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总校长 第244章

作者:云长歌 标签: 系统 甜文 穿越重生

  书院虽然是李谈建起来的,但是投注最多心血的绝对是贺知章,自从李谈将他请来之后,他就一头扎根在书院,林林总总都是他一点一点着手弄起来的。

  甚至在书院学子不多的时候,贺知章还能一一叫得上那些学子的名字。

  若论对书院的感情,贺知章当为第一,李谈都没办法跟他比。

  在得知贺知章没什么大事之后,李谈还是给他用了一个一指回鸾,但没有用别的技能,他想让贺知章多休息一下,缓一缓。

  经过贺知章这件事情,李谈的心也没有刚刚那般愤怒,而是将所有情绪收敛起来,起身说道:“好了,让贺老休息吧,我们出去说事。”

  众人转回大厅,王维十分惭愧说道:“是我不够持重。”

  不应该说的这么直接的。

  李谈摆手说道:“遭逢如此大事,摩诘又在路上饱受磋磨,情绪激动是正常的。”

  众人见他如今冷静下来,心中更有一种不太好的预感——谁都知道,宁王殿下真的发火了,那事情就不大,最多当场报仇,不会株连太广。

  可若是他冷静下来,将这恨记在心里,那就等着瞧吧。

  果不其然听到李谈问道:“可知是何人所为?”

  王维没有说话而是指了身后一位半张脸都被裹在纱布里的书生说道:“袁久你来说。”

  这位袁久往地上一跪,也不哭也不喊冤,只是木木说道:“是杨家子弟,他们扬言书院之内珍宝皆属宁王殿下所有,他们自当帮殿下保管。”

  李谈听后双手握拳,恨恨说道:“杨氏一族,我不曾对不起他们半分,他们却如此……如此……他们该死!”

  众人听后都十分愤恨,然而在这份愤恨之后还有一丝丝轻松。

  在座之人没有待见杨家的,以前圣人疼宠杨贵妃,大家虽然不满,但是没有因为宠爱影响朝政,大家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毕竟比起李林甫这个宗室,杨家这“外戚”倒也还能接受。

  结果没想到等杨国忠上位之后,作风比李林甫有过之而无不及!

  也幸好贵妃深明大义,经常听说她劝阻杨国忠,然而杨国忠能哄得圣人开心,也不太把堂妹的话放在心上——好不容易得了权柄,谁还会再放手呢?

  之前大家对李谈都很看好,然而唯一忧虑的就是他有杨家这个外家,总不能让他不管吧?

  如今可好,杨家自己帮他们做了切断。

  公孙垂心中疑惑便问了出来:“杨家不应该都跟着圣人一同出逃了吗?”

  袁久伏地说道:“我等也不知是为何。”

  李谈冷冷说道:“还能是为何呢?怕是早就心有成算,将几个得力子弟留下来带着人将书院大门诈开,将东西带走再与杨国忠汇合,又有何难呢?都说安禄山大军逼近,可不也没到呢吗?终归是有操作空间的。”

  众人沉默,谁也没想到居然会出这样的事情。

  李谈抿了抿嘴说道:“好了,此事先放一放,诸位暂且住下,好好调养身体为要。”

  贺知章是因为情绪激动倒下了,而李谈看着王维他们竟有些心灰意冷的意思,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等王维等人下去休息之后,李谈对王紞说道:“你去陪陪令兄吧,哎……”

  王紞抹了抹眼泪应了一声就去了。

  人走了之后,大厅之上一时之间十分沉默,众人相互看看,都想说点什么,却又不知道说什么好。

  实在是事情都到了一起,让人脑子都不清楚了。

  李谈仿佛忘了大家还在一样,枯坐发呆半晌,才短促地笑了一声说道:“当初我为了书院安危,让孟知涯给书院设计了许多机关,总想着就算有万一,书院也能闭门自保,谁能想到……动手的居然是自己人呢?当初我就不该为了引人注目放进如此多的珍宝进去!”

  如果是安禄山的人,就算是放火也不一定能烧得了书院,可是书院的门被诈开了,那还能挡住什么呢?

  李谈现在是后悔的,他只想到了安禄山,却没想到会有人如此贪心,逃跑还要带上这些珍宝。

  众人互相对视一眼,李白作为王傅哑声说道:“大王不必自责,就算没有那些珍宝,或许也会有人趁机借口不能将书院留给安禄山而烧毁。”

  书院不仅仅是书院,那里有众多藏书,可以说是天下之最。

  谁都知道一个国家要发展,没有这些是不行的,安禄山得了书院势必如虎添翼。

  李谈摇头说道:“你们也不必安慰我,如果没有那些珍宝,杨家是不会冒这个险的。”

  他们能如此理直气壮,不就仗着李谈是杨贵妃的“儿子”吗?

  他这句话说完,大家又沉默下来,倒是公孙垂开口说道:“大王,经此一事,朝廷怕是失了天下民心,大王要早做打算啊!”

  众人听了皆是一惊,知道公孙垂说得对,然而刚刚大家的心情大起大落,一时之间居然没有想到这一点。

  也是公孙垂乃是在场收到冲击最小的人,他对长安和书院都没什么感情,甚至还能冷酷的想着长安的书院没了,凉州的书院可就不再是什么分院了,更好!

  长安毕竟是京城,虽然日后如何不好说,但凉州才是李谈的地盘,他能说了算,书院这么重要的地方,还是放在自己地盘上安全一点。

  李谈倒是没有太大的反应,只是看了他一眼点头说道:“我知道了,好了,时候不早,大家也都回去休息吧,长安……长安陷落就在眼前,眼看朝廷已经不管长安,我们前去收复失地他们也是管不到的。”

  就算管得到,李谈也不想管了。

  书院的书他不可惜,可那么多学子死于非命,他心疼的不行,这仇自然也大了。

  杨家子弟此时他是抓不到的,而且想来到了马嵬驿……也就轮不到他报仇了,那就只好先收拾一下始作俑者安禄山。

  到了这个时候,李谈看似冷静,实则最不冷静。

  系统的叮嘱之类的他早就抛到脑后了,他就是要跟安禄山死磕。

  什么?系统不允许?

  有本事让他当即死了,他就不报这个仇了,否则谁都别想拦他!

  李谈虽然让大家散了,但出了王府,李白等人就又聚在了一起。

  大家面面相觑,李白直接说道:“大王看起来不大对。”

  杜甫帮着说句:“这是大事,他反而没什么表示,就怕郁结于心啊。”

  公孙垂笑道:“两位还不了解大王吗?他才没工夫伤春悲秋,恐怕他现在是心里憋着火,想要搞死那些人呢。”

  李白说道:“然而如今这些人怕是一时半会难以找到,就算日后找到了又如何?他们终究是贵妃族人。”

  杜甫也开口说道:“大王若是贵妃亲生倒也好说,如今……这个分寸可不好掌握。”

  他难得说话这么直白,也是觉得李谈难做。

  李白在一旁冷哼一声:“贵妃。”

  就在他们说这些的时候,听到有脚步声,一转头就看到王紞红着眼睛走了过来。

  众人一看到他就想起了王维,王维当初在京城也是个风雅美人,大家虽然不是很熟,脾性也不相和,彼此到相安无事,遇到了也能说笑两句。

  如今王维遭逢此事,众人心中是极惋惜的。

  李白问道:“王长史怎么过来了?不多陪陪令兄吗?”

  王紞擦了擦眼睛说道:“大郎太累了,已经睡下,我自然是要来继续处理事务的。”

  他是王府长史,如今李谈的王府基本上也就是州府,家政一体,王紞需要负责的事情也就变多。

  杜甫见他心疼长兄,却还记得自己的责任,不由得安抚说道:“不妨事的,大王不会怪罪。”

  王紞摇了摇头说道:“长途跋涉,不提我阿兄,那些学子们的情况也不算好,我得去请郎中给他们都看看。”

  这些学子本来就是逃得一条命的,在出来的时候基本上人人身上带伤,后来又长途跋涉,纵然有王维散尽家财,可他带了大概有近百人,又哪里支撑得了这么多?

  到最后甚至不得不遣散仆人,否则以王维家世,哪怕是逃命到凉州也不会这般狼狈。

  众人心中佩服王维,杜甫更是说道:“这件事情交给我,我去找人。”

  王紞点点头也没说什么客套话。

  不过这种事情对于他们而言也不过是吩咐一句的事,他们更多的还是关注李谈。

  李白最后说道:“新州府和书院建的如何了?之前就说书院已经建好,如今正好给大王和贺老都转移一下注意力吧。”

  逝者已矣,来者可追,有点事情忙就不会一直想着之前了。

  他们甚至连说辞都商量好,人总是要一点希望的。

  这里面他们主要劝说的还不是李谈,李谈终究年轻,能缓过来的。

  最主要的是贺知章,人越上了年纪越听不得这种事,贺知章近些年送走了许多老友,随着昔日相熟的人越来越少,他心里也是难过的。

  如今又有听到这样的消息,若是一个转不过来,郁结于心,那才要命。

  他们这样想,那边的李谈也是这样想,他定下了先收拾安禄山,再收拾杨家人的策略。

  至于众人担心他不好对杨贵妃交代的问题,他倒是一点也没有心里负担,他跟杨贵妃说的直白一点那就是盟友。

  如今盟友的家人拆他的台,那这个联盟也就可以瓦解了。

  念头通达之后,李谈放下了所有的心里负担,转而开始担心贺知章。

  他也是如同李白他们那样担心贺知章,同时他心里也很清楚,贺知章最不心疼的就是那些珍宝,他最心疼的是那些学子,其次则是书籍。

  李谈已经想好了,那些普通书籍就算了,之前宣扬的古籍,嗯,他就跟贺知章说都是假的,他当初也担心古籍留在那里不好,就做了仿本放到那里。

  只是这样一来,李谈还要去抄书!

  当初他闲着没事儿都抄了多久,如今他每天要处理政务,留给他抄书的时间能有多久?

  还有造假的时间,无论贺知章信不信,他都要拿出东西来让贺知章看啊!

  好在当初他没将整栋书阁都弄成孤本古籍收藏地,要不然就是累死他,这个谎恐怕也圆不了了。

  不过上一次他造假只能自己亲力亲为,了不起身边有个孟知涯。

  如今他确实可以找人帮忙的。

  于是刚刚将所有人遣散的他,又急忙将人喊了回来。

  众人回转的时候,心里都咯噔一声,担心李谈一个激动要去千里追杀杨家人。

  虽然这事儿听起来不靠谱,但这种事情还真有可能呀。

  是以回到王府之后,连李白都十分警惕问道:“大王,又将我们招来是为了什么呢?”

  李谈搓搓手说道:“我招诸位前来是有要事相商。”

  然后就说了自己的想法,人是没办法了,人死不能复生,就只能从古籍上面安慰一下了。

  众人听说他要造假都吃了一惊,李白问道:“可是那许多书籍都是孤本,连抄录本都不知身在何方,这要怎么弄?”

  最主要是他们之中恐怕就连李谈对书籍目录都不是很清楚,这要怎么作假啊?

  李谈直接说道:“当初弄到的古籍并不算多,都有哪些我都记得。”

  杜甫追问了一句:“就算记得书目,可其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