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人生若初
如今他要调任知州,往后再来上河镇也麻烦,趁着临走前去一趟也说得通。
于是第二天天蒙蒙亮,黄县令夫妻俩变双双往青山村走。
踩着开城门的当头,黄家的马车迅速的踩上了大道儿。
黄县令原以为这么早,他们肯定不会遇上人,哪知道马车刚走出去就遇上另一辆车,还排在他们前头。
守门的官差一边打开城门,一边还在跟人唠嗑:“徐老爷,这么早您是要去哪儿?”
“还不是我家那口子听了神龙送子的事情,非让我一起去。”徐老爷是个三十出头的男人。
黄县令听着声音耳熟,撩开帘子一看果然是上河镇叫得上名号的富裕人家。
官差显然对此司空见惯,还说:“那您可得快一些,都说早晨头柱香最灵验。”
“我这不是大清早就在这儿候着,就等你们来开城门。”徐老爷打趣道。
官差利落的将城门打开,徐老爷也没耽误,比了个收拾就让人驾车赶紧走。
黄县令正有些为难,黄夫人却不痛快的掐了他一把:“让你早一些早一些,你偏不听,现在好了,他们在咱们前头,头一炷香肯定被抢走了。”
黄县令痛得呲牙咧嘴没办法。
幸而走到半道儿上,徐老爷就发现身后的马车很眼熟,转头仔细一看,果然是县令家的。
他心思一转,知道黄县令如今正要高升,前程似锦,连忙开口打招呼:“车内可是黄大人?”
“正是,徐老爷,好巧。”黄县令见他认出来,只得出来招呼。
徐老爷笑了笑,又说:“黄大人可是要去青山村,我跟夫人不赶时间,请大人先行。”
黄县令正要拒绝,黄夫人却已经把手掐在了他胳膊上,以作威胁。
迫于夫人的威胁,黄县令只能领了这个好处:“多谢徐老爷,本官此次去青山村也是要视察香皂工坊。”
徐老爷也是个人精:“大人为了我们上河镇呕心沥血,公务繁忙,但也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客套了几句,黄家的马车越过了徐家的,朝着青山村奔驰而去。
徐家的马车反倒是慢了下来,马车里,徐夫人很是不满:“明明是我们先来的,凭什么让给他。”
徐老爷语重心长:“夫人,那可是黄县令,择日就是黄知州。县官不如现管,咱家过得好不好还得看他脸色。”
徐夫人不满道:“你的前程重要,难道儿子就不重要了?”
不等徐老爷说话,徐夫人又说:“如果神龙庙不灵验,县令大人怎么会去,我不管,我就要这头柱香。”
徐老爷治好安慰她:“咱们住在上河镇,没了今天的头柱香还有明天的,以后多的是机会,你放心,总能拜到的。”
黄县令难得以势压人,脸上还有些不自在,黄夫人却兴致勃勃的探出脑袋,看着周围的风景。
她也是头一次来青山村,看了一会儿就诧异道:“这路可真宽。”
“原本是一条小路,不过自打二弟挣到了钱,就花钱修缮了一番。”
黄县令对赵梦成很是推崇,忍不住多说了几句:“二弟是个有远见卓识的,穷人乍富,多的是奢侈无度,亦或者吝啬抠门,可他却愿意从自己的口袋掏出钱来,为乡亲们修路造桥。”
黄夫人对赵梦成的印象也是极好。
毕竟赵梦成谈吐有物,更难得是长相斯文俊朗,很容易得到人的好感。
但听夫君满口夸张,黄夫人故意笑道:“是是是,知道老爷您喜欢这位弟弟,如今您十句话里头,倒是有八句在夸他,剩下两句是转个弯夸他。”
黄县令不以为意,笑道:“他值得这番夸赞。”
临了又叹气:“只可惜他总说自己胸无大志,宁愿蜗居在小小的青山村,既不愿意参加科举,也不愿意谋取入仕,不然成就非同一般。”
黄夫人却不这样想。
有才华跟有前途是两码事,考科举跟真材实料也是两码事,看她夫君这一路走来的艰难就知道。
不过她笑了笑,只说:“不是说他家那二小子有些文采,打算明年就下场试一试,到时候你看顾一些就是。”
黄大人一听,笑着点头:“也是,他家几个孩子都是聪明伶俐的。”
顿了顿,看了眼夫人说:“夫人也可以细心看一看,若是觉得孩子出色,将来做个儿女亲家也不妨。”
黄夫人顿时犹豫,看了眼黄大人说:“我私心里也是喜欢那几个孩子的,但你也知道,他家与黄家门第不当,差的大了,总归不是好事情。”
黄县令也是随口一提,摇头道:“孩子们还小,这事儿不着急。”
又说:“也许十年之后,阿椿高中武状元,阿茂高中文状元,到时候你想挑选他们当女婿,恐怕都不容易了。”
黄夫人失笑:“状元哪里是那么好当的。”
她家老爷也算是出身名门,又有看重他的恩施提携,可也是等到年近而立才中了状元。
赵椿赵茂确实是聪明能干,可毕竟出身太差,若是没有名师提携,恐怕将来成就有限。
黄夫人却不知道,即使有名师提携,赵梦成也不打算让儿子去赶这一趟注定要撞毁的末班车。
黄县令果然带着夫人抢到了头柱香。
黄夫人高兴异常,带来了丰厚的供品,夫妻俩齐齐跪下磕头。
等拜完了,黄县令却提出要去赵家坐一坐,主要是要去看一眼香皂工坊。
黄夫人自然不会反对。
赵梦成也没想到他们还在睡觉,黄县令夫妻俩却上门了。
匆匆忙忙的起床待客,赵梦成已经清醒,几个孩子脸上却还有困倦。
黄县令一看也有些尴尬,连声说道:“让孩子继续睡吧,我就是来看看工坊,等你吃完早饭也不急。”
话虽如此,赵梦成怎么好意思让黄大人夫妻俩等着。
“大人,可要尝一尝农家早点,虽不算精致但也能果脯。”赵梦成邀请道。
黄县令正要拒绝,肚子却咕咕叫起来,实在是起的太早抢头柱香,以至于夫妻俩只草草吃了点垫肚子。
赵梦成已经起身:“我去做,很快就能吃。”
不好让客人久等,赵梦成就照着最简单的做,几个凉菜,拌豆腐、拌黄瓜、咸鸭蛋,咸鸭蛋还是去王婶家拿的,自家做的还不能吃。
几个孩子一起动手,一会儿就做好了饭菜,看着很是简单。
黄县令头一次吃,都是清粥小菜,但胜在开胃,连黄夫人都忍不住多吃了几口。
因为黄县令的话,黄夫人忍不住细细打量起赵家的四个孩子来,这一看又觉得赵梦成实在是能干,家里没女人,却把四个孩子都养得极好。
赵椿英武壮硕,小小年纪就很有气势。
赵茂斯文秀气,比大哥更像是书香门第的小公子。
赵馨更是长得玉雪可爱,论容貌,她家女儿倒是差远了。
最小的那个听说是捡来的,可这一看又是吃惊,居然是个金童子,模样气质都是顶顶好的。
更难得是四个孩子都乖巧懂事,餐桌上黄县令动了考检的心思,几个孩子都是应对得宜,实在是让人心喜。
黄夫人心想,赵家在乡下,把女儿嫁过来总归舍不得,但把赵家的女儿娶过去倒是可以。
赵梦成这般心疼女儿,肯定也舍得出嫁妆。
别人不知道,她可知道香皂多挣钱,那是巨额的利润。
心思一闪,黄夫人笑容越发和善,吃完饭就拉着赵馨说话。
赵馨却心急不已,因为他爹和黄大人已经要出门去工坊了!
作为工坊的半个负责人,赵馨觉得自己有必要跟上去,不得不开口打断黄夫人的话。
“夫人,不如咱们也去工坊看一看吧。”赵馨表示,“工坊那边有些事情都是我在管,爹爹都不一定有我清楚,我得去帮忙。”
黄夫人一听,顿时愣住了。
第102章 义女
“你在管?”黄夫人脸上难掩惊讶。
赵馨并未察觉她眼底的探究,自豪的点了点头:“是呀,自打年初开始爹爹就教我管账,如今进货出货都是我在处理,爹夸我算账极好,比阿恒叔他们都强。”
黄夫人忍不住皱了眉头,暗道赵梦成看着稳重妥当,可家里到底没有夫人,居然让赵馨一个小姑娘抛头露面。
她心底很喜欢赵馨的活泼可爱,却又碍于是别人家的孩子,有些话不好直接开口。
赵馨却心急不已:“夫人,咱们也过去吧,正好我带你看看工坊。”
黄夫人笑了笑:“那就一道儿去看看。”
赵梦成见她点头,自然不会反对。
索性一群人一道儿去工坊。
虽然时间还早,但工坊已经动工了,如今工坊已经有足足三十人,各司其职,每个人负责的项目不同,但都做得极为认真。
黄县令跟着赵梦成过来时,瞧见的就是这幅井井有条的场景。
负责现场管理的正是刘恒,刚提管事的时候,刘恒还有些不适应,时不时闹出个笑话来。
但一年过去,刘恒也已经变得老辣熟练。
这会儿他正在检查成品,每一块成色都要有保障,否则卖出去坏口碑。
差一些的也不会浪费,直接扔进大池子里重新融了,做成次一等的肥皂也是供不应求。
刘恒是见过黄县令的,一打眼就认了出来,连忙跪下要磕头:“草民参见县令大人。”
被他这么遗憾,其余长工纷纷跟着要跪下来磕头。
黄县令连忙开口:“诸位不必多礼,今日我是微服访友,顺道儿过来看一眼,可不是特意考察。”
即使他这么说,长工们也不敢大意,除了刘恒还能说几句,其余人都只低头做事儿。
赵梦成带着黄县令一步步看,如今香皂越做越大,工坊也是扩建过的,每一个步骤都在单独的屋子里。
黄县令看得认真,忍不住问:“你也不怕秘方泄露出去?”
赵梦成笑道:“关键的步骤在我手中,若有人能猜透,那也是他的厉害。”
黄县令忍不住心想赵梦成实在是大气。
刘恒趁机说:“县令大人,我们村能有今天这般富裕的日子,都是靠着梦成哥一人,谁要是做出对不起他的事情,我们整个村都是不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