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福佑幸川
“不用太多,东海有自己的队伍,岭南也有,我只是去支援,太多人反而累赘。”
她要做的是让三方无法呈三角形势,从而掌控南方,开始拥有跟京都对抗的势力。
主打骚扰,不正面对敌,恰好,她在燕北一直是这么做的,有经验了。
虞九舟还要说些什么,迟晚干脆吻住了她的唇,深吻过后,“春宵一刻,别说这些了,等我离开京都,都不知道多久能见了。”
虞九舟要去推她的手一顿,随后把手收了回来,一副乖巧任她施为的模样。
只是她家殿下看似乖巧,到了榻上就跟换了一个人似的,让人沉迷其中。
“殿下怎么不说话,难道是不允吗?”
虞九舟只好无奈应声,“允。”
“允什么?”迟晚立即追问,非得让虞九舟说出来不可。
虞九舟僵着不肯说,直到迟晚开始挠她痒痒,“殿下,允我什么?”
虞九舟:“……允你上榻。”
第124章
七月中旬, 迟晚身边的队伍越走越多,但大部分人都驻扎在江宁外面,这一部分是不动的, 就是把江宁围起来,给虞逸尘一点点震撼。
也让城内城外的人知道, 支持虞逸尘是活不了多久的。
迟晚的计策就是围而不攻,等城内的物资耗尽, 自然会乱起来了。
况且城内有她的人,圣元帝带去的禁军,金吾卫, 里面有不少虞九舟的人, 那当然就是她的人了。
虞逸尘的军队本就杂乱,还在不断地往外扩张,分布比较广泛。
迟晚带来的人不多,也就八万大军,但围城足够了。
江宁里面传来消息了,里面也就十万将士,主力部队出去了。
而她现在就是要去找虞逸尘的主力部队。
带领主力部队的人是信国公,里面大部分都是他的人, 虞逸尘还在城内,江宁内部主力军也就两万, 剩下的要么是禁军, 金吾卫,要么是临时招募的。
禁军跟金吾卫里面太多虞九舟的人了, 虞逸尘可不敢重用,重用的还是那两万主力军。
当然了,围城的八万人, 都是各地临时召集的。
但是她把这些人打乱,让京营的人管着,再加上皇城司的人做直属将领,管理上没什么问题。
围城要做什么,她已经安排下去了,出现突发情况,就撤退,并且以黄悦澄为主。
本来她想用夏去的,但夏去勇猛有余,脑子不足。
还好经过训练考试,选拔出来不少优秀的年轻将领,一些没有经验,但有一些在燕北战场上,已经得到了锻炼。
在燕北,她把队伍分成了许多小股部队,或许让他们指挥大型战争不太行,但是带着几千个人打游击是没问题的。
几千个其实已经不少了,再锻炼锻炼,等这一批将领起来了,大周就不会那么缺人了。
再说了,她当初也没有上过战场,还不是直接上了。
她靠的是信息,以及游击战的方式,从不正面对敌。
北宁大军多骑兵,本就不善山林作战,况且京营手里还有火器。
一方没有火器,一方有火器的情况下,那有火器的一方几乎是无敌的存在。
可惜火器数量不多,不然赢得更快。
迟晚算着手里的火器,带着一万京营的人,去找信国公去了。
信国公没有跑远,他手里的人看似很多,能用的很少。
迟晚让人写了很多的大字报,这些东西会发到各个地方,并且会有人宣扬出去。
等信国公的军队乱了,就是最好的攻击时刻。
当然,一万人打信国共的大几万人,她还没有那么傻,无论如何都得先乱,乱了才有机会,越乱越好。
找到信国公的军队后,迟晚立马把人给分开了,有一支队伍拿着炸药包就去了。
炸了信国公的粮草,没有了粮草,江宁被围,他就养不起大军,收缩军队是必然的选择。
抢?在虞九舟登基占据了大义后,他是反贼,攻城可不容易。
迟晚站在军队取水的地方,看着这一条长河,最后还是下定了决心。
她已经让人去截流了,河不会流到下游,上游也暂时关了。
不过她选择的是泻药,等开闸之后,药力就会被稀释掉。
在开闸之前,她还会放入解药,不会对靠河流吃饭的百姓造成太大的影响。
下定决心后,迟晚就让人去做了,按照她调制的配方比例,只要军队用水,体质很好的可能没什么问题,体质一般的,恐怕是没有什么战斗力了。
下午,迟晚看着信国公的军队开始烧饭,营地上空出现缕缕烟雾,于是又等了一个时辰,天终于黑了。
亥时一到,一声声的爆炸声,就跟小时候过年放鞭炮一样,彻夜不停歇。
冲天的火光在信国公军营亮起,她的人成功了。
迟晚能看到对面军营的混乱,约莫等到亥时末,她对身后的人挥挥手。
“喊。”
她带来的一万京卫立即高声大喊,“对面的兄弟姐妹们,你们都是被裹挟入伍的,趁现在哪里来的回哪去,否则战事一旦开始,我等绝不留情。”
现下是逃走最好的机会,这么乱的情况下,信国公也不可能把他们怎么样。
一旦开战,不管是不是百姓,都是敌人。
迟晚静静地等着,对面有一夜的时间去做这件事情。
原本她是想趁乱直接攻打信国公营地的,可想到里面无辜的人,以及她的人数量不多,便放弃了这么做。
这场混乱持续到了早上,信国公军营已经一片狼藉。
锦衣卫来报,信国公带着自己的人跑了。
竟然直接跑了,而不是选择留下,看来信国公知道,与其留下来,不如换个地方重整旗鼓。
经过一夜的乱局,他的人也提不起力气打仗了,而且士气低迷。
被他强行逼着入伍的人有的跑了,有的跑得慢,以防这些人变成流民,再变成山贼,她还得留下处理。
迟晚让人给剩下的这些人组队,同乡一起回去,互相监督。
都是同乡,大概率是互相认识的,而谁都不认识的那个,就有问题。
因此查出不少信国公本部的人,问了之后才知道,原来这些人是被迫跟随造反的,没事谁想造反。
但跟着信国公跑的人,还是有三五万的样子,对京卫造成不了什么威胁,对地方百姓可就不一定了。
而迟晚早有准备,信国公逃与不逃问题不大。
果然,信国公一行人没有走多远,熟悉的爆炸声再次响起。
火药的威力不是古人能理解的,大周有火炮,距离近又不准,平日里打仗都不爱带。
按照原世界的发展,火炮到元朝才逐渐用得多了,到了明朝,水战陆战都会用,还是必用大杀器。
大周的火炮缺点太多,带着不如不带。
迟晚可是看过火炮的组装图解的,还有给二姨妈一根钢管,能造成让非黑震惊的大炮。
个人制造大炮,枪支的视频有不少。
国内的视频软件收敛些,用纸壳子做的,但威力依然不小。
迟晚的过目不忘刚好派上了用场,流程她都知道,让她上手制作或许也行,可大周工匠那么多,不需要她亲自上场。
大周的钢都练出来了,武器定会一直升级。
有了钢,大周的武器本来可以从九级提升到一级的,因为圣元帝在,无法大规模的制作,不然战争也不会打得那么艰难。
在绝对的火力压制下,人数就只是一个数字。
还好,经过虞九舟的这一年执政,每个锦衣卫手里都能分配到一支短火铳,而长的火铳,能配备两万人,迟晚直接带走了一万支火铳,等于她带来的京卫全员都配上了火铳。
炸药包,地雷,还有火炮她都带了,打架之前先轰炸,她就不信,虞逸尘能抵挡得住。
只是城内的百姓,还有被强制入伍的人就惨了。
这也是迟晚没有直接使用火炮的原因,但她在信国公会逃走的路上埋了地雷,就等着他去呢。
信国公不去,也会有追击部队逼着他去的。
正如她谋算的那样,信国公的队伍踩到了地雷,地雷炸开,马匹陷入了慌乱,与此同时,追上去的人进行分角攻击。
有马的情况下,他们或许能在很快的时间冲到火铳队的面前,趁换火药的机会给火铳队致命一击。
但是他们的马受惊,部分马匹直接被炸死,不受控制的马,自然不会有一支令人惧怕的骑兵,没有了骑兵,哪怕有换弹药的时间,他们也冲不到面前。
况且,火铳队可以轮流,二十或者一百人,甚至一千人一组,一起发射子弹后,再轮到下一组,最好是分为三组,这样就有足够的时间了。
迟晚半跪在河边,捧起一掌心的水放在鼻尖闻了闻,便知道解药已经化开了。
昨晚敌营一乱,她就让人把解药放进去了,现在能开闸,让水流过去了。
她刚检查完水质,就有人来汇报道:“报,指挥使大人,董孝齐抓住了。”
抓住了?活抓?这么快?
迟晚心里有疑问,立即跟了过去,看到的果然是信国公董孝齐。
“谁抓的?”
擒首,这可是仅次于救驾的大功。
来人一愣,低头道:“是敌军参谋。”
迟晚看过去,一个看起来柔弱,但很黑的乾元正低着头。
她走了过去,“你就是董孝齐的参谋?”
“禀王上,臣不是信国公参谋,臣只是一个普通主将的参将。”
上一篇:清冷对家她好像喜欢我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