他就顺势的反抓着刘文的:“我过去不知道天高地厚,总以为自己有天大的才华,有天大的本事,可以成为大将军,大宰相,可以成为让人说到评书里的大英雄,我现在真成了英雄,却才知道,自己过去是想岔了,我只是一个流氓,一个混混,一个乞丐,考秀才都凭的是运气,现在虽成了将军,可要不是有大哥……”

“我可不知道我教出了一个懦夫。”

不等他把话说完,刘文就道,郑定辉抬头看了他一眼:“可是大哥,那个位置,我真怕啊,我若做不好……不知要死多少人……我以前还想陛下懦弱,现在才知道他的为难……”

刘文没有说话,郑定辉又抓着他的胳膊,然后一点点的挨了过去:“大哥、大哥……”

他不停的叫着,就抱着了刘文,而自己的头,则枕到了他的肩上,身体紧挨着,刘文更能感觉到他的颤抖,不由得,就拍了拍他的肩,郑定辉将他抱的更紧了。

他是穿着单衣过来的,刘文先前正在睡觉,自然也是只穿了一身睡意,离得这么近,立刻就感受到他身体上的火热,若在先前,刘文立刻就会觉得奇怪,而在此时,郑定辉还抓着他的胳膊,他还能感觉到他指尖的冰冷,因此,虽也觉得不妥,更多的,还是觉得他心思太重了。

只是这一次,他却没有说什么。

在一般人来看,那个位置代表着无上的权利,无限的风光,可若真要让那人登上那个位置,就不知道会如何了,这就像现代人大多是想被人瞩目,成为明星,可先不说到几万人的大舞台,就是在一个百人的小会上,又有几个,能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头脑清楚,气定神闲的上下来的?刘文到现在都记得自己第一次登台时的情景。

他从小学习好,人也长得算是周正,因此早早的就被选为班长,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更被选成了主持人,在那一年的国庆晚会上他就登上了台,虽然已经在下面排演了很多遍,可当他真正上去,看到下面黑压压的人头的时候,还是大脑一片空白,连自己说了些什么都不知道,全靠本能反应才顺下来的。

他连登上那样的校舞台都是如此,更何况郑定辉将要上的那个位置了。

就在他这么想着的时候,郑定辉将他抱的越来越紧,冰凉的手也渐渐的向他的衣下探去,刘文一怔,刚要开口,郑定辉的嘴就覆上了他的,刘文瞪大了眼,却发现郑定辉的眼中,那种绝望的味道更深了,那就仿佛,只要他一瞪眼,他就真的会跌落到地狱中似的。

在之后,每次刘文想到此时的情景,就会感叹人不能心软,看看他两辈子都坚持原则,就是在这个时候心软了一下,就落入这种境地,正是人善被人欺,马善被……

正是古人诚不欺我!

当然,这都是以后了,在这个时候,刘文这一心软就没有瞪下去,而郑定辉则顺势的开始啃咬他的唇,两个不知在何时热起来的手也开始在他的身上游走。

他的手法有些生疏,可却非常知道分寸,哪里会酥哪里会麻都是了然于心,刘文虽然性子清冷了些,可也是正常男人,这个身体又正值壮年,被他这一摸一揉,不觉得,就有了感觉,只是这感觉一来,他头脑却清醒了几分,当下就下嘴朝郑定辉咬了下去,他这一口咬的重,立刻就有了血腥味,郑定辉却仿佛没有感觉,手下动作竟没有丝毫的停顿。

“你!”

“大哥……”嘴中的血腥味越来越浓,虽然有想把他咬死的心思,刘文却还是下不了嘴,而他这边一张嘴,郑定辉就开了口,他低低的叫了一声,然后又以一种一往无前的带着几分绝望的架势覆了上去。这一次他嘴上不再犹豫,手上动作更是迅速,先前还只是又揉又捏,这次则直握重点,刘文只觉得后背一阵酥麻,身体是又硬又软,想要反抗,郑定辉却将他的身体翻了过去,然后又从背后抱住了他。

“大哥,对不起……”

“大哥,我、我就是想抱抱你……”

“大哥,就这一次……”

第163章

安平二十二年十月一日,这一天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也就是一个烧纸祭拜的日子,而对于朝中的大臣宗室们来说,却相当于一场地震,虽然很多人事先也有所感觉,或者听到了什么风声,但当李思安真的拿出了安平帝的那张遗旨后,众人都还是一惊。

“李某十六岁中举,十九岁进朝为官,蒙先帝赏识,托为顾命,圣上临去前,又留下这等旨意,李某虽愚笨,却也不敢轻忽。先前外敌在侧,李某怕朝中动乱,不敢拿出,现在大局初定,还望各位王爷、同僚,和李某一起共商此事。”

此话一出,一些平时对李思安不怎么服气的都在心中暗骂了起来,共商?真当我们都是傻瓜吗?过去不知道你做什么打算,现在还能不知道?人选你都定了,还商量个什么!

果然,那边就有李思安同一阵营的开口:“不知此事,李相是如何思虑的?”

“此事,圣上早有口谕。当初在豆满,圣上希望新立之君善战、爱民,对外,能为我大珠扬威,再不令我大珠受外族侵扰;对内,能令我大珠百姓安居乐业,再不受颠沛流离之苦。圣上英明,李某自无其他思虑。”

“李相所言甚是。”

“既是圣上所言,我等自然是要遵从的。”

“如此圣君,正是我大珠所需。”

……

李思安的话一落,和他一派的人立刻纷纷附和,其他没有明确站到他那边的,也不好开口反对,这其中,自有不敢的因素,也是因为,李思安的话让他们找不到漏洞。

他首先是打着安平帝的旗号来说的,虽然他们谁都没有听过安平帝说过,但也不能说安平帝没有对他说。而且刚经历过这么一波动乱,在朝在野,是都想安安稳稳过日子的不错,但也没有哪个想再被戎族欺负到头上,对戎族人,众人都有一种咬牙切齿的痛恨,如果说过去遇到戎族,他们还想着避一避,躲一躲的话,那现在,只怕都恨不得生啖戎族。

而让百姓过安居乐业的日子……这口号,那简直是千古以来都必喊的,能不能做到,都没错的。他们这么一迟疑,就又有人道:“若如此说,恐也只有善勇将军符合此条件了。”

虽然一开始因为杀俘被压了一下,但之后郑定辉连打几仗,这官职也就跟着升了又升,现在已经是名副其实的正四品将军了。这话一说出来,就是一片沉默,此时房间中的人并不多,内官、小吏都被打发了出去不说,有官职的,都是三品上的,而带爵位的,也都是近枝。在先前没有说出人选的时候,还有些气氛,但在此时,则只有沉默了。

虽然并不是没有先例,但是议论那把椅子上人选这种事,还是有些逾越的。就算现在看起来郑定辉有很大的希望,但万一要不是呢?或者就算是了,此时若说错一句话……

赞同的人不开口,反对的人也不开口,后者是知道反对无效,前者是觉得已经站好了队,怕出岔子,对于这种心态,李思安自然是了解的,他等了片刻,向郑明洪看去,郑明洪心中忐忑,却不得不开口道:“说起来,善勇将军的血脉是有些远,可这也是陛下的意思,依老夫来看,的确是最适合的。”

他这话一出,其他几个宗室的眼刀就射了过来,而那些官员们则是一片附和,李思安等了片刻道:“既如此,还请诸位随本相一起去请太后懿旨,询问太后老人家的意思。”

众人纷纷赞同,然后一起联袂去递牌子,太后自然是没有什么不同意的,再之后,就是商量详细的步骤,有去做各种准备的,有去通知郑定辉的,在询问了钦天监之后,正式的大日子就定在了十五日之后。

在正式的日子传到刘家的时候,刘文正在抄佛经,门一响,他的手一哆嗦,墨滴落在纸上,顿时湮黑了一大片,他盯着那黑乎乎的纸,半天没有出声。

“大爷?大爷?”

外面的人再次敲门,他回过神:“什么事?”

“刘公公来了,正在前厅等候。”

“请刘大人稍等片刻,我立刻就来。”他说着,放下笔,换了身衣服向前面走去,在要进前厅的时候,他长长的吸了口气,然后面带笑容的走了进去,“实在是怠慢的紧,我这几日,身体有点小恙,先前家人传话的时候,一开始竟没反应过来。”

“思安还和我客气什么?”刘永也站了起来,“不过我今日来,却是有件天大的喜事要说的,为这,思安也要请我一顿。”

“就算是没什么喜事,你说一句,我也是要请的。”

刘文请他坐了,自己也坐在旁边,两人又客套了几句,刘文才道:“不知刘兄说的喜事,又是什么?”

刘永一笑,没有马上回答,反而道:“说起来你我也认识这么久了,这刘兄的称呼,却有些泛泛了。”

刘文一怔,他和刘永也算是结下过革命友情的,他当初叫他刘兄,也是觉得此人可交,不过却从没有更近一步。刘永毕竟是内官,郑定辉又是宗室,他和一个内官关系这么好,总是有些不妥。刘永年龄比他大,品级比他高,他叫他一声刘兄虽有谄媚之嫌,却也五官大碍,再叫别的,那就太亲密了。

不过此时他既然这么提了,刘文也立刻道:“却不知大人还有什么别称?”

“某家当年,是家中最小的,行三。”

他说的含蓄,刘文却立刻领会了,马上道:“那我就称呼大人为三哥?”

刘永哈哈一笑:“这却是我拿大了,不过我痴长你几岁,倒也能担当的起。思安放心,你既叫我一声三哥,我必不会让你吃亏的,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我们换地再谈。”

刘文又将他引到了花园的凉亭处,这里虽在户外,但环境僻静,而且是刘府的制高点,一眼就能看到四处有没有人偷听偷看,说话倒也便宜,两人喝着茶,吃着糕点,闲谈间,刘永就把事情说了,之后又做了一些提点:“要说这话,我是不该说的,可我和思安是这等关系,说不得,就要多些嘴,以后……他是不比以前了,思安处事上,还是要思虑思虑。”

即使是刘文,听了这话,面色也不由得有些动容,先前刘永说要做他的三哥,他还以为刘永是要来攀附的,因觉得这人做事还算爽利,再加上也是不愿得罪,他就这么真真假假的叫了一声,心中还想,此人有些落下乘了——也亏的他们先前还有些旧情,否则时至今日他才上赶着过来,反倒不如什么都不做更令人敬佩。

哪知道他却对他做了这样的叮嘱,这话听起来平常,但在此时却是至理名言,真真的重要。他记得在现代看过一段野史,说朱元璋发迹后,有几个老乡去找他,这个说还记得圣上当年穿裤衩的样子,那个说还记得圣上您当年饿肚子时的样子,他们的本意也许只是提醒朱元璋不要忘了当年的情义,结果却是令他腻歪透了。

那个位置,还不比别的,最是要求威严,一些现在能说的话,将来就不能说,一些现在能做的事,将来,也不能做。刘永给他做这样的提醒,可以说是在拿自己的前程脑袋来赌。

“三哥的话我记住了。”

见他领会了自己的意思,刘永也很是欣慰,点了点头,就说到了其他地方上,两人正说着,郑定辉就回来了,一听到他,两人的面色都是一变,刘文皱了下眉,当下就想赶人,不过总算顾虑着刘永在侧,没把这话说出来。

刘永也是心中一跳,立刻道:“时候也不早了,我也要回去了。”

刘文心情复杂,也没心留他。就一边客套着,一边将他送了出来,正好在要走到前院的时候,和郑定辉碰上了,不等他开口,刘永就连忙上去给他行礼,郑定辉避开了:“刘大人这却是折杀我了,先前我多受刘大人的照顾,早说着去拜访大人的,也是近来事忙,竟疏忽了,这次遇上,刘大人可要给我个面子,多喝几杯。”

“将军的酒,某……在下是一定要喝的,只是在下身为内官,回去是要有时间的,不如下次由在下做东,还望将军赏脸。”

“那刘大人可要说话算话啊。”

两人就这么客套着,也往门外走去了,临别之时,郑定辉是恋恋不舍,刘永也是依依惜别,等到刘永的轿子看不见的时候,刘文径自转过了身,理也不理郑定辉的就向回走,郑定辉亦步亦趋的跟了上去:“大哥……”

刘文没有搭理他,走的更快了,郑定辉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叫他,刘文却只做没有听到。

“大哥真的不理我了吗?”

刘文握了一下发痒的拳头。

“这也许,是我和大哥最后一次见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