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崽保育堂 第1660章

作者:歪脖铁树 标签: 种田 穿越重生

小黑变聪明以后还没去过保育堂学堂,也没见过那些学生,他有点想象不出来,便歪着脑袋看蛋弟弟。

“啊!”蛋弟弟一拍大腿,反应过来了,“学堂那边你不了解。”

“要不跟阿爹说一声,我想认识学堂的学生。”小黑伸着胖乎乎的爪子,学着蛋弟弟的样子托着自个儿圆滚滚软乎乎的下巴,大眼睛眨呀眨的提议。

“走,咱们一块。”蛋弟弟也正有此意。

范江被带着走远,后面幼崽们再说什么他就听不到了。直接被带上火车,跟着火车回京城收押,再后面的事情他也就不知道了。

不过从火车上下来的时候,范江看到海边火车站里有不少学生,他们都穿着学堂统一发放的一样的衣裳,手里头提着一模一样的木箱,下面还带着轮子,可以拉着、推着到处走,十分方便。

有几个学生站在最边上指挥,里头的学生排排站,正在等火车重新启动。

范江被大理寺来的捕快带走,隐约听到有学生说:“这回边城要的名额不多,从现在开始就注意你们的身份,若是表现不好,便是到了边城也会被送回来!”

“医馆给的药丸都拿好了,那是活命的好东西!”

“班长,你快别表现了,当心先生不乐意,回头送你回来!”

说话的小汉子飞快地缩了下脖子,偷偷看向领队的教书先生那边,见着那边廖哥儿似笑非笑的看着这边,便赶忙乖乖到一边站好。

等火车里面清理完毕,外面等着的人可以进去了,这些学生们才又重新活跃起来。

不过兴奋的他们并不知道自己之所以有机会去边城,是因为一头小幼崽的提议。

第708章

跟妖国和解已经成了不可逆转的趋势,无论是朝堂之上还是民间传说,都知道妖国即将跟大秦和解,整个大秦都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和平。

而和解之前的谈判地点,定在了边城。

没有任何人有异议。

不过代表大秦的谈判人员,很是叫大秦上上下下纠结了许久。

朝中大臣觉得得需要有分量的皇子领队,秦仪是不二人选,便是皇帝不舍得秦仪去冒险,那可以选择的皇子也有很多,从秦二往下数,一直到秦十四,都是成年的皇子,哪个都行。

只是即便是朝中大臣和皇帝都愿意了,这些个皇子却找不到了。

派出去的人带回来消息说,秦二自己是很想领了这个差事,只是叫秦三给带走,说是要巡视下面铺子里的药材,还要进山,一年半载的反正是回不来。

秦四得去歧元县,差事重要,谁也不敢拉他出来。

五皇子……没人管得了。

秦六倒是自个儿去了边城,不过他是看自己的铺子的,跟差事也没关系。

秦七倒是有那个心思,不过他已经被打包送去下沙县,一时半刻地也回不来。

秦十三、秦十四仗着自己年纪小,干脆破罐子破摔,假装一问三不知,把朝中诸位大臣气了个仰倒。

以前这些个皇子都是软绵绵的小绵羊,需要依仗朝中诸位大臣的支持,他们便可以待价而沽,在皇子之间挑挑选选,看看支持哪位皇子能得到更多好处。

现在倒好,一个个成长起来,从小绵羊变成狡猾的狼,滑不留手的,想见个面都难,更别说待价而沽,现在是完全反过来,诸位皇子根本不需要他们的支持,他们反而是成了累赘。

朝堂上吵吵闹闹的选不出人来,反倒是保育堂第一学堂和第二学堂选人快,只用了一天功夫就选出合适的学生,直接上了过车奔赴边城了。

大部分被选中的学生都有进士功名,将来朝中的中流砥柱,小部分是举人功名,还有一部分小秀才,这是跟着学长去边城见世面的,名额争夺也不容易,那得使出浑身解数。

上了火车,诸位被选中的学生就兴奋起来。

“哎,你们有没有收到家中长辈叮嘱,要去边城代购棉布?”有学生问。

“有有有。叫我说,一个人就那么点棉布名额,不如全都给我算了。结果呢,我阿爹把名额都分配好了,就给我留下一块巴掌大小的布头名额,我能干什么,回去缝一个沙包吗?”

“你好歹还有自己分配的名额,我一点都没有,全让我娘给拿了去。”

“没办法,谁叫边城的棉布和蚕丝布质量最好,不能给人倒卖的机会,可不就得限制名额。”

几个年纪轻轻的学生便一脸沧桑的叹了口气,认命了。

不过等到了边城火车站,学生们就又兴奋起来。

有那从未来过边城的,见着外面熟悉的水泥楼,大片大片的棉花田和桑田,便不由得热泪盈眶,“终于、终于来了。”

“激动啥,往后来的机会多着呢。”有学生仰着脸骄傲地说。

“那是你!你们这些高年级的一半都能在边城找到差事,我们低年级的过些日子就得回去继续上课啊!”那学生怒吼,“要等毕业,至少还得一年,一年之后,边城的样子怕是我都要认不出来了。”

“嘿嘿,谁叫你命不好。”

“站着说话不腰疼,看我大招,菊花残!”

吵吵闹闹的学生从火车上下来,就住在火车站,有教书先生带队,倒是安逸得很。

燕洵很是欣慰,就问廖哥儿,“朝中那一批何时到达?”

“怕是还得吵一阵子。”廖哥儿也很无奈,他现在不但是教书先生,在朝中也还有官职,不过立场上他一直是站在学堂这边的,但朝中的动静也都清楚,“一波人觉得妖国祭师应该去京城谈判,一波人又觉得那样京城会很危险,不妥当。还有一波人觉得边城太危险,不能派太重要的人去。可这事儿是个大事,功在千秋、史书留名的,便有不少人舍不得这次机会,犹犹豫豫的。”

“还是怕边城有危险呗。”燕洵就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你给那些同僚写封信送回去,问问他们,过往这些年来边城的普通人,有哪个是没了性命的!便是黄侍郎,现在不也健步如飞地在京城遛鸟,生的小孙子小小年纪就有神童之称,已经是内定的保育堂学堂的学生,这不挺好的。”

廖哥儿也跟着笑,燕洵说的话是没有错,不过能在边城安然无恙的前提是:跟眼前的这位燕大人配合,否则不依靠别人,只靠自己在边城硬扛的话,轻则重病,重则丧命。

这些人就是既不想靠燕洵,又要来边城拿好处,扭扭捏捏的拿捏起来,实在是叫人看不上眼。

廖哥儿回去就给京城那边写信。

“其实立场哪有亘古不变的,京城的那些人精也都知道这一点,不过是想拿捏拿捏,捞点好处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