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古代去搞基 第237章

作者:风中蝴蝶 标签: 种田 穿越重生

以前的日子太过穷苦,周母如今即便依靠儿子周成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平时依然不肯浪费丁毫食物。

“亲奶!亲爷!宝儿想约虎儿一起去拜年。”周宝嘴里的虎儿是邻居家的孙子,比周宝大一岁,两人是同班同学。

“去吧!去吧!”周大和蔼的答应孙子,周成至今未婚,没有周家血缘的周宝依然是周家的宝贝疙瘩。

周宝走了两步,想了想,回头又跟喝着汤圆汤的傻妞告别:“阿母!宝儿先出去拜年了。”

对这个小时候经常抢自己食物的木呆呆母亲,宝儿实在尊敬不起来,不过学校教导要尊长,宝儿出门还是要跟傻母亲说一声。

“拜年?我也要去!”傻妞眼睛一亮,丢下碗就要跟儿子出去,她忽然记起,出去拜年是有零食吃的。只要有东西吃,傻妞都想去。

想当初一个走方货郎用块麦饼诱惑,傻妞贪吃被引诱,跟着货郎到野地里野合怀上了宝儿。

周宝额头黑线,万分后悔自己刚才告别多此一举。

“啪!”傻妞头上又挨了周母一下。“宝儿这般小辈去拜年,你掺乎什么劲!呆会亲戚都要来,你给我留家里烧茶水招待!”

傻妞最怕周母,见周母怒气冲冲,缩着脖子不敢吱声,周宝赶紧开溜。

周大当初投奔儿子周成时,将两个舅子,一个堂弟,一个表姑四家一并带来。那几家都居住在南埠。

除了表姑,周大是家族中的最年长者,每年正月初一。两舅子和堂弟一家大小都要先到周成家拜年,等他们上过门,周大一家才能到南埠给表姑拜年。

周家因为周成,跟大壮和葛木匠三家是山谷居民中地位最高的住户。来周成家中拜年的左邻右舍很多。

周母准备了许多年货,年货之中,红薯干是必不可少。周家一家大小,除了傻妞,都已不将红薯干当成珍贵食物,不过红薯干依然占据周家记忆中最美味的美好印象。

“叔父叔母新年好!”一身新衣的大壮夫妻牵着大儿子、二儿子,抱着小儿子来周家拜年了。

大壮如今不但是山谷总管,还跟吴大一起管理郑楚两人名下产业,是山谷最有实权的人物。每年大年初一,大壮都要给山谷士官的家属拜年。士官们驻守各地,不能回来跟亲人团聚。大壮作为山谷总管事,代表郑楚两人对各家进行慰问。

“黄总管新年好!”周大夫妻连忙将四人迎进家门,拿出果子招待两个大孩子。

“哎呦呦!这孩子虎头虎脑模样,养得多好啊!”周母将葛二妞手中一周多岁的孩子抱过来一阵猛亲,一边亲一边赞。“二妞,你可真有福气!”

大壮小儿不怕生人,周母亲他,小孩子乐得手舞足蹈,小嘴咯咯嬉笑。

葛二妞跟姐姐不一样,葛大妞胎胎是女娃,葛二妞胎胎是男娃,葛木匠谈论起外孙外孙女,就会发表一通感慨,为啥老天不给他两个女儿生的孩子平均一下性别。

“以后局势会安定下来,你家周成今年春天就可以成婚,到明年,叔父叔母也可以抱上大胖小子。”大壮在旁边凑趣。

“我家周成今年春天可以成婚?”周大夫妻眼睛亮了起来。

周成在两年前定了婚,女方身世非常显赫,只因为吴国这两年连续对赵齐鲁燕四国作战,周成忙于带兵打仗,没有时间成婚。

田王后去唐地巡逻,对驻守在唐的周成有好感。回到康城后,就请范津出面做媒,将最小的妹妹说给了周成。

田王后将小妹嫁给周成,一是看中周成人品,二是为了自己腹中孩子。毕竟田王后除了依靠郑楚,在王庭之中没有根基。为人母总会为自己孩子考虑,跟实权将领联姻,自己儿子将来的储君位置更有保障。

田王后之意,郑钰铭和楚朝辉非常明白。本来郑楚不想军队将官跟世家贵族多有牵连,不过周成不是曾游,对郑楚两人的忠心不比卫青和霍思中差到哪里。周成跟王室联姻,不会破坏现有体制。周成是现有体制的受益人。周成本性仁厚,最会饮水思源,是维护郑楚两人制定的政治体制的中坚力量。

“嗯,应该八、九不离十。”大壮肯定。

吴国王庭去年夏天伐燕时就已经做出决定,兼并了燕国后,接下来两年必须休养生息。不需用兵,周成当然有空成亲。周成过完年已经二十九岁,跟周成同龄的马仁去年年底已经成婚,妻子是咽喉口卫家姬女卫蔻。

“嘿嘿!太好了!”周大夫妻傻笑。

上午九点左右,周家亲戚在山谷入口门卫处用腰牌登记入谷。周家亲戚在南埠大都是务农,农忙再找点临时工干干赚点工钱,生活过得都不错。

“大哥,咱们老家应该安宁了吧?”周大的堂弟给堂兄堂嫂拜了年,急忽忽地提问。

“当然安宁了,老弟你想回去?”周大奇怪地看着自己堂弟,老家现在可是残破不堪。

周家祖籍在鲁国,离唐国边境不远。鲁国在前年年末被吴国并入版图。吴国兼并了鲁国后,周成曾派人到家乡探访亲友。那些呆在鲁国的周家亲友人数少了三分之一,不是饿死就是死于战乱。活下来的人也是多亏周家托人送去的钱粮救济。

“人老了,想落叶归根。”周大的堂弟比周大只小一岁,也已经有五十出头,因为以往生活太苦,满头头发都已经花白。

“可是咱们那里要重头再建。”周大劝说堂弟。

“重建就重建,咱们那里归了吴,不就跟南埠这里一样?总归是种田呗。”周大堂弟很有信心。

“那南埠的地呢?”

“三个孩子,只有老大愿意跟着回去,南埠的地留着给老二老三。”周大堂弟都码算好了。

南埠人口涌入太多,良田不够分配,一些新婚立户的年轻人开始分不到二十亩土地。吴国兼并齐鲁之后,蔚山郡守鼓励齐鲁的原住民返乡种田。齐鲁经过多年征战,两地人口已经少了三分之一。新兼并的齐鲁燕三地,每户可以分配到三十亩土地,赋税享受三年优惠,第一年全免,第二年第三年收半税。

“这样也好,过了春节,我跟你嫂子也想回去看看。”周大也想回故土看看,现在生活再好,割不断对故土的感情。

春节过后,周大包了条帆船,载着原来偷渡到南埠的三十几个亲友回了趟家乡。探亲结束,选择留在故乡的有三分之一,基本是年纪大的,其他大部分年轻人还是回到南埠生活,南埠的繁华比残破的故土对年轻人更有吸引力。

周成在这年春天终于成亲,婚礼在山谷举行。吴王笙夫妻、郑楚两人、王庭显要,只要能抽出时间的山谷出身权贵,都到场观礼祝贺。周成的婚姻也是百慕婚礼形式。在蔚山地区,百慕婚礼被许多年轻人看好,逐渐成为蔚山地区婚姻主要形式。慢慢地,百慕婚礼从蔚山向吴国其他各地扩散,百年之后,百慕婚礼成为华汉帝国主流。

周成婚后,妻子没有留在山谷,而是跟随丈夫驻守边疆。周成一直为华汉帝国守卫疆土,直到年老卸职,才回返山谷居住。

周成夫妻共生育三儿一女,不过周家最出息的不是周成的儿女,而是他兄长名下的儿子周宝。

周宝读书有成,参加提拔考试获得第二名,之后派到地方任职,最终做到了地方郡首大员。

第197章 番外5

大帝二年春天,昔日的许国王都城内热闹非凡,走在大街上的人增多,许多人都奔往一个地方,城中的大戏院。

四年前,许国国主以保留王室财产和爵位,将许国国土以一百万金的价格卖给了吴国。许国国主之所以如此识时务,一是屈服于吴国强大武力,二是许国国主的堂侄,在吴国当地方官的申落从中游说,使得吴国没有刀兵相见就和平兼并了许国。

许国被兼并后,吴国的利农政策和措施在许地推行。蔚山的一些商人涌到了许地开办工厂和作坊。因为许地没有经受战乱,经过两年多的发展,经济比齐鲁燕三地繁荣。许国昔日的都城,比以往要繁华得多。

许都大戏院门口聚集着许多人,人们大都在戏院门口的海报前指指点点,高声交谈。也有几个不参与议论,或蹲或站在旁边观察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