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勇士,就下地! 第100章

作者:一杯北海 标签: 灵异神怪 玄幻灵异

“但是你来了,你从很远的地方跑来抓住了我的手。”

“白玉京,你抓住我了,所以从今往后,不论你去哪里,我都陪你。”

第129章

地下安静, 一切阴冷都被爱人的怀抱隔绝在外,两人静静拥抱了一会,很快便平复好了情绪。他们现在要做的是尽快找到出口, 不然就凭现在剩余的装备,很难维持生存。

整片红色区域面积不小, 大概能四个篮球场那么大,除却满地的红色岩石,四周的墙壁下方还有几座红色的小屋。这些小屋都是石头搭砌的, 只有大号收纳箱那么大,每间房上都盖着一张红布, 看起来有点像少数民族所祭拜的土地神。

白玉京看了一下, 告诉顾行驰这东西叫做赞康,一般是为当地游魂所建立的魂房。在地上,这些魂房一般都处于藏区村庄的旁边,早期的藏历新年里, 藏族先民会举行杀除赞魔的仪式,并在祭祀时要供献山羊血肉。

整个区域内赞康一共有7座, 据说在拉萨通往日喀则的大路至羊卓雍湖,一路上就建有7座赞康, 这些赞康属于赞系的火神七兄弟。在苯教文化中,信奉“天空为神界, 中间为赞界,下面为龙界”的三界神灵。其中中界是赞也是人的世界,只有靠近天界的赞, 才会有较强的神性。

顾行驰不知道这里的七座赞康是否存在某种象征意味,但如果这些赞康真的属于火神,那是不是代表着他们此刻已经靠近天界的世界?

想到这, 顾行驰感觉自己终于捋顺了点,开始一层层复盘:如果他们一开始所经历的水潭,以及看到的那位在水中一闪而过的龙神是属于龙界;此刻的红色土地属于中间赞界;以此类推,下一步他们所要到达的会不会是被称为神界的地方?

据藏文典籍记载,天界分为七层,苯教的始祖和九位创世神也居住于天界虚空中。藏族巫师做法的时候,身上要缠以五色丝带象征彩虹,唐卡神像两侧要挂有红黄两根绸带,意在使神灵驾虹飞上天界或天神顺虹桥降下人间。

顾行驰思考着抬头往上看去,这样说来,天界肯定是在上面,他们按部就班一层层经历,出口很大可能是在天花板上?但天花板距离地面有将近十米高,他们两个也没翅膀,怎么飞上去?

顾行驰思索片刻,目光又落回那些红色小房子上,虽然一时半刻想不出怎么回事,但看久了还有点想笑:“怎么感觉跟七个小矮人的住所似的。”

白玉京闻言轻轻拉了一下他的手臂,止住了他伸手的动作:“这些红布不能掀开。”

顾行驰倒是没那么手贱,至多只是好奇,闻言乖乖哦了声,离那些赞康远了些。

白玉京瞧见笑了下:“倒也不用这么紧张,只是赞康在藏传佛教中是指一种神堂,主要用于供奉赞神。而赞在佛教徒看来是一种藏区本土鬼神,通常被认为是凶猛的厉鬼,所以尽量不要靠近他们。”

顾行驰闻言咦了一声:“怎么你和我听到的版本还不一样?你是听谁说的这些?”

白玉京微微摇了下头,记不清了。

他的漫长人生中,见过太多的人,经历过太多的事。尤其是在被虫人化进行的最后几年里,思维混沌,只能记起一些只言片语。即使是到现在,即使是缚拏拉已经被重创,但留在白玉京人生中的缺口,也已经无法补全。

顾行驰自然明白白玉京的记忆到现在也有一些缺漏,就像他无法记起被当做虫人试验的那几年里到底都经历了什么;也无法准确说出自己当初是怎样从泥城到达的西藏。但这些都不重要,顾行驰可以不去在意,他只要确定从今往后,白玉京能一直陪在他的身边就好。

“算了,不要想这些。”顾行驰隔着衣服捏了捏白玉京的手,“我们现在只要知道该怎么离开这个地方就好。”

白玉京想了想:“据说这些凶猛的赞神大多都被佛教的高僧感化或者降服,从而成为了世间护法。比较有名的四大赞神都是这样来的。其中最有名的应该是桑耶寺的紫玛尔赞神。这位战神和你梦中看到的那位形象非常相似,他们都生于烈火铜山中,满身血红。”

唐卡中一般将紫玛尔的形象描绘为骑着战马,用红缨枪插着另一个人的尸体,代表他所征服一切。人们向紫玛尔许愿时,一般都会手上捧酒,将酒倒入紫玛尔护法手中的杯子里作为供养,同时紫玛尔手中还会有一根很长的绳子。

顾行驰闻言就纳闷:“绳子?哪里有绳子?而且这赞康上的红布都不能掀开,怎么给他倒酒?”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他们目前所处的地宫应该是早期苯教墓葬或者祭祀场所,而紫玛尔护法成为护法,是在莲师入藏之后,属于佛教护法思维,用佛教思维去揣测思考这里的仪式和程序真的靠谱吗?

当然,不论苯佛,二者其实还是存在一些共同点,比如说都是浑身红色、骑战马的赞神,以及使神灵飞上天界所需要的五色绳、绸带也一一对应了。

那所谓的信徒向紫玛尔许愿时所需要拉起的绳子……

顾行驰又打着手电张望一圈,这地方除了石头还是石头,哪里来的绳子?要他们自己编吗?

他有些烦躁地踢了下脚边的石头,但没想到这里的石块结构已经松散,他这一脚竟是直接踢飞了半个石面。

顾行驰也没想到自己居然有这么大力气,赶紧弯下腰来拍了拍完好的另一半石头:“对不住对不住,我不是故……”

声音一顿,他低头看着地上的纹路,眼睛蓦然就亮了,抬头招呼白玉京:“老婆,你过来看!”

白玉京几步过去,顺着他的指尖低头去看,白色光源照射下,就见一道绳结样式的刻痕纹路赫然出现在地板上。

顺着纹路一路扫开石堆,绳子的刻痕最终连接到了其中一座赞康之下。两人对视一眼,立刻分头行动,将七座赞康前的石堆悉数搬离打扫干净,就见七根绳索出现在地板上,各个连接到赞康之下。

而这些绳索的源头则位于整个地板的中心位置,顾行驰顺着绳索找过去,推开石堆,就看到地板中心位置也有某种雕刻,看起来应该是日月纹饰。

顾行驰不明白日月是什么意思,他往那个中间位置上站了站,无事发生。

难不成还要求出声?他有些疑惑,但还是飞速地说了一句,‘希望能给我们指引一下出路。’

话音落下许久,四周一片安静。

顾行驰有些泄气:“这东西到底靠不靠谱?都是石头刻的,我怎么把这绳子捡起来?”

白玉京摸摸他脑袋安慰,也跟着猜测:“会不会这些绳子纹路只是一种象征意味?表示要跟神明连接起来,神明才会降临?”

神明降临,具体怎么降临?难道要像古早时期那样在原地跳大神吗?

藏族倒确实有一种非常古老的宗教舞蹈,叫做羌姆。据说是在佛教传入西藏后,与苯教的对立斗争中形成的。但在《原始文化》一书中也有观点认为,在什巴苯时期,藏族先民就为表达对于动物的崇拜,出现了类似羌姆的舞蹈,他们通过动物面具、装扮来模仿各种野兽的姿态,并且用这些不同的体态来表达出特定的仪轨,从而完成对于诸神灵的敬仰,对于鬼怪的降服。

但很明显,这种早期使用的特定舞蹈早已失传,后期的羌姆法舞已经被佛教带入的金刚舞融合发展,现在苯教以及藏传佛教所选用的祭祀舞蹈,基本都是莲花生大师进藏之后,与佛教贯通融合所呈现出的同源多流的新形式。

顾行驰对早期羌姆只隐约记得一些特定的手势动作与肢体动作,大多是在《原始文化》一书中以壁画的形式所呈现。但要他做出来,说是舞蹈估计够呛,顶多像是小时候玩的手影。

他尝试着摆弄了几个鸽子飞天,小狗飞奔之类的动作,一点祭祀氛围没有,反而有种憨憨的可爱感,直接把旁边的白玉京逗笑了。

“你行你来啊!”顾行驰也是有点脾气的,气闷闷给了白玉京一肘子,“我又不知道那些羌姆舞步是什么样子的。”

白玉京笑容一时半刻没敛下去,他想摸摸顾行驰脸蛋又不敢,只得退而求其次又揉揉小顾脑袋,稀罕得不行:“怎么这么可爱。”

顾行驰冲他呲了下牙:“现在怎么办?”

白玉京揉着小狗脑袋继续看地上绳索纹路,片刻后,忽然道:“这几根绳索样式好像并不相同。”

七根绳索并不是平直的铺到各个赞康坑前,有的略微扭曲缠绕,有的则打成了绳结,几乎每根绳子都会有那么两三个不平顺的地方。

顾行驰跟着白玉京又绕了一圈,主要观察绳结位置,越走越觉得不对劲,终于停下脚步,摸着下巴思索半刻:“这是不是辛氏舞步?”

苯教经书《八界抉择本意记》中记录:「于是辛饶米沃从饰有日月图案的宝座上站了起来,在金色的土地上迈出了三步辛氏舞步…发出了三界皆响的音。」

在顾行驰看来,辛饶米沃创造出的舞步应该和道教踏罡步斗差不多一个意思,他估量了一下各个绳结间的距离,遗憾退场,冲白玉京一扬下巴:“老婆,你来吧,我跳起来怕扯裆。”

白玉京身法灵活,柔韧度也好,一步恨不得能跨出两米去。他先是示意顾行驰站到日月宝座的位置上,而后观察了一下各个绳结的位置距离,很快便迈开脚步,从左侧开始,逆时针踩步。白玉京每一步都落得极稳极重,根本不像是在跳舞,反而像是在打桩,但动作凌厉利落,倒是还挺有美感。

一圈跳下来用不了几分钟,顾行驰还没欣赏够,白玉京就已经站回了开始的位置。

两人耐心等待着。

半晌,依旧一片安静,并没有机关运作推动的声音。

顾行驰有些失望,难道不是这么回事?

就在他沮丧的时候,白玉京像是听到了什么,忽然往斜上方看去。就见左上方一块地砖大小的石壁仿佛受到了某种吸力,一下向内抽去,露出了一个大概一米高的入口。

顾行驰一怔,还不等他高兴,紧接着就看到两根绳索样式的东西猛地从入口里面飞了出来!顾行驰感觉头顶一凉,瞬间顿悟:“有风!上面可能通往外界!”

事不宜迟,白玉京先上前检查那两根落下来的绳索,发现这应该是两根绸带,但时间太久早已腐烂,刚一上手就直接断开,碎片凌乱捡都捡不起来。

“这是不是红黄绸?看来我们的路子是对的!”

白玉京自然是先打头阵,三两下翻上石壁,确定通道内安全才探出身来拉顾行驰。

二人进入通道,顾行驰就发现遮盖住通道入口的并不是石壁,而是一块和石壁颜色十分相近的皮子,这东西后面连着一整条埋在通道上层的机括,运作时会被扯拽收起,从而露出后面的入口。

顾行驰正经挺高兴,尤其是感觉到风后,说明他们离出口已经不远。头顶墙壁内传来轻微声响,机括放松,皮子缓慢下落被推回远处。

顾行驰对这种机关还挺感兴趣,一直看着皮子落下,但就在皮子完全合拢的瞬间,他倏然看到下层的赞康红布被掀起,红色屋子里好像有一个特别小的身影。

顾行驰一怔,想仔细再去看,但就听一声闷响,皮子完全合拢了。

“怎么了?”白玉京拍了下他的手背。

顾行驰回神,想了想,摇头:“没事,可能是我看错了。”

那会是赞神吗?

其实也不重要了。

顾行驰微微呼出口气,心底说了声谢谢,转身跟着白玉京一起钻进崭新的通道。

这条通道不算宽敞,高度也没有随着深入而拔高,依旧只有一米左右,两人弯着腰深入百米,逐渐看到了一些人工搭起的木质结构,以及坚固石砖,应该是为了防止通道坍塌,起到一个支撑作用。

大部分木头已经腐烂,两人小心翼翼地在木头和砖块的交织结构中穿行,步行百余步,视线终于拔高,同时风声迎面呼啸而来,冷风冻得顾行驰一个哆嗦。

他跟在白玉京身后快步走出去,终于站直了身,同时视线不自觉抬高,一下愣住。

他们面前居然是一座非常巨大的白色石台。

这东西叫石台已经不合适了,准确来说,这一大块白色的石料更像是某种建筑的地基,仅是高度就有一人多高,长度更是可与殿宇基台相比。

白色地基占满了大半个空间,顾行驰几秒后才回过神去观察四周,发现他们的位置很像两座山之间的谷底,四周都有石壁,仰头能看到万丈高的崖角,以及从缝隙中落进来的朦胧的月色。不过这谷底并不狭长,可以望到头,与其说是谷底,顾行驰感觉这里更像是一个裂开的蛋壳,他们在壳里,月亮在壳外。

手电光在不远处一晃,打断了顾行驰的思绪,他扭头看去,就见白玉京站在石台拐角的位置冲他招手。

“怎么了?”他几步跑过去,刚转过拐角就是一顿。

就见这石台的侧方,放置着一只一人高的石雕。

是一只石制的多尔玛。

顾行驰一下怔住了,他顺着光线的方向往下看,就见这只多尔玛的底座上沾有白色的粉末。

那是不久前,他撒上去的镁粉。

这是古格冬宫通道中的那只多尔玛。

第130章

顾行驰看着那只多尔玛, 一时间有些呆滞,不明白这东西是怎么出现在这里的。

多尔玛只是用糍粑制作的动物供品,用来代替原始苯教中杀生的祭祀方式。眼前这只充其量只是一个石雕祭祀品, 甚至连活物都不是,怎么可能自己长腿一样走从冬宫来到这一处蛋壳山?

白玉京示意他先不用慌张, 刚刚他查看过石台四周,就发现像这样的多尔玛还另有三只,分别处在石台下的四角位置, 只不过石台过于高大,他们一时间没有看到。

顾行驰试探着用手电轻轻碰了碰多尔玛, 没有任何反应, 这东西确实就是一个死物。

他拧眉仔细打量着这尊石制供品,非常古朴,雕刻细节比较粗糙,但整体看来很有宗教感, 这里出现多尔玛,是否也是一种提示, 需要他们在这里展开祭祀相关的仪轨活动?

而且除却这些,多尔玛的出现, 倒是让顾行驰明白了一件事:这里存在的是辛饶米沃所建立的雍仲苯教的仪轨和文化,他们距离真正的什巴苯教核心地带还非常遥远。但目前的装备已经不足以支持他们继续深进了。如果想要深入, 他们必须先获得救援物资。

想到这,顾行驰抬头去看头顶山壁的那一道裂缝,天气似乎不是很好, 云层黑压压的,月光浅薄稀疏的从缝隙中落下来,照在整个空间里显得有些凄凉。按理说已经是春天了, 但这里的月亮还是朦胧模糊,从头顶泄下来,像冰冷的雾凇一样。顾行驰静静看了一会儿,忽然觉得有些难过,他本以为在这里他们可以得到救赎,可以被拯救,但命运的转变并没有这样轻而易举。

“怎么了?”

白玉京发觉了他的不对,上前来摸了摸顾行驰的头发。

顾行驰转头看他,目光落在他脸上的红痕处,几秒后又低下头:“没事,就是在想我们该怎么出去。”

白玉京手电往上照了一下,这里的山崖高度太高,他们的手电筒根本不足以穿透层层黑暗投射到顶端。白玉京观察片刻就知道,以光线作为求救信号很难达成。而攀岩情况显然也不容乐观,四周崖壁拥有锋利的棱角,而且在这样的高度下,没有安全绳索的保护,白玉京根本不放心顾行驰向上攀行。

顾行驰看着白玉京,那些浅淡的光亮像纱幕一样落在他的脸上,显得他那么柔软,柔软又无计可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