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魔问道[修仙] 第215章

作者:燕十六 标签: 阴差阳错 仙侠修真 强强 穿越重生

他还看到,古旧的魔修洞府中。

拥有倾城之貌的青年,身着自己以前最厌恶的妖冶红衣,缓缓跪伏在地上。

他单薄的身形纤细修长,漆黑纹路蔓延在他的身上,如同锁链般将他整个人束缚,愈发显出一种诡异的美感。

黎忱用手摩挲着这些他生前最后留下的痕迹,缓缓勾唇而笑,神情像是愉悦,又像是悲哀。

然后,他拿起刀,亲手剜下自己的双眼。

鲜血从他的眼眶之中流淌下来,美艳的脸庞被鲜血沾染,愈发显得凄厉。他再度跪伏下来,向着前方的魔修枯骨叩拜。

“我黎忱在此,愿以此身化魔,继承前辈传承,永堕魔道,不入仙途。”

漆黑的魔气从枯骨之上蔓延开来,通过鲜血的牵引,缓缓进入黎忱的眼中。他身形剧烈的颤抖着,魔气与本身的纯净灵气相冲突,带来的痛苦无法言述。

只是,还能坚持。

在血魔手下,他虽捡回一命,却灵根尽毁,想要力量,唯有修魔一途可走。

灌注无尽魔气,承受蚀骨之痛。

只求一日,但求一日……

他跪在地上,低哑呢喃:“师兄,即便上天入地,我也要把你……拉回来。”

……

他看到五千年后。

一个面容尚且稚嫩的孩子从沉睡中醒来。

少年在床上直起身子,微微仰头,看着白发束冠的道修走到他面前。

“我是谁,你又是谁?”他疑惑道。

白发道修低头,目光浅淡的看着他,轻声道:“你没有过往记忆,亦忘却自身名姓,不若便随我姓姬,名唤……临川,如何?”

孩子困惑的眨了眨眼,然后顺从的点了点头。

白发道修继续道:“你无父无母,不若做我的徒弟,我护你一世周全,如何?”

孩子沉默片刻,然后微笑起来,“好呀,从今往后,您便是我的师尊。”

……

作为无意识的天道,他对自己另一半魂魄本能亲近。

他一直注视着这个孩子,看着他如何一步一步,走向巅峰。

那一世的姬临川,资质天成,潜心求道,更重要的是,并没有与顾暝渊发生任何不必要的交集。

因为当年计划中,为了彻底断绝因果牵连,这一半神魂的外貌身形、乃至于灵魂气息,都与他本身有所不同。

混沌神炎被彻底炼化,成为类似半身的存在,但可能是因为那一世道途太过顺遂的缘故,欠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契机,无法彻底身化神炎,脱离此界。

以至于在飞升之际,被人钻了空子。

便在另一半神魂受到感召,即将从天道之中脱离与本体融合之际,也是他对此界天道掌握最为薄弱之时,上界突然传来庞然威压,致使融合慢了一瞬。

就是这一瞬之间,另一分天道规则沉寂逆转时间,将一个看起来无关紧要的小人物送到了百年之前。

而这个人,就是叶子逸。

命运的轨迹由此被完全打乱,诸多苦痛磋磨亦因此而生。顾暝渊、黎忱、姬映迟……上界之人以众生为棋,在无数因果牵连之中,铺就更为惨烈的局面。

毁灭了他,亦成就了他。

这便是,此世所发生的一切。

作者有话要说:  没来得及修改,凑合着先看吧。

一万二千字,算是前天的双更,昨天和今天的更新吧,么么哒。

谢谢风轻和白卿衣的地雷,mua~

第108章

艳阳当空, 四野俱寂,唯有轻风吹拂。

漫长岁月在眼前倏忽流淌而过,姬临川阖上眼,自庞大记忆洪流之中找回自我, 终于深深的、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此界因果已了,我却不知自己所为, 究竟是否正确。这世间于我, 即便有千千万万条不同的路可走, 即便这些路途终究殊途同归, 然而有些结果, 却已不可挽回。”

“你心怀歉疚。”姬映迟道。

“是。”姬临川并未掩饰。他仰望碧蓝苍穹,面上神情淡淡,眸光却十分清亮,似乎试图从这高阔天地间重新审视己身所为, 在这无垠天际里再度感知自我存在。

半晌,他垂眸,低声道:“我本以为,世间修行之事,当孑然而寻之, 不为外物所牵绊, 只要坚守道心不变,本心无悔,便终有一日能够攀至巅峰,了悟终极。”

姬映迟目光微微柔和看着他, 道:“如今呢?”

姬临川摇摇头,道:“我不知道。”他顿了顿,又道:“自有记忆以来,我便对天地大道心向往之,于是便日复一日修行悟道……然天地高渺,大道无情,我生而为人,终有牵绊寄托,无法彻底无欲无求,那么追寻天道,是否也在逐渐摒弃本我?我孑然独行,将一切因果责任揽于己身,从未考虑过别人是否要我全力承担,最终事情了却,亲近之人却为我入魔,为我身死……如此,是对是错?”

“本心所求,便是本我,又有何对错之分。”姬映迟缓缓道,“修行之路,遥无止境,你求索其上,尚不知终点如何,便不必多加犹疑。人性繁杂,去伪存真,方为求道,我相信以你心性,那时应会作出正确的抉择,如今言之,尚且过早。”

“至于两位师弟……他们虽受你因果牵连,然而所作所为,何曾不是出于本心?不必太过苛责于心。只是,修行之事虽说重在个人,但正如你所言,人生于世,便有牵绊寄托,你欲将他人因果一并承担,到头来,仍旧逃不过因果轮回。他人承你之因,即便你并无收取回报之心,他人亦终要将这份‘果’偿还于你,这些事情,冥冥之中早有定数。”

他深深看着姬临川,语中不乏劝诫之意:“……因而,你越是将诸般因果揽于己身,与他人的因果牵连便愈深,因果可以转嫁,却永远不可消泯,你若明白这点,以后行事,便不必太过约束己身,孑然独行。有些责任,与人共同承担,亦未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