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初搞慈善 第88章

作者:蜀七 标签: 励志人生 种田 穿越重生

  有人抬着凳子和桌子,还有巨大的铁桶,不止一个。

  食物的香味就是从那边传来的。

  流民们咽了口唾沫,却不敢轻举妄动,果然,后面还跟着很多兵。

  他们更不敢动了。

  有人小声说:“那些吃的会不会是给我们的?”

  旁边的人笑话他:“你在做什么梦呢?”

  可是话是这么说的,但他们都还心存希望。

  就在他们眼巴巴看着城墙边的时候,忽然有士兵敲响了铜锣,大喊道:“都到这边来排队,领吃的!登记完以后进城!”

  “登记”是什么?没人听懂,但所有人都听懂进城这两个字了。

  他们忽然搀扶着走过去,却被士兵们控制住,只能排成一列列的小队,数十张木桌摆开,每一张木桌后都坐着一个读书人,他们有自己的任务,要给这些流民做“归档”,给他们户籍。

  每一个做好登记的人都能在旁边领到一碗糊糊。

  糊糊里头放着红薯,豆子,和一些杂粮,以及一点盐和油。

  但对于流民们来说,这碗糊糊,或许是这么多年来他们吃过最美味的一餐。

  登记好的人领了一竹筒的糊糊,他直接上手去挖,然后塞到自己的嘴里,幸好这些糊糊已经凉得差不多了,不然他肯定要被烫伤舌头,说不定还有喉咙。

  林渊站在城墙上,看着下头的人头,姜桂站在他身边。

  “这么多人……”姜桂很担心,“便是大致看一看,也有数千人。”

  没有上万,但人还在源源不断地过来,这只是最先到的一批而已。

  最后他们接受的人,很有可能超过两万,甚至更多。

  两万人都是一个小城的人口数了。

  林渊:“不算多。”

  姜桂瞪大眼睛。

  林渊笑道:“就算来二十万人,现在也压不垮我,更何况,人越多,不就代表我们越有民心吗?等流民来了,别地的百姓也会来。”

  姜桂:“可我们……我们的粮食……”

  林渊笑道:“没有粮食,还可以去抢嘛,通州的大户不是挺多的?把他们搜刮干净了,养活这些人的粮食就有了。”

  他不是没粮,他的粮食也能养活这些人。

  通州所做的一切,在他看来,就是只顾眼前不看后果。

  现在通州还有粮,所以他们赶走了流民。

  等粮食更少一些,他们就会赶走没有家产的百姓。

  只要尝到了甜头,通州就会陷入恶性循环。

  然后把自己逼到绝路上去。

  百姓跟流民不同,他们是有家产的,有些家资丰厚的百姓还有家仆。

  他们如果来投奔,就能给林渊治下的地方注入新的市场活力。

  林渊不嫌钱多,也不嫌人多。

  人多也是资本。

  人多力量大嘛。

  “是南菩萨。”

  不知是谁朝城墙看了一眼,看见了站在城墙上的林渊。

  士兵们纷纷抬头,流民们也抬头看过去。

  “南菩萨!”

  “是南菩萨来看我们了!”

  “南菩萨怜惜我们!”

  不知是谁先跪的,士兵和流民们抬头看着林渊,然后纷纷屈膝,林渊看着下头的人,他们目光虔诚,双膝跪地,然后趴伏上身,行了这世间最庄重的大礼。

  无一人说话,林渊的耳边只能听见风声。

  他说不上自己心里是什么滋味。

  但是在这一刻,他忽然明白了君临天下是什么样的感觉。

  好像他拥有一切,所有人都以他的意志为意志,以他的理想为理想。

  这是“帝王”的滋味。

  足以让任何人目眩神迷。

  包括他。

第68章 068

  近来老百姓们又有了新话题, 如今新鲜事变多了——先是来了一波流民,人数还不少, 城外乌泱泱全是人, 他们以为就跟以前一样, 大人们不会让流民进城, 毕竟百姓们胆子小, 他们害怕流民一来, 就要祸害他们。

  可流民来了,也被放进了城, 但他们就好像没来一样!

  流民们不会偷他们的东西, 不会骚扰他们的女儿, 也不会在没人的地方抢劫路人。

  新来的流民们乖巧极了,他们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愿意留下他们的地方, 每个人都老实的要命, 唯恐犯了错被赶出去,而且还不止一个人被敢, 要是谁犯了错, 流民里同姓的都要被赶出去。

  这下甚至轮不到当兵的去看管,这群人自动自发的开始互相监督起来。

  要是发现谁心思不对——都是流民出身,谁瞒得过谁啊。

  他们私下就把人解决了。

  打一顿, 打到动弹不得,不说做坏事,就是走路都成问题才罢休。

  如果不是死了人上头要过问,他们估计连杀人都干得出来。

  这些人很快被编入了不同的职业。

  大多数都伺候畜生去了, 养猪养牛养羊,毕竟很多人都是庄户出身,就是自己家没养过,也给地主老爷家养过,有了活干,他们就安心了,认为自己是南菩萨的百姓。

  现在他们有了户籍,不是流民了。

  这里就是他们的新“家”。

  他们要在这片土地生根,再也不想离开“家”了。

  百姓们对这些新来的同事也很好奇,他们在南菩萨治下过得很好,过了两年多的日子,什么也不用担心,有饭吃,有活干,有时候“单位”还会举办活动,放假的时候呼朋唤友去钓鱼或是踢球,好像兵荒马乱填不饱肚子的年岁已经过去很久了。

  但是新来的“同事”却把外头的消息告诉了他们。

  越来越多的人沦为流民,他们像是无头苍蝇,不知道到哪里去,也不知道要干什么,他们有时候能吃树皮,有时候树皮都没得吃,听说更苦一些的地方,已经有人暗地里易子而食了。

  “哎,他们真是可怜。”

  百姓们听到这些事的时候都会发出这一声叹。

  也有天真的孩子问:“他们过得那么苦,为什么不来我们这儿呢?”

  “是啊,为什么不过来?我可以把我的红薯干分给他们,就分……嗯……分一捧!”

  “你的红薯干早吃完了!你都是找我要的!你还不还我!”

  孩子们忘性大,他们已经忘记了以前的日子,只记得林渊到来以后的日子。

  他们现在只有放假才帮家里干活,平时都要上学读书,有时候大人们问他们在学堂学的什么,他们就会高兴的数出来。

  “我今天学了三个字!我都记住了!”

  “我能数到百了!”

  他们脸上洋溢着专属于孩子的快乐,那是成人再也感受不到的东西,孩子们会为了一个玩具,一句夸奖兴高采烈,成人们却不行。

  但百姓们很愿意自己的孩子去念书,哪怕家里需要劳动力。

  因为念了书,哪怕只是识字,这些孩子以后都能找到更好的活干。

  读书在百姓们眼中并不是什么高雅的事。

  正相反,读书对百姓而言是一个看得到好处的升迁之路。

  他们不会满口圣人言说,也不会尽信书,他们只看好处,只看利益。

  这可真是……

  “真是太好了。”林渊对宋石昭说,他脸上带着笑。

  宋石昭有些恍惚的看着林渊的表情,他见过林渊笑,不止一次,林渊是个爱笑的人,但他笑总是温柔又生疏,是礼节性的笑,如同一尊佛像,没有个人喜恶,只是那么笑而已。

  可现在,林渊的眉眼都灵动起来,他像个真正的年轻人一样,发自内心的笑着。

  不过宋石昭毕竟也是个正统的读书人,很看不起百姓们为了利益叫孩子们去读书,在他看来,读书不懂道理,那还不如不读。

  林渊也看出了宋石昭的不忿,他问宋石昭:“你是为何读书呢?”

  宋石昭自得又内敛地说:“为了天下归一,百姓安居乐业。”

  林渊笑他:“然后呢?”

  宋石昭愣了愣。

  林渊:“你想要名,你要的是名声。”

  “百姓们要的比你少,他们不要名,要的是未来他们的孩子能过得更好。”

  “先生。”林渊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宋石昭忽然有一种拨开云雾的感觉,他的表情有瞬间错愕,然后连忙收敛,规矩的行了个礼:“我不如东家。”

  林渊摇头:“先生,只是我们站的角度不同罢了。”

  离开府衙的宋石昭走在路上,街头人群熙熙攘攘,百姓们采买着家需的物什,有泼辣的女人在跟摊贩讲价,讲得脸红脖子粗,从她离开时轻快的步伐来看,她赢得了这场两人战争的胜利,宋石昭走到自家门口的时候,嘴角不自觉带上了笑。

  门房见宋石昭回来,连忙说:“老爷!下午有人过来,说要见您,您不在府上,他说明日再来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