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派他爹佛系种田 第151章

作者:人生若初 标签: 种田文 系统 爽文 无C P向

蓦的,他又想起之前拦路打劫那一批贼人,当时也是栽到了赵梦成手中,难不成真是他小看了读书人?

很快,张衙役就看到了此生难忘的画面。

祠堂前灯火通红,这会儿大门已经敞开了,三个人被绑的严严实实,旁边躺着两具尸首。

后头的衙役拿出通缉令对照,惊喜的喊:“张哥,竟是流匪中的三当家。”

张衙役也是惊讶,仔细对照一看,发现其中那被砍断脖子而死的人,居然是流民中排得上号的。

赵梦成安抚好女儿从祠堂出来,听见这话倒是不奇怪。

那老大心狠手辣还奸猾,并不是寻常流民。

“张哥。”

张衙役见他毫发无损,顿时放心,目露惊奇的问:“这又是你抓的?”

“是乡亲们动的手,提前知道设伏,侥幸都抓住了。”赵梦成解释。

张衙役还是感叹:“即使是这样也很不容易。”

他低声道:“你们怕不知道,丰州府下的村庄多少受害,老百姓如牛马,流民如利刃,遇上了只能任人宰割。”

赵梦成眉头一皱:“多亏大人一路设下关卡,才没有大股流民过来,否则不堪设想。”

张衙役安慰道:“大人已经派人去丰州送信,丰州营一定会加快追击,不让流民扰民。”

赵梦成心底叹气,只怕没那么简单,尝过甜头的流民已成贼匪,不可能放下屠刀。

若大周安稳,丰州营收拾区区数千流民不在话下,可大周早已不是当年的大周。

不过这些事情暂时与他无关,交接了五个贼匪后,张衙役带着人匆匆离开。

劫后余生,祠堂里的气氛顿时松弛下来。

老村长笑着说:“没事了,都回自家去,该吃饭该吃,该睡觉睡觉。”

临了叮嘱了一句:“今晚值班的警醒一些,今天该给阿明表功,要不是他眼力好,咱们也不能提前做准备。”

王明笑了笑:“我就是报个信,多亏哥安排得当。”

“今晚应该不会再有危险,大家伙儿听村长的回家休息,有话都等明天再说。”赵梦成朗声道。

转身带着大大小小的孩子回家。

还没进家门,赵椿啊了一声:“糟了,咱家的红豆莲子百合汤肯定烧糊了!”

第85章 大雪小雪又一年

一想到废了老大功夫才做好的红豆莲子百合汤会烧糊,赵椿整个人都着急起来,比刚才生死关头还要急躁。

赵馨一直紧紧拽着亲爹的手,听见这话抬头说了一声:“大哥别急,我出门前将灶膛里的火压小了。”

即使妹妹这么说,赵椿依旧心急,火急火燎的往厨房里头冲。

赵家的火塘到了冬天就一直点着,所以几个孩子都特别会压火,不然一个冬天柴火都不够烧。

赵馨压火的手艺特别好,进屋一看,小火炖了一个时辰,锅里头的红豆都化成沙了,但一点都没烧糊。

赵椿看了就松了口气,转头问:“爹,要不要加水再煮一煮?”

赵梦成哭笑不得。

他原本还担心今晚见了血,俩孩子会害怕,哪知道赵椿脑子里头只惦记着吃。

上前一看,赵梦成也笑了:“不用,稠了点,但吃着应该刚好。”

一人一碗捧着上了桌,孩子多,这会儿一个八仙桌坐着刚刚好,一条板凳两个人。

赵椿急吼吼的嗷呜一口,美的眼睛都眯了起来:“真香。”

“香香甜甜的,唔,我吃到桂圆肉了,桂圆肉真好吃,比直接吃桂圆干更好吃。”赵馨显然特别喜欢甜食,捧着碗小口小口的吃。

赵梦成尝了一口也觉得味道不错,红豆已经熬成了沙口,莲子入口软烂,大概是炖的时间足够长,糖都渗透进去。

热乎乎的红豆莲子羹下肚,几个孩子的神色都缓和下来。

方才除了赵椿和赵茂,其他孩子都被关在祠堂里,其实并没看见贼人和尸首,可光是动静也足够吓人。

刘大壮大口吃完,忍不住问:“大姑父,那些坏人还会来吗?”

他心想在青山村这两日可真热闹,先头说要征兵,后来又有贼寇,大姑父看着斯斯文文的,居然还跟那些坏人动了手。

刘大壮忍不住打量起自家大姑父来,虽然高,但看着瘦削颀长,不像他爹浑身腱子肉很是魁梧。

这样的大姑父居然敢跟贼人动手。

赵梦成笑了笑:“贼人已经送官了,县令一定会严加巡查,不会再给坏人机会。”

刘大壮松了口气:“那就好,今天光听着就吓人,幸好大姑父你们都没事。”

赵椿却浑不在意,反倒是兴奋的说:“表哥,刚才你就应该跟我们一起去,打坏人可刺激了。”

他吃完还堵不住嘴,手舞足蹈的说起来。

刘大壮兄妹三听的一惊一乍的,脸色又白了。

“咳咳。”赵梦成不得不提醒,“阿椿,别故意吓唬人。”

赵椿这才嘿嘿一笑收了话茬,呼啦啦吃完自己那一碗就往灶台跑,给自己装了满满当当的第二碗。

“爹,你还要吗?”装完自己的,赵椿还挺孝顺的问。

赵梦成已经够了,他不喜欢晚上吃太饱:“我够了,你们谁还要添。”

“我要。”赵馨立刻端着碗跑过去,并且表示,“大哥,你多给我点桂圆,我爱吃这个。”

赵椿没有不答应的,还把自己碗里头的桂圆也挖出来给妹妹。

不得不说,不吵嘴的时候,他们还是相亲相爱的亲兄妹。

赵茂没那么爱吃桂圆,他特别喜欢红豆,尤其是这种熬得已经沙口,已经变成豆沙的红豆汤,走过去给自己装了满满当当的一大碗。

刘家三兄妹吃完一碗都不好意思再开口。

赵梦成看出来了:“给你表哥表姐也添上,这顿不吃完下一顿就没那么新鲜,咱明天再做好吃的。”

赵馨从碗里头抬头:“爹,我想吃鱼了。”

“那就做鱼吃。”过年少不了鱼,他家大水缸里还养着好几条,想吃了就现捞。

接下来两天,青山村一直过得很太平。

赵梦成果然给孩子做了一顿鱼肉,红烧鱼,酸菜鱼,清蒸鱼,甚至还有费工夫的炸鱼排,吃得几个孩子口齿留香。

刘家三兄妹简直乐不思蜀,但他们毕竟是客人,住了几天就得回家。

原本刘木娘第三天就要回门,可青山村正巧生事儿,她回门的事情也就耽搁了。

又过了两天,刘木娘见村里头安稳就提出回娘家,否则怕家里头担心。

她回去的时候,顺道儿将刘家三兄妹都带走了。

刘家三兄妹颇有几分恋恋不舍,在门口上演了十里送别。

赵椿四个倒是没那么多心思,只喊道:“表哥表姐,你们有空再来玩。”

赵梦成笑了一声:“过完年就能来。”

刘大壮反应过来,过完年他们还能跟爹娘一起上门做客,顿时没那么伤心了。

刘木娘看着几个孩子的情态忍不住笑起来,搂了搂侄女问:“不舍得回家吗?”

刘娟娟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点完头又觉得不对,解释道:“小姨,我也想家,但是大姑父家可好了。”

“姐夫家是很好。”能不好吗,几个孩子才来住了几天,脸色都红润起来了。

刘娟娟抿了抿嘴,靠在她怀中说了句:“小姨,我觉得大姑父跟一般人不一样。”

“哪儿不一样了?”刘木娘笑着问。

刘娟娟说不上来,犹豫许久才说:“我也不知道,但是我觉得很好。”

刘木娘微微叹了口气,摸了摸孩子的脑袋没说话。

刘家三孩子一走,家里顿时空旷不少。

赵椿站在院子里叉着腰,仰天道:“哎,又只剩下我一个人了。”

赵茂用力拍他:“我不是人吗?”

“你又不会跟我到处跑,平时就我一个人喜欢往外跑,你们都爱待在家里。”赵椿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寂寞。

赵梦成倒是能理解,毕竟刘大壮兄弟俩啥事儿都愿意听赵椿的,很让他体会了一把当领头羊的感觉。

“都来帮忙打扫,今天把屋子清扫一遍贴上对联和窗花。”

赵梦成想了想,索性又在门口摆出桌子,打算开始写对联。

果然,他刚摆出来,陆陆续续就有村里人拿着红纸上门,每个人都挎着篮子。

王婶装了满满当当的一篮子炸果子,开口就说:“梦成,今年给我家写四对,三副我们自家留着用,还有一副送亲家。”

她家王德终于要成亲,只是婚事在镇上办,村里人没少说闲话,话里话外都觉得王德去当上门女婿了。

王婶心底不乐意又拗不过儿子,他们家在镇上开铺子还指望老丈人看顾,只能听儿子的。

赵梦成笑着点了点头,提笔落下一气呵成。

王婶看了就笑:“写的可真好,镇上卖的都不如你写的好。”

一天写下来,总算是把村里头的春联都写完了,临了家里堆满了东西,得,这个年是不用买菜了。

赵椿已经带着弟妹将东西收拾好,见他停下来就问:“爹,咱家的不写吗。”

“写。”

赵梦成摊开红纸却没动手,反倒是招呼:“阿椿,你来写。”

赵椿傻眼了,支支吾吾的不肯上前,又把弟弟推出来:“要不让阿茂写吧。”

“每个人都要写,一人写一副。”赵梦成笑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