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上学的日子 第10章

作者:微微多 标签: 强强 豪门世家 校园 穿越重生

“我们刚打三哥的扶桑苑回来,送了姨娘做的黏米糕过去,还和三哥说了会儿话,”五少爷叶乔回道。

“我也刚打大哥那儿回来,晚上冷,你们快些回去吧,五弟有空去宝丰院找我玩儿。”

叶勉说完就冲四姨娘一点头,带着人先走了。

四姨娘在后面盯着那几个婆子抬的几个箱笼好一会儿才被叶乔叫回神儿。

“姨娘,你看什么呢?快走吧,太冷了。”

四姨娘许久才叹了声说道:“五少爷以后也要和嫡亲的兄弟们多走动走动才好,特别是大少爷那边儿。”

叶乔垂头嘟囔道:“怎么走动?四哥还好些,大哥恐怕连我走到他面前,都要认好久才能认出我来。”

四姨娘咬唇不语。

叶侍郎虽人还不到不惑之年,却妻妾环绕,子嗣丰御,共有六子三女,其中除大少爷和四少爷为正室邱氏所处之外,其他子女均为庶出。

有了子嗣的侍妾全被抬了姨娘,二姨娘的是二少爷,三姨娘的是大姑娘已经出阁,她则是生了三少爷和五少爷,五姨娘生了二姑娘,六姨娘儿女双全,是六少爷和三姑娘。

在大文朝,这些个庶出的少爷,说是少爷,其实在嫡子面前就是半仆。

庶子中二少爷是最好的,打小就跟着大少爷读书,现跟着走马上任,如今府里哪个见了二少爷叶远不恭恭敬敬的,但那也是人家托生的好,二姨娘是邱氏的陪嫁丫头,情分不一样。

不像她,叶府的洒扫丫头一个,没有娘家撑腰,也无银钱打点下人,只凭那一张脸当年得了叶侍郎一时的宠,亏得邱氏不是那磋磨人的,他的三少爷成哥儿也争气,虽读不好书,却做事极有条理,得了邱氏重用,帮着打理府外的庶务,这两年越发好了,他和五少爷乔哥儿才挺直了些腰板儿。

五姨娘虽只有一女,却也已订婚,现在万事不管,一心扑在二姑娘的嫁妆上,每日去邱氏那里晨昏定省侍奉着,下冰雹都不耽搁。

六姨娘却是最苦,虽一子一女,却并不受宠,哪里的下人都是捧高踩低的,六少爷明哥儿和三姑娘跟着她日子并不十分好过。

四姨娘想到这里又重重地叹了口气,他家成哥儿以后是错不了了,只希望他的乔哥儿能......

想到这儿四姨娘加快了回院子的步伐,这些日子多给主母做些鞋袜,也好和她提提送乔哥儿去国子学的事。

第8章 启南院

古代晚上也没什么娱乐活动,除了去花酒巷子胡闹的,正常人家歇息的都很早,叶勉却是来了半年多也适应不了这作息时间。

宝丰院的小书房里,叶勉伏案练字,几个大丫鬟在一旁剪灯烹茶。

叶勉用的是今儿新得的萧笔,他可不学他那便宜爹,喜欢也不用,就每天干看着。

又不是个摆件儿,傻不傻?

足足写了一个多时辰才在几个丫鬟的催促下起身去洗澡,叶勉自搬进宝丰院,龟毛爱干净也是出了名的,每日必要沐浴,多晚多冷都得洗,现在厨房的大灶上已经安排了人专门每日戊时给四少爷烧洗澡水。

待头发晾干,已经到了亥时,被窝被几个汤婆子捂得暖烘烘。

叶勉穿着新换的白绫缎寝衣钻进暖被,干净清爽的身体每一个细胞都熨帖至极。

宝年掰了一块儿月麟香的香饼扔进一旁的三足鎏金香炉里,又回身把叶勉床上的罗账放了下来。

“四少爷快歇息吧,明儿还得早起上学呢。”

“今儿轮你值夜?”

“嗯,少爷夜里要是要茶就唤我。”

“好,小心东次间儿有鬼。”

宝年翻了个白眼儿:“奴婢又不是宝荷,四少爷可省省早些睡吧,”说完淡定地端着青铜烛台去了东次间儿。

“没劲,”叶勉翻了个身撇嘴道:“还是宝荷值夜好玩儿。”

第二天一早,宝丰院自又是一番叫起儿与赖床的大戏重演,马车都到了国子学门口,叶勉才不情不愿地把眼睛睁开。

刚进集贤门就看到披着一身玄色貂毛大氅的李兆走在前头,叶勉看背影也一眼就认了出来,这家伙因为家里基因好,身量比他们长得高壮些,走路也大步流星的,很有几分气派。

叶勉摆好箭步,助跑冲了上去,从后面嗖的一下跳到人背上,把没有防备的李兆撞了个踉跄差点狗吃屎。

叶勉跳了下来在一边弯腰哈哈大笑。

“好你个叶四!”

反应过来的李兆几步跨过来,手臂一伸锁住叶勉的脖子往下压,叶勉拼蛮力拼不过他,被锁住之后只能仰着脖子一边笑一边求饶,嘴边呵出一团团雾花。

李兆另一只手虚握着拳,对着他腰眼儿怼了他好几下才作罢。

两兄弟闹腾完亲亲热热地一起往启瑞院走,李兆问他:“昨儿个启南院的事,你听说没有?”

“启南院怎得了?”

“怎得?他们真就把师兄们坤瑞院的院子给占了!”

“什么?”叶勉张嘴诧异道:“你这听谁说的?”不可能吧。

“我三哥昨晚和我说的,千真万确,”李兆两拳相击,咬牙切齿道:“那帮孙子!找死!”

李兆的三哥是国子学的坤字生,他的话必错不了了。

叶勉咧嘴笑了笑,这下可有意思了。

这大文朝国子学共设有两处,一处自然是在叶勉所在的京城,另外一处则在金陵。

金陵的国子学比京城的晚了三十几个年头才建成,学生数量也不及京城的多,只为了那些个外放在南边做官的子女而设,不收平民之子。

北边比南边正统,南边却比北边富庶,两边谁也不服谁。

只是论起文章,江南才子确是比这边好上一些,特别是近些年,连续两次的科考状元都出自金陵,矛盾彻底白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