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初搞慈善 第105章

作者:蜀七 标签: 励志人生 种田 穿越重生

  被抓的通州官员这才知道,原来吕荟的死是由赵家一手操控。

  娇儿把自己知道的都说了。

  但她也不知道半夜冲进来杀了赵家阖家上下百余口的是谁。

  “先听见有人说走水了。”娇儿有些恍惚,“下人们都乱了,我看到外面有人影,就从窗子跳出去,逃到了马厩。”

  李从戎发现从她嘴里撬不出别的东西,便把她关在屋子里,叫人看着她。

  结果一个没看出,娇儿半夜咬舌自尽了。

  她存在的所有意义都是为了赵家。

  如今赵家除了她一个活口也没有,她失去了活着的意义,选择了死亡。

  “赵家……造孽啊。”李从戎都不禁感慨道。

  把女儿当成优伶送给吕荟,那时候通州可不像这几年一样风雨飘摇。

  把女儿养成这样,赵守成可谓是难得一见的狠心人。

  通州从此以后,成了林渊的治下。

  因为赵守成的缘故,通州的残余势力都被打击的毫无反手之力。

  费尽心思,最终给林渊做了嫁衣。

第83章 083

  春去秋来, 落叶纷纷,树梢硕果累累, 金秋名副其实。

  农人们秋收, 果农们采摘, 农忙时学堂的学生都放了假, 要回家帮忙收获, 在学堂里捂白的肤色, 又迅速变回了小麦色,汗水洒到田地间, 地里的收成就是一个家未来一年生活的依仗。

  林渊的桌案上摆着削好皮的梨, 当地的梨有青色的皮, 个头大约只有少年人的拳头大小,入口果肉也有些糙, 但是汁水丰富, 因为日照足够,所以难得的甜。

  以前几乎没人种水果, 这玩意跟庄稼不同, 填不饱肚子,只有有钱人家买,贫苦人家买不起, 所以果农们最多少少的种一点,更多的精力还是放在庄稼上。

  去年林渊推广的合作种植收到了成效,水果上市,百姓们倒都愿意买点回家尝鲜。

  人们的购买力变强了, 经济市场才能越来越强。

  显著的变化就是房价涨了。

  尤其是高邮的房价。

  原先几十两银子就能买到三进出的屋子,如今上百两了,都是有价无市。

  愿意出钱的人多,但卖房的人少。

  要是建在城外,价钱自然就会低许多,可城外的屋子除了流民以外,根本没人愿意买。

  林渊还记得上一辈子,跟着老总出席会议的时候,听见过一个高层人士对着房价侃侃而谈。

  房价是基础,是社会经济的基石和堡垒,也是最后的屏障。

  一旦房价崩盘,那就代表经济损失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就如同上世纪R本的经济泡沫。

  所以无论房价多高,多离谱,只要还在可控范围内,哪怕经济出了问题,房价也绝不能降。

  真到降了的那一天,经济也就崩盘了。

  高邮房价的上涨是个好消息。

  坏消息是许多老百姓买不起房了。

  他们大多是流民出身,在高邮没有自己的房子,好不容易存了点钱,却只能面对高额的房价望而生畏。

  林渊找到周福,跟他详谈了这件事。

  “贷款”是个新概念,但也不算全新,只是老百姓们不知道。

  对商人来说,如果临时周转不清,便写下契书,约定多久偿还多少,先提走货物。

  所以林渊一提,周福就明白了。

  周福有些忧虑:“怕是百姓们不肯。”

  对很多百姓来说,背债是大事,他们宁愿节省度日存钱,也不愿意背债。

  林渊:“这就要看周会长的了。”

  周福头大如斗,拱手道:“大人所托,必不推辞。”

  但是周福还有疑问:“大人,百姓耕种就能活命,他们一生都未必能离开家乡,又何必……”

  林渊看着他,就像看着这个时代的一小部分人。

  但就是这一小部分人,他们决定这百姓们的生活命运。

  周福虽然是个商人,不是个官,但他的思想跟这一部分是靠近的。

  他们都觉得百姓大字不识,每日忙碌只为饱腹,百姓们有衣穿有饭吃就够了,给了他们太多,他们反而会变得不驯。

  在这部分人眼里,百姓是畜生,他们对社会没什么价值,只要老老实实专注自己眼前的一亩三分地,该嫁娶时嫁娶,该生孩子时生孩子就够了,他们懂得太多,能做的太多,反而不利于社会。

  林渊冲周福摇头。

  周福吓了一跳,连忙告罪:“大人高智,哪里是小人能明白的。”

  有些话是解释不清的,许多问题哪怕林渊敲锣打鼓的解释,也没几个人能懂,既然解释不清楚,那索性就不解释了,他下达指令,下头的人就去做。

  等受教育的新一代起来了,自然就能明白了。

  林渊扶起周福,笑道:“那就全托付给周会长了。”

  周福额角的冷汗都出来了,连连点头,心里止不住地想:“南菩萨以前有这样的气势吗?”

  他还记得最先见到南菩萨的时候,南菩萨在他眼中心中还只是一个纯厚的青年人,举止大方,温文尔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竟有了现在的气势?

  离开府衙,周福走在路上,他掏出丝帕擦拭额角的汗。

  街上百姓熙熙攘攘,小摊贩满脸堆笑,孩童们尖笑打闹。

  谁能想到几年以前,这里的百姓还食不饱腹,孩子别说读书认字大部分都被卖出去了呢?

  王者气象啊……

  周福低下头,觉得自己一生的运气都在几年前的一次豪赌上了。

  放弃自己在异地苦心经营的家业,单枪匹马来到了高邮,为了让林渊放心,接来了自己的老父老母,兄长和兄长的家眷,以及自己的子女——她的妻子不愿意离开老家,自请下堂回了娘家,他给了她丰厚的钱粮,日后她若再嫁,这些钱粮就是她的嫁妆,也算全了夫妻一场的缘分。

  然后他就在高邮当地又娶了妻室,是小户人家之女,与他也算相敬如宾,虽不情深,但彼此都还尊重,他有时候出去走商,一走就是一年,妻子照顾老幼,打理内宅,自从成了会长以后才安定下来,妻子怀了孩子,近日就要生了。

  周福一回去,就找了自己的老仆。

  两人密谈了一夜,天光泛白老仆才离开。

  老仆姓王,都叫他王二叔,王二叔是个勤快人,做事手脚麻利,人看着老实,其实精明的不行,他第二天就带着自己的家小离开了周家,在周家门口磕了几个头,倒是引得路人侧目。

  毕竟在老百姓眼里,在大户人家当仆人,日子过得肯定比外头的人好。

  王二叔站在街头上,涕泗横流,此时就有人来问了。

  “王二叔,你可是犯了什么错?”

  王二叔摇头:“是东家待我好,见我老迈,放我为自由民。”

  那人又问:“离开周家,你可有住所?”

  王二叔又摇头:“高邮房价太高了。”

  百姓们七嘴八舌的赞同:

  “太高了!若不是有祖宅,我家定然没房子住。”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降下来。”

  “王二是周府出来的,肯定有积蓄,与我等不同。”

  王二叔叹了口气,抬袖抹泪:“东家待我情重,可我儿娶妻,这么些年的积蓄都搭进去了。”

  “那可真是……”

  “还是去租,好歹也有个容身之所。”

  人们看着王二叔拖家带口的消失在街头。

  过了没几日,街头巷尾就有了新的谈资,人们谈论着王二新买的宅子。

  “青砖呢!”他们羡慕极了,“还有个大院子,院子后头还有园子。”

  “这得多少银子?”

  “百两定是有的!那片地贵得很!”

  “王二不是说他没钱了吗?”

  “你听他说,这瘦死的骆驼还比马大,人家在周府当差,说不定还觉得百两不够塞牙缝呢。”

  “常听人说周福如何富贵,这下是真见识了。”

  又过几日,风气再次变了。

  “听说了吗?就王二那套大宅子,是贷款买的。”

  “甚是贷款?”

  “就是找朝廷借银子,每个月还上些。”

  “多稀奇啊,朝廷还给百姓借银子。”

  “说是南菩萨见百姓们买不起房,这才想出了这个法子。”

  “那王二买房,就是找朝廷借的钱,他自家凑了二十两,另八十两是找朝廷借的,到时候每月还四百文,还二十年,多的是给朝廷的利息。”

  “那他若是赖账不还呢?”

  “要是五个月不还,朝廷就要把房子收回去,再卖。”

  “这法子好,免得泼皮无赖去占便宜。”

  虽然百姓们津津乐道,都以为是件奇事,但竟然没一个去申请贷款的。

  好在这也在林渊意料之中,新华国成立以后,贷款这个概念才被人民熟知,花明天的钱,享受今天的生活,话是这么说的,但当时敢贷款的根本没几个,最多也就是大企业家或是小企业敢干,普通人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