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皇子升职记 第311章

作者:六月飞熊 标签: 宫廷侯爵 历史衍生 爽文 正剧 无C P向

唯一称得上可入口的就是名为酱汁豆腐的开胃小菜与加了糖的现磨豆浆,但是这类豆制品也不能吃多,否则容易腹胀打屁。

宫里的饮食肯定是比外面要好,尤其是在皇帝面前,庖厨不说拿出自己的真本事,也得搞出可入口的正经食物。也就是在宣室殿内,希腊人们终于吃到出发以来的第一顿饱饭,里头包括鲜鱼汤,烤羊肉,加了蜂蜜的枣泥米糕,以及一碗混菜蔬的杂粮米粥。

因为处于内陆地带,所以长安吃得都是八水的河鱼,很少能用海鲜王八来打打牙祭。

安德烈亚斯喝着纯靠井盐提味的鲜鱼汤,觉得上座的赛里斯皇帝真是可怜,坐拥一个大国却吃不了些正经玩意。刘瑞要是知道他的内心所想,一定拍着安德烈亚斯的肩膀叹道:“太对了哥,我在这里就没吃过正经玩意。“

如果不是刘瑞靠着后世的智慧研发出了豆腐豆油,井盐的提炼技术,大汉的饮食水平还要下降€€€€因为粗盐又苦又涩,相当于在黄连汤里寻点甜味,所以刘瑞一度吃清蒸的河鱼、蜂蜜拌菜,以及不加任何调料的烤羊肉

那滋味简直就是谋杀。

也是通过这段经历,刘瑞才知□□时的上海人和缺后勤的美国士兵为何会在大闸蟹与波士顿龙虾泛滥成灾的情况下饿出幻觉€€€€因为那种没油水的白肉在不沾佐料的情况下比白人饭还难以下咽。而且光吃白肉的在战斗力上也不如摄入碳水化合物的军队,比如日本的武田信玄就是靠以面条为主的野战军粮打造了在三方原合战里大败德川织田联军的甲州军团。

刘瑞在做皇帝前就一直思考如何通过饮食结构来改变臣民的身体素质。要知道,改造成功的荷兰人在一百七十年里长高了二十厘米,还算成功的日本人在半个世纪里长高了十厘米(后面因为白幼瘦的审美而退回去了)。所以为给下头做个榜样,刘瑞不仅坚持饮用简单消杀的热牛奶,还让农家尝试着让产奶量大的北方奶牛与能产高脂水牛奶的南方水牛进行杂家,以满足对优质脂肪的迫切需求。

唯一令刘瑞感到遗憾的是国内的奶制品真不好吃,无论是用大汉的牛羊奶还是匈奴的牛羊奶,亦或是从西域进口了羊群牛群来制作奶酪,都不大受中原乃至南方人的欢迎,这也导致刘瑞没让庖厨呈上大汉的奶酪以招待酷爱羊奶酪的希腊人。

毕竟连自己人都吃不下去的东西,就不要拿来折腾外人了。

“我感觉在赛里斯会被活活饿死。”安德烈亚斯好歹吃完了桌子上的所有菜,但卡塔利亚就没那么好养活。

“总比沿路的干面包要容易下咽。”安德烈亚斯看向瘦出尖下巴的同伴,记得她在开往叙利亚的船上都还称得上珠圆玉润,但是经过一路的颠簸,真的就成了凯特.莫斯式的超模身材了。

作者有话说:

中国直到唐代才摆脱美食荒漠的处境。记得在唐朝以前有个皇帝最喜欢的奢侈美食就是八宝饭,而且还要分四次慢慢吃,以免朝臣骂他荒淫。国内最早发现的奶酪是新疆的塔克拉玛干的一句古尸的陪葬品,里头不含乳糖,类似于白软干酪。其制作方法也与传统的奶酪不同,就是放在动物内脏制成的皮袋里分离乳清,你们可以想想那个味道。试想一下,古代的糖很贵,而且不多见,柠檬也是特定区域里的产品,所以这奶酪的味道……

查资料时我还查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那就是牧民贷问题。众所周知,我国的房贷利率已天怒人怨,但是和牧民贷比真的不算什么。究其原因还是天灾人祸让“家有万贯,带毛不算”的老话得到众人的一致认可。尤其是在大规模养殖的基础下,牧民的收入与其说是来自牛羊,不如说和自家养的土鸡一样,属于饲养高级补品和从旅游上获得增值收入。也是因为这个缘故,套路牧民欠债的概率比农民要高,毕竟农民撑死是一年白干,明天还是一条好汉,可牛羊不同。牛羊没了是真的没了。国内的牧民贷大概是在3.8%到6%,最高点也就是8%左右,国外更惊人。蒙古的牧民贷早就过了20%,中亚那儿没有查到牧民贷的详细资料,但是他们的正常贷率就很惊人,最低也有11%。唯一称得上“正常”的就是中东的几个油大户,估计是富二代来找活干。与其相比,国内真的……还算个人,毕竟人家起步就是我们的gao li贷利率。

PS:这还是官方的贷款利率,民间的只会更可怕。

第478章

一旁的老人动了动耳朵,转头用幽幽的语气提醒还在窃窃私语的安德烈亚斯和卡塔利亚:“珍惜这次的山珍海味吧!”

安德烈亚斯缩回脑袋,只听对方继续说道:“皇帝面前尚有一口热汤果腹,皇帝身后更不会有干面包来搭配加了薄荷叶的新鲜啤酒。”

说到啤酒……赛里斯的酒水没有风味,全是强度。

安德烈亚斯初见快与清水无异的赛里斯酒还以为是宫婢拿错了泡茶的泉水,但是杯中散发出的酒精味却证明对方没有拿错,结果在不知深浅地喝了口后,眼前的神明立刻从执杯的狄俄倪索斯幻化成举着镰刀的塔纳托斯。

哦!太奶,是你来接我了吗?太奶。

希腊裔的安德烈亚斯肯定不会这么说,但不妨碍他抓着被烈酒灼烧的喉咙,引来上座的轻笑声。

“给他来碗醒酒汤。”刘瑞对安德烈亚斯的兴趣又上一层,但不妨碍他对这个希腊人的期待是有用的学者,而非以行为逗得君主开心的弄臣。

“试卷的批改还要几日。”上座的刘瑞心情不错道:“借着短暂的轻松时刻,你们可以到处逛逛。”

他向李三嘱咐道:“从朕的内帑里给他们每人支上八百钱。”

安德烈亚斯在大汉的这几天里勉强摸透大汉的计量单位与人均收入。八百钱……也就是一壮年劳力的一月所得,大概能买两石梁米(优质小米)或16斗酒。

真抠。

曾给暂居雅典城的罗马贵族做过家教的安德烈亚斯很难理解富有的赛里斯皇帝出手为何小家子气。

可能是他们没有展现值得对方厚赏的价值吧!

安德烈亚斯如是想到。

大汉的皇帝日理万机,更不想在探出他们底色前浪费自己宝贵的精力,所以在宫婢收走答好的试卷后,有一戴着不同高帽的宦官进殿,冲着皇帝行了一礼:“陛下,皇后也想见见这群远道而来的希腊学者。”

本就好奇大汉的女贵族有什么不同的卡塔利亚来了精神,仔细打量躬身做出谦卑状的皇后宫婢€€€€看样子,他与那个唤作“李三”的宦官应是同等的宫婢,只是在服装的样式上略有不同,估计是为区分从属的主人或是势力范围。

“太后不见?”

“太后已在椒房殿等着瞧瞧远道而来的客人。”宦官的声音微微一顿:“唐太妃与靖县翁主也在椒房。”

“那就赶紧送他们过去。”刘瑞瞧着殿外的日头将天空染成漂亮的橘红,于是对接人的大长秋说道:“要是聊得太晚就让其暂居北宫的舍人府。”

“诺。”得令后的大长秋带人走了,也就是在前往椒房的途中,卡塔利亚终于看到宫婢女史以外的第三种女性€€€€女侍卫。

和大汉一样,古埃及与古波斯也会使用阉人奴隶,将其命名为“闺房的守护者”,顾名思义是防止君王被戴绿帽。亚历山大东征时将大流士三世的阉人奴隶巴高斯收为己用,而日后杀害庞培的埃及人正是托勒密十三世的阉人侍从。此时的希腊与罗马对阉人文化还是报以驳斥的态度,一方面是卖入波斯的阉人奴隶多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希腊人,所以希腊一边憎恶着阉人文化,一面抓到将希腊人去势的奴隶贩子就让其体验断子绝孙的滋味。或许是在压迫下逐渐产生了爆破心理,希腊人在妖魔化阉人的同时也开始向埃及乃至波斯的宫廷提供外籍的阉人奴隶。即我可以不欺压自己的同胞,但是将外族去势就没问题了。

在此影响下,原本对阉人持反对意见的罗马人也渐渐松懈,甚至在东罗马时全面放开宦官内廷。

对了,在雅典和罗马的浴场里,阉人男妓也是特色。

卡塔利亚在得知大汉也会使用阉人侍从时下意识地降低了大汉的文明程度,然而看到椒房殿外的女侍卫时,她又感到一丝迷惑€€€€宦官的存在不是为了保护(看管)后宫女眷吗?怎么在有宦官的情况下还让女人来干“粗活”?

维斯塔神庙都不会雇佣女侍卫,怎么到赛里斯这儿就……

因着眼前就有一名地位不低的宦官领路,卡塔利亚便直接道出心中所惑。

“宫里原是宦官护廷,但是陛下觉得此行不太人道,国内又有阵亡士兵的遗孀需要零工糊口,所以在登基不久便废去原有的宦官制,改用阵亡士兵的女眷护卫后宫。”大长秋的声音里透露出一丝的欣慰:“我等鄙薄之人也是在陛下的德政下才位居椒房的大长秋位。先帝时的宦官一退,原本由宦官出任的内廷位与前朝位便尽数归于女史郎官。”

所以借卫穆儿的封后给老宦官们连升数级也是补偿他们已经破破烂烂的无望人生。最重要的是宦官引退后,有没有官职将决定他们的养老待遇,约是在职的百分之三十。当然,要是得到皇帝、皇后乃至皇太后的信任,做到顶尖的宦官令或大长秋,就会享受国家重臣般的七成退休金。

刘瑞对宫里的宦官还算仁慈,除走于前朝的李三等人,余者按年纪大小依次出任皇后御前的大长秋与皇太后、太皇太后前的宦官首领,也算是为他们的将来提供保障。

若是家里还有子弟的也可择一好苗过继。不过刘瑞丑话说在前头,要是这些过继的子嗣仗着养父的宫中人脉为非作歹,他便会以同罪连坐过继子的宦官养父,最差是将退休的待遇尽数收回,搞不好会弃市以正陛下之威。

安德烈亚斯抢先问出卡塔利亚的疑惑:“赛里斯……大汉的皇帝陛下不怕没了宦官镇宫,女眷会和入宫的大臣勾勾搭搭。”

“不是还有女侍卫和女史吗?再者,太后和太皇太后还活着呢!而且能动用的权限远远大于‘小君’的皇后。”大长秋笑道:“退一万步来讲,椒房殿与众妃嫔的宫殿都在陛下的未央宫内,谁有那个胆子敢在陛下的眼皮子底下秽乱后宫?”

末了,他还压低声音道:“莫说是前朝,就是在本朝,想把皇后拉下马的嫔妃也不计其数。”

随即讲了高后与戚夫人,太皇太后与慎夫人的故事。

卡塔利亚由此得出大汉的皇后在权限上比罗马的执政官夫人要大,但是低于共同执政的埃及大王后。和皇帝一样,她们拥有驱使少府、宫卫,以及罢免低级官员的权力,但是在权限的优先级与范围上远远弱于宣室的皇帝和长乐的太后、太皇太后。

而这算是“小皇帝”的权限也导致皇后……尤其是在位皇后的孩子有着更高的台阶€€€€因为他们的母亲掌管宫廷的大小事务,有着连络宫外势力的合法渠道,所以对在位皇后的子嗣而言,培养自己的势力比庶出或母亲已故的异母兄弟要容易的多,会在幼年时就拉开距离。

更别提在汉朝的继承制下,立太子就肯定会立太子他妈为皇后,而太子继位的成功率又高得惊人,所以朝臣要想换掉现在的太子就必须解决他们的母亲,而皇后若想解决儿子的竞争对手也会在对方的母亲身上动动脑筋。

这么一看,秽乱后宫的概率真不算高,毕竟除了脑子被驴踢的赵姬,谁会拿五族的性命乱开玩笑。

“那要是太后秽乱宫廷呢?”卡塔利亚继续问道:“若是太后有了孩子……”

“那也不是先帝的。”太长秋用“你怎么会问这种问题”的眼神看着卡塔利亚,就差直言对方的问题蠢得他都不想回答:“压根不必皇帝出手,宗室便会囚了太后。”

然后又讲了先秦时的宣太后与义渠王的故事,以及堪称脑残天花板的赵姬与€€€€。

“即使是与宗室生下具有皇室血统的孩子,也不可能继承皇位。”大长秋斩钉截铁道:“《汉律》规定奸生子是没继承权的。莫说是民间,就是高祖的外室子(刘肥与刘长)也是由高后抚养才被合法化,最后以高后养子的身份封王得爵。太后与宗室所出的孩子怎么合法?先帝都躺坟墓里,自然不算大宗之子。而其生父的正妻也不可能抚养太后的奸生子,所以这猜测是不成立的。”况且皇帝也不会让阿母蹬鼻子上脸到这个地步。

“再者,太后与太皇太后都享天下之养了,何必冒着得罪儿子,得罪宗室的风险去生奸生子?”又不是活得太爽嫌命长,和宣太后,高后一样在宫里养些小白脸不比赵姬式的折腾舒坦?

“……所以你们的太后还能……”安德烈亚斯声音艰涩道:“养外夫?”

“这得看皇帝与太皇太后是否允许。”心大的如高祖在未发家时就把吕雉托付给审食其,而不心大的如秦始皇……好像在掌权前也没啥办法,甚至连华阳太后都管不了赵姬,更别提咸阳宫里的其他人。

太皇太后比起找人更爱追求黄老之学,而薄太后与曾任椒房大长秋的宦官首领早就过了主仆的界限,处于一种柏拉图式的老伴状态。

刘瑞对此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其他人也自不会拿太后的私事到处乱说。

“不仅是太后,大汉的公主和翁主也挺爱养……漂亮男孩。”大长秋犹嫌不够地继续挑战安德烈亚斯的三观:“馆陶大长公主和寡居的昌平大长公主自不必说,就连陛下最喜欢的妹妹信乡长公主与远在闽中的乌伤翁主也是有些……亲密伴侣。”

“……她们的丈夫挺能忍啊!”

“忍?堂邑侯在先帝和文帝时靠馆陶大长公主的关系吃了多少好处?公主养个情夫又算得了甚?那么委屈就别娶公主啊!想接盘的多的是。两个儿子封彻侯咋不见他委屈一分?”无论是馆陶大长公主还是信乡长公主,亦或是已去了南越的昌平大长公主都特别大方,所以吃到公主好处的宫婢都十分偏心见面撒币的公主翁主:“也就是信乡长公主不想成婚,否则求娶信乡长公主的能从长安排到大月氏。”

作者有话说:

查资料时发现刘肥和刘长的生母生前都没有任何封号,也就是在死后被意思了下。史记里关于她们的记载也是高祖的外妇或赵王之妾,足以见得二者是因高祖子和高后的养子而显贵,在玩嫡庶神教的概念上还是大汉强,直接让嫡子抢跑十步。

众所周知,汉唐的公主是很吃香的,而大汉的公主比大唐更吃香€€€€因为大唐的驸马爷出仕受限,而大汉的驸马爷不受此例,甚至因为皇帝或太后太宠女儿或妹妹而破例给外孙外甥全部封侯,如馆陶的两个儿子。

另外,给公主当情夫也是很吃香的,比较知名的有董偃,不知名的有鄂邑长公主(汉武帝的庶长女)的情夫丁义靠着公主的势力封侯。

关于未婚生子的在古代也得看亲爹亲妈给不给力,有没有良心。给力的如高祖让高后帮忙办孩子的身份证(但还是没给孩子他妈名分),不给力的就是卫青的渣爹,逼得后者一心向卫。

第479章

【赛里斯人和埃及人般别扭又奇怪。】

卡塔利亚在回去后的记录里如此写道:【你说他们不把女人当人吧!人家的女人上限却比罗马的执政官夫人要高,也有独立的财产所有权(嫁妆与彩礼),甚至在满足某些苛刻条件的情况下还能成为一家之主,继承家族的世袭爵位(虽然要多降一点)。】

她的笔尖微微一顿,脸上也随即浮现出古怪之色:【但你要说他们有多爱女吧!那也不尽然。赛里斯之所以被摆到中间,就是因为相较于埃及和罗马,它都差了那么口气。既有埃及的多妻……】

想想埃及的大王后和赛里斯的皇后对妃妾的降维打击,卡塔利亚便划去原有的“多妻”结论,改为符合两国现状的“一夫一妻多妾制”。

【但无论是赛里斯的皇后还是埃及的大王后,本质都是皇帝之下的小皇帝、法老之下的小法老。她们是父权制与夫权制的次级受益者。】

【当皇后对上父权制的绝对顶端€€€€大权在握的皇帝时,她就是女人,属于会被对方选择的从属角色。但是当她摇身一变,成了可以压制皇帝的皇太后,或是对没有权势的贵族男性、平民男性形成优势的皇族女性时,她就成了舒适区里的皇帝,有可以选择诸多伴侣的绝对权力。】

卡塔利亚眉头一松,似乎已经理解了什么,但又有些不确定:【所以女人有三种定义:一种是生理上的女人,一种是家庭里的女人,一种是制度下的女人。当你属于三种定义下的绝对男人时,你会过得很幸福;当你属于三种定义下的二男一女时,你会过得比较幸福。】

写到这儿的卡塔利亚想起自己无比颠簸的前半生,以及那个教她识字的汉人女史,还有快被扫进尘埃的阉人宫婢。

不知为何,她的内心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疲惫与无趣。

就好像是,像是落水的人在大海里奋力挣扎,即使她比别人更沉得更慢更晚,但终将是鱼肚里的一抹幽魂。

…………

椒房殿在刘瑞入主北宫前是汉宫里的唯一亮色。这倒不是因为椒房用椒和泥,使得墙壁呈现出了淡淡的粉红,而是为了区分椒房的特殊地位使用了含朱砂的颜料。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大汉的漆器上。

因为朱砂显色度高,染出的颜色比植物的天然更正更牢,所以汉宫十分推崇朱砂颜料,吓得刘瑞幼时非要自定碗筷,一旦有了话语权就丢掉所有朱砂用具。

也是因为这个缘故,椒房殿的墙壁被刮了重刷,又散风了两三月才可以住人。

没了朱砂的特别着色,其它的宫殿也多用花椒和泥取暖,所以椒房乍眼望去也不太起眼,顶多是比其它的宫殿略大一些,规模可与宣室齐平,只是没有宣室那种高得离谱得的台基。

入了椒房,恍若走进第二个宣室。

卫穆儿和刘瑞一样比较务实,加上汉宫崇尚节俭,椒房里的很多东西都是高后留的,所以里头沉淀着被刀光打散的暮气。

你很难形容那种感觉,但在踏进椒房殿的那刻就知道此地不同凡响。

“来了?”

上座的女人衣着华丽,气质端庄,因为保养得十分到位,所以无法看出她的真实年纪,但能确认这位就是皇帝的母亲,大汉的太后陛下。

而在她的右手位也坐着一个华服的女人,不过比她个头更高,年纪更轻,也不似这中老年的妇人般头上缀着零零碎碎的珠宝,而是用玉步摇在脑后挽了简单的高髻。

大汉尚白,女人也爱留有一头丰盈的美发,可在这位高个儿高髻的女子身上,传统的审美荡然无存,浑身散发出麦子一样的顽强生命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