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淮青山
看见马车里的秦央,陶宁可怜巴巴道:“公主,我无家可归了。”
正巧,墙头趴着的野猫凄惨幽怨地嗷了一声,十分应景。
秦央:“……”
陶宁的声音幽幽怨怨地响起:“公主,求收留,下官没钱租宅子。”
秦央:“…………”
第131章 被公主捡回家了19
公主府自然是比大理寺值班休息房住得舒服, 不会半夜被冷风吹醒。
陶宁一觉到天蒙蒙亮,醒来后才知道秦央早早就上朝去了,按照侍女们的说法, 那就是天不亮就进宫。
上朝时间还没那么早, 秦央一般会提前到达,处理政务一时辰,顺带看看昨天皇帝处理过的奏折,可有长进。
等到上朝时间还得过问皇帝醒了没, 没醒得亲自去催,这才正式开始上朝。
每天回来那也是天黑才回来, 待用完饭, 洗漱完, 秦央还会看一会书, 再过半时辰才到她的休息时间。
满打满算,一天最多能睡两个时辰。
哦对了, 最近还得加上清扫公主府上下这要务, 荷月的事情不能再发生第二次。
再一次感叹摄政公主就不是人干的活, 从厨房揣了两包子,陶宁一身常服,从后门出去。
幸好昨天在厢房里留了一套换洗官服, 不然今天穿一身大理寺官服, 青天白日的从公主府后巷绕出来,走在众目睽睽之下。
不出一时辰,整个云京都知道新上任的大理寺少卿一大早就从公主府里出来, 也不知道一整晚都在干什么。
这情况……
“也太可怕了。”陶宁光是想想, 心有戚戚焉。
胭脂痕的事情一次就够了,这几天崔长史看她的眼神一直很复杂, 尤其是秦央昨晚把陶宁给带进去,让人给她安排住处。
看见陶宁背上的一身家当,崔虹的表情相当精彩。
背影消失在巷子尽头,后门被人打开,一鹅黄马面侍女追了出来,左右看都空无一人。
孟春不由着急跺脚:“怎么走得那么快,我都紧赶慢赶了,还是没追上。”
一旁的侍女不解道:“孟春姐姐不急,安大人下班就回来了,有什么事晚上回来再说也行吧。”
孟春懊恼:“我急的就是这个,公主一早吩咐过晚上要在后门给安大人留门,可是我不知道大理寺下班时间,崔长史随公主上朝,我也找不到人问。”
而且这后门也不能一直开着,以免歹人有机可乘。
侍女恍然大悟,还真是,公主经常早出晚归时间不定,她们也就没有了解正常官员上下班的时间。
孟春也没办法追出去了,只好说:“应当是日落时分吧,我早点去开门好了。”
同僚和属下也只当上峰在外头租了宅子,不觉得奇怪。
都说大理寺是镇国长公主的地盘,背靠镇国长公主,等于抱上金大腿,肯定富丽堂皇,高大庄严。
其实不然,现在的大理寺只占了庄严两个字。
职责所在所以气场庄严,随随便便把几个心怀不轨之徒吓尿还是可以的。
大理寺是从俞朝建立之初就存在的,房龄上百,除非全部大整改,不然怎么修都改变不了它老旧的事实。
在前几朝,大理寺并不得到重用,直到本朝镇国公主为分权陈阁老,剥离刑部与其亲密关系,重用大理寺,这才得以起复。
但问题就在这,崇熙帝登基不过三年,新旧皇权交替之时总是容易出现动乱,邻国虎视眈眈,大肆进犯,为扬国威长公主主张打回去,换来了至少五年太平。
虽说陈阁老已经被长公主斗倒抄家,亮出先帝给的免死金牌,一身白衣携妻儿回乡,所有家产皆充公。
但才稳定不久的国家处处都要钱,抄了陈家及其党羽短时间内国库充盈不少,但分来分去,反而轮不到大理寺了。
于是下属们看见从外边进来陶宁也不觉得奇怪,不是挑得没地挑不会住大理寺,只以为她天黑前找到牙行租到宅子了。
路过一间公房,一司务熟练地蹲地上给磨损了的桌子脚塞砖头,然后站起来,按了按桌子,才满意地点点头。
岂是一个惨字了得。
陶宁进到自己单独一间的公房,把东西随手往桌上一放,眼皮一垂,发现垫桌子的旧书好像被老鼠推歪了。
撩起衣袍下摆,陶宁蹲下,顺手给桌子脚下的旧书扶正。
收回手后,她动作一僵,这跟刚刚那蹲地上的司务有啥区别。
陶宁摇头唏嘘:“短短一日,我竟被大理寺的抠搜劲给传染了,大理寺真是可怕的存在。”
身后传来急急的脚步声,一司丞快步而来,站门外着急道:“少卿大人你可算来了,那书生抵死不招,办法用尽了,嘴硬得很。”
陶宁慢慢站起身来,拍了拍衣袍下摆,淡声道:“那走吧。”
进了大理寺还想玩忠心为主那一套,想得美。
*
今日陶宁回来得早了些,换上了早上出门的衣裳,官服挎布包里了。
那书生招了,说到最后估计有点神智不清醒,还说自己被抓之前在地道口里留下信号,扬言一定有人来救他,为公子复仇。
陶宁大为宽慰,对他的大漏勺精神竖起一个大拇指,并说:“来的人越多越好,你干的不错。”
还说:“你们公子的毒里究竟还藏了什么,怎么吃过的人都看起来不那么聪明,对他十分狂热。”
书生呸了一口血:“尔等庸人俗物,又怎知公子之能?”
陶宁面无表情:“但是他死了,死在自己毒下,他的易容,我卸下的,连你也是我抓到的。”
“……”
好一个杀人诛心。
直接把那血葫芦似的书生气得喷血,喘着粗气再也说不出话了。
一边的司丞提着笔,看那书生一口接一口地吐血,忽然想起最近云京盛传的一句话——不要跟那个姓安的吵架。
先前他们还想那个姓安的是谁,如今一看,那个姓安的就站在眼前。
收拾好东西,眼见天色不早不晚,陶宁果断换了衣服下班。
轻车熟路回到公主府后门。
然而后门还没开,等了一会后,她直接脚下一点,翻墙而入,如燕子般轻盈落地,跟准备开门的孟春面面相觑。
陶宁:“……”
孟春:“……”
四目相对,两双眼睛里都是惊讶。
陶宁手握成拳低咳一声:“孟春姐姐吃晚饭了吗?”
孟春拿着钥匙,呆滞看了一眼她,又看了一眼那墙,这么高,怎么翻进来的?
感觉自己都没看清,一条人影就站在眼前了。
陶宁被这眼神看得脊背一僵,干笑一声:“公主应该回来了吧,我有事要寻公主,晚些见。”
说完,她用上身法快速逃开。
孟春喃喃道:“没,公主还没回来,应该会很晚回来……”
转头一看,人又不见了。
这速度让孟春万分疑惑,怎么她能跑那么快。
*
今夜公主果然回来得很晚,因为公主回来的时候府上就热闹起来了,当时陶宁还没睡。
她放下手上的医书,犹豫了一会,放下书,绕开脚下书箱出门去。
桌上堆了一摞,脚下还有一箱,足够她看不少时间了。
这些都是公主府侍女替她搜罗来,公主的原话是书库任由取用,陶宁便托识文断字的侍女帮忙找,结果给抬来了一大箱子。
预料到公主府藏书不会少,没想到会那么多,还有一部分是失传已久的孤本,何其珍贵。
公主府上下都知晓府中有一位安大人,一路畅通无阻,连门口的李护卫也没拦着她,只看了陶宁一眼便收回目光。
她以为陶宁是被公主传来议事的,也就不会伸手阻拦,抱刀站在门外守候。
陶宁习以为常地往里走去,她本想从书房大门进去,余光一道熟悉的身影走过,果断调转脚步追寻而去。
书房内,烛火通明,秦央已经沐浴完,披着外袍在案前提笔写字。
一行行字由她笔下而生,偶尔停下斟酌,很快继续,几乎是一气呵成。
说字如其人倒也不一定,秦央生得清雅,面若观音,笔下字迹却是锋芒毕露,铁画银钩。
秦央有所察觉地转头看去,便看见一人在窗后探头探脑,怀里抱着一只毛色杂乱的小东西。
见秦央看了过来,陶宁露出笑意,捏着猫爪摇了摇:“这么晚了,公主还没睡呢。”
老猫双爪悬空,屁股被一只手托着,一爪被捏着,不甚满意地“嗷——”了一声。
秦央搁笔:“这么晚了你怎么在外面站着,进来吧。”
书房重地,里面每一张纸都不能外传,秦央就这么让陶宁进去了。
陶宁胡乱摸了摸猫头,在不满的嗷嗷猫叫声中说:“这野猫对我有恩,我来找它报恩。”
如果不是它昨天在墙头凄惨幽怨地嗷了一声,说不定公主不会那么轻易动容。
头顶毛毛被揉乱的玳瑁猫抬着下巴往上看,碧绿的猫瞳里尽是鄙夷。
秦央失笑:“这不是野猫,是府上厨娘养的猫,你放了它吧,等会厨娘要出来寻了。”
陶宁满脸遗憾:“原来是有主的,还以为能给它报恩养老呢。”
说是报恩,陶宁却很干脆地放了怀里玳瑁猫,拍掉袖子上猫毛,把自己打理干净了才进去。
那玳瑁猫轻巧落地,带着一身被火烧糊了似的皮毛融入夜色中,两三下窜上院墙,消失不见。
守在门边的李护卫满头疑惑地看着她从后面绕了出来,理了理头发,准备从正门进书房。
原来她刚刚是没进去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