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隔岸看花
随之而来的是大降温,俨然要一夜入冬的样子。
周一清晨,饶是对温度不太敏感的元松跟汤子苓,都感觉到了气温变化。打开手机看了眼,果然,铺天盖地都是大降温的消息。
两人下了楼,见二楼洗手间门口的晾衣架上挂着的秋衣裤、毛衣裤和厚外套外裤,就知道魏阿姨已经过来了。
魏阿姨作息比较规律,早睡早起,一般清晨五点左右就起了。洗漱完,穿戴好后出门,用不了五分钟就能到家里。家里除了东屋、厨房和她原本住的那间屋,其他房间都栽着菜蔬作物,她原就喜欢侍弄这些,松松土、除除草、浇浇水,一晃眼的功夫大半个小时就过去了。
七点左右,就开始准备早饭。这时候,同样习惯早起的廖大姐也差不多来了家里,给鸡鸭鹅喂了食儿就去厨房给魏阿姨打下手。她做事利索,顺便还能将刚收的鸡蛋、鸭蛋跟鹅蛋给清洗好,准备腌制。
元松跟汤子苓没穿毛衣毛裤,直接在秋衣裤外面套上外套外裤,就脚步轻快地下了楼。
这么一会儿的功夫,早餐已经上了桌,主餐是鸡蛋煎饼加玉米粥,再配上一碟泡菜和一人一个咸鸭蛋,就是丰富又美味的一餐了。
自从俩小伙子饭量变小,魏阿姨觉得像是从大锅饭的灶台调到了小灶似的,做饭不仅变得更轻松,也更享受了。毕竟以前,考虑到俩孩子的饭量,很多精致的餐点是不好做的,生怕他们吃不饱……如今就不会有这方面的顾虑了。
意外没有看到往常这时候已经过来的廖大姐,魏阿姨告诉他们,“这不是突然降温了吗?妮妮学校那边一早就通知家长送衣裳过去。”
汤子苓这才想起,现在小学寄宿生一般是周五放了学被家长接走,周日晚上六点钟之前再送过去,昨晚还下着雨,闷热闷热的呢。
“地下的温度怎么样?没冻着吧?”
“半夜宿管一间间敲门,发了厚被褥。我还好,不过其他房间身体弱的有冻着的,咳嗽得可厉害。”魏阿姨没说,她一早就去探望了,有两位估摸着要不好。
她以前很抗拒养老院,甚至凑活着跟那个不靠谱的老石过,也有这方面的原因,想着就算进了养老院,好歹也有个伴儿。而如今,真住了进去,不知是心态变了还是别的什么缘故,只觉得心态特别平和,就算自住进去以来陆陆续续送走了近十位老人,也没有像以前担心的那样,陷入对死亡的无限恐惧中不可自拔。大概是空荡荡的心在不知不觉间被填满的缘故吧,亦或是那几位老人走得很安详?她只觉得如今的自己能够从容面对那个所有人都要面对的归宿了。
“您也多注意,降温了就及时添衣服。”汤子苓一口粥一口饼地吃着,“以后入了冬,天亮得会越来越晚,要不我们去福利院那边吃早饭吧?”虽然到家只有五分钟的路程,可这路有一大半是杂草丛生的旮旯角,若是天气不好再加上天黑,给绊一跤就糟了!
“不用,我到时候晚出发一会儿,跟小廖一起过来。”魏阿姨知道俩孩子在担心什么,她也很注意安全,早想好了对策。
说罢,她走到料理台边上,打开钉在墙上的壁橱柜门,伸手推开里面的小隔板后,将放着一碗粥和两个鸡蛋饼的托盘放进去,关好后敲了两下隔板,才回到餐桌上。
这是自小在这个宅子长大的元松都没发现的隐藏机关€€€€竟然能直接从厨房传送东西到地下室!
兴许是没有机会用到这个功能,连元松爷爷奶奶都不记得还有这个机关了,总之,元松从小到大连听都没听说过,却没想到被才借住没几天的小王给摸索到了。
也是魏阿姨接人待物大方和善,很轻易就取得了小王的信任,小王不想她一趟趟往下面跑送饭麻烦,主动提议能不能征询主人家的意见,用那个小机关送饭……元松跟汤子苓这才知道他们眼皮子底下还藏着这么个小玄机。
对于小王的征询,
他们自然乐得答应,毕竟魏阿姨来来回回地送这送那,确实不方便。
“我们之前买的冬衣都在地下室,您带小王去挑几件能穿的吧……”
吃了饭,两人从后院抄小道去了单位。
今天是日夜轮值的第一天,只有一半的人来上班。不过傍晚的时候,工程队的人呼啦啦来了一大群,说是趁着天气还没彻底冷下来,土地还没有彻底冻上,也趁着他们在休假期,加紧赶工,免得气温一降再降,耽误下去,得等到明年三四月份儿才能再次动工。
工程队的建了半年多植物屏障了,可谓经验丰富,这回的活儿又算是外快,拿到的报酬他们能分大头,因而一个个干得特别卖力,速度快得飞起,不到半个月就完工了。
植物屏障修好的当日,从来都是在他们上夜班时过来的沈家夫妇特意留到清晨,跟大家一起在植物屏障覆盖的区域转悠了好几圈,才坐单位的顺风车回去。
车上,小刘问沈家夫妇,“叔叔阿姨,很少见你们过去,草药这么好养的吗?”
沈家夫妇笑着摇头,“有些还挺难养的。不过我们家女儿在研究什么自动化,给装了能远程操作的设备,哪块区域什么时候该洒水,都能远程控制。还有各种反光板,也能随时调整角度,保证药材对阳光的需求……”说起这个,沈家爸爸可骄傲了,他们家甚至还专门租了个格子间当女儿的研究室和操作间,各种昂贵的设备添置起来一点都不心疼,因为他坚信,女儿的研究作用肯定不会仅限于帮他们,等出了成果,说不定能有更大的用处!
“哇,这么高科技,莉莉真是厉害!”大家听得不明觉厉,纷纷夸赞。
“哈哈,以后的世界是你们年轻人的,我们这些老家伙就等着瞧好了!”
沈爸爸的话说得大家热血澎湃,似乎下一秒就能化身超人,拯救世界。
第126章
不知是不是从沈爸爸那番话中受到了激励,隔日恢复全员白日上班,例行工作完成后,小刘突然找到汤子苓,说有事想跟他说说。
“那行,咱们去隔壁说。”
隔壁是同事们偶尔留宿时住的宿舍,除了靠墙放置的四套架子床,总共八个床铺外,还有郑娟跟谢苗在二手市场淘换的衣柜、桌椅和组合沙发。办公室人多不方便的时候,这边组合沙发的区域也能当成小会议室使。
“昨天听了沈叔叔的话,回家后我半夜没睡着,感觉很羞愧。”小刘虽然黑眼圈很重,眼神却很亮,“我十来岁的时候是特招进大学,学校又是免学费又是给奖学金,可我书读到一半,没学出什么成果,就申请入伍了,现在想来很对不起国家和学校的培养。”
“入伍也是为国尽力。”汤子苓劝慰道。
“话是这么说,可跟勇敢冲锋陷阵的你们比着,我感觉一直在划水,每次重大任务都留守在后方。”小刘有很明确的自我认知,“但我也仔细考虑过,我的身体素质、胆量就那么一个水平,即使硬着头皮跟你们并肩作战,大概率也会拖你们后腿。我其实一直苦恼自己的定位,昨天沈叔叔的话让我醍醐灌顶,既然身体素质怎么也赶不上,我何不善用自己的优点?我以前的知识虽丢了几年,可捡起来并不难。我也咨询过学校了,我的学籍一直保留着,而且我这种情况也符合上网课完成学业的条件……”
小刘有上进心,找到了自己的方向,这是好事,汤子苓当然赞成。跟元松说明了情况后,很快就给他开了单位证明。之后没多久,在小刘申请想借用单位的仓库当实验室做小研究时,也大开方便之门,给予原则范围内的支持。
原以为研究嘛,更何况是个还没毕业的学生,出成果肯定不是那么容易。却没想到没过多久,小刘自制的动能转化设备就安装在了一楼大堂的健身器材上,不仅帮助单位节约了耗电,还大大激发了同事们锻炼的积极性。
听大家七嘴八舌地夸
奖,小刘有些不好意思,“这种技术早就存在了,我这只能算是模仿加改进,不能说是发明!”
“这也很厉害啊,咱们锻炼下来发的电,再加上太阳能设备蓄的,都够满足单位日常所需了!”
有一次聊起来,被过来给爬虫类动物打扫食肆的谢威听到,就问能不能进锻炼室体验一下。
这不涉及什么机密,自然不会拦他。没想到体验了几次后,谢威看到了商机,直接带着详细的策划书找到了小刘,说想跟他合伙开共享健身房。
“能给市民提供一个锻炼身体的场所和平台,同时还能储蓄绿色电力,我感觉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儿。”小刘在晨会时说了自己的想法,“但我个人的精力有限,想将更多的时间花在工作和研究上,所以我的想法是以单位的名义参与经营,我个人以技术入股……”
这对单位是稳赚不赔的事儿,对其他同事更是如此,唯一可能有点儿吃亏的,就是小刘了。不过他有自己的目标和追求,既然主动提出这个方案,就意味着心里已经做出了取舍。
单位接手之后,这就不仅仅是生意了。
做生意最重要的是盈利,而兽管处的目标却不仅限于此,甚至将重点放在了社会效益上。于是,从定价到设备,从试运营到最终确定下来,都是经过反复商讨后才慎重决定的。
如今各单位都在自救,想搞创收,只要在办公系统上报备,经过审核通过后,就能实施。
兽管处的这个决定很顺利得到了批准,元松去总部跑了几次,就成功申请到在柳湖北街社区当第一个试点。
同事们大半都在这个社区住,时常充当围观群众去做市场调查,得到了反馈还算不错。
“总体体验感受不错,普遍觉得收费也算合理,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设备设置得比较少,会出现排队等候久,锻炼时被人催促影响体验的情况……”
“初期嘛,有很多人是凑热闹,稳定用户数浮动比较大,估计还得再等等才好判断。”
负责客户服务等对外业务的谢威也参加了
会议,“有共享充电宝品牌寻求合作,我个人觉得可以试试,他们有成熟的客户群和服务体系,若是能合作,很大程度可能达成互利共赢……”
因着这个新业务,单位众人越发繁忙了起来,不过能参与这样对单位有益同时又利于社会的事业,大家丝毫不觉得疲累,一个个精神焕发,干劲满满。
采购器材的时候,汤子苓看到仓库里有太极轮、健骑椅之类的健身器材,就以个人名义买下,让小刘帮忙稍作改造后捐给了福利院,老人孩子多少也能活动活动身体。
经魏阿姨反馈,反响相当不错,“好些老人觉少,早早起来也没事儿干,如今就爱去健身区运动,凑一块儿健健身聊聊天,一整天都心情好。”
魏阿姨一脸骄傲,“大伙儿都夸你们,年轻人真是了不得,走一走晃一晃都能发电。现在那些老头老太太胜负欲可强了,比谁发的电多,赢了的饭都能多吃半碗。”
听到了好的反馈,本应是高兴的,汤子苓却发现元松的笑容不大自然,到了古书空间后,才开口问,“今天去总部发生什么事了吗?你看着不太高兴的样子。”
元松本就没打算瞒着汤子苓,听他一问起,就告诉他了,“有不少人恭喜说元峰升任所长了。”
“这么快!”想到如今的职衔晋升早不像往日得慢慢熬资历了,世道动荡影响到方方面面,官场职场也似乎在适应着骤变,不能以常规的观念去揣度了。“对咱的影响大不?”
“我们共享健身房的项目能那么快铺开,估计有他的影响在。”这是最让元松觉得别扭的。他知道摆脱不了跟元峰的关系,不管他得势还是失势,总归都会影响到他。可就算早做好了心理准备,当真正面对这样的现实时,还是觉得心里有着说不出的别扭,怎么都无法忽略!
汤子苓理解他别扭的点在哪里,也知道这是现阶段无法改变的现实,只能拍了拍他的肩以作安慰。
第127章
两人消除负面情绪的方法很一致€€€€埋头种树。
前段时间修筑河道时,自从有了猴群做外援,元松放了心,时常让汤子苓带队,他趁着城里为建植物屏障大肆砍伐树木,以单位需要木屑、树叶做有机肥原料的名义到处收树根、树枝、树叶。
相比于可做木材的树干,树根、树枝、树叶廉价又占地方,有人收,市政单位自然乐得低价打包处理。那时候天气热,又缺水,元松索性也不折腾隔一天就要出城干活的同事们,自己去租借了军卡,从运输到装卸都是自己一个人,其中可做“手脚”的余地就大了,就趁机将好些看着还能养活的树根偷偷弄到了古书空间。一个多月下来,当真攒了不少。
在城外常驻的汤子苓也没闲着,不着痕迹地挖了好些淤泥送到古书空间。他有时候甚至怀疑,工程队能提前那么多日子完工,他或许也尽了一份力。
淤泥太多,因为太忙太累一时没处理,直到前些天完工,他们进去后一看,才发现不知何时,成滩成滩的淤泥竟跟沙土融合在了一起,离海岸不远的地方形成了很大一片可以栽种植物的优良壤土!
眼瞅着堆成山的树根长出了绿芽,两人现在是一有空就在这边栽树根,还是高难度的隔空操控。
这技能很耗神,不比扛着铁锨亲手去挖坑栽下容易。不过练得久了,也不是没有收获,越来越熟练不说,耐力也在稳步增加,从一开始栽下一棵就累得大汗淋漓,到如今十棵还能游刃有余,这明显的进步让两人格外有动力。
吃东西补充体力的时候,元松突然问:“办公系统发布的那个公告看了吧?鼓励各单位申请戍边轮岗。”
汤子苓顿了下,“你想去?”
“嗯,还能趁机摆脱元峰的影响。”有古书空间在,两人能随时见面,距离对两人从来都不是问题。元松之所以考虑这么久,到今天才做出决定,就是担心自己离开后,原本该他处理的麻烦会落在子苓身上。可今天去总部的经历告诉元松,这
事儿不能再拖下去了,“有人偷拍了咱俩的亲密照,连着寄了好几封举报信,说我们作风有问题,影响单位风气,我估摸着是之前在单位施工的工程队的人偷拍的。”
“我们在单位挺注意的啊!”汤子苓一脸无语,“咱干啥了?照片你看没?”
元松就知道一直特别注意分寸,连避着人偷亲一下都要被锤的爱人关注点会在这上面,“我扫了一眼,没很过分的,就是擦个汗、喂个水之类的。”
汤子苓暗松了口气,他可不希望自己跟元松的真亲密照被人偷拍后还要传看,太羞耻了。“这就开始要搞咱们了?”
“嗯,所以我的想法是先避一避,也算是跟元峰做个切割。”不管元峰是成王还是败寇,元松都不想以他儿子的身份被迫入局。
“也好。”汤子苓理解元松的想法,“你去吧,家里有我在,放心。”
元松翻身趴在他身上,紧紧抱着他,“我不在,那些惹人烦的家伙说不定会找上你,抱歉……”
“没事儿,元叔叔如今如日中天,那些人不敢太过分。就算真有那不知轻重的,我还怕他?你这边亲朋故旧多,做事可能束手束脚,我就不同了,放飞起来可能元叔叔都要害怕呢!”
元松被逗笑了,“行,你尽管放飞自我,让元峰好好感受下收拾烂摊子的滋味儿!”都被连累得要跟爱人两地分居了,还不兴收点儿利息?!
两人相视一笑,嗯,笑容里有点儿那么不怀好意。
戍边是很重要的事儿,在如今极端大环境下尤其如此。元松申请后没多久就得到了批准,很快就随着第一批申请人离开了。因着任务地保密,连汤子苓都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元峰是在元松离开的当天晚上回家的。
才不过两个多月,他身上已有了上位者独有的威势,再加上是带着怒气而来,气势更是摄人。
汤子苓表面上对他尊重有加,其实打心眼儿里瞧不上他,觉得这人空有才智,人品却一般。他幼时的遭遇确实不幸,可却不是他在感情上肆意伤害亲人的借口,说到底
,不过是生性凉薄,不把除自己之外的人放在眼里罢了。
在外潇洒半生,知道自己快不行了,觉得要叶落归根,就带着一身麻烦义无反顾地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恐怕从未想过万一有人丧心病狂地赶尽杀绝,他唯一的亲儿子可能没有反手之力吧?他这样从来只想到自己的人,估计是不会想到这一点的。
就算此时此刻,他被忤逆的愤怒,恐怕也远远多于对儿子身处条件艰难的边境的担忧。
汤子苓心中腹诽着,眼睛却不着痕迹地观察着元峰神色间细微的变化。见他即使怒火中烧,也依然保持着对自己和魏阿姨基本的礼貌,再之后见问不出什么有用的东西,离开前依然面面俱到地安抚自己……汤子苓默默拉高了对元峰的警戒,这样一个能忍且心思缜密的人,绝对是个狠角色。
“他还好意思问小松为啥自找苦吃,还不是因为他!”等人离开后,向来不爱在背后说人是非的魏阿姨都忍不住恨恨地说了几句。她早已将元松跟汤子苓俩孩子当成亲人了,眼见着俩孩子日子越过越好,却被突然冒出来到处惹是生非的亲爹给连累得不得不远走他乡去谋出路,哪能不迁怒?刚刚就没给元峰什么好脸色!
“好了,阿姨别太生气,那也是元松的选择,国家需要的时候得挺身而出才行。”若不是单位不能没个坐镇的人,他也想跟元松一块儿去呢!
魏阿姨叹了口气,是人就有私心,大义哪有亲人的安危重要?只是,孩子已经做出了抉择,她也只能揪着心接受了。“你们都好好的,都好好的……”
上一篇:天灾下的桃源
下一篇:废土后我成了神兽团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