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稚楚
傅让夷瞥了一眼他的脖子。
“居然没影响到你说话。”
祝知希睁大眼,好像很惊讶于他的冷血无情。
但他还是继续了,而且报复性地加快了语速。
傅让夷虽然一副完全不想听的样子,也几乎零反馈,但也根本没有要离开这个餐桌的意思,仿佛他忘了自己的双腿其实有活动能力,他也有选择拒绝的自由意志。
“啊对了,这个忘记写了,要加上。”祝知希停住,用笔加了一行,“我对猫毛过敏。”
我知道。
搬进来的第三天,晚七点,他们第一次凑巧地在地下车库的电梯口相遇,于是进入同一部电梯。
上到一楼后,一位女性Omega走进来,祝知希像是突然能闻到信息素了似的,立刻凑上去。
不过很快,傅让夷发现,他是冲她怀里的肥猫去的。
它好漂亮!我可以摸摸它吗?它会怕我吗?
三个连招之后,他收获了短暂的抚摸权,激动极了,还时不时回头看自己。
傅让夷当时挑了挑眉。
看我干嘛?我不让你摸吗?
当时的祝知希沉浸在撸猫的快乐中,手摸个不停,还止不住和猫咪对话的欲望,仿佛他们才是同一物种。
直到抵达他们的楼层,他还恋恋不舍地和猫挥手告别,全然没注意到猫主人的脸都红了。
不知道还以为现在的beta也突然能释放信息素了。
但回家没多久,祝知希就开始疯狂打喷嚏,脸上也起了疹子。
傅让夷当然知道这是过敏。
但当时他端着杯子,走过去,假装不经意地开口:大晚上把脸涂这么红干什么?要去唱戏?
这只是他想提示祝知希客厅电视柜有过敏药的铺垫,但祝知希太蠢,真的唱了起来,不过只有两句,因为很快他就被新的喷嚏打断。
不过,他最后还是主动帮祝知希拿了药。因为不想祝知希翻他的药柜,也不想他看到里面海量的抑制剂。
“我喜欢听摇滚,但是也喜欢交响乐……”
“然后呢,我有一点收藏癖。我会收藏一些没用的小玩意,比如朋友们从世界各地给我寄来的明信片,还有路上遇到的漂亮小石头,或者是一些落叶之类的,我抽屉里有很多怪东西。”
“我做过很多很多工作,目前的职业呢,是策展人,也是我之前最正式的职业。”
“在国外上学的时候,我开过手工小店,还有校园咖啡馆。我喜欢去世界各地当志愿者,也做过时尚买手,偶尔也会兼职模特,还导过微电影,做过临时的乐队主唱、野生动物摄影师、流浪动物站站长……”
傅让夷静静听着,脑中却莫名会因为他的每一句话出现相关的场景,一幕一幕,在字与字之间被拼凑,被搭建,越来越清晰地浮现。
他甚至能想象到祝知希在这些地方,做这些事的样子。
这是人生中第一次,傅让夷发现自己有这样强大的想象力,而他甚至无法控制这种能力。
祝知希的人生浓度好像是寻常人的好多倍,和他这样两点一线的枯燥生活刚好相反。
所以他现在被迫和自己待在一起,困在S市的某所公寓,会觉得了无生趣吗?
“差不多了。”祝知希笑着念完,拉开他身旁最近的椅子,坐了下来,将这张写满的问卷推到他面前,“记得住吗?”
傅让夷没有回答他的问题,静了两秒,伸手,像个真正的导师一样指出其中一行。
那是祝知希写过,又整行涂掉的部分,很显眼。
傅让夷对比了自己的空表,扫了一眼,问:“‘我会因为什么事哭’,这一行,你怎么不写?”
祝知希趴在桌上,沉默了几秒,然后看他:“我觉得不用写。成年之后我几乎没哭过,所以不太会出现这种场景。”
“你也不需要写。”他又补充了一句,截断了傅让夷追问的可能。
很快,祝知希又坐正,将笔递过来:“轮到你了。”
可傅让夷像个有钱有势有律师的混蛋,犯了罪但往椅子背上一靠,一副拒不配合的样子。
“我不想写。”
祝知希才不会认输,直接收回笔,也拿起那张空表,好像要做笔录。
“那你说,我写。”
但他还是低估了傅让夷的难搞程度,无论他问什么问题,傅让夷都能给出非常模糊的答案。
“你爱吃什么啊?”
“都一般。”
“那你有没有什么一吃就想吐的东西?”
“那就多了。”傅让夷像是故意刁难似的,说了一大串,“肥肉,一丁点都不行;葱,尤其是小葱;内脏,特别是肝脏;榴莲……”
“你说慢点儿,都记不过来了。”
怎么会有这么麻烦的人。
他忍不住感叹:“这么挑食,养你这种小孩儿得多费劲啊。”
也不知道是怎么了,哪句话招惹了他,后来祝知希再问任何问题,傅让夷都拒不回答。
有没有喜欢的歌手?不听歌。讨厌的电影?所有烂片。最喜欢什么书?没有最喜欢……
他简直就像是最讨厌被人类触碰和拥抱的猫!拒绝产生一切交互,拒绝有任何关联。
抗拒敞开心扉。
祝知希做这一切,不全然是为了在人前和傅让夷扮演完美伴侣。
这些都没用,他很清楚,只要一回到这个只有他们两人的家里,傅让夷就会和他保持距离,甚至不会待在同一个房间里。
因此倒计时依旧滴答滴答地走,尽管速度慢了下来。
[49天19时23分09秒]
他想成为傅让夷的朋友,或是没那么生疏的室友关系,有些许情感连接就行。至少可以一起坐在沙发上看看电视节目,碰碰手臂,揽揽肩膀。
这些绝对称不上骚扰。
“那你可以和我聊聊你的专业吗?”他再次尝试。
“你不需要知道。”
“怎么不需要?”祝知希说,“万一我遇到你的同事?我总不能像个傻子一样,对你的工作一点点了解都没有吧?人是很容易因为对方的工作产生好感的,工作的人是最有魅力的。告诉我吧。”
事实上,祝知希只是想借此撬开这个人的嘴。
他是了解过的,从之前祝则然发来的资料里,尽管是在领证之后。
傅让夷是傅家唯一一个顶级Alpha。A本就少,顶A更是少之又少。傅家没这种遗传基因,能生出这么一个来,简直要烧高香。
祝则然也吐槽过这一点。
[他们愿意让自己的宝贝SA儿子和一个beta结婚,不延续SA的基因,摆明了有问题。]
没准儿他不行?或者他有无精症?
祝知希并不在乎。他知道傅让夷不是坏人。
虽然这人说话难听点,性格孤僻了些,但他生活作风简直好得不像个A,下了班不是在健身房锻炼就是回家看论文。
祝知希见过形形色色的人,因为爹妈给的这张脸,也受到过不少骚扰。可同住一个屋檐下,傅让夷对他没有任何逾矩的行为。
甚至会在他晚归时给他留灯,在他半夜饿了想去楼下便利店时,莫名出现在客厅,说自己要丢垃圾,“顺便”一起。
在此之前,祝知希对A的确存在一些偏见。
因为看到太多A因信息素紊乱而发狂的事迹,也因为他们莫名受到的优待。这些都不公平。
但比起作为一个很优质的顶A,他更想知道傅让夷作为一个“人”,在做什么工作,过着怎样的生活。
傅让夷的工作就是生活,生活里绝大部分也都是工作。
因为同居,即便不问,他也能观察到很多细节。
甚至是小怪癖。
譬如傅让夷喜欢站着看论文。他会把笔记本放在开放式厨房的岛台上,还会给自己倒满满一杯葡萄酒,边喝边看。
论文下酒,实在太诡异了。更诡异的是,他好像是越喝酒越清醒的类型。怪不得酒柜里收藏了那么多酒。这也算是他唯一的不良嗜好了。
有时候祝知希路过厨房,闻到很重的红酒气味,以为傅让夷喝醉了,可一抬头,对方脸色没有丝毫变化,说话语速正常,还是一样的刻薄。
除了观察,他也找了其他方式了解傅让夷。
他下载了很多傅让夷发的论文,知道他就读于非常好的寄宿制中学。他17岁就念本科,是以远超考古学专业线的高分考进去的,又去到最好的大学硕博连读,学术成果颇丰,被引用量也是高得惊人,25岁就毕业,入职了S大,短短几年,就成为学院内最年轻的教授,还出过一本畅销的科普类著作。
简直就是按着快进键前进的人生。
这样一个人,居然会被逼到假结婚,祝知希实在想不出原因。但傅让夷是绝不会提的,他也不想做这种不必要的地狱任务。
他只想通过这些聊天,拉近和这座冰山的关系。
果然,将工作作为切入点是极其正确的。傅让夷开始向他介绍自己的研究领域,尽管非常简短,也很点到为止。
“我现在主要做的是新石器考古方向,具体课题就不说了,不需要了解得这么细致。”
傅让夷又说:“之前上学也跟着做过一阵子水下考古,但是视力不行,换了西亚考古,后面就专注于做国内的考古。你大概知道就行。”
祝知希有些兴奋:“西亚?那你去沙特和土耳其那边实践过吗?会说阿拉伯语土耳其语吗?”
“会一点。”
“我也会一点!”
祝知希语速很慢地用土耳其语说:“你好,我是中国人,我喜欢小狗和猫咪,你呢?”
傅让夷盯着他的嘴唇,故意说:“听不懂。”
“好吧。”祝知希耸肩,“听不懂就好,我刚刚偷摸骂了你两句。”
听了这话,傅让夷嘴角微微扬起一点弧度,但他自己浑然不觉。
难得从他嘴里撬出点内容,祝知希一边认真记录,一边问出更多问题。这种方式的效果的确很不错,他没那么抗拒,还主动提了他们团队曾经发掘过的一处遗址。
还饶有兴致地向祝知希展示了照片。
和想象中恢弘、惊人、藏满稀世古物的遗址该有的样子很不一样,那更像是一处被挖开的农田。换谁都会失望地说:啊?怎么像个土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