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元月月半
谢琅不想绕路,直接从村东头进村。此时村里人才起来。
这次看到他手里的东西,没有再调侃他,而是问,“你怎么起这么早?”
“年龄大了,觉少,睡不着。”谢琅悠悠道。
说话之人噎住,拎着粪筐回屋。
谢琅耸耸肩,慢悠悠到家里发现堂屋门半开着,估计小七起来撒尿的时候开了忘记关,“小七,被窝里该没有热气了吧。”
“还有一点点。”
小孩的声音传出来,谢琅摇头笑笑,“起来吧。帮我烧火。”
“好的。”
片刻,小孩趿拉着鞋出来。
谢琅请姚桂芝给他缝的棉衣棉裤厚,小孩穿到身上就蹲不下去,谢琅给他系上鞋带,就问,“没尿榻上吧?”
“我长大了,三爷!”小孩睁大眼睛大声说。
谢琅朝他屁股上一巴掌,“行。大孩子,咱们去做饭。”
煮点白米粥,蒸两碗鸡蛋羹,叫小七看着火,谢琅起收拾鹿和竹鼠。
饭后,谢琅把灶房收拾干净,才去院里给他家那三只炖鹿肉。
鹿肉炖好,竹鼠用酱腌好放柜子里,谢琅就领着小七驾车去城里买猪肉和布。
猪肉留着喂那三只,布留着给小七做衣裳。
今天卫青得去上朝,谢琅掐准他不在家,往他家门口放一袋东西,就拉着小七遁走。
这样的事谢琅没少干,起初门房还出来喊他,到处找打,如今把东西拎屋里就把门关上。
以前谢琅送卫青肉,卫青很不好意思,如今知道谢琅身怀巨宝,没了那点羞愧,依然没把谢琅的好意当成理所应当。
除夕前一天,卫青得空,驾车去养蚕里给谢琅送两双靴和一把弓箭。
谢琅忍不住笑了。
卫青不明白,“你笑什么?你,买好了?”
“没有。”谢琅摇了摇头。
谢琅早些天领着小七去城里买东西,看到有人在卖发面饼,以为看错了。确定没错,谢琅就去问人家怎么做的。
卖饼的小贩见他穿着狐皮大氅,以为他是贵人,不会跟自己抢生意,就实话告诉谢琅,用酒做的。
此时的人说酒就是指米酒。谢琅立刻买两坛米酒,到家试验几次,浪费了十多斤面,今天终于被他做成了。
谢琅接着就问,“仲卿信不信好人有好报?”
“信!”卫青毫不迟疑地点头。
谢琅笑道:“那就进去吧。”
“屋里有什么?”卫青被他整晕了。
谢琅侧开,“进去就知道了。”
卫青进去就往四周看,没多出一只白罴。房子没多也没少,也没别人,“练出仙丹了?”
“我当你调侃我,而不是陈述事实。”谢琅关上门,指着东边的灶房。
卫青把鞋和弓箭递给小七,“做出你说的那种包着肉的包子了?”
“比那个好吃。”谢琅洗洗手,掀开锅盖,“这才是人间美味。”
卫青勾头一看,有些失望,“圆的炊饼?”
“你喜欢面食不?”谢琅不答反问。
卫青点头,很喜欢。
“那这个对你来说就是美味。”谢琅拿一个,放在盘子里撒散热气,就给卫青舀一盆水,“洗洗手。”
卫青擦擦手,指着圆炊饼,“直接吃?”
谢琅点了点头,又拿一个掰一半给小七,“晌午就吃这个。”
“我想吃菜。”小孩接过馒头就提意见。
谢琅:“你仲卿爷爷说我做的饼好吃,我就给你做菜。”
“仲卿爷爷,快说。”小孩咬一口馒头就催卫青。
卫青学着他咬一口,咂摸一下,就是饼的味道。不对,比饼有嚼劲。卫青又咬一口,突然觉得口齿生津,“放糖了?”
“没有。”谢琅摇了摇头,“放一点酒。”
卫青掰开馒头,仔细闻闻没有酒味,“东市也有卖的,我吃过,可是那个味道……就是普通的饼。”
“那是因为他们面和好,放一会儿就上锅蒸。”谢琅道,“我的一块面,”用手比划一下,“发满满一盆,才拿出来做。”
卫青:“你那天说的就是在这个里面放肉?”
“肉没有,只有菜。”家里就他和小七两人,做太多吃不完,谢琅便打算蒸一锅馒头和一锅包子。馒头蒸好了,包子还没包,谢琅干脆让卫青帮他擀面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