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蘅楹
若是有人藏身在官船后的芦苇荡里,以护板的高度,那人如果漂浮在水中的话,其实根本看不见船上发生的事。
若想要见到船上的水匪们正在杀人,必须是位于船头两侧,才能看清船上的状况。
若那人真的是时方砚,他在船头侧方见到了水匪杀戮官兵,为何不直接在船头预警,而要大费周章游到船尾呢?
莫迟思考片刻,想着,也许是他害怕自己被水匪发现的缘故吧。
这个猜测不足以完全说服莫迟,但也给他提供了一种能自圆其说的假设。
正当莫迟准备跟进船舱时,角落里的一块布料引起了他的注意。
莫迟走过去,低头只瞧了一眼,马上认出那块布是乔沅衣服上的。
€€€€他跟着杜昙昼初次拜访乔国舅时,乔沅就穿着这身衣服。
那时乔从露说她穿的是她给的旧衣服,袖口的图案都洗褪色了。
莫迟听到这句话,特意往乔沅手腕处看了一眼,由此记住了她那天的穿着。
乔沅身上的布料,怎会出现在官船上?
莫迟简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他蹲下身,捡起那块布,咚的一声,有东西从布块里掉下。
莫迟低头一看,发现那是枚翠绿色的玉镯。
是乔沅的首饰吗?她的东西为何会在官船上?难道她是被水匪劫走了?
可是€€€€时间根本对不上,官船被劫是在三天前的深夜,而乔沅是昨日才失踪。
但这种撕下袖口的布,连同自己的首饰扔出来的行为,又很明显是在做标记,是乔沅想提醒见到的人,她就在附近。
难道她因为某种原因,躲在船舱里?
莫迟悄悄收起布块和玉镯,转身走进了船舱。
官船的舱底非常宽阔,分割出了好几间不同的房间。
其中最大的那个,是用来储存官盐的。
此时,储藏室里空无一物,只有地上洒了一些盐粒,所有的盐都被水匪抢走了。
围着储藏室转了一圈,杜昙昼忽然问:“冉大人,您说每次都是行到这片水域前,才由国舅爷放出信鸽,通知具体的行进路线,那信鸽在何处?”
“这里。”
冉遥本想说他也多年未上过官船,实在不了解其中构造,就听莫迟在身后说:“信鸽在这里。”
他站在一扇门外,门里传来鸽子的咕咕声。
几人走入鸽房,这里摆着一排硕大的鸽笼,笼中有数只信鸽并排站在栖木上。
杜昙昼一只只看过去,见它们的脚上都没有捆绑信件,看来往来信件已经被船上官员卸下,交到了掌舵人手中。
除了信鸽外,众人在船舱内并无其它发现。
冉遥提议,到上方的舵楼去,那里的舵室,应该存有盐船和乔和昶的往来信件。
船尾,舵楼。
舵室外,是官船的木船舵。
内部,木柜中,用镇纸整齐地压着十几张淡黄色信纸,上面是每一次官船行驶到岛屿水域前,乔和昶发来的行进路线。
杜昙昼从上面抽出官船被劫当天的几张纸条,细细看过信上内容,察觉到一丝诡异之处。
“冉大人,您请来看。”
冉遥接过信纸,仔细看完,不由得“咦”了一声:“国舅爷原先设定的路线并不是官船后来走的那条,而是另外一段不会经过容岛的航路。在掌舵手都已经按照他的指示出发后,他又紧急送来了第二封信,命其改换路线,走了如今的这条水路。”
杜昙昼:“这两条水路有何分别?”
冉遥指了指舵室内的一间暗房,示意杜昙昼和他一同进去。
打开一扇不起眼的小门,适应了房中的黑暗后,杜昙昼才看清,这里原来是船上的针室。
所谓针室,即是摆放司南罗盘与水图之所。
小小的案桌上,固定着一枚司南罗盘,后面的墙上,是一幅硕大的临淳湖水路图。
直到看到这幅水图,杜昙昼才真正明白,临淳湖上的航路有多复杂。
冉遥的手在水图上慢慢划过,找出了国舅爷曾经下令行驶的两条路线。
冉遥告诉杜昙昼,最开始乔和昶选择的路线十分常规,是官船经常会走的一条路。
那里的水面下何处有暗礁,何处有激流,只要是熟练的船工,都会非常了解。
算起来,是相当安全的一段航路。
但乔和昶后来更改的路线却不同。
那条线路要从许许多多小岛旁经过,别说岛上容易藏着水匪,就连岛边的离岸流和礁石,都足以让最老练的舵手束手无策。
冉遥:“这段航路的湖水也不够深,对于水匪常用的小船,自然是来去自如。但像运盐船这样吃水重的船只,就很容易搁浅了。”
杜昙昼知道冉遥所言不虚,这条路必是礁石丛生,否则这艘官船怎会搁浅于此?
恐怕那群水匪本来是想整艘船拖回匪寨,没想到经过容岛时,官船驶过暗礁,被搁浅在此,无法继续行进。
水匪无奈之下,只能抢走官盐后,将船弃置于此。
冉遥捋着胡子,困惑道:“这条路一不方便官船行走,二又靠近各处岛屿,水匪能悄无声息地从岸边靠近,三则尤为适合水匪驾小船逃脱。这三者相合,怎么看都不像是条合适的水路,国舅爷如此了解临淳湖的情况,不该犯这样的过失啊?”
杜昙昼重新举起手里的信,把国舅爷在信上的指示又看了一遍。
莫迟盯着那幅水图,不言不语。
冉遥想了半天,也没得出结论,见带来的州府官员和侍卫在外面探头探脑,便对杜昙昼说:“杜大人,这水图是国家机密,所以才藏着舵楼的暗室内。你我还是先出去吧,省得被有心人窥探去了,后患无穷。”
走出舵室,四周搜查的卫兵也回来了,都说一无所获。
冉遥下令道:“将被杀官兵的尸身好好收敛,带回州府。核实身份后,就派人通知他们的家人到府衙来,本官要亲自接待。”
回身又对杜昙昼道:“杜大人,既然此处已探查完毕,你还是先随我会馥州城吧。这些官兵的后事还需要我去善后,至于追剿水匪一事,还需等我禀报了乔国舅,才能另行定夺,毕竟官盐从开采到运输,都是由他全权负责的,我也不好插手。”
杜昙昼明白,馥州地方官难做,从善如流道:“一切悉听冉大人安排。”
回到客栈,已是黄昏时分。
杜昙昼本想和莫迟吃了饭再上楼,但莫迟拉着他直奔楼梯,急匆匆要回房。
到了客房门口,莫迟推开杜昙昼的房门,把他拉了进去。
杜昙昼从嗓子眼里发出一声古怪的闷笑,低声道:“原来莫郎将火急火燎地上来,就是为了与我同处一室。早知你这么心急,昨夜是不是就该€€€€”
“我在官船上发现了乔沅的东西。”莫迟从袖管里取出被布块包裹的玉镯,伸到杜昙昼眼前:“你看,这块布是从乔沅的衣袖上撕下来的,上面的花色都洗褪色了,正是你我初次见她时,她穿的那身衣服。”
杜昙昼一愣,目光集中到莫迟手中的东西上。
莫迟掀开布,露出藏在里面的玉镯。
此镯碧绿如翠,水头清亮,一看就知不是凡品。
放眼整个馥州城,除了京中富商,也只有国舅的女儿能用得起这么贵重的首饰。
杜昙昼蹙额:“乔沅的首饰为何会在官船上?难道她被水匪劫了?”
客房的门忽然被人大力推开,辛良遥带着满脸惊慌与紧张,不管不顾地闯了进来,声音都变了调:“乔沅被水匪劫了?!”
第56章 莫迟这个夜不收,专职给人泼凉水。
=================================================
官船刚被抢时,消息还没走漏出来。
但过了这些天,官盐被劫一事,早就在馥州城传得满城风雨了,辛良遥作为城中富商,消息最为灵通。
他一早得知此事,就守在杜昙昼所住的客栈门口,等了一天也不见人影,才抽空上楼去吃了个饭。
菜刚摆上桌,他就听小二说杜昙昼回来了。
筷子一放,辛良遥连口水都没喝,就急急往杜昙昼的房间赶。
刚走到门口,就听得杜昙昼说乔沅被水匪劫了。
辛良遥脸上血色霎时褪尽,他也顾不得礼数了,推开门就冲了进去。
也不能怪辛良遥惊慌失措,一个未出阁的清白姑娘,被一窝匪徒劫进老窝,会发生什么,谁都不敢细想。
杜昙昼心想,这位辛公子耳力真是绝佳,隔着门板都能听见他小声说的话。
但看他满脸忧惧,揪心不安,满屋子走来走去,杜昙昼没把这句话说出口。
辛良遥手里紧紧抓着那枚玉镯,用力到指关节都发白了。
“这是我送给她的镯子……”辛良遥喃喃自语:“她用衣袖包着它扔出来,肯定是在向我求救,不行!”
他陡然站定,回头望向杜昙昼:“杜大人!我不能再等了!今夜我就要带人去临淳湖,找到匪窝,把乔沅救出来!”
杜昙昼让他不要冲动,“辛公子,本官很理解你的心情,但剿匪一事不是你一个人能完成的,不如随本宫去州府,让冉大人出兵剿匪。另外还得通知国舅爷,乔沅毕竟是他的亲生女儿,他总得知道她的下落。”
“杜大人,如果乔沅是个男子,我一定按您说的照做。”辛良遥的语气带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危险意味,甚至连自称的谦辞都忘了:“可乔沅是个女子,到现在她已经失踪了整整两天。这两天里,她会经历了什么,杜大人心中可有猜测?”
辛良遥眼眶都红了:“假如……假如,真的已经发生了那件最糟糕的事,我连同州府官员和国舅爷大张旗鼓地去匪寨寻她,就算把她救了出来,可她被€€€€”
辛良遥语气都哽咽了,缓了好几口气才能继续往下说:“可她被水匪……凌辱一事,就会被所有人得知,此事一旦传出,届时大街小巷,百姓议论纷纷,众口铄金,她还怎么在馥州城活下去?”
他定定直视杜昙昼双眼,坚决道:“官盐被劫不是小事,官府之后是一定会去剿匪的,我必须要赶在他们之前找到匪寨,把乔沅救出来!”
杜昙昼严肃的视线扫向辛良遥:“本官问你,若真的如你所说,将乔沅救出后,你会如何待她?”
“乔沅是我认定的妻子。”辛良遥回答得毫不犹豫:“不管发生何事,我都会明媒正娶,娶她为妻。”
他满腔的爱意与赤诚难以抑制,杜昙昼心下一动,这种坦诚的勇气,即便是他,也很难做到无动于衷。
“既然辛公子意志已经如此坚定,想来不论本官说什么都无法阻止你。”杜昙昼叹了口气,道:“如此,本官自当同你走着一遭。”
辛良遥惊讶道:“大人的意思是€€€€”
“就凭你,怎么救?”莫迟平静的口吻在一旁响起。
连杜昙昼都受到触动的场合,这位身经百战的夜不收却丝毫不为所动,专职给人泼凉水。
“水匪不说骁勇善战,至少也都是常年在刀口舔血的主,官船上的护船兵都被他们杀得不剩几个,你凭什么认为,你能从他们手里救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