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春溪笛晓
关靖泽代为回答:“无论有没有人看着,我们都会尽我们所能做到最好。”
叶仲荣注意到他回话时用的始终都是“我们”这个词,不由莞尔。
人在少年时对最好的朋友总是有莫名的占有欲,恨不得在所有人面前展示他们之间的情谊。
叶仲荣说:“那我就拭目以待。”
这一番交谈还算愉快。
下午就是正常的培训工作,郑驰乐没花太多时间在感慨“父子”之间的“第一次见面”上,他得按照原计划跟同批的人交流。
就这么忙碌到晚上,郑驰乐和关靖泽跟其他人一起去大澡堂洗了个澡,才回到临时宿舍休息。
郑驰乐换上睡衣躺到床上,正要闭上眼睛,身边就多躺了个人。
这种宿舍床本来就小,两个人睡还真有些挤,他只能翻了个身跟关靖泽对视。
关靖泽解释:“你今晚应该不想一个人睡。”
郑驰乐转开头,看着黑黢黢的床顶,没头没尾地说了一句:“我也没想到我可以那么平静。”
关靖泽握住他的手掌:“因为你身边已经有很多人,有你师父、有你师兄、有很多朋友、有很多看重你的长辈,就连对你‘姐’,你也慢慢释怀、重新接纳……”
郑驰乐扣紧了交握的手:“还有你。”
关靖泽说:“嗯。”
郑驰乐的声音响在黑暗里,像是在跟关靖泽说话,又像是在说服自己:“所以已经不需要了,父亲这个角色有老头子一个就足够了,没必要再横生枝节。”
关靖泽将下巴枕在他颈侧,闭上了眼睛:“睡吧,明天还要去找老师。”
郑驰乐也合眼。
一夜无话。
而另一边的叶仲荣却翻来覆去无法入眠。
他走下床披上外套走到中庭。
月色正好,春末夏初的夜色非常晴朗,深蓝的天穹看起来幽邃而神秘,仿佛能让人一下子变得宁定。
可叶仲荣的心却无法安定下来。
有时候有些感觉就是这么奇妙,明明就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了解,却总是无端地萦绕于心头,挥之不去。
叶仲荣静静站在中庭许久,身后忽然响起了脚步声。
叶仲荣回头一看,原来是韩蕴裳听到动静走了出来。
见春寒未尽,叶仲荣取下外套披到韩蕴裳身上:“怎么出来了?”
韩蕴裳说:“我才要问你呢,你回来得那么晚,肯定忙了一整天,怎么不睡觉跑出来这儿?”
叶仲荣说:“有点事想不通。”
韩蕴裳问:“公事上遇到了麻烦?”
叶仲荣摇摇头,却没细说因由。
韩蕴裳心思细腻,稍一思索就想到了郑驰乐身上。最近事情很多,叶仲荣常常从早忙到晚,她也没找着机会好好跟叶仲荣深谈,关于郑驰乐的话题始终没再提起过。
关老爷子保荐郑驰乐和关靖泽的事她当天就听说了,今天叶仲荣好像是要给这批调派人员做培训,也许叶仲荣是跟郑驰乐碰上了€€€€以那个家伙的脾气,指不定会刺上叶仲荣几句!
难道就是因为这个?
韩蕴裳试探着问:“今天给人上培训课不顺利?”
叶仲荣说:“当然不是,这批人都很上进,非常不错。”他笑睨韩蕴裳一眼,“你怎么会这么想?”
韩蕴裳说:“没有,能让你这样的事情可不多。”
妻子想知道原因,叶仲荣也没有非瞒着不可的想法:“郑驰乐记得吗?就是曦明常挂在嘴边的乐乐。上次我将他的文章推荐到日报那边,这才有了关老爷子连同他也一起保荐的事。我觉得这事我做得不对,考虑得很不周到,所以去找他道歉了。”
果然是这样!韩蕴裳问:“然后了?难道他没接受你的道歉?”
叶仲荣说:“也不是,他很懂事,也很成熟,对于我当时的做法他根本没放在心上。后面培训时我特别注意过他,也问过跟他接触得多的人,了解得越多我就发现他的有些想法简直不像他这个年纪能有的,真是个了不起的孩子。”
听到叶仲荣对郑驰乐的评价,韩蕴裳心里百味杂陈:“那你怎么……”
叶仲荣说:“他和关家那孩子今天的表现让我想起了很多事,看着他们积极地跟同批的人打好关系,我觉得就像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只是他们还那么小,我担心他们能不能应对即将到来的风浪。他们的友谊比任何人都要深厚,如果他们因为后面的阻难而分道扬镳€€€€甚至背道而驰,未免就太可惜了。”
韩蕴裳并不清楚叶仲荣当初的遭遇,只知道叶仲荣年轻时也有过不少知交,后来不知怎地渐渐淡了,只有一部分还有往来。
对于叶仲荣没把郑驰乐和他自己联系起来韩蕴裳也不觉得奇怪,毕竟很少人见到一张熟悉的脸时会往自己身上想。
但是即使没意识到这一点,叶仲荣应该也注意到郑驰乐的某些特质跟他很相像€€€€因此看到郑驰乐和关靖泽的往来他才会联想到自己年轻时的事情。
而他说的“分道扬镳”、“背道而驰”,也许正是他自己曾经经历过的事。
韩蕴裳弄明白了叶仲荣无法入眠的原因,却怎么都没法开口把事实告诉叶仲荣。
因为最大问题在于,郑驰乐跟关靖泽之间并不是纯粹的“友谊”,他们之间似乎还有着更深的牵绊!
要是叶仲荣知道了郑驰乐的身世,可能就没心思去忧心郑驰乐和关靖泽会遇到多少阻难了吧?
以他的脾气,绝对不可能容忍这种事发生。
韩蕴裳还在犹豫,叶仲荣却已经说:“夜里凉,还是回去休息吧。”
韩蕴裳微微一顿,点头说:“好。”
第116章 启程
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很快就结束,郑驰乐和关靖泽都是这批人里面年纪最小的,但随着一个月以来的相处,其他人也渐渐接纳了他们。
其实他们这批人原本都是自己那边的佼佼者,初时接到这样的调派命令是不太乐意的,结果这一个月首都这边给了他们十二分的重视。
等到他们慢慢有了交情、慢慢感受到自己身上肩负着多重的担子之后,分别的日子也到了。
首都的夏天天气格外清朗,天色都比别处要蓝。
郑驰乐一行人下了电车、出了站台就三三两两地并肩前行,前往不同的月台乘车。
郑驰乐和关靖泽的目的地一致,座位也紧紧挨在一起。
郑驰乐一上车就注意到对面是个穿着白背心的大汉,膀子都露在外面,看起来非常壮实。
他笑着打招呼:“大哥你好,瞧你这身好肌肉,我看你好像练过啊!”
大汉明显对自己的一身肌肉也很满意,当下就哈哈一笑:“你小子识货,我可是当兵的!”
郑驰乐问:“那大哥你这是回家还是回部队?”
大汉是个爽快人,郑驰乐问什么他就答什么:“刚退伍,家里给介绍到派出所当协警,也算没白瞎这身力气。”
协警这活儿可不太好混,说好听点是“协助警察”,说难听点就是好处你没份、困难你顶上、有事你来扛€€€€而且收入还低。这两年还好,表现突出可以转正,过几年警校的发展跟上来了、学历好的人也多起来了,想转正那简直难如登天。
这不算一个好出路,但哪条路都不是那么好走的。郑驰乐不太了解大汉的情况,也不好贸然接话。
他只能转了话题:“这趟车只到怀庆省会,大哥也是去怀庆吗?”
大汉说:“是啊,我是怀庆延松人。”
郑驰乐没想到事情会这么凑巧,立刻说道:“大哥这是回老家?我也是去延松。”
小地方人大多相互认识,大汉仔细瞧了郑驰乐和关靖泽几眼,纳闷地说:“你看起来有些面生,难道是哪家的孩子出去后变了样?”
郑驰乐摇摇头:“我叫郑驰乐,是调派到延松青花乡那边补缺的。”他顺便把关靖泽也介绍了,“他叫关靖泽,去的地方不同,要去柳泉榆林乡。”
大汉诧异了,又认认真真地瞅了他们一会儿,满脸都是不敢置信:“你们也忒小了。”
郑驰乐没去扯那么多内情,含糊地说:“我们念书早,又跳了两次级。”
大汉还是不太平静:“真是了不起啊!”他觉得郑驰乐看起来就特别对眼,报上自己的名字,“我叫胡树林,听着就俗,你别嫌弃我没文化。青花乡那边比较偏,你要是遇到什么难处就到延松来找我,我没别的能耐,跟你去买买力气唬唬人还是成的。”
关靖泽倒是习惯了郑驰乐的好人缘,坐在一边看郑驰乐向胡树林了解延松的情况。
这时候车门那边突然挤进一个年轻女人,她的脸色有些惨淡,似乎满腹忧愁。
她拿着票对了对,看到胡树林那边写着的座位后走上前腼腆地笑了笑:“这位大哥,里面那个是我的座位,能麻烦你往里边坐坐吗?我身体不太方便,可能要经常进出,挺麻烦的。”
胡树林不是不讲理的人,自然是马上把位置腾出来。他还热心地问:“要不要我帮忙把你的行李放上去?”
女人防备地看了他一眼,又瞧了瞧郑驰乐和关靖泽,才点头说:“谢谢了。”
她安安静静地坐下,正好错开了正在交谈的胡树林和郑驰乐,气氛一下子有些沉默。
就连外行的关靖泽都看得出这女人的情况不对,他转头看向郑驰乐。
郑驰乐回视一眼,才转向女人斟酌着开口:“这位姐姐,我看你的脸色不是很好,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女人摇摇头,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摆明了不想多谈。
郑驰乐只能从女人的外表来做初步判断。
这个女人大约二十七八岁,衣着大半在整个车厢里也算不错了,看得出家境还行。
她手指上带着婚戒,而且戒指不算新,明显已婚;身上穿着职业装,脸上还有着淡淡的妆容,大概是有正式工作的;她的神色只忧悲不急切,基本可以排除家里出了事的可能性。
从这些迹象看来,她应该没有来自工作和家庭的压力,问题应该是出在她自己身上。而到了二十七八岁,女人需要忧心的问题通常有这么一个:孩子。
这些判断都只是初步的推断,郑驰乐循着这个方向悄然打量着对方,发现对方唇色格外地红,面颧也有不太明显的红潮,只不过乍看之下被她的妆容给掩住了。
这是阴虚血热的表征之一。
再加上前头她说“身体不太方便”,应该还有别的症状€€€€而且她自己已经能感觉出来。
郑驰乐另起话头:“姐姐你这是回家吗?”
女人有些疲倦,但听到郑驰乐礼貌的发问还是回道:“嗯,回家住一段时间。”
郑驰乐说:“姐姐这是从哪儿回来呢?”
女人显然挺喜欢小孩,见郑驰乐殷殷地发问,也就爱屋及乌地耐心回答:“当初是毕业后听学校分配,跑得有点远,在我们华国最南边。”
郑驰乐说:“那边的气候很热啊!”
谈到这点女人的话就多了起来:“可不是吗?那边的冬天特别短,一年到头都是艳阳高照,热得整个人都心烦气躁。”
郑驰乐说:“那可真是辛苦啊!气候太干燥,连地上的积水都干得特别快,这人啊,也是一样的道理。人在这样的环境里面呆久了,身体本来就容易缺水,要是工作时太忙还喝不上水,久而久之身体里的水可吃不消啊!”
女人连连点头:“是啊,有时候忙起来一整天都喝不上水,回想起来喉咙都还在疼。”
郑驰乐说:“这可不行,姐姐你知道我们身体里哪个地方管水吗?”
上一篇:继承幼儿园后我超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