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初禾二
强强啧了声,“他那种人,能和谁熟啊?阴森森的,跟条蛇似的,我们这条街上没哪个年轻人能和他处得来。也就我妈这种热心大妈,觉得他可怜、老实,还有啊,也算是看在他姐的份上,照顾照顾他。”
陈争听出强强对巫冶怨言不少,引导着问:“怎么跟条蛇似的?”
强强本来脸上充斥着不满和烦躁,但开始回忆巫冶后,隐约多出一丝畏惧,他打了个哆嗦,像是被蛇冰冷的身体扫过,“他不跟我们说话,但我们有时玩什么玩得开心,一回头就看得到他,他就那种,那种一动不动地盯着你,你懂吧,就挺渗人的。”
陈争说:“他无缘无故就盯着你们吗?”
强强有些尴尬,抓了下头发,“也不是……就,他不是有个姐吗?他姐比我们大,又很漂亮,我们那时就……就初中小男生,有点那方面的想法,又不敢真怎样,就爱聚在一起说他姐怎么怎么样。”
陈争听明白了,简单来说,就是嘴贱。
强强辩解:“我们真的只是口嗨,他姐那时都读大学了,还有男朋友,我们这些初中生敢干嘛啊?还有,她姐说不定杀过人,我们躲都来不及。”
陈争说:“杀过人?”
“啊,这个……”强强抓耳挠腮,“我妈不让我瞎说的。”
陈争说:“没事,你妈不让你说,还带你来找我啊?”
强强一想也是,于是放开了说:“就巫冶他爸不是老打他和他妈吗?后来他姐回来过几次,我记得他姐那时也才上中学。巫冶他爸莫名其妙就死了,说是在河里淹死,警察都看过了,没问题。但我印象中,那时大人们都在议论,说可能是巫冶他姐想办法干的,因为巫冶太可怜了,而且那条河巫冶他爸每天都经过,怎么就那天出事了?不过这些都是大家猜测,我爸每次一说,我妈就让他闭嘴,说什么巫冶他爸是遭了报应,和巫家姐姐没关系。”
陈争想到居委会那位大姐的反应,看来住在这儿的年长女性,都自发地护着巫家姐弟。
强强说,这些年已经没什么人提过巫家的事了,他也只是听说巫冶在外面读书,学的什么不知道。巫冶他姐到底有没有杀他爸,横竖也不关他的事。
陈争说:“你刚才说巫冶总是盯着你们。”
强强啊了声,“差点忘了,他就是见不得我们说他姐呗,整一个护姐狂魔!”
陈争说:“他盯着你们,你们不跟他动手?”
“想动,但不敢。”强强说,一是当时还很忌惮他姐,二是每家每户的老妈都交待,巫家姐弟可怜,不准找他们的麻烦。
“哦对了,巫冶还喜欢招惹那些流浪猫流浪狗。”强强又想起一事,“他经常把吃剩的饭菜拿出来,喂猫喂狗。有个小孩儿€€€€我忘了谁€€€€故意把饭碗摔烂了,巫冶就一直盯着他,就那种盯我们的眼神,把小孩儿都吓哭了。小孩儿爸妈找他姐,他难得说了句话,我到现在还记得。”
陈争问:“他说什么?”
“动物和女人都应该被保护。”强强说:“我其实也赞同他这想法,不过吧,就觉得他做得过分了,我们也没伤害他姐你说是不?那小孩也没伤害流浪猫流浪狗。€€,反正跟他也说不清楚,他就不是个正常人!”
陈争随后来到条明街派出所,查阅巫章的案子。当时出过现场的民警一听是这个案子,便说,他们怀疑过有人引导巫章走向死亡,但实在是找不到证据。出事时大雨滂沱,再多的痕迹都能冲没,尸体又在水里泡了几天,更是啥也查不出了。居民们的证词都说他爱赌爱喝酒,喝醉了直接跳进河里都不稀奇。查到最后,只能以意外结案。
陈争问民警个人的看法,民警沉默了会儿,谨慎地说,死者的前妻李娉作案动机最大,但是她当时根本不在竹泉市。巫家姐弟也有动机,但他们都是未成年,对他们的调查必须非常小心,查来查去,都是证据不足。
这案子到现在已经是一笔烂账了,但给陈争提供了新的思路。
巫冶在那样恶劣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家中的男性角色是绝对的反派,而女性则是他的保护伞。父母没有离婚之前,是坚强的母亲保护着他,他眼睁睁看着母亲被殴打,却不仅没有被摧毁脊梁,却爆发出了远胜过男性的旺盛生命力,母亲撑起了这个家,后来更是成为女强人。而姐姐巫陶更是在他的人生至暗时刻救他于水火,姐弟俩在没有家长的家中相依为命,姐姐就是他的一切,是保护他,也是他保护的人。
他对年长女性的偏爱、依赖可想而知。
但当他逐渐长大,姐姐也有了自己的爱情、事业、家庭,姐姐终于离开他,他仿佛被丢在了原地,看着强大的母亲走远,又看着强大的姐姐走远。
这时,他会做什么?
陈争沉浸入巫冶的角色,很清晰地感到,巫冶想要找到一个母亲和姐姐的“代餐”。
吴怜珊出现了。
想到这个名字时,陈争短暂地顿了一下。吴,巫,用拼音写出来都是wu。
早前在巫冶同学的描述中,他似乎不是一个会交女朋友的人,他就该独来独往,像是潮湿角落里的青苔。然而他不仅交了女朋友,还是吴怜珊这样活跃的学姐,不禁让认识他的人大跌眼镜。
陈争握住方向盘,想,他们真的是在谈恋爱?如果说巫冶是在吴怜珊身上找“代餐”,那吴怜珊呢?又利用了巫冶什么?
再者,在巫冶的视角里,吴怜珊像姐姐巫陶,只是姓像吗?不可能,一定还有性格里的某些特质,但吴怜珊给人的印象却是优柔寡断,并没有“大女人”范儿。
巫章的死里有没有人为原因,目前不得而知,如果真与巫陶有关,而巫冶拿吴怜珊当“代餐”,这事细细想起来,问题就大了。
真实的吴怜珊是个什么样的人?似乎藏着破局的关键。
许川在上班路上被鸣寒截下,惊讶不已,“你,你是陈主任的朋友!”
鸣寒对这个称呼似乎很满意,“对,我现在要去雅福市查案子,陈主任说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跟我一起去。”
许川一听,脸都涨红了,“你们的案子,要带上我!”
鸣寒笑道:“不用这么夸张吧?你在研究的案子不是也和雅福市有关?老是关在办公室能研究出什么来?怎么样,去不去?”
许川脑子一热,干脆利落地上了车,“去€€€€咦?”
鸣寒说:“咦什么?”
许川说:“这不是我们陈主任的车吗?”
鸣寒乐了,“怎么,我给陈主任当小弟,被他派去雅福市,我还不能开开他的车?”
“能!”许川羡慕又满足地说:“我早就想坐坐陈主任的副驾呢,但不好意思开口,没想到这就坐上了!”
鸣寒:“……”
兴奋劲过去,许川才手忙脚乱地给领导打电话,说自己要去雅福市出差,跟陈主任的朋友一起。研究所的大领导是个好说话的,叮嘱许川多学点东西回来。
打完电话,许川终于放心了,问:“鸣哥,还是北页分局那个案子吗?怎么查到雅福市去了?”
“这就说来话长了,你陈主任视野开阔,但就苦了我们这些小弟。”鸣寒半句不离陈争。
许川也是个满口陈争的,激动地说:“我们陈主任真的很厉害,很多细节我注意不到,其他人也是,但他一点,我们就能想通!赵水荷这案子也是,我觉得雅福市那边侦查有漏洞,要是换一个领导,肯定会让我别管了,但陈主任上次给我说,有疑问就去查到底!不然我也不会跟你一起去雅福市了。”
鸣寒在脑子里回顾了一下这个案子。赵水荷是雅福市广告公司一和传媒的女合伙人,因为长期冷落训斥一个名叫向宇的男员工,被这个男员工杀害了。但警方调查时发现向宇作案的证据并不充分,他有可能是被人利用。然而后续一直找不到证据,向宇本人又咬定是自己杀了赵水荷,并以此炫耀,最终以向宇杀人结案。
“研究出什么结果了没?”鸣寒问。
许川脸上的兴奋消退,“我想亲自见向宇一面,听他说说他到底是怎么杀死赵水荷的。”
鸣寒说:“那这次就去见。”
许川有些为难,“其实各地警方都不是很待见我们研究所,我要去见向宇,会被认为是找茬,基本见不到。”
鸣寒说:“自己想想办法。”
许川以为鸣寒会说“包在我身上”,结果只是让他自己想办法,他沮丧了一会儿,又振奋起来,“行,我试试!”
鸣寒说:“哟,这么有干劲?”
“因为我的目标是陈主任啊。”许川满眼向往,“我想成为陈主任那样的人!”
鸣寒稍稍放慢车速,“陈主任是什么样的人?你很了解他?”
“那当然!”许川的骄傲溢于言表,好似自己已经成为陈争,“我知道他以前是洛城的刑侦队长,洛城啊,那是什么地方?省会!竞争难度和我们这儿没得比的!而且他当上队长时还没三十岁,太年轻了,好帅的!那么年轻就当上洛城的刑侦队长,说明他能力非一般地强,而且很独特,为人处世、穿衣风格也值得我学习!”
鸣寒眼神逐渐静下来,耳边许川的滔滔不绝融化成了远处的蝉鸣和海浪,听不真切。
“但他不是被调到这儿来了吗?”鸣寒突然说:“谁都知道,研究员的工作是闲职,尤其是他这个当领导的,细活儿都不用做。”
“一定是有原因的!”许川不服气,“比如接了什么暗线任务,要在竹泉市卧底。你们都说研究所没用,在研究所的都是闲人。那不就正好隐藏身份吗?”
鸣寒说:“那如果……我是说如果,他只是在上一份工作中经受了打击,一蹶不振,躺平摆烂了呢?”
“不会!”许川几乎没有思考,脱口而出。
鸣寒问:“为什么不会?人都有放弃的时候,而且你陈主任年纪也不小了。”
许川很坚定,“你看他像躺平摆烂的人吗?他在研究所是挺无所事事的,但我们看不明白的地方,他看一会儿就能指出问题。现在还被分局叫去当外挂,忙得研究所都回不来。这叫躺平摆烂啊?”
鸣寒终于弯起唇角,“还真是。是我小看陈主任了。”
许川再次强调,“他一定有我们不知道的责任。”
鸣寒说:“这么相信他啊?”
“那是!”许川嘿嘿一笑,“我慕强,他是我的目标!”
鸣寒笑了声。许川警惕:“你笑什么?”
鸣寒说:“那你就好好学学你陈主任穿衣打扮吧。”
过了好一会儿,许川才反应过来,“你嘲笑我!”
来到雅福市,许川本来想跟着鸣寒,这是他第一次出差,下意识就想依靠前辈,但鸣寒却以任务不同为由让他独自行动,“刚不还说以陈主任为目标,现在就胆怯了?”
许川经不起激,立马说:“我才不怕!”
鸣寒又说:“陈主任让我看着你,有任何进展给我说一声。”
两人在市局附近兵分两路,鸣寒驱车前往位于老城区的芭蕉路,那里是吴怜珊在雅福市的家。
越往老城区开,一路的建筑就越陈旧,雅福市的经济水平和竹泉市差不多,都比较落后,人们重复着机械懒散的生活,多少年也没有任何改变。
到了芭蕉路,鸣寒一眼看到琳琅满目的编织工艺品,原来这是一条卖工艺品的街。忽然,他的视线停留在一个摊位上,那里卖的编织杯垫似乎在哪里见过。
仔细一想,居然是在尹高强的面馆里。
第32章 谜山(32)
“这个垫子怎么卖?”鸣寒拿起一个巴掌大的杯垫,这摊子上的商品一看就是纯手工编织,每一个的花色都不同。
“三十块钱。”白发苍苍的婆婆露出慈爱的微笑,“小伙子,你不是本地人吧?”
鸣寒笑着点点头,又挑了一个配色相近的流苏,“这个呢?”
婆婆说:“两个都要的话,给你算五十块。”
鸣寒爽快付了钱,又去其他摊子上看。小贩们卖的手工艺品大同小异,但其他杯垫给他的熟悉感没有刚才那个摊子深。再往里走,就是一排排老房子了。随便找个大姐一问,就问到了吴怜珊家的住处。
鸣寒不急着上去,在楼下的米线摊子买了份米线,一边吃一边等。
小贩陆续收摊,婆婆也挎着篮子回来了。鸣寒站起身来,冲她挥了挥手,“吴婆婆。”
婆婆一怔,以为鸣寒是买了又反悔,这样的客人她遇到不少,“小伙子,你……”
鸣寒出示证件,“你是吴怜珊的奶奶吧?”
婆婆吓一跳,“我们珊珊出什么事了?”
“你别紧张,吴怜珊没有出事,只是她的工作性质你也知道,在医院和病人打交道,比较特殊。”鸣寒说:“所以我们需要对她做一个家庭调查。”
吴婆婆不懂这些,确认吴怜珊没出事,就放心了,说起吴怜珊的工作,脸上浮起几分自豪,带着鸣寒往楼上走,“上来说吧,家里只有我一个人,宽敞。”
芭蕉街的老房子经过集体修缮,虽然有几十年历史了,但里里外外看着都还过得去。吴婆婆是个很爱整洁的老年人,将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鸣寒刚一进门,就看到挂在客厅的编织挂画,很大,乍看很惊艳,但细细一看,比他刚才买的杯垫粗糙得多。
吴婆婆笑道:“这是我们珊珊学着做的,她小时候老是跟我说,要学编织学手工,减轻我的负担。现在她当了护士,比我有出息多了。”
吴婆婆给鸣寒到来一杯水,“坐吧,我去拿相册。”
鸣寒说:“相册?”
上一篇:朝廷走狗的绝症离职日记
下一篇:容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