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云起南山
“我那天数了好几遍,明明出门之前还剩十张,可晚上到店里就剩九张了,我中间哪也没去,就从家打车到医院,然后从医院到店里,”马芳菲说着又打了个哈欠,语气有些懒洋洋的,“虽然我这脑子不记事吧,但帐算的清楚呢,一张邮票一百六,丢一张可心疼死我了。”
行,她连贩毒金额都供述出来了。唐€€学听了有些哭笑不得,心说不用对比监控了,就冲这姐姐的脑回路,她能避得开住院部大楼门口的监控都是个奇迹。
不过丢了只是她自己的想法,从警方的思路出发,还要考虑被盗的可能性。如果是被盗,那么盗窃“邮票”的人,又是怎么知道马芳菲有货呢?
整理过讯问思路,唐€€学继续发问:“你在医院里,除了医护人员,还和谁打过交道?”
马芳菲困歪歪的斜在椅子上,哈欠一个接一个:“嗯……就……我爸他们屋那两个老头儿,还有老头儿们的家属……也说不上打交道,反正见面点个头,说几句话的事儿。”
“他们知道你是干什么的么?”
“知道啊,还有人去店里玩,捧我场呢。”
“那他们知不知道你卖‘邮票’?”
“不知道,这种事哪好随便说吖。”马芳菲一下精神了,稍稍坐直身体,捋了捋散落腮侧的头发,语气随之正经起来:“警官同志,你们见的多,这种买卖不做生客的,怕出事儿,再说我也不靠那个赚钱,这不是正好手里有点儿么,卖完就完了。”
这倒是事实,唐€€学不得不认同她的说辞,而且没见过“邮票”的人,即便看见了也不知道这东西其实是毒品。据此来看,即便是如马芳菲所说,丢失的“邮票”被人捡了,那这人也得必须对毒品的种类有一定的认知,而且还能利用它来谋害陈钧。
忽然他想起什么,拿出自己的手机点开视频APP,进到“养猪专业户”的专栏,在一个个六位数点赞量的视频里寻找。找到当初把太极“邮票”总代理武薇薇送进监狱的那个视频,唐€€学点倍速播放,于大约三分之一进度条的地方看到了相关的“产品”展示画面。互联网时代,信息获取来源广泛,据此可知,有没有吸贩毒前科并不影响描绘嫌疑人画像。
另外他记得林冬罗家楠他们提审武薇薇的时候,武薇薇供述说有个人问自己LSD对阳痿有没有效果,并且卖了那人一“本”,但追查下去没有锁定买家的收货信息。手机号收件人姓名一概是假的,武薇薇当时发的快递很有可能被退回、或者滞留在快递公司了。
那么,这个人会不会就是嫌疑人?她从武薇薇那买的东西没到手,又想方设法从马芳菲那弄到一张?那她又是怎么知道马芳菲手里有“邮票”的?
脑海里凝起一个接一个问号,唐€€学感觉自己有点转不动了,但看看时间,林冬应该已经睡了,决定暂时不去打扰对方,等白天到单位再沟通。他让文英杰去把派出所的叫进来,先给马芳菲办羁押手续,等回去和林冬他们讨论完之后再做二次提审。
从讯问室里出来,他给陆俊打了个电话,叮嘱对方要彻底清查店内人员,有涉毒的赶紧交上去,别等着警方临检的时候查出来。涉毒场所会被要求停业整顿三到六个月,那么大的买卖冷不丁停了,老板肯定饶不了陆俊。
“是是是,我得好好查查,”陆俊深表感激,“哎对了,你知道么,我们老板接这场子之前,这地方是出了名的毒窝,我就纳闷,以前看场子的是怎么管的,警察居然一粒儿药都搜不出来。”
“这我还真不知道,我没干过缉毒。”
“诶,你说,是不是你们内部€€€€”
“闭嘴。”
那边顿时静音,过了约莫半分钟,陆俊讪笑一声:“得得得,当我什么都没说,行,不聊了,我还得查他们呢。”
挂上电话,唐€€学仰脸望向云淡星稀的夜空,自脑海深处挖掘出遥远的记忆€€€€
那场子之前是谁看的来着?谭晓光?
TBC
作者有话要说:
光哥:咱上头有人!
记得回帖领红包吖~
感谢订阅,欢迎唠嗑~
第一百八十三章
陈钧的案子由重案悬案共同侦办, 有任何信息都要同步给重案那边。吃早饭时听唐€€学说昨儿晚上提了个案件关联人,罗家楠兴奋之余不免小小的心塞了一下€€€€所谓小案靠能力,大案靠运气, 而林冬一向是能力运气兼备, 他折腾一个多月没进展,人家三天就扯出个线头,必须服气。
对此,林冬的态度是, 不居功,更不否认对方的贡献:“我们办案有效率,是因为你们基础打的好, 如果你不派欧健去卧底那一个月, 掌握到一些外人看不到的情况, 我们不能那么快拿到病人家属的资料, 你的决策没有问题, 只是一开始大家讨论的调查方向稍有偏差。”
罗家楠是那认夸的人么?还真是, 但得了便宜不能卖乖。他冲林冬了然一笑, 回手拍了把埋头吃早饭的唐€€学的后背, 表示心领了。但这一巴掌拍的有点重,唐€€学一口鸡蛋差点噎嗓子里, 不满的侧头瞪视。
“二吉你可烧高香吧,就林队这嘴, 死人都能说活了, 不像我们祈老师, 能把活人€€€€”罗家楠话说一半, 眼角飘进到白光, 赶紧调转话锋, “诶对了对了,你们组岳林咋样了?我听说他昨儿跳了回跨海大桥。”
一夜之间,岳林勇跳跨海大桥救人的消息已然传遍全局,按照以往的经验,今年的模范警员典型就竖他了。
祈铭放下托盘,坐到林冬左手边,接着罗家楠的话问:“那么高跳下去,没受伤?”
没等林冬说话,罗家楠立刻假装没发现祈铭进食堂似的:“我刚去法医办找你吃早饭,看你还睡着就没叫你,想着吃完帮你带一份。”
祈铭端起牛奶喝了一口,没搭理他。昨儿夜里加班,到凌晨三点多才睡下,结果六点半就被这孙子一口亲脸上给亲醒了。对了,刚好像说他坏话来着,离着远,没听清。
“身上倒是没受什么伤,只有手被桥墩上附着的藤壶划破了,我放他两天假。”林冬无意为罗-祈管严-家楠解围,而是祈铭的问题更具体,更易于回答。
“岳林可真勇敢。”
祈铭轻易不夸人,对他人的认可主要表现在能记住对方的名字上,截至今天之前,他还管岳林叫“木木”。岳林的事是刚在办公室里听周禾说的,他现在唯一的希望是,罗家楠亲他的时候没被实习生看见。之前手机外放那次,他被迫社死了好一段日子,再来一次他宁可选择丧偶。
“呐,新闻报道已经出来了,”唐€€学叼住勺子,将手机屏幕转向对面的林冬和祈铭,“热度一直在升,五分钟之前还没进首页排行榜呢。”
林冬扫了一眼,语气并无欣喜:“盛副局一早给我打电话,要我安排时间让岳林接受采访……其实我不太希望他这么年轻就被架那么高,按照以往的例子来看,一旦吸引全民关注,过往的所有经历都会被扒出来,说不定会毁了他。”
“是啊,谁还没个熟人啊,要赶上那见不得别人好的人,不定怎么黑他呢。”
罗家楠对此深感认同。当初他结束卧底生涯光荣回归,新闻报道上铺天盖地都是老鹰被抓的消息,却没有有关他的一个字儿,连系统内部的立功评定都是五年后才下来的,没有颁奖典礼更没有通告,称得上是悄无声息。这是领导的决定,保护他的人身安全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为了让他免于媒体的打扰。他家三代从警,爷爷罗明哲虽说不是什么位高权重的领导,但只要被发现他有这层关系,难免被好事之人拿来做文章。明明是好人做的好事,可如果媒体为了吸引眼球而故意使用引起歧义的措辞来传播,民众很快就会被带跑偏,好事变坏事,好人也会被毁的体无完肤。
听了罗家楠的感慨,唐€€学将手伸到桌下,安抚性的拍了拍林冬的膝盖。要眼下食堂里的人中有谁被媒体伤害过,那么林冬就是血淋淋的例子。只是那个时候社交网络还没有如今这么发达,同时受限于警方的保密要求,面对公众的报道并没有提及林冬的名字,林冬所遭受的白眼和诋毁基本局限于系统内。但仅仅这些就让林冬被压的喘不过气来,如果是在网上发酵失控,后果不堪设想。
又听祈铭感慨道:“谣言是一把可以杀人于无形的刀,我爸妈刚去世时都没敢立碑,怕被砸了,是我回国之后取的骨灰立的碑……当年那些看了报道就认定他们是器官买卖组织成员的人,把我叔叔家的窗户全砸烂了,还在他家门上喷漆,血一样的红漆,写着‘杀人偿命’,我每天都抱着祈珍缩在卫生间里,听叔叔婶婶在客厅歇斯底里的争吵……我那时根本搞不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不认识不了解我爸爸妈妈的人,会对他们抱有如此深重的恶意,直到后来我看了《乌合之众》才理解,他们需要一个共同的敌人来发泄自己内心的不满,不问缘由,数量即是正义。”
罗家楠赶紧安慰他:“嗨,都过去了,再说祈珍不是已经给他们重新写了一篇报道么?”
“写是写了,但是有几家给发了?”祈铭无奈皱眉,这类表情在他脸上并不常见,尤其是和罗家楠无关的事,“给好人抹黑,容易,给坏人正名,难。”
“这是人性之根本,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说着,林冬将手搭在祈铭的胳膊上以表安慰。然而余光瞥见罗家楠直勾勾的盯着自己的手,又识趣的收了回来。
€€€€碰一下都不行?小气鬼。
TBC
作者有话要说:
楠哥:关乎祈老师,需要对所有人类保持警惕性@-@
昨儿爆肝4000多字,今儿请允许我萎一下,短了……
记得回帖留言领红包吖~
感谢订阅,欢迎唠嗑~
第一百八十四章
整整一上午, 林冬把时间都用来研究视频平台上每一条新型毒品科普视频的评论区。他有一个想法:既然谭晓光能从回帖里揪出个毒贩来,那么,浏览这些视频的可能还有其他有心之人, 而这些人里会不会就有用“邮票”害死陈钧的犯罪嫌疑人?
根据罗家楠他们的前期侦察和最近几日的调查, 可以肯定的是,那个身穿向日葵裙的女人就是冲着陈钧去的,一开始推断案件性质是特殊行业服务者或者职业毒贩导致的“意外”有所偏差。这是典型的预谋犯罪。而预谋型犯罪的特点之一便是,事前规划和准备充足, 通过网络获取所需信息、专业知识甚至作案工具是十分便利的手段。只是回帖量数以万计,而且其中夹杂大量的无用信息,一时半会的还真难淘到有用的东西。
这种时候就要用到秧客麟了, 然而给不出有力的关键词, 秧客麟也无计可施。林冬研究回帖就是为了找出一些关键词, 再用这些关键词来筛选海量的回帖, 做到有的放矢。大数据是能为案件的侦破提供便利, 但程序是人编写出来的, 能从茫茫数据海洋中锁定嫌疑人的计算模型和关键词, 皆出自侦查员们的过人智慧, 是经验和科技的完美结合。
从广义上讲,这算是嫌疑人刻画, 时髦点叫犯罪侧写。犯罪侧写是由criminal profile翻译过来的,直译为罪犯概述, 等同于老警员口中的嫌疑人画像, 侧写是比较文艺的说法。他在加拿大进修时学的就是犯罪侧写, 回来之后习惯性的用过一段, 但遭到了老警员的鄙视, 生生扳了回去。
老警员们大多有一身洞悉罪犯行为的本领, 他刚开始跟着唐奎搞刑侦时,常被对方分析犯罪嫌疑人在现场的所作所为,以及离开现场后的所作所为所震撼。夸张点说,就跟在嫌疑人身上安了监控摄头一样。例如有一起故意伤害案,受害者于归家途中被袭击,当场一棍子闷过去了,躺ICU里半死不活的,一个字也问不出来。唐奎到现场转悠了一圈,转脸就把打120的“热心群众”提回了局里,一审,果然是这哥们下的黑手。至于为什么抓这人,唐奎说,看现场的状况,凶器是随手捡的棍子,属于激情犯罪,嫌疑人大概率没想弄死受害者,但打完发现人不动了,心虚加害怕,这才叫了救护车。
嫌疑人口供和唐奎所设想的几无偏差:这俩人没有深仇大恨,甚至都不认识彼此;只因在超市结账时发生了一点不愉快,加之嫌疑人刚被单位解聘,满心怨气,愤怒之余便尾随受害者,走到无人之处,随手抄了根棍子照着对方抡了一把;抡完人不动了,他也懵了,跑出去一段,又回来,看看人死没死,发现还有气儿,万般纠结之下选择拨打120叫救护车。
此人最终为自己一时的痛快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悲提十年铁窗梦。回归到眼前的案子,林冬有着和唐奎当初类似的推测:给陈钧用药,未必是想害死陈钧,因为LSD本质上是毒品,致幻但不致死,因其死亡的基本上是致幻后的行为所导致,比如跳楼、自残的那些。而致幻后的行为是不可预测的,如果是真想置陈钧于死地,用LSD很难达成想要的结果,况且连病历上都没记录他有动脉瘤,所以嫌疑人不可能预见到陈钧用药后会血压急剧攀升最终导致瘤体破裂。
脑子里一边转着繁杂的思绪,林冬一边一条条的刷着回帖。忽然间一段文字跳进视野,他盯着看了一会,抄起桌上的烟和火机,走出办公室。到安全通道里站定,他点了支烟,拨通谭晓光的手机。
“有事儿啊林队?”
那边的语气听上去轻轻松松的,还有点掩饰不住的开心。想来背负多年的枷锁终能卸下,搁谁都得乐呵几天。林冬当初也是如此,得知组员们的死不是哥哥刻意为之,整个人宛如重生。但战友们的死是实实在在的遗憾与打击,在某些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依然会对着他们的照片伤感落泪。
“嗯,问你点专业上的事儿,”谭晓光的案子能翻,主要功劳在林冬,所以他使唤起对方来随心所欲,“LSD的别名叫‘吐真剂’,是么?”
谭晓光认同道:“啊,据说这玩意最早被CIA用做审讯,是从他们手里流出来的,官方的说法是死不承认,诶你打哪看来的?”
能承认么?林冬皱眉而笑:“我看你的视频下面有一条回帖,人家这么问你,你没搭理。”
“这种我一般不搭理,咱没研究过,不知道那玩意到底有没有那功效,不好瞎说,再说我那是新型毒品科普视频,讲的是危害,以防有心之人€€€€”说着,他忽然一顿,似乎意识到了什么,语气随之严肃:“怎么个意思?您是觉着,有人看我发的视频看出问题了?”
“不是,我在查一个案子,涉及到LSD,我想的是,既然你能从回帖里抓出毒贩,那么……”声音一顿,林冬郑重道:“我要找的嫌疑人可能也在底下留过言,询问相关知识。”
电话那头陷入沉默,好一会才传来声叹息:“要了命了,发个视频还捅了毒窝了。”
“别这么想,你做的视频非常有意义,很多人看完之后了解了,有了防备之心,避免误入歧途。”林冬真诚的给予对方肯定和安慰,“而且解说词写的很有趣,看着一点也不枯燥,娱乐和教育意义并存。”
这话说的毫不吹捧,跟祈铭发的那些接连被平台屏蔽的视频相比,谭晓光的视频属实称得上寓教于乐。比如说冰/毒那期,其中一句话让他印象深刻€€€€“这个东西会欺骗你的大脑,让你以为自己能打的过一头熊,但其实呢,你眼里的熊是你妈”,还有说大/麻的第二期,解说词里有一句是“那些发弹幕怼我说大/麻在哪哪哪合法化的,有种去你们市公安局看看英烈墙上的照片,混个脸熟,保证夜里排着队来跟你探讨人生!”。
谭晓光一扫刚才的郁闷,大笑出声:“哈哈哈,那都是庄羽写的,好玩吧?我录的时候经常笑场。”
庄羽写的?林冬一时间有些难以置信。真看不出来,那个时时刻刻板着脸,连句玩笑都不开的家伙,居然还有如此逗逼的一面。
TBC
作者有话要说:
二吉:祈老师的视频解说词让楠哥写可能能多点粉丝,嗯,再换个封面,换个配乐……
祈老师:禁止拉踩!
记得回帖领红包吖~
感谢订阅,欢迎唠嗑~
第一百八十五章
吃完午饭, 林冬召集悬案组重案组成员及各部门领导开会,汇报调查进展,征询意见。开会的人一多, 会议室里难免烟雾弥漫, 不抽烟的都尽量把着窗户边坐。外面细雨蒙蒙,推拉窗大开,有人进出时空气对流,夹着湿气的冷风呼呼往里灌, 吹散了些许的烟雾。头几年这屋里的烟雾报警器被熏响过一回,触发了自动灭火装置,滋了在场的白衬衫们一身的水。但是没人长记性, 该抽还是抽, 就是报警器不知道被谁拿胶条给缠上了。
听过简报, 看过汇整的调查报告, 重案负责人陈飞表示:“这个案子也拖了段日子了, 既然现在林队他们那边有眉目了, 那就接着往下追吧, 那个小罗啊, 你今天把手头案子的资料都整理一下,交给苗红和袁桥走流程, 你带欧健跟悬案的追陈钧这案子,咱争取年前给它破了。”
罗家楠一听这话, 眉毛略有往下垮的趋势。明摆着的, 陈飞是让他去给林冬当使唤丫头, 不过案子搁他手里没破, 矮人家一头也是事实。话说回来, 重案一天多少事儿堆着?要是给足了他功夫, 能像林冬似的可着一个案子使劲儿钻,不能破不了。人家跟办公室里研究回帖的时候,他跟外头忙着提人指认现场、去受害者家走访、到医院录口供呢。
心里不舒服归心里不舒服,面上还是得过的去,他只能硬提着嘴角应下老大的吩咐。坐他后面的欧健却很积极,吸溜了一下被冷风吹出来鼻涕,开心道:“收到!陈队!保证完成任务!”
对于欧健来说,给谁当使唤丫头都行,只要别再把他扔精神病医院里一待一个月。之前是罗家楠把他忙忘了,跟那里面又没手机用,差点给孩子憋疯了。不过也见识了人间百态,深入了解了精神病患者的酸甜苦辣,至少从他的角度出发,那些人不犯病的时候都挺可爱的。其中不乏有高学历高智商的牛人,跟他一屋的病友里有个机械系教授,最大的爱好是设计“诺亚方舟”,那零部件画的,比3DMAX建模出来的还精致。
林冬提出的筛选回帖的方向得到一致认可。经众人讨论,将关键词锁定在“审讯”“吐真剂”“说真话”“如实交代”等相关词汇上。鉴于欧健有通信专业的背景,林冬把他扔去和秧客麟一起做信息排查工作。岳林暂时用不上,刚打电话给他家里,听岳爸说这孩子烧到了39℃,准备送去医院打点滴。
经筛选,对于LSD可用作审讯之途的认知,不少人都有,尽管这一说法并未得到官方的认证。筛选出的回帖依旧是海量的,再往下就不好压缩范围了,于是林冬申请了询证函,让秧客麟和欧健联系平台方,提供筛选出的用户注册信息,以本省人为主,再进行第二轮筛选。
唐€€学认为范围还可以再缩一缩,缩小到本市范围。从嫌疑人的行为分析,此人不光对医院内部,包括周边也十分熟悉,应该是本市人。但林冬的考虑是,精神病院收治的病患并不局限于本市户籍人口,有很多是从其他地方过来的,其家属亦然,调查范围缩的太小,怕有漏网之鱼。
这个环节比较费工夫,有的平台必须注册登录才能留言,这一类的用户可以通过平台拿到手机号、**号微信号或者微博号等相关信息,再通过实名制绑定来与病患家属信息交叉对比。而有的平台,游客不经注册即可发言,针对此类用户,平台方能提供的仅仅是其发帖时的IP地址。而IP地址可就是天南海北哪都有了,其中不乏境外IP,即便使用者是在国内,通过代理服务器也可以多方跳转,无法追查。
三天的时间过去了,实名制信息交叉对比无果。意识到这条路走不通,林冬再次陷入沉思。科技手段是可以帮警方于茫茫人海中锁定目标,但网络过于虚幻,还是得从最根本之处下手€€€€犯罪嫌疑人的作案动机。
审陈钧有什么好审的?除了向日葵案,似乎别无他解。那个女人穿着印有向日葵图案的裙子去见陈钧,给他喂致幻药,以上种种,看上去像是……
“场景重建?”罗家楠的脑瓜子终于能腾出空来研究案子了,这几天他恶补了一通向日葵案的卷宗,“这不就和我们之前重建犯罪现场,引导证人证词的路数差不多?用一些能勾起证人回忆的特殊物品,给点引导思路的提示,或者带去案发现场,这样问出来的话和真实情况基本上八/九不离十。”
悬案组办公室里,众人互相看看,都对罗家楠的意见表示认可。
“所以说,嫌疑人不一定是精神病院的患者家属,而是向日葵案的关联人。”林冬说着,稍稍皱起眉头,“小罗,你们查过金婉婉的家属了,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