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小侯爷当家 第149章

作者:紫色木屋 标签: 穿越重生

最后是昭仪来请了。出来的时候,还是点心和布,只不过,布比秦贵妃的又少了一匹,但布料却比不上秦贵妃的。

这一趟进宫,李洛满载而归。

御书房

“出宫了?”照宁帝一边批阅奏折一边问。

“是的,小侯爷收货不小,三位娘娘都送了一些礼物。”海公公道。

“哦?这个鬼精灵骗东西的本事可高着呢。对了,他说的那个太医,你派遣一个过去,就让那太医长期坐镇在他的铺子里吧。”照宁帝想到什么。

“诺。”

“郡辰在西北三个月了,于镇西还没有消息,那可是老将军唯一的孙子啊。”照宁帝闭上眼,揉了揉太阳穴,头有些疼,“朝堂里的那些家伙也坐不住了,要朕派一个武将过去代替于镇西镇守,你说派谁好?”

“这奴才哪里懂这些?”海公公道。

“你哪里不懂?一窝子狼心狗肺的东西,只知道自己的权益,看看他们推荐的是谁,哪一个不是他们自己的人。西北军可是郡辰手中唯一的军队,他们真是狠心。”照宁帝冷声道,“如果老将军还年轻些就好了。”

“王爷今年十四岁了。”海公公出声。

“是啊,十四了,转眼间再过上四年弱冠了,二十岁的灾过了,朕就册封他为太子。”皇兄临终前的心愿,他总算没有辜负。

“当年圣上您还是齐王的时候,这个岁数也已经在西北军营了。李侯爷十岁从军,王爷现在的年纪,也是不小了。”海公公道。

“你的意思,让郡辰代管西北军?”照宁帝沉默了,他有些犹豫。“皇兄就郡辰一个孩子了,他去西北,朕不放心。”若是有个万一,他怎么对得起皇兄在天之灵。

“王爷身边武有郡一,还有孟神医相随,当年李侯爷的副将李忠铭也在左右,论西北的情势,谁有李忠铭熟悉?皇上不需要担心。”海公公劝说,“而且王爷只是待到找到于小将军为止”

照宁帝陷入沉思。让郡辰在西北并不是不可以,但朝堂上的悠悠之口,怕是很难堵的住。如同照宁帝预料的那样,第二天上朝的时候,官员们又提起了西北军的事情。

“皇上,于将军已经失踪三个月了,如果再不派遣将领镇守,怕是扶丘那边要开始蠢蠢欲动了。”

“是啊皇上,西北有十万士兵,如果没有将军会成一盘散沙,到时候收拢起来怕就困难了”

“哦?”照宁帝看着他们,“你们推荐的人员,朕都看了,有熬疗、秦风、闵子聪……这个秦风是秦尚书的侄子吧,朕有印象,六年前的那件事,他功劳不小,如今在五城兵马司里吧?正三品指挥使,是不是?”“末将秦风见过皇上。”秦风出列,“是的,末将在五城的南城。”“他们推荐你去西北镇守,你怎么看?”照宁帝问。

秦风不知道照宁帝问这句话的意思,他下意识的看向秦尚书,秦尚书眼神示意了一下。秦风忙道:“末将听从皇上安排。”

“既如此,你便留在五城兵马司吧。一个从未上过战场的人去镇守边境,这是谁推荐的?有没有脑子?”突然,照宁帝开始发怒了。

“皇上息怒。”

“息怒,你们把边境当什么了?把士兵当什么了?把边境的百姓当什么了?秦风他凭借六年前的功劳做了五城兵马司,可除此之外,他有什么经历?你们是推荐他去当士兵吗?”照宁帝质问。

秦风跪在那里,脸色很难看。皇上这分明是指桑骂槐,故意拿他开刀。他在六年前还只是五城兵马司的一个组长,后来凭借出色的功夫和过人的胆识,在众皇子造反的时候,出了很大的力,照宁帝登基,封他为南城的正三品指挥使,统领五城兵马司的一万人。他今年不过二十五岁,二十五岁的正三品指挥使,前途不可限量,可是现在,皇上却说出这番话。

他和战场……终身无缘了。

武将,谁不喜欢上战场,统领三军,这是何等的英武。

“都起来吧,下次推荐人员的时候用点心思。何况五城兵马司何等重要,秦风已熟悉了一切,你们还能找出更适合的人选来代替他吗?要知道五城兵马司负责的是皇城的安慰,还是在你们的心中,京城安危、朕的安危都不及西北重要。”

打了一巴掌、再给一块糖,这话听在秦风的耳中,又舒服了。

是啊,他保卫的可是京城的安危,保护的可是天子。将军固然是武将的心愿,可有什么比京官更好的?所以人总是很矛盾。

“臣等不敢。”百官才起来,又马上跪下了。

“都起来,平身。”照宁帝又看向另外几分奏折,“熬疗,熬疗是哪位?”“回皇上,是末将。”熬疗是四品武将,排在武将的末端。

照宁帝眯起眼:“你长得有些眼熟。”但是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回皇上,末将和父亲长得很像。”熬疗道。

“你父亲是?”

“六年前的京卫营指挥使,熬胜。”熬疗道。

照宁帝心猛地一跳。六年前,众皇子造反,熬胜带着京卫营驻守在城外的两万兵马,以血肉之躯……为京城挡住了第一关。“你是……熬胜的幼子?”他记得熬胜有三个儿子,其中两个儿子也……

“是的。”熬疗道。

当年照宁帝的父亲为了巩固京城的安危,建立了京卫营,没想到……起来,说说你从军的经历。,“诺。”熬疗站起身,“熬家世代都是武将,但门第不显。仁孝帝创立京卫营的时候,父亲以 第三名的成绩坐上了京卫营的指挥使。大哥熬前、二哥熬冲,都是京卫营旗下。末将当时年幼,想着两位兄长都在京城,就跑去军营了。末将当年去的,刚好是西北军营。后来李侯带领五千精兵回京城的时候,末将本来不在名单内,但京城有末将的家,末将恳求李侯,让末将一起回来。随后……”随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你现在在哪个岗位?”照宁帝问。

“御林军。”熬疗道。

后来照宁帝登基,御林军副将一干是信任的人。李旭怜惜熬疗牺牲了父亲和两位兄长,成了熬家唯一血脉,不忍心他再上西北的战场,所以和御林军指挥使打了个招呼,把熬疗留了下来。

“你在西北几年了?”照宁帝又问。

“十四岁去的西北,十六岁回来,一共四年。”熬疗回答,而今,他二十了。

“朕明白了,你退下吧。”

“诺。”

接着,照宁帝又看了另一个人:“闵子聪是谁?”

“是闵老将军的孙子,今天不在。”另一位武将道,“昨儿晚上闵老太君病危,今儿闵子聪告假了。”“是他啊。”照宁帝知道。

退朝之后,照宁帝一直在想着熬疗。华国的武将其实不多,叫得上名堂的都已经老了,比如于老将军,比如闵老将军,这两位有点像,就是儿子都是没出息的,靠孙子。那位闵子聪是闵家这一代的单传,但武将世家,并不因为单传就不让他上战场。或许在他们的心中,战死在战场,也比弃武从文来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