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机 第102章

作者:燕不学 标签: 近水楼台 阴差阳错 轻松 GL百合

圆圆对辜总很感兴趣,宣之于口一目了然的事实。

场地有限,一个萝卜一个坑,L&S分得俩坑,分别给了介绍环节占去90秒的辜总和60秒的李博士,闲杂人等退居三线。

介绍辜总的90秒,圆圆目不转睛全神贯注,介绍李博士的60秒,圆圆火速冲向洗手间。

如坐针毡的开场致辞与介绍环节后,李笃才得以与特聘顾问方女士汇合,随辜总在筹备组人员的带领下参观展区。

方女士当仁不让以顾问身份占去辜总身侧半壁江山,另一侧是岑部长。

她这会儿想起了开启节能模式的李笃,见缝插针咬耳朵:“这么一看,岑部更像辜总的人,而不是衙门的。”

“所以说自家人嘛。”李笃脑子里滚过的话慢半拍说出口,方女士注意力早转开了,目光灼灼地锁定辜总,也没忘记分出余光笼罩岑部长。

方规对辜总好奇极了,但没到拉辜总私聊的时候——场合不对,太多人围向辜总。

岑部尽职尽责地帮辜总介绍来者身份。

有些人岑部会先报出职务抬头,有些则直接以姓氏打头,也有寥寥两三人岑部越俎代庖,越过辜总和对方聊上几句。

报出职务抬头的,辜总一一得体应对,如果是姓氏打头的,辜总则会和对方短暂交流,交谈期间神色专注,态度亲和。几乎所有和她交谈过的人都带着一种满足的神情离去,好似收获颇丰。

方规门儿清,不管哪种,不管与对方交流时如何彬彬有礼,辜总一个没往心里去。

虽然这些人对辜总不重要,但她不介意出一分力来省却可能产生的两分麻烦——是对身边人的袒护。

嗯……

一个成熟的、包容的领导者。

辜总和李博士某种程度上算一类人,不喜交际而非不善交际,如有需要,在社交场合也能表现得*无懈可击。

跟辜总稍有区别的是,李博士有工科背景这层最好的保护色,点头微笑就可以为她套上一摞文质谦逊的滤镜。

李博士如果能收敛起不自觉外放的傲慢就完美了。

数算中心的实体地址并不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在远郊。

筹办处展示的是沙盘和数字孪生技术搭建的模型,沙盘等比展示建设完成的模样,而数字孪生则呈现出目前的状态——刚打完地基。

介绍人员很卖力地渲染该项目所采用的先进的乃至突破性的技术。

“……项目采用数字孪生技术,数以千计的智能传感器终端通过5G+技术构建毫秒级工程镜像系统,BIM模型与实体工程同步率达99.7%,实现跨地域施工进度、质量、安全三大核心指标的实时三维可视化管控。通过AI算法,提前两周预判工期风险。……现阶段混凝土摊铺等23台特种装备已部署……我们计划逐步采用机器人替代传统劳动力,实现高危工作100%无人化……”

视觉效果大于实际作用的花架子,方规看了一眼就不要看了,悄咪咪地问辜总:“不会要让李博士进工地吧?”

辜总说:“暂时不用。”

方规:“你这个‘暂时’有点吓人,要不你撤回去?”

辜总忍俊不禁,“撤不回怎么办?”

方规转向盯着大屏幕看似认真听讲解实则放空的李博士。

介绍人员起初雨露均沾,视觉重心在主要领导,但不知不觉间他越来越关注李博士,理应烂熟于心的介绍词也开始磕磕绊绊。

“李博士有办法的。”

李笃放空了,但没完全放空。

所谓数字孪生技术是给领导看的,现阶段,数字模型包括人工智能算法无法百分之百准确模拟物理世界,气象、温度、微生物等因素都是制约数字孪生映射物理世界的变量。否则为什么一遍遍模型推演后,必须进行物理实验?

不可否认,技术是进步的,而且是持续性、指数级的进步,未来——甚至不远的将来,数字克隆物理世界的目标未必不能实现,但到那时,在场诸位都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方规拍拍李博士,“是不是?”

快把你那一脸“在场各位都是辣鸡”的表情收一收,别欠了!

李笃点头,向介绍人员举起手中的橙汁,提了提嘴角,“依靠‘数字孪生’,的确可以实现足不出户。”

辜总笑了声,笑声不无愉悦,“拭目以待。”

听完建设蓝图的介绍,移步去往筹备工作展示区,方规示意辜总看易拉宝上的活动安排。

后面还有一场45分钟的交流座谈会,主办方将重头戏签约仪式放在末尾。

“如果辜总亲自上台签约,那我们还要在这里呆两个小时。”方规小声问辜总,“你还想待下去吗?”

意料之中的,辜总第一反应去看岑部,她刚被上司唤走,在向几位领导汇报筹备阶段的工作。

“你肯定不想的。”方规自问自答,“你刚躲在李博士背后打哈欠了。我还给你挡镜头了。你知道一直有人在偷拍你。李博士,三点钟方向,速速掩护!”

李笃:“……”

李笃从未怀疑过她家陛下应对不来雇主。

这种场面对圆圆而言像过家家。

方家大小姐可以说就是在这种场合下长大的,比这更大的场面大小姐也当过绝对主角。

李笃只是在等,看圆圆和辜总到底谁先迸射火花。

现在看来,她家陛下的光辉泽披雇主。

辜总收回目光,意动神驰,“我们去下一场?”

方规食指和中指并拢,一点额角,“等的就是你这句!”

李笃问:“我呢?”

方规随手从果盘上拣起一颗樱桃番茄,“你留在这里陪岑部没关系呀。”

李笃怏怏:“哦。”

“哎。”方规看着辜总弯起的眼睛,惆怅地叹了口气,“你老板要跟我打擂台,你还放心我一个人去。行叭。”

李博士沉默,李博士挥手告别岑部长。

李博士大步流星,跑得比谁都快。

“这种场合应该让老沈来,她怎么在这个节骨眼上被发配去锦城?”一上车,方规迫不及待地问,“还是说你们缺人手缺到这种程度,不至于吧?”

私下里面对辜总,方规更无忌惮,未及对方反馈,她立刻追问,“在当前形势下进行大规模布局是正确的选择吗?”

辜总思索片刻,问:“小方总如何定义正确?”

辜总并非搪塞方规,她是经过深思熟虑提出的问题,因为她的神情比应对一众领导时更加认真、严肃,她希望得到小方总同样深思熟虑的答案。

也因为圆圆的脸上没有被敷衍的不快,她听出辜总的弦外之音,现出一派摩拳擦掌的昂扬斗志。

这俩人就这样隐秘地展开了较量。

李笃往角落里缩了缩,关闭按键音和键盘震动,悄无声息问沈总:「Sil面试风格这么剑拔弩张的吗?」

沈晓睿:「?」

沈晓睿:「活动没结束吧?」

沈晓睿:「别告诉我是小方总把Sil拉走的。」

李笃:「不然呢?」

沈晓睿:「我敬佩方总是大女人[抱拳]」

沈晓睿:「剑拔弩张是她应得的。」

李笃不再跟沈总聊天,一手扶着下巴,偏过头看圆圆,心想,圆圆什么时候看穿的?

是她露了破绽还是沈总掉了链子?

不管是谁的责任,李笃认为都情有可原。

她家陛下的敏锐度远远超过她。

沈晓睿出差前,和她讨论过将方女士纳入L&S体系的可能性。

试岗是真的试岗,不止充当临时工,沈总也想看方女士是否适合进入组织内行事。

李笃起初认为可能性不大,从方女士厌班情绪发作及半夜起来打沙包的频率看,沈总招揽大将的算盘大概率(超过99.9%)要落空。

圆圆不是那种能耐得住性子做重复性劳动的人,她的世界直来直去,无非是翻越南墙和撞破南墙。她有这样的能力,为何要勉强自己去蹲南墙根儿?

话说回来,圆圆怎么可能给别人当大头兵,当将军也委屈圆圆陛下了,李笃第一个就不答应。

可是沈晓睿说:Sil可能需要方女士这样的人物。

沈晓睿说:L&S需要领导者,更需要变革者。

问题在于方女士是否愿意加入。

目前来看,圆圆对辜总是感兴趣的,但显然不是对领导者的仰慕和憧憬,一定要形容的话……更像棋逢对手的兴奋。

“辜总也就比我大几岁,但辜总十六岁就完成了第一个项目,我那时候在干嘛?”方规想了好一会儿,“哦,我在捏泥巴。”

圆圆那阵子迷上陶艺,做了好多奇形怪状的东西,最后全丢进了鱼塘。

“我到辜总现在的年纪能不能达到辜总现在的成就先不说,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但那时候辜总的成就远远超过我我也服气的,因为她基础比我扎实。而且她的眼光长远广阔,格局比我大多了。”

方规臂展到极致,比出硕大圆圈,倏地扭头看门口,眼神波光四溢。

“啊辜总,我好爱你!”

辜总接了岑部一块儿进门,猝不及防迎上小方总滚烫的告白,愣是愣了一下的,她问:“想出答案了?”

方规瞬间委顿,“想不出啊。”

她懊恼地直蹬腿,“可恶,祸从口出!”

离开活动现场,辜总带二人来到一家大隐于市的中式私房菜餐厅。

看得出辜总把这家餐厅当成另一个办公场所,在方规苦思冥想答案时,她旁若无人地处理工作,也不避开俩人,间或跟方规讲一些诸如“去中心化”、“集群组织”、“链条”之类的管理运营模式。

方规越听越沮丧,越沮丧就越想不到答案。

但辜总去接岑部长时,她又打通任督二脉不再跟自己较劲儿,转而去和辜总比高低。

口头上喊着想不出,辜总有意出招,再回避下去方规就觉得不礼貌了,她又想了一会儿,说:“你做平台做链条,依靠的仍然是你庞大的资金池,利用硬通货去整合去疏导,本质上你的金融属性强于实体属性。金融一向是工具,我不可能去定义一个工具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辜总问:“你认可规模化布局?”

方规摇摇食指:“不好混淆概念,打地基你用挖掘机没问题。修水管你还用挖掘机那不是净捅娄子么?”

辜总便笑:“我也可以用手术刀呀。”

方规:“你看,你还在工具上刁难我。”

对面两个人丢下筷子聊得热火朝天,李笃和岑部长吃得……还算有滋有味。

岑部长讲究食不言,李笃同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