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派他爹佛系种田 第51章

作者:人生若初 标签: 种田文 系统 爽文 无C P向

赵椿不好意思的走过去:“是我太贪玩了,我该早些回来帮忙的。”

赵梦成倒是说:“本来就是提前做饭了,你们多玩玩,等明年该上学上学,该练武练武,就没这么多时间瞎玩了。”

“爹,那还吃麻雀吗?”赵椿晃了晃手中麻雀。

这俩倒霉蛋是他用新鲜出炉的弹弓打到的。

赵梦成索性道:“去后院挖点泥巴裹上,扔灶台里待会儿就能直接吃。”

“好嘞。”赵椿应声跑出去,很快就拎着两个土团回来,赵梦成将两个土团子放到灶台里,“回头咱们弄只鸡也这么吃,这叫叫花鸡。”

“肯定很好吃。”赵椿斯哈斯哈。

很快,锅里头就弥漫出湖蟹的鲜味来,这东西不用蒸太久,不然肉老了就不够鲜美。

赵梦成早早的调好了姜醋,掀开锅拎了十个湖蟹出来:“现在还烫手,凉一凉再吃。”

“我不怕烫。”赵椿说着就伸手,被烫的捂耳朵都不肯撒开。

赵梦成哭笑不得:“湖蟹性凉不能多吃,你们每个人只能吃两个,剩下的爹吃,吃不完的就做成蟹肉酱,回头咱们用来拌饭吃。”

三小只都没意见。

凉了一会儿,赵梦成才捏出一只湖蟹来。

王明送来的湖蟹配得上膏肥黄满个大体壮八个字,掀开盖子,里头的蟹膏金灿灿的,一口下去鲜美异常。

赵梦成幸福的眯起眼睛来,能大口大口吃蟹黄的感觉实在是太棒。

蟹黄好吃,蟹肉也不遑多让,赵梦成最擅长拆螃蟹,两个大蟹钳他一口就能干脆,直接掏出里头的肉来吃。

蟹腿就更方便了,用小腿捅大腿,原汤还原食。

赵椿赵茂的牙口也好,直接上牙咔嚓咔嚓就嚼碎了。

赵馨却不行,她一口下去,门牙直接掉下来,小丫头舔了舔蟹钳无辜抬头:“爹,螃蟹把我的牙钳下来了。”

赵梦成抬头一看女儿满口血糊糊的,吓了一跳,连忙起身去看。

让她漱口才发现孩子营养跟上,开始换牙了。

“没事,门牙还会长出来。”

赵梦成见她也不哭,只是抬头问:“那我还能吃螃蟹吗?”

“爹给你剥。”赵梦成哭笑不得,索性将蟹钳撬开,拿筷子将里头的肉都掏出来。

很快,两只螃蟹就剥好了,蟹膏和蟹黄单独放一个碟子,摆在了小姑娘身前。

赵馨得意的瞧了眼埋头苦干的两个哥哥,觉得爹爹还是最疼她,美滋滋的吃起来。

“等我长大了,我也要给爹爹剥螃蟹。”

赵椿咬着蟹钳,含糊说:“我是老大,以后是我给爹爹养老,有我在哪儿用得着你。”

赵茂就说:“也有跟着小儿子养老的,我比大哥细心,爹爹还是跟我过吧。”

赵馨不乐意了:“爹爹最疼我,他乐意跟我。”

赵梦成啼笑皆非,一人拍了一下:“吃还堵不住你们的嘴,你们爹我爱清静,我就在家待着。”

一顿螃蟹宴吃的意犹未尽,只是这东西太寒,赵梦成自己一口气吃了四个,可不敢给孩子们再多吃。

看着三孩子眼巴巴的模样,赵梦成大手一挥:“先做蟹肉酱,要是味道好回头再买一些,咱们多做一些存起来,等冬天也能尝到这个味儿。”

“爹,我来帮忙。”赵椿积极响应。

蟹肉酱做法也简单,螃蟹都已经蒸好了,直接开始剔肉就行。

只是这活儿考验耐心,赵椿一会儿就坐不住了,很想直接用牙齿将蟹壳咬一个稀巴烂。

赵茂就做的很好,挑出来的蟹肉还是完完整整的。

他挑完一只就说:“爹,以后我给你挑蟹肉。”

赵椿哪能不懂弟弟的意思,这就是比他能给爹养老的意思呗,他很不服气,继续埋头苦干。

赵梦成瞧着赵椿赵馨手中那惨不忍睹的蟹肉,选择性扭开头,反正最后都要炒制成酱,碎一点就碎一点吧。

“别把壳放进去,蟹壳都放这里。”

见孩子们干的不错,赵梦成先去把锅热了,往里头倒入前段时间熬出来的猪油。

油一热,就开始下葱叶和姜片,叶片发黄后就直接捞出来。

赵梦成转身,将剥出来的蟹壳都倒进了锅里头。

赵椿惊讶的问:“爹,蟹壳也能吃吗?”

心想刚才都吐出来了,太浪费了。

“这是用来熬蟹油的,这样待会儿熬蟹黄酱的味道才更好。”

赵梦成解释道,熬了一会儿差不多了就把蟹壳捞出来。

一股脑儿把蟹肉蟹黄都倒进去,蟹黄的香味一下子盖过所有,弄得整个屋子都香喷喷的。

熬制的时间不用太长,加了调料就能捞出来。

赵梦成尝了一口,鲜的眉毛都要掉下来。

“你们过来尝尝。”赵梦成招呼道。

哪知道转头一看,三小只正在吃熬煮过的蟹壳。

赵椿拿着蟹壳往嘴巴里头塞,咔嚓一下,蟹壳直接被他咬成了碎碎:“好吃。”

用猪油煎过的蟹壳松脆的很,一口下去咔嚓咔嚓响,赵梦成自己也尝了一个,味道还行,可以当零食吃。

赵梦成索性给他们撒了点盐巴:“爱吃就留着吃吧,吃了还能补钙。”

赵椿欢呼一声。

当天晚上,赵梦成没做别的菜,直接拍了两根黄瓜,用蟹黄酱拌饭吃。

油汪汪鲜滋滋的蟹黄酱压在热气腾腾的米饭上,搅拌在一起后,每一口都鲜的让人眯眼睛,迫不及待的想要再来一口。

吃的腻味了,就来一口凉拌黄瓜换换口味,四个人吃完了一整锅的米饭。

赵梦成看着被刮得干干净净的蟹黄酱,得,还以为能吃两顿,结果一顿就给吃了个精光。

父子四个吃完肚皮圆圆,都想躺在廊下不动弹。

好一会儿,赵梦成才起身去了隔壁:“阿明,明天镇上还有湖蟹卖吗?”

王明奇怪的问:“哥你还要吃吗,我这儿还有。”

赵梦成便说:“我想多买一些做成蟹黄酱放着,等过年也是一道菜。”

王婶一听便好奇的问:“蟹黄酱怎么做,味道好吗?”

“自然是好吃,拌饭吃最好,我家孩子一口气能吃三四碗饭。”赵梦成也不藏私,将蟹黄酱的做法告诉她。

王婶听着咂舌:“这又是猪油又是调料的能不好吃吗,这几日猪油的价格又涨了。”

赵梦成造房子需要包餐,连着几日都在买肉,所以也知道肉价上涨的事情:“婶,吃得好身体才好,你瞧王明都瘦了。”

王婶还是觉得太奢侈,但看了眼干瘦的儿子又犹豫起来,最后一咬牙:“明天我去割块肥肉回来熬猪油。”

王明笑了起来:“湖蟹肯定有,听说丰州那边今年收成不好,大水差点把湖蟹都冲走了,都怕养不久要赶紧卖了。”

“行,那咱明天一起去,我要多买一些回来。”赵梦成说道。

第二天早晨天蒙蒙亮,两人就一块儿出发了,赵梦成今天要做的事情多,没带上孩子。

“就在那块码头上,平时我都在城里头卖豆腐,这块是刘家老三在卖。”王明指了指那个方向。

他们都是划分好地盘的,这样不容易有纠纷,不过有消息也会相互沟通。

赵梦成点了点头,清晨的码头不算热闹,多是过往叫卖的,卖的还大多是本地的鱼虾湖蟹,少见远一些的特产。

很快就找到湖蟹的摊子,赵梦成过去一看,一只只依旧活跃的很。

“还是昨天那个价吗,给我来一百只。”

卖湖蟹的见是个大主顾,立刻热情的招呼起来:“您是回头客吧,还是昨天那个价,保证每一只都是活蹦乱跳的。”

赵梦成挑着选,状似不经意的问:“最近怎么不见人来卖海货,往年这时候都能买到便宜的海带咸鱼,那东西好吃也放的住。”

卖湖蟹的叹气道:“前段日子咱们这儿发大水,都说海边也遭殃了,好大的浪将几个村子都卷走了,别说海货,人都见了龙王爷喽。”

周围的人大吃一惊:“人都能被卷走,咋也没听说这事儿。”

“咱们这边离得远呗,要不是我认识的人多,我也不知道这事儿。”

卖湖蟹的也是道听途说,来来回回都是有大浪头,人被卷走的几句话。

他还问:“听说你们上河镇出了一条白龙,足足有几千米长,从天而降止住了大雨,好多人都瞧见了,这事儿到底是不是真的?”

好家伙,白蛇又上升档次了。

围观的上河百姓议论开了:“哪有几千米,也就几百米,我三姑表姐家的小儿子亲眼看见的。”

赵梦成见他们越说越离谱,赶紧提着自己的螃蟹就走。

只是想到方才那番话,他心底又升起几分担忧来,决定继续往家里买粮食,还得悄无声息的买,多买一些存着才安心。

要是真的开始闹饥荒,粮食肯定会涨价,真的乱起来指不定有钱都买不到。

赵梦成吃过饿肚子的苦头,决定将银子变成粮食放着。

拎着一百只湖蟹回到家,好一阵收拾才都变成了蟹黄酱,家里头的猪油都用的一干二净,赵梦成还专程去买了一趟。

即使这一次去的曹家铺子,猪肉的价格也涨了。

曹老爹没多要钱,私底下说:“这几日猪肉是一日一个价,涨得让人心底害怕,粮食价格倒是还好,但我听说是黄大人强压着呢。”

赵梦成坚持按照价格付了钱,不能让曹家人吃亏,回家就加快买粮食的速度,直到把老家新家的仓房都塞得满满当当,足够他们父子四个吃上两年才安心。

这头赵梦成涨价也得买粮食,另一头却有人喊着高价收粮走进了青山村。

一问收购粮食的价格,比往日足足高了三成!

村人们但凡有余粮的,这会儿都心动起来,想把粮食卖了换银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