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孜然咩
福禄用金银铜臭武装了自己,自污让别人以为自己是个见钱眼开的货色,但又用鬼祟的行为动作,把七皇子从中摘出去,再移花接木把众人的注意力转移到那图册上,让自己的存在感降低下来。
福禄就这样解决了这件事,虽然他皇宫百晓生的名头依旧响亮,但对他的说法毁誉参半,不会引起像李鹤春这样的大总管的针对,近儿也不会暴露在他们背后的主子视线中。
薛瑾安对他的解决方法给予了高度肯定。
那司监从陆秉烛那里听到消息之后,当即就要去感谢福禄,要把自己的大半身家送出去,再次被陆秉烛阻止。
“这钱你拿着好好养老就是,若是当真感激,不若回去家乡后多多宣扬七皇子的美名。”陆秉烛有奉衣处,知道京城那座“消金窟”九添一是七皇子的产业,哪里日常经手的钱财都是千两万两,这老太监的半副身家对于普通人来说或许是巨款,但和九添一的体量放在一起可就远远不如了。
福禄并不缺这点钱,相反这人若真的去当面感激了福禄,还会被有心人抓住把柄,陆秉烛索性就擅作主张,讲这件事小事化了,也当是结个善缘了。
陆秉烛并没有把这小小的善缘放在心上,而他不知道的是,这位司监真的听从了他的话,他出宫之后一直在收集有关七皇子的事迹,捧着半副身家想要支持七皇子的产业,然而他没有人脉,查来查去,七皇子的产业没查到,倒是查到九添一的明面老板崔醉。
崔醉同七皇子走得近,四舍五入也便是七皇子的势力了,司监便想着把钱全砸里头,结果他发现九添一是个高消费场所,他这半副身家都买不起九添一的会员,司监只能退而求其次把钱砸在书坊里,买了一堆牌和书籍,黯然的离京归乡。
不过他归乡之后还记得这个事情,所以没有如之前计划的那样,买一座大宅子和一些田地,在乡下过地主老爷的生活,而是在繁华的镇上买了个小商铺,将买来的牌和书籍都放在里面,这两样都不卖,就模仿九添一的模式,免费开放,只收一点桌位费和茶水费。
很快这店铺就热闹了起来,白日有不少贫寒学子来店中看书,晚上闲下来的妇女男人们就来这里打牌聊天,而司监就笑呵呵的看着客人们带来的一群萝卜丁,跟他们七皇子的故事。
讲《七皇子悍勇无双不畏压迫智斗恶妃为母报仇》,讲《七皇子一刀惊鸿杀灭戎狄气焰引天下英豪折腰拜服》、讲《七皇子一挑二十御林军中显身手》……这些故事后来被改编成戏曲、话本传唱,被后世人拍成电视剧电影搬上大屏幕成为经典永流传,乃至很久很久之后,人类考古上古时代历史,这些都成为了佐证这位万古一帝存在的资料。
一只小小的蝴蝶在无人的角落扇动了翅膀,为一个时代留下了宝贵的篇章。
第157章
薛瑾安他们在宫里讨论赫连城到底在可怜什么的时候, 远在戎狄的赫连城正在吩咐人给相国必勒格送说好的礼物——翁天信的遗物。
“我们大启乃是礼仪之邦,即便是对罪犯也保有一些人道怜悯,考虑到王都距离京城遥远, 相国必然不能及时前去收拾遗物, 所以我特意将其带来, 就算不去立个衣冠冢, 也算是留个念想,往后也有祭奠之处。”赫连城说完还露齿一笑,杀人诛心地说道,“只是随手一帮,叫他不必感谢我。”
负责送东西的亲兵:“……将军,小人这样说真的不会被打死吗?”
“放心吧, 我都打听过了,必勒格爱重名声,向来鼓励简朴,他的府邸只有几个洒扫的老仆, 你开轻功肯定能跑掉, 就算跑不掉他们也打不死你。”赫连城拍了拍亲兵的肩膀, 语气笃定中带着点得意洋洋。
亲兵顿时满脸都是“没想到你是这样的大将军”的表情,他提醒道,“将军,您可就带了这么点人入城, 用一个少一个……所以能不能收回成命?”
——既然说是十万西北军护送荣养汗太子回国,那么赫连城就一定会将命令执行的尽善尽美,除了西北大营必要的防备力量之外,他将能带走的几乎都带走了,之后陆陆续续留下一些人手沿路驻守, 到罗城的时候,还有五万能动的兵马。
戎狄再怎么为了不想开战而忍气吞声,也是绝对忍不了赫连城把这么多兵马带进王都的,这跟直接开门迎敌有什么区别?是以,赫连城只带了一支百人左右亲兵入王都,其余兵马都驻扎在罗城。
罗城和戎狄王都的距离说远不远说近不近,不过中间隔着一片海子,水在沙漠中是稀缺之源,附近的城镇都非常依赖这片海子,也想留下这片海子,也不知道是谁提议,反正周围城镇一致拍板同意,开始围绕海子周围种树,哪怕漠北政权统一,他们的种树计划都没变。
经过数代人近百年的改造,这片地方虽然不像南疆那样形成了南方雨林一样的夸张景象,却也成为了一片绿洲,也有树木成荫。
薛瑾安当初给了赫连城好几个方案,而每一个给出的最后驻扎地都是踩着戎狄暴起的极限定下的,选择罗城的话,侵吞的土地是要比薛瑾安任何一个计划都要少的,这还远没踩到戎狄的底线,这也是为什么,赫连城在罗城驻扎了一月,戎狄才按捺不住派了必勒格过来。
不过赫连城在经过实地考察,又对比了薛瑾安写出的系列作战计划之后,觉得薛瑾安的战术过于追求利益最大化,这也导致整个计划相当极限和完美,不仅是把排兵布阵安排的明明白白,连天气温度出兵时间都进行了详细的描绘,是真正的傻瓜式操作,只要按照上面写得来做,就很难出错。
相对的,这样过分细致的傻瓜式脚程也意味着战术的灵活性变差,对于将领的服从性也有极高要求,七十分的态度可能拿到九十分的答卷,但六十分的态度却是绝对拿不到六十分答案的。
赫连城在对外交际上会拿着薛瑾安的《圣书》照本宣科,但在对军队的安排上,他是有着自己想法的,他也更偏向稳重又留有随机应变空间的打法。
最终赫连城在仔细思索之后,还是选择了机动性更强,更好出兵的罗城作为据点。
薛瑾安对此倒是没有意见,他并不是要求拿到他计划书的人一定要严格按照上面的来,一点自己的想法都没有,而且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每个主将的作战风格不一样,把不适合的战术套在不适合的人身上,只会让整个指挥显得乱七八糟的。
赫连城有能力也有经验和魄力判断自己该做什么。
赫连城清了清嗓子,板着脸赶他,“这是军令,快去!”
“是!”军令如山,亲兵只能领命退下。
亲兵的担心果然是不如道理的,赫连城的“大礼”送入相国府才一天,就又传出相国再次晕倒的事情,刚离开不久还没来得及回王宫复命的大夫又被相府的家丁拽了回去。
之后相国府就重兵围着,再也没有什么消息传出来,反倒是每天有人往相国府和戎狄王宫报赫连城的行程。
赫连城倒是很轻松惬意,每天就在王都乱逛,看中什么就买什么,一分钱都没花,记账全挂的他们可汗的名字,问就是:“我乃出使戎狄的贵客,往年戎狄使臣入我大启京城,吃住皆由驿站负责,买卖东西也走礼部的账。”
要不说其他小国喜欢来东方大国打秋风呢?这福利待遇是真的相当不错。
“戎狄已经穷苦的连使臣的吃穿住行都管不了了?”赫连城似笑非笑地看着有话要说的戎狄大臣。
戎狄大臣这会儿有再多的话也说不出口了,还得咬着牙为了戎狄的脸面支撑着这花销。
戎狄可汗在王宫里气得都快七窍生烟了,他将手中的羊皮纸抓成一团,恶狠狠地砸进火炉里,“大启!赫连城!简直欺人太甚!”
“可汗,忍咳咳咳——”原本应该在府中卧床养病的相国必勒格此时就坐在戎狄可汗身边,他面色苍白,短短时间不见,头发都染上了风霜,寸寸雪白夹杂在其中,疲惫老态尽显。
“忍?还要忍到几时?寡人忍得都快疯了!”戎狄可汗眼眶都红了。
“可汗,不久了。”必勒格眼中掠过阴鸷森冷的光。
在其他人看来赫连城每天只是在逛王都,看那些稀奇古怪自己没看过的东西,实际上赫连城这每天的闲逛虽然是瞎眼,但走过的路都被他牢牢记在了心里,晚上画出来烧给薛瑾安,还省下了销毁证据的时间和精力。
赫连城原本以为自己要跑遍王都才能将这张地图画完,却不想不过两天时间,薛瑾安就完成了九成。
这九成,他已经把主要的街巷都画了出来,剩下的一成便是城中还有很多错综复杂的小巷小道儿,想要搞清楚太耗费时间,薛瑾安可并不打算让赫连城继续待在这里。
“必勒格必会说服戎狄可汗杀你,撤退路线已经发给你,请查收一下。”薛瑾安一板一眼地说道。
赫连城虽然听从薛瑾安的开始着手准备逃跑,但心中还有些不太相信戎狄会做出如此不明智的,相当于同大启宣战的行为,“戎狄不是不愿意正面开战吗?杀我岂非违背了初衷?”
“他们可以将你的死嫁祸给我和朝廷。”薛瑾安提醒他,“龙傲天和你如今二分西北军,算是王不见王的竞争关系,而皇帝……先前也有扣押你不让你回西北军的历史。”
自从有过皇帝压着赫连城不让回京的事情后,赫连城在大启的位置就有些尴尬和敏感,这些连常大夫都隐有所感,赫连城本人倒是没有什么的感觉。
甚至有不少人猜测龙傲天的飞速崛起,是有皇帝在背后撑腰做推手,相信这种阴谋论说法者不胜枚举。
若是这时候赫连城死在异国他乡,皇帝这盆脏水是非接不可了。
赫连城有些讪讪地开始准备撤退。
葛尔丹也不知是否有所预感,竟然就在此时闯了进来,亲兵们一时不察竟然没拦住。
“你,你是不是要离开这里?”葛尔丹也不知哪里来的力气,竟然挣脱住了士兵对他的钳制,冲到赫连城面前一把抓住了他的袖子,他昂着头,脸上满是慌张和祈求,“不要把我留在这里,他们会杀了我的,他们不会让我活着的……”
葛尔丹现在几乎就是整个戎狄的公敌,是戎狄人的眼中钉肉中刺,就连他府邸伺候的人,看向他的眼神都是充满鄙夷的。
葛尔丹在大启的时候时刻盼望着回国,可等真的回国了,却竟然是一夜安稳觉都不曾睡过。他只有抓住武器才能有片刻的闭眼的勇气。
葛尔丹感觉自己都快要疯了。
“是你们把我逼成这样的,你们不可以这样做,你们不能过河拆桥,不能这么对我!”他喊得有些声嘶力竭。
赫连城冷静地看着他发完疯,才伸手捏住他的手臂,微微用力迫使他下意识打开手指松开了被抓住的衣襟领口,“放心吧,只要我还活着,西北军还在,你的地位就很稳固,你就永远是可汗位置的第一顺序继承者。”
戎狄忌惮着大启,不会明面上把大启封的太子给废除掉,至于暗中的下毒刺杀什么的,就不好说了。反正只要葛尔丹死得足够悄无声息,就算所有人都知道是可汗下令要葛尔丹死,也不会找出什么证据出来的。
葛尔丹在有关自己生死的事情上,脑子倒是挺灵光的,他意识到了这一点,眼神凶狠而绝望地瞪着赫连城,“你们不可以这样对我!你们若是这样,我会将一切都和盘托出,对,我现在就进宫,将你要离开的消息告诉他,我真的会说的!”
赫连城冷眼看着他发狂,只冷静的陈述道,“你不告诉他们,你还有可能活命,但你告诉他们,就只有死路一条。同样,留在戎狄是你剩下的唯一价值,失去了这个价值,你的存在就没有意义了,是谁都可以。”
“我可以带你走,你敢跟吗?”赫连城问他。
葛尔丹颓然地垂下了手,他终于明白了,“你都算好了一切,都算计好了,不,不是你,是薛瑾安,是薛瑾安。”
“他想要榨干我的最后一滴血,最后的价值,他甚至要我用命来保你们出去,因为只有你活着,你们活着,我才能活。”
赫连城在这时候也突然明悟过来,让他能成功离开戎狄王都的最后保障,从来不是那只完成了百分之九十的地图,而是葛尔丹的项上人头。而自此之后,葛尔丹会彻底沦为西北军的眼线,为大启对戎狄的战争提供帮助。
“薛瑾安,你当真是好狠毒的算计!”葛尔丹惨笑着,直到在这一刻才知道自己到底招惹了怎样可怕的对手。
赫连城却皱了皱眉,在葛尔丹不可置信的表情里,下意识反驳道,“你都还活着,也该知足了。”
第158章
一切如薛瑾安所料, 必勒格果真对赫连城起了杀心,也成功说服了戎狄可汗,时间便定在两日后接风宴上。
葛尔丹知道消息的时候已经是接风宴前夕了, 这也不怪他, 毕竟他如今是戎狄的罪人, 不说不受戎狄可汗待见, 就连寻常的王都百姓见了他都要私底下骂两句,他上次进宫给他父王请安,还是他刚回来的那天。
甚至这个接风宴,葛尔丹都是看他两个哥哥的人拿了礼服进宫去改,他叫人打听一番才知道。他也着实是憋屈,这接风宴明明接的是他的风, 可他这个当事人竟然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葛尔丹气得把书房都砸了,坐在一堆狼藉中间,将府中的人全部都遣出去打听有关接风宴的消息,受虐一般的一字一句地听着下人描述某某某大臣收到接风宴邀请函都做了什么, 听完就开始发癫。
书房里能摔能砸的东西都已经被他霍霍干净了, 他就开始揪自己的头发, 啃手指甲,啃到指头流血了也不撒口,仿佛感觉不到痛一般。
想想被胁迫日夜不能安睡良心不断被煎熬蒸煮的自己,再想想高高兴兴载歌载舞为了宴会打扮自己的其他人, 葛尔丹脑子里只有三个字:不公平!
不公平!凭什么只有他受到冷待?凭什么只有他在苦苦挣扎?应该所有人都一起才对,一起下地狱吧!
“呵呵,呵呵呵……”葛尔丹眼中仅有的清明被彻底覆盖,终究是被疯狂侵满,他笑了起来, 神情无比癫狂。
得到浇灌的仇恨在心底蓬勃生长,不知不觉间便成了一颗参天大树,遮蔽了所有的感知。
葛尔丹想要拉整个戎狄下手共沉沦的心空前强烈。
大概也是他命中有此机遇,他的脑子难得灵光,竟然从零碎的消息之中,觉察到了戎狄可汗对赫连城的恶意,发现这场接风宴很有可能是“项公舞剑意在沛公”的鸿门宴。
在心中得出这个结果之后,葛尔丹去见了赫连城,将事情都告诉了他。
令他失望的是,赫连城脸上没有出现任何他想要看到的反应,平淡地像是——
“你早就知道了?”葛尔丹激动的脑子逐渐冷却,寒意后知后觉地爬上背脊,让他瑟瑟发抖,他微微瞪大了眼睛,开口的声音染上了他自己都没有发觉的恐惧,他颤声小心翼翼地询问道,“是,是薛瑾安,是他告诉你的?”
赫连城看了他一眼不置可否。
葛尔丹如同受惊的鹌鹑一样缩起脖子,茫然又惊恐地想:一个人真的可以聪明到这个地步吗?仿佛一直有一双眼睛在如影随形的盯着自己,料事如神到令人毛骨悚然。
赫连城并不知道他心中所想,若是知道一定会狠狠嘲笑他一顿。
七皇子确实料事如神不错,目前为止他的所有行动都是建立在七皇子提供的计划上的,就算中间出了没办法挽回的疏漏,七皇子也有好几个备选方案,属实是一个令人安心的军师。
但就戎狄可汗想要对他动手这件事,就算没有七皇子的提前预警,赫连城也很快会发现的。
没有什么别的技巧,实在是戎狄可汗表现的太急切也太明显。
赫连城进王都也有好些天了,这么长的时间都足够办七八个接风宴了,然而戎狄可汗不仅半点没提过这件事,也没有要再召见赫连城的意思,一副完全不欢迎的态度,突然之间,冷淡的人变得热情了起来,还把搁置已久的宴会给捡了起来,怎么想怎么有问题。
赫连城也是个战术大师,他只是风格比较稳妥,可不代表他就真的是个呆子,早就已经做好了应对。
他离开前,还要借戎狄可汗的这股东风把王都的水搅浑搅乱,闹出一场大乱子,这才好让等待多时的探子安插进来。
对赫连城来说,这次的事件反而会是一个机会,但对葛尔丹来说,这次的事件当是他生与死的抉择。
薛瑾安想要用他,自然不可能给他任何能反悔的机会,葛尔丹若是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没有来告诉赫连城的话,这位荣养汗太子的路也差不多走到尽头了,索性葛尔丹命大,在他无意识间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得以成功保命。
接风宴当天,戎狄可汗不停找借口灌赫连城的酒,想要等他醉倒之后再下手。
之所以这么迂回,一是赫连城到底是大启使臣,他们想要宰人自然不可能光明正大,世界上没有不漏风的墙,更何况戎狄朝堂从来就不是一心的,说不准就有没有吃里扒外的东西,把事情抖搂出去,因此戎狄可汗像尽量让赫连城死得无可争议,哪怕所有人都知道是他们下的手,也正好这样迂回的杀人手法,更符合大启文人们那九曲十八弯的心肠。
而二则是赫连城武功抬高,要是不用药放倒,给他机会让他不小心跑了,麻烦就大了。
上一篇:米花刁民团
下一篇:漫画Bking自救指南