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左木茶茶君
“三哥?”
姜隽扬眉。
姚彦清咳一声,“夫君。”
“真乖,”姜隽心满意足,毕竟这声夫君也不是时时刻刻都能听见的。
接着二人又去祭拜姚家长辈。
然后婉拒了姚家人的午饭,回到家好好睡了一觉,毕竟前一天晚上二人还守了岁。
姚大嫂在二月初生下了一个大胖闺女,那模样不像姚城,不像姚大嫂,像极了姚父的母亲。
姚城抱着越长越像奶奶的闺女,陷入了沉思。
而二月底,姜隽和姚彦又开始四处收茶,今年的茶收得比前一年的多,姚彦和姜隽一起炒茶,姚城和姚父打下手,杨氏在家照顾姚大嫂坐月子。
全家人都疼极了小姑娘,姚城给孩子取了小名:大花。
贱名好养活。
大名叫姚贝贝。
可能是贝贝比较好听,姚彦跟着叫贝贝居多,渐渐的那小名儿也就姚城还在坚持了。
只不过贝贝会说话不久,就坚持指着自己叫贝贝。
不叫大花。
姚城可难过了。
当然这是后话。
贝贝的满月酒,姜隽和姚彦打了一对银手镯添盆,贝贝满月酒后,府城的人便来收茶了。
“可算不用去镇上了。”
姚彦笑眯眯地送走姚城夫妇去镇上,贝贝还小,就黏着姚大嫂,可姚大嫂想去镇上卖快餐了,加上贝贝除了饿了渴了会叫几声外,乖得很很,索性就背着去镇上了。
姚父和杨氏留在家里,今年他们田地里的活儿少了一大半,一是为了不让他们太累,二是鱼塘那边占了点位置。
“咱们家的鱼长得太好了,”初夏,姜隽从鱼塘里捞了一条起来,肥嘟嘟的,约有二三斤。
“那是,”姚彦拍着自己的胸口,“我可没少出力。”
“是是是,”姜隽闻言一笑。
晚上姚彦做了水煮鱼,吃得姜隽还想再去搞一条。
第二天姜隽提着两条鱼去了镇上,第三天从镇上回来,买了姚彦喜欢的零嘴和点心。
没多久便有人上门买鱼。
可不是一两条,是几十条几十条的买。
但姜隽先让客人去看了其余人鱼塘里面的鱼,在自己选择在哪家买。
接下来的两个月里,第一批,也就是十二家的鱼塘都翻了新,撒下了新的鱼苗。
大伙儿赚了一笔银子,第二批的养鱼人,也充满了期待。
但也有人说丧气话,因为第一批刚卖完,第二批指不准就没有了。
所以姜隽又去了县城,也不知道他怎么搞到买鱼的人,总之要鱼,就这样,他们村的鱼塘越来越多,成了远近闻名的鱼村。
三年后。
姚彦将茶备好,只等收茶人过来后,小侄女紧紧跟着他,姚彦走哪里,她跟在哪里。
而此时姚城已经在镇上买了小院子了。
村里在镇上买院子的可不止姚城他们,还有好几家呢,现在村里人的主要收入都靠着茶林和鱼塘。
“贝贝,晚上想吃什么?”
姚彦洗了手,蹲在姚贝贝面前问道。
姚贝贝的眼睛又圆又大,人又机灵,半点不像姚城那脑子,“吃甜鱼!”
“说了好几次了,那叫糖醋鱼,”姚彦捏了捏姚贝贝的鼻子。
带着她去小鱼塘钓了两条上来,姚彦一手提着鱼,一手牵着姚贝贝去了姚家。
今晚上就在姚家吃饭。
姜隽回来时,饭菜已经做好了。
虽然姚城他们在镇上买了院子,但是杨氏和姚父还是习惯在乡下过日子,就没跟着过去。
姚城他们买了院子后,差别只是从租院子住,到住自己院子,还是在早点铺的时间偏多,不过得空的时候都会回村。
反倒是镇上院子住得比较少。
不过等贝贝再大些,就会送到女夫子身边念书,到时候杨氏和姚父也得去镇上才行。
“姜村长瞧着脸色不错,遇见什么好事儿了?”
姚彦笑眯眯地看着姜隽问道。
上一篇:又跟拯救的男配HE了
下一篇: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