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紫色木屋
没有父母的孤儿!
“范学智,你对象是哪里的啊?”
“宁市李家村的。”
农村泥腿子。
“范学智,你对象没了父母支撑着家里不容易吧?还给你寄吃的。她每天要下地吧?我听说农村人下地干活才有饭吃。”
“他不下地。”他家李老师很干净。
“啊,那她做什么啊?”
“他教书。”
众人一想,也是。下地的农村泥腿子哪里会有这么多好吃的。
“是城里教书吧?初中老师吧?”
“小学。”范学智回答,但仿佛这还不够他骄傲,他又道,“小学校长。”他家李老师就是这么厉害。不,还不只,“他还读了夜校护理。”
众人惊讶的没有问题了。一听小学,大家觉得也就是小学老师嘛,再听校长,小学老师和小学校长可是不同概念的。
所以,大家大概的明白了,范学智的对象是:出生农村,在县城里当小学校长,没有父母。
很多男人想,没有父母好,省的媳妇心里想着娘家,把什么都往娘家拿。再说,小学校长吃供应粮,工资也不错,这种媳妇就是百里挑一都找不到的。
顿时,不少男同学非常羡慕范学智。
也有男同学偷偷得想,范学智对象一定长得很丑。
被范学智当成骄傲在秀的顾希最近也忙。
9月底的时候20平方的小黄瓜已经丰收了,他种了白萝卜。一开始的时候,他还担心公社的民兵来检查,把地里的蔬菜都挖走,但可能他记得历史有偏差,对那个年代的情况也不怎么了解,自从收铁锅的民兵和收家禽的民兵来了两波之后,就再也没有来过了。
而大食堂的饭菜经过了3个月,也没有像刚开始一个月那么丰富了,量也逐渐减少了。李二叔的小队长当的风风火火,主要是他加上三个儿子都是干活的好把手。
“李老师在吗?”
顾希正在办公室里温习护理专业的书,贺明宽来了。
“在,请进。”
贺明宽走进办公室,对顾希笑了笑。来到农村一年的贺明宽,比起一年前,已经老练了很多。但眼底的几缕羡慕、又带着憎恨,顾希还是看的明明白白。他实在不懂,他有什么地方能让贺明宽恨他。
“李老师,我们家大团的满月酒在10月16日中午,请你来参加。”贺明宽笑着道。
9月初,杨二丫为贺明宽生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小名叫大团。
“好的,恭喜你喜得贵子,10月16日我会来的。”
其实村里吃大食堂的时候,贺明宽就后悔跟杨二丫搞在一起了。他跟杨二丫暧昧,处对象,也就是希望在这里吃得好,住的舒服点,然后巴结村长。但现在都吃食堂,都吃一样的饭菜,他还跟杨二丫处什么对象?
像他这种高中生,怎么可能真的看上杨二丫这种小学四年级的?
但是婚结了,儿子生了,他也没有办法。
不过利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他也摆脱了去地里干活的苦差,他把自己搞到食堂了,成了食堂里的小管事。
他是高中生,又会写字,记账算东西,只要李村长不反对,大家当然也不会反对。所以贺明宽混的还不错,比刚来的时候还胖了些。
不过贺明宽管理大食堂也有一个好处,他这个人仔细得很,一点便宜都不给人占,这样一来食堂的粮食倒是节省了很多。
现在吃食堂的,家里都没有锅,也做不了菜。所以贺明宽儿子满月酒的饭菜自然是从大食堂里做好端过来的。
但是大食堂里的饭菜都是属于公家的,可贺明宽是食堂的小主管,他有要用公家的粮食和菜,食堂里人也不会说什么。
满月酒到的人挺多的,尤其是杨二丫那边的娘家亲戚。杨二丫在这年代能读到四年级,可见家里人对她还是宠爱的,所以她满月酒的时候,她老娘带着家人来,还拿了不少东西。
顾希是自己去的,让小成途去食堂里吃饭了。小成途七岁了,性格也开朗了,小伙伴也有了,所以有自己的小小世界了,不再是围着爸爸了。
满月酒弄的还不错,只不过,菜的量有点少。
顾希送了5个鸡蛋,在养家禽数量限制的情况下,他的五个鸡蛋还是挺大方的,也拿得出手。贺明宽看到5个鸡蛋,对顾希比平时热情了些。
10月18号,周六,顾希晚上有课,他吃了午饭就进城了。给高家送了10根小黄瓜、2斤冬瓜、1斤臭冬瓜。
这些蔬菜都能让高家几口子吃上一个星期了。
自从8月农村大食堂实行之后,这是还是顾希第一次送蔬菜来,让高母都有些意外。“爱国,你这是又种上蔬菜了?”
“我村里也有人家种着,而且也没人说,就种了些。”顾希解释,“再说我平时几个交好的关系也要送。”
跟高母聊了一下,顾希就离开了。去了百货公司找戴经理,虽然最近没有需要戴经理的地方,但关系也要维护。
给了戴经理10根小黄瓜、两凉甜味鱼干丝(100根左右)。
等顾希走了之后,戴经理自己留下一半,其余的一半拿去奉献给上面的领导了。
12月底,顾希丰收了92个萝卜之后,就什么也没种了,他准备明年早点种土豆。自从吃村里的大食堂之后,顾希的校长待遇只有5块钱的工资、肉票和供应粮全没了。而顾希除了范学智来的时候自己开火,平时都不开火。所以他下半年种的蔬菜都存着,只不过每天父子俩各一个鸡蛋还在继续。
59年2月8号是正月初一,所以1月开始顾希就在盼,盼他家的大智智快要回来了。结果他等来了年前的最后一封信,大智智不回来了,留在首都陪爷爷。
1月21日,李家村小学放假了。
但是这个年让顾希非常的不开心。
有一天,顾希和小成途在山上摘野菜,李二婶又来叫了:“爱国……爱国你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