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古代去搞基 第195章

作者:风中蝴蝶 标签: 种田 穿越重生

“明公子到底仁慈,这次雪中送炭来了!”赵轩笑着将信纸递给伯耀阅览。

伯耀捧着郑钰铭信细看,看到一大半也忍不住惊喜:“明公子要赠送大量物资给吾国救济西北边郡!”

“不错,吴国使团出使时,物资已经由商人北运来赵。”

郑钰铭信上对戎人南下抢劫表示愤慨,对赵国遭受灾祸表示感同身受。郑钰铭表示,即使吴国为了救助唐地百姓要勒紧裤腰带,但为了帮助盟友受难的百姓平安度过寒冬,吴国会想办法筹集物资,将物资运送到咽喉口城池交由赵国的边防军。

郑钰铭信末两句话尤其让赵轩感动。

兄之难,弟当竭诚分忧,可恨庸王临死焚毁了珍宝阁,唐地财宝付之一炬,钰铭囊中羞涩,竭仅所能只筹集到如许的粟粮和衣物,望兄笑纳!

伯耀对吴国怨气被附在信件一起送来的长长物资清单驱散一大半。“以吴国商人运送货物的迅速,想来那些物资快到咽喉口边境了。”

郑钰铭的信由赵王都转到赵轩手上花费了七八天时间,加上吴国使团行走到赵王处都用了四天,有十天左右时间,以吴国国内道路的情况,跟吴国使团一起出发的商队,应该可以赶到咽喉口边境了。

“汝不必回王都,带孤手令速度去咽喉口边境,命令边境守军护送吴国商人直接来西北边郡!”赵轩写了手令递给侍者,让侍者直接去咽喉口边境传令。

赵轩粗粗估算了一下,有了吴国的帮助,除了能帮助西北郡百姓度过寒冬,还能分出一些物资救济赵的属附庸国。

赵轩将救济物资做了划分,留下一部分给赵军在西北郡镇守,防止戎人回袭,自己率领余部班师回都。

大军回到王都,赵轩先进王宫面见赵王。

赵王是躺在床上接见赵轩的。五十几岁的赵王,在这个平均年龄只有三十出头年代,已是高寿。赵王本来就是因为年老精力不济才让儿子执政,这次被公子适偷袭吓了一下,又因戎人南下抢劫赵国西北而焦急,赵王感觉自己身体越来越衰弱,只为了让领兵边境抗击戎人的儿子安心,赵王才硬撑着在王都坐镇。等听到赵轩领军返回的消息,赵王整个人松懈下来,躺倒在床上不能爬起。

赵王跟看望他的赵轩说了几句话,便陷入昏迷。赵轩召来王宫医者询问,几位医者小心委婉的表示,赵王已到油枯灯灭之时,言下之意要赵轩做好准备。

“大王大限还有多久?”赵轩忍着伤心问医者。

赵轩直截了当问话,让几位医者面面相觑,到后,还是一位年轻医者上前答话:“如果时令不太寒冷,还有两到三月。”

赵轩闭目长叹,医者这么一说,是确诊赵王无法活到明年春。

闷闷不乐的赵轩回到太子府,刚清洗好换了便服,太子妃便端了药膳前来问候。

“殿下一路辛苦了!”太子妃将药膳端放到案几上,对赵轩行礼。

“爱妻于府中主持中馈,也是辛劳!”赵轩微微皱眉,自己父亲病倒床,作为儿媳却打扮华丽,这让赵轩心底有些微不满。

其实太子妃近两天去跟赵王问安,都没能亲眼见到赵王,太子妃并不知道自己公公已经病倒床。听到赵轩回府,太子妃精心打扮一番才来面见丈夫。

“殿下,妾的王兄前些日子来了书信。”太子妃没有注意到丈夫脸部的细微变化,她笑吟吟地坐在赵轩对面。

“哦,王兄信上说了什么?”燕国国君是太子妃的亲哥哥,赵燕联姻,燕国王姬女陪嫁里最贵重的是六匹燕地的种马。有了这六匹上等种马,赵国马匹的质量有了一个飞跃。燕国骏马强健善跑在大秦首屈一指,是最好的战马。

“王兄想跟齐鲁两国结盟共同抵抗吴国。”

“共同抵抗吴国?吴国难道想侵占他们了?”赵轩惊讶,他领兵在外,音讯不通,仅知道齐鲁自危想抱团抗拒吴国。

“殿下说过,吴国是强敌,现在没有侵占的想法,不代表以后没有,前些日子,吴国不是想灭唐就灭了吗?”

赵轩对吴国一直以来表现都是忌惮的,太子妃认为赵轩巴不得吴国被群起攻伐。

赵轩沉默,唐国被灭是唐王自己作死,吴国伐唐是为郑钰铭讨回公道,同时要跟唐国讨公道的还有他赵轩,赵轩除被魁吉刺伤手脚,还差点成了行刺主谋。太子妃为唐国抱不平的语气让赵轩不悦。

“联盟了是要共同出兵吴国吗?”赵轩语气淡淡。

“王兄信上没说。既然大家都一起联盟抗吴,殿下,吾国也可以加入,这正是削弱吴国的大好时机。”太子妃进言。

赵轩心动,不错,吴国闪电灭唐给周围诸侯国带来了威胁,趁此机会,也许可以联合起来孤立吴国,削弱或消灭强邻。

赵轩这边听了太子妃话心动,可是想到吴国无私援助、因吴国商贸受益边境关卡,再想到以后跟吴国合作造纸厂,郑钰铭亲手绘制的农具改良图纸,无偿赠送优良稻种,会持续供应杀虫醋液,赵轩犹豫了,赵国从吴国获益太多。

太子妃见赵轩认真思考,以为赵轩同意了她的建议,心底有点自得,夫国和母国站一个战壕是她乐见的事情。

“殿下,王兄这次来信,还有一个请求。”

“王兄有何请求?”赵轩正拿不定主意,听到大舅子有请求,便暂时放下权衡。

“燕国今年灾荒,王兄请殿下援助燕国粮食五千石,赵燕往来,都是赵国受惠,王兄轻易不会开口,此次殿下定要相帮。”太子妃托出燕王的打算。

“哐当!”赵轩忽然起身,挥手打翻案几上的药膳,药膳汤汁溅到了太子妃左手手背上。

“殿下为何发怒?”太子妃惊得倒在地上。

赵轩冷笑:“王兄一开口就是五千石粮食,难道燕国不知赵受戎人南下侵扰,西北边郡损失巨大吗?王兄即使路远不知,汝王都也不知?”

赵轩不相信自己大舅子不知道戎人南侵消息,知道了却依然开口索要物资,这种毫不体谅的要求让赵轩气愤。为了得到燕国种马,赵国付出聘礼相当丰厚,跟燕国联姻后,燕王总时不时暗示赵国每年要多送财物给他,赵轩自认为,为了燕国的六匹种马,赵国付出代价已经足够,燕国不能再贪得无厌。

赵国国内今年也有干旱,只因为赵轩平时注重民生,鼓励各地修建水利,才让赵国百姓能收获到填饱肚子的粮食。这次西北郡受戎灾,如果不是吴国鼎力相助,赵轩无法让西北郡百姓都安然过冬。而燕国明知赵国自己粮食紧张,西北郡遭受重灾,还狮子大开口索要大量粮食,实在是自私自利到极点。

“不是吴国有援助大量粮食吗?从中可分些与王兄”太子妃委屈,她听说吴国援助的粮食就有万石。

赵轩气急而笑:“爱妻好算计,原来是看中吴国的援助,可笑孤刚才还意动要联盟诸侯削弱吴国。赵国遭遇艰难,仅吴国体贴无私相帮,燕国是孤姻亲国,却只顾自身,不相帮就算了,竟然算计起吴国的无偿援助。”

为了从燕国得到良种马匹,赵轩用婚姻和大量财物去交换。不提任何要求就慷慨相帮,仅有吴国公子明。

“殿下,妾不知西北郡受害如此严重”太子妃见赵轩发怒,连忙申辩。

赵轩冷冷盯着太子妃:“汝如今是赵妇,出嫁从夫,如果心底只有汝母国,休怪赵轩休妇!”

赵轩丢下重话,甩袖离去,到嫒姬处休憩。

太子妃萎顿地,抚着烫伤的左手大哭。

第172章

郑钰铭和吴王笙夫妻在唐地呆到九月底,才跟楚朝辉一起坐船返回东北郡。吴国对唐作战一共动用了六万正规军,除卫青所部的两万兵马撤回咽喉口城池,周成和马仁所率部队都留在了唐地。周成带着两万人驻扎唐地北部边境,马仁所率两万士兵则分散到唐地各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