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乐之王 第52章

作者:莫晨欢 标签: 强强 穿越重生

  

  第七十五章

  

  当周康盛看到一个俊秀漂亮的黑发青年登上舞台的时候,他整个人一下子就愣住了,有些没大回过神来。等到听对方有礼貌地报上姓名、学系后,周康盛一拍大腿:“对啊!就是这个戚暮啊!”

  在周康盛来到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前,《音乐殿堂》法国分部的主任就告诉他,总部那边认为一个叫做戚暮的人可能会在这场测评中出现,让周康盛多注意注意,一旦出现、就要更加仔细地拍照、撰写文章。

  周康盛来到法国已经有三年了,国内的消息他并不了解多少,他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个叫做“戚暮”的青年。想到了主任的话,周康盛不由地打起了十二万分的注意力,开始认真地凝视着灯光辉煌的舞台,眼都不眨一下。

  “是要表演帕格尼尼的《钟声》啊……这有点难度啊,不知道这个戚暮……会表演得怎么样呢?”

  用单反无声地拍了两张照片以后,周康盛便放下了手中的单反,打算将这个青年的演奏一点都不差地听仔细了。就算是演奏得不好听,他也得耐着性子听完,谁让总部那边对这个戚暮如此重视呢?

  但是,当那长长的琴弓刚刚触碰上琴弦的那一刹那,周康盛却猛然怔在了原地。

  《钟声》是帕格尼尼的代表曲作之一,这位小提琴魔鬼大师拥有着一双神奇的手,传闻中,他的左手可以向上翻到令人不敢相信的弧度,这也造成了他在琴弦上肆无忌惮地大音域按弦。

  这首世人耳熟能详的《钟声》的开头,是一段短促激烈的断奏,非常具有帕格尼尼的特色。周康盛从事古典音乐行业六年了,也听过三次《钟声》的演奏,但是……他从来没有听过有人能将跳弓的精准度把握到如此骇人的地步!

  琴弓一旦在琴弦上跳动起来,就很容易会产生一些杂音。对于水平不够的业余爱好者来说,琴弓一旦跳动,就意味着打滑,甚至是噪音。而对于专业小提琴手来说,他们只能尽量将杂音减少到最低。

  而此时,整个音乐厅正回荡着一段轻快热烈的仿钟声音律,琴弓每在琴弦上跳动一下,都仿佛有一只小巧的铜钟在轻轻敲打着。青年修长的左手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幅度极大,却十分轻松。

  而他的右手则控制极好地把握着琴弓,让每一下的跳弓都在最快的时间内稳住,减少震颤、因此杂音也被消减到最低!

  浅金色的音乐大厅内,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怔然地聆听着这首昂然热烈的《钟声》。那琴声如同小溪穿越过丛丛山林,撞击在碎石断树上,造成了空灵的回响。

  而等到曲子进行到后半段的和弦时,青年白皙的手指在琴弦上大幅度地滑动着,从最前方的八度一直伸展到黑色指板的最末端。与此同时,一簇簇宛如小溪流般的琴声也逐渐串接起来,慢慢地形成小河、小江……大河、大江。

  当全曲的和弦演绎到最终的高潮时,再次响起的旋律也已然仿佛浪涛奔腾,汹涌澎湃。如果说之前兰斯特的《但丁读后感》是江河奔流,那如今这首《钟声》便仿佛真正拥有了灵魂,带着海洋一般深沉的意志。

  相差的从来不是曲子,而是演奏它的人。

  李斯特和帕格尼尼都是炫技一派的代表人物,但是作为分别演奏两位大师曲目的学生,很明显,任何人都可以发现……眼前这个黑头发的华夏青年,实在比上一位演出者更为优秀出色!

  一曲彻底结束。

  周康盛怔然地望着那个站在聚光灯下的青年,他嘴唇翕动,呆愣着还没有从刚才激昂的音乐中缓过神来。下一秒,当听到一道低沉的“Bravo”响起时,他才下意识地向发声的地方看过去,这一看……

  周康盛更傻了!

  竟然是闵琛主动地站起来,给了这个学生一个“Bravo”?!

  周康盛职业反射地就拿起单反、拍了一张照片,他站立的这个角度非常独特,既可以拍到闵琛的左侧面、也可以将舞台上那个微笑着的青年完全收入画框。

  拍完照片后,周康盛怔然的鼓着掌,一边小声地感慨着:“这真的是……一个学生应该有的实力吗?这个戚暮该不会成为……下一个闵琛吧?!”

  而舞台上,戚暮刚刚演奏完一曲难度颇高的曲子,额上也微微渗出了一点汗丝。

  而当闵琛喊出那第一声“Bravo”后,场下轰鸣般的掌声在音乐厅里回荡,如同排山倒海一般让人震撼。

  戚暮有礼貌地鞠了一躬后,便开始等待评委们的评分与点评。几乎是一溜的9分、甚至是10分,无数夸赞的话语从这些评委大师们的口中吐出,仿佛刚才批评某些不求上进的学生的评委们,根本没有存在过似的。

  当评分进行到里昂特大师时,他郑重地看着戚暮,说道:“你的《钟声》让我仿佛回到了十几年前,那个时候……有个人在肖赛上演奏了李斯特改编的《钟声》,得到了全场唯一一个满分。”

  戚暮微微一怔,然后下意识地看向坐在里昂特身边的男人。

  里昂特并没有直接说出“闵琛”这个名字,但是已经有不少观众都小声地议论起来:“没想到里昂特给这个学生的评价这么高啊”、“竟然把他和当年的柏特莱姆相提并论”、“里昂特的判断一向很准确啊”……

  里昂特看着台上温雅谦逊的青年,最后无奈地叹了一声气,说:“你的《钟声》确实是我近十年内听过最优秀的,所以,我要给你……10分。”

  尽管戚暮在此之前已经获得了两个满分,但是当里昂特大师将这句“10分”说出口的时候,场下的许多观众还是惊愕不已的。

  谁料,在此之后,贝拉·凯姆也笑着给了9分的高分,并且坦言:“你的琴声可以获得10分,但是你所理解的《钟声》与我理解的并不相同,所以……我只能抱歉的给你9分”。

  仅仅是九位评委给出了分数后,戚暮的总分便已经达到85分的高分!这意味着,只要闵琛给出一个高于5分的分数,那么这个青年便会超越兰斯特、获得全场第一个90分以上的高分!

  众人的目光不由集中到那个坐在评委席正中央的男人身上,他们可都记得……当台上的青年演奏结束后,这个男人可是第一个站起来鼓掌的。

  所以说……

  “你的《钟声》很出色,滑音、断奏以及和弦的技巧非常娴熟简练,对于音乐的理解也有独特的感触。”主评委座位上,冷峻清贵的男人薄唇微勾,低声说道:“很不错,嗯……9.5分。”

  当“9.5分”的分数出现后,全场不少观众都一片哗然,但是舞台上的戚暮却反倒是松了口气。他笑着走下舞台后,94.5分的高分让不少学生们都向他祝贺,小提琴系的学生们更是欢呼着要求戚暮请客。

  “天哪小七,那可是柏特莱姆先生给出的9.5分!这可不一样啊!你比兰斯特还要高出0.5分呢!”

  “就是啊七,你今天一定要请客。不过也真是可惜……你差一点就可以得到95分了,如果柏特莱姆先生能多给你0.5分就好了……”

  ……

  看着这些小提琴系学生们欢呼雀跃的模样,戚暮突然觉得……好像刚才上台演奏的人其实不是自己,而是他们吧?

  不过,他们这么为自己高兴,戚暮也是非常感动的。当然,他可不希望像安格说的那样,从闵琛那儿得到10分的成绩。

  刚才在舞台上听到闵琛给自己评价的时候,戚暮就一直给对方使眼色,希望对方不要因为友情加分的原因、给自己太过离谱的分数。

  他自认为自己的《钟声》还是有一定的进步空间的,没有达到最完美的境界。

  而戚暮不知道的是,评委席上,某个男人正为自己给出的“低分”而叹气。

  刚才在评分的时候,戚暮不停向闵琛使眼色的意思,闵琛自然是明白的。戚暮是在担心自己……因为互相认识的缘故,特意给他加分。但是只有闵琛自己知道,他因为需要避嫌的原因,特意将原本想好的满分……给降成了9.5分。

  “奥斯顿,没想到你竟然给出了9.5分啊,这分数可真高,我以为你不会给出超过9分的成绩的。”里昂特先生感慨着说道,“不过,没想到你随手一点的学生,竟然就拥有这么高的水平……奥斯顿,你还真是非常有看人的眼光啊。”

  一旁的贝拉笑着说:“里昂特,你竟然还真以为……奥斯顿是随手点的?”

  里昂特惊讶地反问:“难道不是?!”

  贝拉低低地笑了一声,没有再说话。

  里昂特再转首看向闵琛,只见后者淡定冷静地敛了眸子,挑眉问道:“乐评写不写?”

  里昂特:“……”

  “嗯?”

  “……写……”过了会儿,里昂特又道:“但是奥斯顿,你得先告诉我你到底是不是认识那个华夏学生?”

  闵琛漆黑的瞳孔里闪过一丝笑意,不置可否地问道:“你猜?”

  里昂特:“……”

  猜什么猜啊摔!

  你们华夏人还合起伙来欺负人!

  真是太欺负人了!!!

  

  第七十六章

  

  安静已久的华夏古典音乐界,仿佛是一汪平静无波的池水,除了偶尔掀起几条类似于“听说S市交响乐团马上要开始巡演了啊”、“前几天谁谁谁获得了华夏青年杯钢琴大奖诶”的消息,几乎已经安稳得仿佛进入了温水期。

  直到……2016年5月上的《音乐殿堂》正式发售。

  《音乐殿堂》是华夏最顶级的古典音乐杂志之一,建刊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是业内当之无愧的老大哥。与其他业内同行相比,拥有国家支持的《音乐殿堂》在维也纳、柏林、巴黎、纽约等各地都设有分部,传递国内外最一手的信息。

  在这样一份杂志的封面上,通常会放上一些特邀的华夏知名音乐大师的写真硬照,或者是演出照。但是在这一期的《音乐殿堂》上,所有人却惊讶地发现——

  这难道是一场独奏会?!

  只见在封面的主视角中央,是一个形容昳丽的青年,他正拿着一把小提琴,微笑着望着台下。而在画面的右边占据了三分之一地方的,是一个男人俊朗深刻的左半张脸,几乎都笼罩在了舞台的暗影下。

  画面中的灯光都集中在了舞台上,因此很少有人能将那男人的面容认出来,但是……只要是认识画面中央那个青年的,没有一个不会在看到杂志封面的时候惊呼:“戚暮?!!!”

  再看用大号字写在封面下方的标题——

  《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本年度第一次测评结束,戚暮携华夏小提琴荣获第一名》。

  这颗看似小小的石子,就这样悄无声息的在一个平常的上午,投入了华夏寂静已久的古典音乐界,很快,开始荡漾起一层层的涟漪……并且在仅仅过了四个小时的时候,彻底掀起了巨浪!

  “原来戚暮真的是成为里德·阿卡得的学生了啊!”

  “果然是去了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没想到还真给我猜中了……”

  “居然能够成为里德·阿卡得的学生,真是了不起啊!”

  ……

  “什么?!学院测评的第一名?!那可是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这是真的吗?!!!”

  “哈哈,我就知道小七最厉害了,什么测评第一名,不是非常简单吗哈哈!”

  “你懂个屁,那可是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的全院测评,你没看到报道里写了吗,他们这次测评的第二名、那个弹钢琴的,已经接受了纽约爱乐乐团的邀请,毕业后直接担任他们的驻团钢琴师!”

  ……

  各种各样的声音在华夏各地响起,讨论得热烈不已。

  戚暮当年离开华夏时,走得很隐秘,也没有透露到底是去了哪个学院、拜在哪位老师门下。其中就有不少人猜测是不是去了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甚至有一些消息灵通的音乐家们还知道了:里德·阿卡得似乎最近就在巴黎。

  但是猜测总归是猜测,而当这件事真的板上钉钉地成为事实后,还是让这些猜测的音乐家们感到十分震撼。

  不仅仅是进了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还成为了阿卡得的得意门生,最后……甚至在刚入学一个多月的时候,就获得了院内测评的第一名?!

  坐火箭也没这么快的吧?

  看着《音乐殿堂》这篇言辞优美、语句流畅的报道,很多人都在暗自咒骂着那个撰写文章的周康盛——

  “谁想知道戚暮演奏得有多出色了啊?你直接摄像不是能让我们更直观地感受到吗?!而·且!你怎么不多介绍一下戚暮在巴黎的具体情况啊!!!”

  有的人观察到的是戚暮最近火热的现况,而有的人的关注点……似乎与众不同。

  “诶,你看看……这个鼓掌的人是不是就是主评委闵琛啊?”

  “有点像啊……应该不会吧,他都站起来给戚暮鼓掌了?!!!”

  “那这个戚暮也太厉害了吧!!!”

  ……

  同样是发现了闵琛的存在,有些人感慨起“能让闵琛都站立鼓掌、一定是个非常出色的小提琴手”,而有的人却打了一通跨洋电话,疑惑地直接问道:“小七啊,原来之前闵先生也在巴黎么?你怎么没和我说过啊?”

  接到郑未乔电话的时候,戚暮正在给自己煮晚餐,他一手拿着电话,一手拿着辣椒酱,回答道:“啊?他前几天已经离开巴黎了……郑哥,我没有告诉过你吗?闵琛在巴黎呆了很久呢,大概有一周多……”

  听着电话那边的声音,戚暮一边连连点头,一边笑着说道:“好好,以后我有事情一定会通知你的。你放心,我一直很尊敬他……好,你就不用担心了……嗯好的,以后再聊,晚安。”

  将电话放到一边后,戚暮扭开辣椒酱罐头,往锅里倒去。

  之前在电话里的时候,郑未乔特意提到,让戚暮不要因为和那些大师相比,闵琛年纪比较轻,就对他比较……“轻浮”。

  虽然戚暮满口答应下来了,可是他再仔细想想看,似乎……自己对待阿卡得老师和对待闵琛的态度,是有点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