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孜然咩
在他们讨论坑安王的时候,礼部那边也接到了来自戎狄小王子的控告投诉,说他们大启的百姓竟然当街恐吓殴打他国使臣,他们小王子不仅受了伤还被吓得噩梦缠身,必须得给出一个公平公正的处理结果。
“是谁如此不懂规矩?”礼部下辖负责接洽使臣的官员简直快要疯了,本来就忙得脚不沾地,现在还要处理这档子事,眼睛里都快要喷火了,“让本官知道是谁干的,定然要将他吃不了兜着走!”
官员气势汹汹地带着人就往案发之地而去,想要逮捕罪犯,然而到地方一看来来往往的都是些什么人,忙昏头的脑袋瞬间清醒。
“这,这是哪?”他抓住下属的手腕,语气有些颤抖。
“九添一。”下属也苦着一张脸。
“哟,这不是礼部的刘大人吗?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有人上前挑着眉喊了一声,语气不算客气。
刘大人定睛一看,很好,是他的直属上司礼部右侍郎之子,而左边还跟着大理寺少卿之子,右边那位虽然不认识,却是一身世子服装。
刘大人:“……”
刘大人不敢出声,他偷摸往其他地方瞧了瞧,就没发现几个身份普通的,甚至连户部尚书之子都在其中,二楼倚着栏杆望过来的那些小姐们,即便不认识,那穿着打扮也不是寻常出身。
刘大人闭了闭眼,更加不敢出声了,心想:九添一果然名不虚传,能进来玩的都是非富即贵。
——其实寻常时候,九添一也不会一朝聚齐这么多世家大族子弟,是昨日的在这里看了现场的众人都为九添一少东家的豪言壮语心折,纷纷呼朋引伴来为九添一站台撑腰,生怕这么有骨气的店铺被迫关店,一时之间竟然比开张那一日还要热闹。
这刘大人运气怪不好的,偏偏这时候撞了上来。
这么多权贵子弟齐齐出现,刘大人一个小小的六品官根本不敢放肆,问话九添一掌柜的时候,声音都有些唯唯诺诺的。
掌柜的也贴心,眼看着刘大人在一众人视线下问话都不利索了,将他带到了空着的包厢中,这才顺利的进行了笔录。
刘大人松了口气,他以为事情到这里已经完了,直到他听到一个词,有些惊悚地瞪大眼睛:“什么剑?你说你家少东家拿的是什么剑?长什么样子?”
“您这骤然一问,小民还真回答不上来。”掌柜的笑着召来一个伙计,“当日那剑没入柱子三寸有余,是他将其拔下,应当能回答大人您的问题。”
这伙计恰好就是那日给薛瑾安送剑的。
他道:“少东家称起为莲花剑,长约二尺三寸,手柄处刻着莲花纹路。”
莲花剑!!!啊啊啊啊啊啊!!!是七皇子!!!!!!
刘大人内心尖锐爆鸣,面上表情已经空白了,他握笔的手轻轻颤抖。
他没见过七皇子,还没听说过七皇子的传闻吗?那可是七皇子!一刀砍了嫔妃,把发狂的三皇子打半死,还能安稳喘气的刑克六亲活阎王!
“刘大人?刘大人?”掌柜看着已经被震颤的回不过神的刘大人,对于自家少东家的威力有了一点了解。
而刘大人内心在咆哮:戎狄人,你们惹谁不好惹七皇子?退一万步讲,你们就没有错吗?再退一万步讲,七皇子都没有当场杀了你们,你们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第104章
刘大人真的很想就这样对着戎狄使臣咆哮一通, 但他的理智死死拉住了放飞自我的线,没有让他真的发疯。
出了九添一之后,被自己的呐喊震到麻木的大脑才终于清醒了一点, 他看着手中写满了笔录的纸张, 缓慢地回笼神思喃喃自语:“下一步该做什么来着……”
在对报案人及目击证人做完笔录, 确定取证完毕之后, 下一步就该是找到疑犯进行讯问。而通过各方面证据可得,殴打戎狄人的是九添一的少东家,少东家是七皇子,所以他下一步要进宫找七皇子,并对他进行讯问。
刘大人:“……”光是想想就有一种找死的美感。
刘大人刚刚重启的脑子再一次解压名为七皇子的压缩包,结果因为压缩包里的数据太多, 直接挤爆了内存,让他整个脑袋再一次宕机了,只能听到内心的自己无力又崩溃的咆哮,把整个脑子再一次震懵了。
他游魂一样的荡回礼部, 坐在自己的桌案前, 呆滞而专注地盯着那份笔录看了许久, 眼中有无数的情绪挣扎,最终他在去找七皇子送死,还是直接无视戎狄的投诉假装什么都不知道之间,选择了将这件事情推给别人。
“这已经不是我职权范围内能够处理的事情了, 应该交给能处理他的人。”刘大人碎碎念着给自己洗脑,为了增加其功效,还特意把桌岸上的工作全部都做完了,然后将这份笔录插入到所有纸张中间。
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下值的点,他端着这一小摞纸站起了身, 坚定地走进了他的直系长官,也就是礼部右侍郎的办公处。
此时的房间中,礼部右侍郎头也不抬的做着手头的工作,他身前有三摞纸张堆成的山,听到有人进来的动静也只是本能的张口,“紧急的需要立刻就进行批复的放左边,已经走完流程需要最后复审的放右边,其他放中间。”
话说得非常利索,很明显这套说辞完全没有过脑,已经是他的下意识的行为了,就像他刚才处理事情都没有听到下值的更漏声,对方的脑子可能根本就没有从工作中抽离,不知道房间里真的来了人。
这并不意外,最近礼部事情是真的多,既要接待各国使臣,又要操办万寿节,还有三月即将到来的会试……这样大型的场面,执行一个就已经足够礼部忙得昏天黑地了,现在接连来了三个,中间还夹杂着十皇子的满月宴。
也亏得十皇子的生母是个低位妃嫔,也并不是很受宠,似乎还得罪了高位妃嫔,有关这位殿下满月宴的事情不需要他们过多准备些什么,只是到时候需要分出一个人待在那里,到时候把十皇子的名字写入玉碟之中。
总之,礼部最近是真的很忙,来来往往的同僚都专注着自己手上的事情,他发呆了那么久都完全没有人发现。
刘大人将手中的纸张按照右侍郎说的规整好之后,就一连跳好几步,一副终于摆脱了什么脏东西的兴奋表情,飞快地从房间里跑走了。
“嗯?怎么回事?有人来过吗?”礼部右侍郎揉了揉眼睛,有些奇怪地看着空旷的房间,没有深想,很快就低头又埋进了工作的港湾。
刘大人既期待于对方立刻就发现那份笔录,又很想让这份笔录一直沉寂下去没有重见天日的一天。
不管刘大人心中的情绪多么复杂难辨,这笔录终于还是在半夜时分,被疲惫的礼部右侍郎给看到了。
刚看第一页的时候,礼部右侍郎以为自己太过疲惫导致眼花了,揉了揉眼睛,又端起烛火特意凑近了看,发现这确实只是戎狄使臣和百姓起了冲突的小事。
“这样的基础简单的事情怎么会处理不好,是谁不小心混进来的吗……”礼部右侍郎的话戛然而止,因为他翻了页,在上面看到了七皇子的名字。
礼部右侍郎:“……”破案了,根本就是故意混进来的。
右侍郎看完整个内容之后,没有半点犹豫,非常自然的将所有纸张整理好,然后放到了脚边已经处理好的那一堆文件里,准备继续上交。
嗯,七皇子的事情他这边的权值也管不了,还是让上面的大人处理吧,于是这份笔录最终到来了礼部尚书的手中。
礼部尚书杨從:“……”
他当时也真的很想把这东西往上面一递,直接递到内阁去,让首辅姜汶和皇帝去处理,反正现在七皇子就是个烫手山芋,这不仅仅是七皇子做出的种种事情,还因为皇帝对七皇子展现出来的那种极致的丧失理智的偏爱,让官员们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下手。
不过杨從看在他好外孙的份上,到底没有那么做——杨從是舒妃的父亲,六皇子的外公。
在百官谈七皇子色变,世家视他为仇敌的主流中,六皇子意外的对七皇子感官挺好,他是个善良单纯的孩子,大抵是因为自小口吃的原因,对于他人的情绪异常敏感,他看起来很好欺负,和所有手足兄弟之间的关系都很好,是公认的很容易被欺骗的烂好人。
但实际上,杨從很清楚他的小外孙,有时候他只是胆子小心底好,即便知道不对劲知道可能受骗,也不忍别人难过,努力去配合他们,最典型的大概就是八皇子了。
他的小外孙始终用最大的善意来对待每一个人,会为他人鸣不平,他对所有皇子都说过讨厌,最多的大概就是二皇子和三皇子,而唯独对连面都只见过几次的七皇子,他说的是“七弟没有错”。
杨從是个儒生,还是个恪守礼仪有些刻板的老儒生,他也是上书要求严惩七皇子的一员,并非是不喜七皇子行为对世家的挑衅与威胁,而是纯粹觉得七皇子杀母是违反纲常的,应该受到批判。
若是这件事情传扬出去被肯定,天下纲常岂不乱套——他抱着这样的老旧思想。
但是他的小外孙却说“七弟没有错”。
杨從在知道之后有试图纠正六皇子的思想,却被舒妃慢悠悠地出口成章,以孔子的“小棰则待,大杖则走”为开头的长篇叙述给堵了回去。
她一开始先以孔孟儒家的言论来论述孝道是孝顺不是愚孝,中间又说明七皇子同珍妃的孝道,然后总结出七皇子杀楚文琬就是在全自己的孝道。
杨從被堵的结结实实说不出话来,只能哼了一声,然后让旁边眼睛闪光满脸崇拜看着舒妃的六皇子,去将舒妃的这篇论述默写下来,还是不准让舒妃帮忙的那种。
瞬间六皇子一脸天塌了的震惊表情,眼里崇拜的星光也变成了可怜的泪光,吸着鼻子委屈巴巴的就握着毛笔伏案开始默写,他记性确实不错,哪怕不能完全将舒妃的随口之作一字不差的写出来,却也能用自己的理解写得七七八八,稚嫩却通篇灵光。
“很好。”杨從夸赞起来,又不免露出几分遗憾来,遗憾六皇子天生口吃,明明有着非凡的天赋,却得不到半点看重。
“这样就很好。”舒妃抚摸着儿子的脑袋,看着他靠在腿上有些昏昏欲睡的乖巧模样,依旧还是那句话,“父亲,我只希望他平安。”
杨從有很多话想说,比如战国时期的韩非也是口吃,不得韩王重用只能无奈远走韩国拜师荀子,最后却还是成为了法家的集大成者,受到了秦始皇空前的看重。
即便是口吃,只要努力耕耘强大自己,总会有出头之日。
在杨從发觉六皇子在文学之道上的天赋之后,同舒妃提及过很多次有关六皇子的培养,然而全部都被舒妃以柔和而不失强硬的态度回绝了,她不愿意自己的儿子陷入明明有才却不得重用的苦痛中磋磨心智,她只要他开心快乐的过完这一生,哪怕碌碌无为。
杨從骂过妇人之仁,说她这样迟早会毁了六皇子,可到如今却也只剩下叹息。
他知道,小孙儿不主动提及,他的女儿就绝不会答应。
杨從面对自己的女儿永远是低头的那一个,他虽然没有明说,但实际上他被舒妃说服了,包括有关六皇子的成长问题,也包括七皇子是否有罪。
就当是赔罪之礼吧。杨從将这件事情压了下来,并且非常老练的做了一系列安排,叫人主动去找戎狄沟通,以“事情正在处理请耐心等待”开始拖延大法,态度要好要诚恳,但是给不给办就不一定了,问就是正在处理。
杨從是官场老狐狸,对于难办的事情自有一套赖皮方法。
不过戎狄那边拖着归拖着,七皇子这边也还是得找人沟通,杨從最近确实忙,根本抽不开身做这件事,而他手底下的人……看这小小一桩事儿都塞到他这里开了,就可以想见了。
最后杨從把主意打到了一个能经常进宫的老朋友身上,那便是再宫中教导皇子课业的岑夫子。
两只老狐狸磨了半时辰,最后杨尚书付出两坛上好的酒和道观一年画符丹砂的承包,成功将这件事推给了岑夫子。
岑夫子还唉声叹气的,“哎,老夫认识你当真是做了孽。”
“别得了便宜还卖乖,再叨叨就毁约。”杨從臭着一张脸。
“好吧好吧。”岑夫子也不想管这件事,奈何杨老头给得太多了。
原本杨從还觉得送走了一件麻烦事挺顺心,却没想到没两天这件麻烦事儿就已经自动解决了,因为戎狄使臣再一次报案,说他们受到了威胁,有江湖人士要对他们不利,有关七皇子的事情直接就被更大的事情给揭过了。
而这边岑夫子上完课之后去了昭阳宫,等他见到七皇子并意外看到他写的字之后,只想感谢杨老头的慷慨。
有关岑夫子刚好看到薛瑾安在写字,倒是和戎狄使臣报案有关,这事儿还要从安王那边说起。
第105章
在礼部官员还在层层往上推诿有关七皇子之事的时候, 行动力很强的崔醉已经开始执行坑安王入套的计划了。
崔醉会成为这个计划的执行人,除了他在宫外能行动自如之外,也因为他这个明面上九添一老板的身份, 以及他在江湖上混过的经历。安王手底下有很多江湖人, 其中也有崔醉的认识的。
如今京城最大的娱乐就是打牌, 自从九添一开业以来, 不少商人都瞧出了这高级棋牌室的利润,模仿者数不胜数,其中也不乏有想要取代九添一之人,就开在另一条主街上,还是曾经京城四大主街最繁华的那一条,甚至还拿九添一的名号做噱头, 号称是比九添一更加有趣华美服务好的棋牌室,直接就取名叫“极数之极”。
九为极数,极数之极可不就是十,这可以说是直接打起了擂台。
崔醉最初倒也不怎么在意, 只是听得多了难免有些好奇, 便叫人去探查了一下, 结果竟然得知对面的奸商不仅在取名上做文章,其内部的装修、人员配置、定价等等,乃至大厅里的面人手办都一比一剽窃了,不同的大概就是那手办不是面人的, 在上面漆了一层金粉,让整个看起来更为华丽昂贵。
那样子,不是真的多次来过九添一的人真没办法做到还原到这地步。崔醉立刻就去翻会员记录,果然在上面找到了那个奸商老板的名字。
“我当时是真想直接作废他的会员,然后去把那个赝品店铺给砸了!”崔醉说起这事儿就恨得牙痒痒。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这什么“极数之极”就是完全剽窃的九添一,然而没办法,现代社会抢注商标模仿剽窃都没办法禁止,更何况古代这种没有版权法的地方。
或许其他人私底下会不耻这商人的做法,但若是崔醉死咬着不放用出些什么手段会反过来遭至指责谩骂。
灵芝他们听了也很是义愤填膺,薛瑾安却很淡定,只说了一句经典名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同时提醒崔醉,商人一般做事都不会做得太绝。
他真砸一行的饭碗也就只砸一行的,而不会连带着上下的行业也给砸了,甚至为了能取得胜利,他们反而会早早和上下行业打通关系建立联系,向他们传递一个信息:他将这个行业独占垄断,不仅不会影响到他们赚钱,还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利益,然后联合在一起将对手排挤出行业,实现垄断梦想。
所以这人会打击九添一棋牌室,却绝对不会动九添一名下的书坊,还会“暗中照顾”书坊的生意,大肆囤积卡牌,以防止事情败露九添一一怒之下断了他们的货源后,他们还能自行运转。
崔醉闻言一惊,立刻去查书坊的账目,果然发现里面有几笔奇怪的大订单,这个月的盈利也早已经超过了之前,他又羞愧又恼怒,一张脸涨成了红色,在对上薛瑾安的视线后,很是垂头丧气地低下头去。
“师父抱歉,都怪我没有早点反应过来,结果才……”崔醉很有些自责。
“多了一笔长期订单挺好的。”薛瑾安说得真心实意。
崔醉欲言又止,眼中的情绪已经满溢出来,就差自己张嘴说话了:这不是赚钱不赚钱的问题,而是有人算计我们,师父你清醒一点啊!
上一篇:米花刁民团
下一篇:漫画Bking自救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